第六三八章 我辈书生,何惜一战! 1/5

2024-02-19 作者: 参江
第六三八章我辈书生,何惜一战!(1/5)    棋盘外。
  
      一老一少,对棋而坐。
  
      微风习习,头上这棵陪伴君子阁成长的大槐树枝叶摇曳,发出呜咽的响声,似乎在为什么哀鸣着。
  
      夫子端坐于树下,静静等待着江平的答案。
  
      他如今所做一切,只为君子阁的传承着想,不忍见到君子阁的众多弟子在战火中消亡。
  
      否则以他的武功,以他的能力,只需自私一点,以他的威望,阁中弟子不说全部,但也有八成愿意以性命为其开路。
  
      而他逃出去以后一样还是那个人人敬仰的君子阁夫子,是江湖武林中人人佩服的正道领袖。
  
      到时候,江平自然则是那个手持屠刀,为虎作伥的朝廷鹰犬,人人得而诛之。
  
      他又何须对一个足以做他孙子的年轻人服软,何必将君子阁百年清誉丢下?
  
      “夫子高义,倒是江某行小人行径了。”
  
      江平先是拱手敬佩道。
  
      夫子的选择没有出乎他的意料,甚至是他预想中出现的最好的一种情况。
  
      不过想是一回事,做又是一回事。
  
      易位相处,真的面临这样的抉择之时,即便在心中预演过无数遍,到那时,他仍是会犹豫。
  
      所以才更值得敬佩。
  
      绝对不是因为他这样空手套白狼,不用再打了的缘故。
  
      众所周知,他江某人爱好和平,根本不喜欢打打杀杀。
  
      江平夸了一句后,就继续道:
  
      “夫子所虑,江某理解。
  
      毕竟若是君子阁投了朝廷,不仅百年名声一朝尽散,万一还让我们当了炮灰使,便是丢了夫人又折兵。
  
      到时候连反悔的机会都没有了。”
  
      夫子点点头道:“江大人所言极是。没有一个确切的保证,老夫不可能将君子阁的未来交到一个外人手中。
  
      与其等到日后后悔,还不如现在殊死一搏,留个好名声。”
  
      江平呵呵一笑,十分自信道:
  
      “这个问题,江某早有考虑,夫子大可不必担心。
  
      不过有一句话江某还得说在前头,若是君子阁投了朝廷,从今往后,君子阁这个名字以后大概率是没机会出现了。
  
      如此,夫子可愿意?”
  
      夫子眼中露出一丝哀伤道:
  
      “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的道理老夫还是明白的。
  
      只有那些学生还在,只要他们还记得自己曾是君子阁的弟子,那么君子阁便永远还在。
  
      一个名号,算不得什么。”
  
      这一句话说出,夫子的神情好似瞬间苍老了二十岁。
  
      他所做一切都是为了君子阁,但到了最后,却连君子阁这个名号都不一定能留住。
  
      “好。”
  
      江平点点头道:
  
      “那么我现在就可以告诉夫子,君子阁投了朝廷,或者说是投了我武道司以后。
  
      作为首个投效的赵国七宗,你们可以获得的优待就是自由。”
  
      “自由?”
  
      夫子神情一愣,有些不解。
  
      “不错,正是自由。”
  
      江平笑着道:“夫子,江某一直在说,我很欣赏君子阁的作风品格,而且还有当初许小夫子的一份情谊在。
  
      江某自不会对君子阁大动干戈。
  
      只不过如今各为其主罢了。”
  
      “所以我能给你们的选择就是自由。
  
      君子阁投了以后,门中弟子可以自由选择去留,留下的可以从此为朝廷效力,君子阁不得入朝为官的祖训自此废除。
  
      而且我可以保证他们不会受到歧视,所有人一视同仁。
  
      至于不想留下的,我不拦他们,也不会搞什么暗中清理。
  
      只要他们从此以后不再涉足江湖恩怨,也不再以君子阁弟子门人的身份自居,只做一个清清白白的读书人。
  
      我便可以放过他们。
  
      但是若有人心有不甘,念着君子阁不放,还想光复君子阁的声名,我江平在位一日,便是不准,谁动谁死。
  
      还有夫子……
  
      早就听闻夫子才学卓著,是民间大才,沧海遗珠,所以我代陛下做主,请夫子入国子监,常驻上京城,为赵国读书人之师。”
  
      夫子却是摇头拒绝道:
  
      “国子监大儒成群,不是老夫一个老酸儒能够置喙的,又岂敢去误人子弟。
  
      所以入国子监一事,切莫再提。
  
      况且老夫年纪已大,如今又是心力交瘁,君子阁散去以后,只想入乡野做一个清贫安乐的普通老百姓。
  
      还请江大人成全。”
  
      江平看着夫子,似笑非笑道:
  
      “夫子,你能置身事外吗?
  
      作为君子阁的夫子,所有弟子的精神领袖,你若孤身在外,他们能安心,陛下能安心,我能安心吗?
  
      所以,他们是有自由,而夫子你,没有。”
  
      见夫子沉默,江平继续道:
  
      “夫子该知道自己的身份注定了无法获得平静的生活。
  
      就如你所说,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想要退隐江湖,金盆洗手,现如今能够办到的只有两种人。
  
      一种是死人,另一种则是天下无敌者。
  
      可试问天下谁人无敌?
  
      呵,退隐江湖,从来都是一个笑话!
  
      夫子想要置身事外,可其他人会准许吗?
  
      夫子还是莫要自欺欺人。”
  
      “况且夫子也可以往好的方向想,如果真的有朝一日,夫子的学生遍布朝堂内外,天下共尊夫子为文圣。
  
      君子阁的传承和思想被夫子传于全天下,我想便是君子阁当年那位怀才不遇,立下永不入朝为官的祖训的祖师爷,也该要夸奖夫子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到那时候,君子阁这个名字存在与否,又有什么关系。
  
      因为它的思想,它的传承早就融于整个天下的文化之中。
  
      武道不灭,人道不灭,君子阁的精神永存!”
  
      夫子不得不承认,江平说得话实在是很有蛊惑力。
  
      天下共尊为文圣,君子阁的思想被历史铭记,传播于后世,这些成就是每一个读书人的梦想。
  
      何况是一向以怀才不遇自居的君子阁。
  
      尽管不想承认,夫子却是知道如果作为一个江湖人,这些著作立名的事跟他扯不上关系。
  
      这不是因为他有没有才学的原因,理由很简单,因为他不是正统。
  
      何为正统?
  
      被统治者接纳并鼓励传播的东西,就是正统。
  
      统治者需要的是秩序,是稳定,而江湖显然不是。
  
      只要他的人一日还在江湖,他一日就得不到承认。
  
      但如果真如江平所说,他改换身份之后,那一切不是没有机会成立。
  
      这不仅是为他正名,也是为君子阁正名。
  
      如此,未必不是一个机会,是一个属于君子阁的机遇。
  
      “早就听闻,江大人能言善辩,一张巧嘴,可抵十万雄军。今日一见,果真名不虚传。”
  
      夫子捋了捋胡须,第一次露出笑容。
  
      “不过……”
  
      夫子自座位起身,气势贯穿长空,一道浩然长河自身后虚空显现,绘出锦绣山河万里,气象万千。
  
      夫子登天而上,伸手邀战,声音传遍四方:
  
      “君子阁还向来没有不战而降的传统,我辈书生,何惜一战!”
  
      “江大人,请!”
  
      江平脸色骤然大变。
  
      老头,你是不是玩不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