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一章 燃灯:我不敢说

2024-02-24 作者: 要离刺荆轲
第三百三十一章燃灯:我不敢说    元始圣人看向接引圣人。
  
      “道友……”圣人迟疑着:“今日之事,道友没有插手?”
  
      接引圣人顿时大惊,连忙澄清:“道友明鉴,贫道与道友往日无怨,近日无仇……”
  
      “又怎会与人算计道友?”
  
      至于昔年从南瞻部洲,蚂蚁搬家的种种事情。
  
      接引圣人,自然是略过。
  
      根本就不会承认,这是因果。
  
      概因,西方动手之时,就已经提前声明:此山(宝、人)与我有缘!
  
      既是有缘,自然无有因果。
  
      无论别人信不信,西方上下,皆是深信不疑!
  
      元始圣人看着接引道人,目光灼灼。
  
      他自然不太相信,这西方会与人教联手。
  
      然而……
  
      事情太巧合了。
  
      他前脚离开玉虚宫,后脚惧留孙就莫名失陷人间。
  
      而且,元始圣人连惧留孙究竟是怎么消失的,他如今在何处,也是推算不出。
  
      只能依着因果痕迹,隐约感觉,惧留孙元神无损,也未受到伤害。
  
      能悄无声息,将一位金仙元神拿下,还让其根本发不出任何生息,更联系不到大罗天的。
  
      只能是圣人!
  
      而且是持着某些特殊至宝的圣人!
  
      譬如,太素天女娲圣人手中的山河社稷图。
  
      而偏偏,妖教圣人,元始圣人一直猜测,或与人教勾连在一起,暗中图谋某事。
  
      故而,元始圣人不得不怀疑,西方也可能掺了一手在其中。
  
      西方二圣,可是最希望南瞻部洲混乱的圣人。
  
      只有浑水,才有这二圣的机会!
  
      所以,不得不防!
  
      元始圣人便问道:“道友,不知准提道友,如今何在?”
  
      接引圣人自然清楚,元始圣人的意思。
  
      他稽首道:“不瞒道友,准提道友,如今在九幽血海,看守那冥河!”
  
      “以防冥河趁机逃脱血海,来到人间,兴风作浪!”
  
      天地大劫,乃是血海的盛宴!
  
      无数生灵的死亡,源源不断的给血海带来污秽与怨恨。
  
      滋养着血海,潮起潮落。
  
      让血海之中的阿修罗们,疯狂繁衍。
  
      故而,大劫之后,必有魔灾!
  
      而这魔灾,一般都会首先在西牛贺洲泛滥!
  
      人皇劫后,血海之中的万千阿修罗,就曾反攻西牛贺洲,掀起一场空前魔灾,那场魔灾之中,甚至有混沌神魔,也出现其中,意图复生魔祖。
  
      西方教几乎被其重创!
  
      不知多少菩萨圆寂,多少佛陀入灭。
  
      故而,对西方教而言,大劫之前和大劫之后这一段时间,是他们最紧张也最敏感的时刻。
  
      特别是两位圣人,不得不轮流坐镇九幽,一刻也不敢松懈。
  
      否则,若让冥河逃出。
  
      随时都可能掀起了一场惊天魔灾!
  
      元始圣人听着,却是依旧狐疑不安。
  
      毕竟,若此事乃是西方与人教之间的算计。
  
      也完全可以拿准提需要镇守九幽推脱。
  
      元始圣人轻轻一叹,便掐动一个法诀,沟通大罗天。
  
      只是须臾,那大罗天便翻滚起来。
  
      一尊头戴冠琉,身披衮服,手执三宝玉如意的天尊,从大罗天的无穷云海之中显化。
  
      正是元始天王!
  
      乃是圣人,以盘古所遗的开天功德,混同昔年辅佐太上,启迪人族道德文明之光的功德,所斩出的善尸!
  
      自斩出之后,元始天王就一直坐镇大罗天深处的白玉京,自守道果,轻易不出。
  
      “慈悲!慈悲!”天王执着三宝玉如意,头顶显化五彩圆环,照耀四方,身上衮服、冠冕,流出七十二色混元精气。
  
      天王手中玉如意一摇,便架起祥云,落向斗府。
  
      见着元始圣人,忽然勾动大罗天,居然让一直在大罗天深处坐镇的元始天王出关。
  
      接引圣人也知道兹事体大,一个不慎,恐怕就会被人算计,与阐教结下因果仇怨。
  
      接引圣人不得已,只好叹息一声:“准提道友,还请现身!”
  
      便只听得一阵无名梵唱,从净土深处响起。
  
      一株大道菩提树的虚影,从灵山深处升起。
  
      身骑孔雀,手持七宝妙树的圣人,便缓步而前。
  
      刹那就到了元始圣人面前,稽首而拜:“西方准提,见过道兄!”
  
      准提圣人与接引圣人,早已心意相通,自然知晓,净土中发生的一切。
  
      他也索性放下手中灵宝,大大方方的落下孔雀,到了元始圣人跟前。
  
      元始圣人定睛一看,便知接引、准提并未有诈。
  
      准提圣人身上的因果残留,足以证明,他确实一直在九幽血海,看守冥河。
  
      “慈悲!慈悲!”元始圣人忍不住稽首:“却是贫道多疑了,还请两位道友勿怪!”
  
      “实在是事涉门下弟子下落,涉及人间大劫,贫道不得已,只好得罪!”
  
      接引与准提互相看了一眼,那诸佛菩萨,纷纷垂首低眉,不敢再听。
  
      圣人之间的交锋,对于圣人之下的人物,太过凶险了!
  
      只有燃灯古佛,能安坐莲台,但也忍不住合十而叹:“阿弥陀佛!”
  
      “不知是那位故友出了变故?”
  
      元始圣人没有看燃灯,但也答道:“有劳道友挂记,乃是惧留孙,因那人间之事下凡察看,不意忽然失踪,贫道心急……”
  
      “善哉!善哉!”燃灯古佛合十叹道:“惧留孙道友,福缘深厚,定当逢凶化吉……”
  
      接引圣人与准提圣人也是心惊不已。
  
      惧留孙?
  
      土德星君啊!
  
      而且还是元始圣人座前最得宠的弟子之一!
  
      旁的不提,那封神大劫,惧留孙的弟子土行孙,一度去帮了截教,圣人也不怪罪。
  
      事后更是委任为土德星君,让其远离了红尘因果。
  
      在阐教第一代嫡传之中,惧留孙绝对是嫡传的嫡传。
  
      地位甚至比广成子还要高!
  
      如今,惧留孙失陷人间,难怪元始圣人如此震怒!
  
      “却是不知,道兄可有需要贫道相助之处?”准提圣人心中一动,便上前问道。
  
      元始圣人淡淡的稽首:“多谢道友……不过,却是不急,待贫道问过道行,惧留孙去了人间何处再说!”
  
      接引与准提听着,心惊不已。
  
      连元始圣人,也不知道惧留孙下落吗?
  
      这怎么可能?
  
      燃灯古佛更是忍不住的掐动指头,想要推算。
  
      却只见一片混沌。
  
      那惧留孙,仿佛消失了一般。
  
      但偏偏因果显化,他确实在三界之中,只不过,他所在之地,非常特殊。
  
      因果不能推算,天机也是一片混沌。
  
      “难道说……”燃灯古佛忍不住的想了起来:“惧留孙被人,关在某个古老的远古战场封印之中?”
  
      南瞻部洲,作为人族祖地,也作为昔年洪荒破碎后,留下的最大的一片碎片。
  
      其中,埋葬着不知道多少隐秘,藏着不知道多少凶险的遗迹。
  
      龙汉初劫的战场,巫妖大劫时祖巫陨石之地,不周山倾倒之所,妖族天神坠落之地,甚至是妖帝殒身之地。
  
      都在南瞻部洲!
  
      这些战场和遗迹,被道祖所封印。
  
      连诸圣也未必能寻觅得到!
  
      不止如此,人族底定之后的历次劫数的诸多凶地,也在南瞻部洲的某些地方,被诸圣封印着。
  
      夏都、殷墟自不用说。
  
      鸣条、牧野,也是情理之中。
  
      总之,南瞻部洲,既是三界核心,也是凶险无比的古老战场。
  
      谁也不知道,那大地之下,深藏着怎样的秘密。
  
      不知道多少远古遗种和洪荒遗族,就居住在这些凶地,藏在诸圣与道祖的封印之内。
  
      但……
  
      当燃灯古佛好奇的想要窥伺,惧留孙消失之前的因果时,他所见依然是一片虚无。
  
      仿佛,惧留孙是被天道出手藏了起来一样。
  
      有关惧留孙的下落,就像一片迷雾,笼罩在燃灯古佛眼前。
  
      “善哉!善哉!”燃灯古佛不由得稽首叹息。
  
      如此诡异的情况,燃灯古佛也是鲜少遇到。
  
      几乎让他有种回到了昔年紫霄宫讲道时,第一次见到鸿钧道祖时的感受。
  
      鸿蒙、混沌、无知、伟大。
  
      无可推算,不可计算。
  
      “紫霄宫?”燃灯古佛忽然道心一动。
  
      隐隐约约,他感觉,昔年的紫霄宫讲道时,自己似乎遇到过什么人?
  
      而这个人,显然与今日之事,联系密切。
  
      “谁?”燃灯古佛皱起眉头,脑后的二十四诸天一一升起。
  
      记忆从神魂中升起。
  
      昔日紫霄宫内的种种,模模糊糊的浮现。
  
      道祖端坐于造化玉碟之上的身影,模糊而古老,根本无法看清,也根本记不得道祖模样。
  
      那紫霄宫中的诸位道友,也都是模模糊糊,宛如一个个空壳,宛如一滩滩燃烬的余火。
  
      这意味着,这些人都已经魂飞魄散。
  
      而剩下的,那一个个有着实体的影子,则是如今依然存活的紫霄客。
  
      燃灯古佛回忆着。
  
      他总感觉哪里不对劲,浑身难受,道心不安。
  
      可他偏偏不知道,哪里出问题了?
  
      “道友……”准提道人发现了燃灯的异样,便问道:“可是知道了些什么?”
  
      顿时,接引圣人与元始圣人都侧目过来。
  
      燃灯古佛合十一叹,就要讲出道心不安。
  
      但话到了嘴边,却怎么也说不出来。
  
      喉咙里,好似爬满了蚂蚁,这些蚂蚁在不断啃噬他的神魂与声带。
  
      让燃灯古佛,有一种只要他敢说。
  
      紫霄宫的天罚就在眼前的预感。
  
      心血来潮!
  
      燃灯古佛,当时就老实了下来,他垂首道:“贫僧确实预见了一点东西……”
  
      “但……”
  
      “贫僧不能说!”
  
      “不能说?”接引与准提都是皱起眉头。
  
      元始圣人也是肃然不已。
  
      燃灯古佛,虽是燃灯道人,舍身西方的化身。
  
      但也是燃灯道人。
  
      这可是自鸿蒙开辟,就已经出现的人物。
  
      其来历跟脚,无比古老。
  
      连他都‘不敢说’的东西。
  
      显然,兹事体大!
  
      元始圣人不由得转身,正面面对这个昔年叛门而出的副掌教。
  
      “道友,可否暗示、提示?”
  
      燃灯古佛脑后的二十四诸天,一一升灭着,他缓缓摇头:“不能!”
  
      “贫僧不敢!”
  
      好一个不能!
  
      好一个不敢!
  
      元始圣人当即明白了,燃灯定是窥见了某位圣人曾经的秘密。
  
      而且,这个秘密,燃灯只要敢说出来。
  
      那他就一定会与那位圣人不死不休!
  
      那圣人定然会上穷碧落,下至九幽,追杀燃灯直到永远!
  
      所以……
  
      答案其实已经呼之欲出了。
  
      燃灯预见和感知的,恐怕与某位圣人的道果奥秘有关。
  
      而三界之中,谁最喜欢藏秘密?
  
      天上地下,谁又最爱到处落子?
  
      “呵呵……”元始圣人稽首谢道:“多谢道友!”
  
      接引和准提,也是有所意动。
  
      他们也猜到了。
  
      必然是太上!
  
      只能是太上!
  
      落子无数,布局三界,根系深藏,轻易不显的太上!
  
      也只有这位人教圣人,才有耐心,舍得一个会元一个会元的布局。
  
      ……
  
      元始天王落到斗府,紫薇宝殿。
  
      抬眼便看到了惧留孙的道体,被一根根绳索牢牢定住。
  
      道行天尊祭起的宝斗,罩落在惧留孙肉身之上。
  
      道行天尊正源源不断的接引紫薇星光,为惧留孙护法。
  
      “痴儿!”元始天王见着,不由得叹道。
  
      他知道,道行天尊恐怕到现在都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他依然傻乎乎的,为惧留孙护法。
  
      道行天尊抬头,看到恩师的善尸,连忙跪下来,磕头:“老师法驾,怎出了白玉京?”
  
      “痴儿呦!”元始天王叹息一声,面露慈祥,手中三宝玉如意,绽放清光,护住惧留孙的肉身,将之收入灵宝,以功德温养起来。
  
      道行天尊这才发觉,惧留孙的元神,居然与其肉身失去了联系。
  
      他的一切行为,都做了无用功!
  
      “这……”道行天尊浑身剧震:“恩师,师兄出了何事?”
  
      元始天王摇头:“吾也不知,只是知晓,惧留孙下凡不过片刻,便无影无踪!”
  
      “恐怕已是遭了劫数,祸福不知,因果不定!”
  
      道行天尊咽了咽口水。
  
      作为圣人善尸,元始天王就是元始圣人。
  
      如今,圣人亲口承认,惧留孙‘祸福不知’‘因果未定’。
  
      这……
  
      道行天尊已经无法用语言描述了。
  
      “说吧……”元始天王问道:“惧留孙下凡,到底所为何事?又是去了何地?为何如此匆忙?”
  
      道行天尊哪里敢有隐瞒,当即磕头不止,将一切事情前因后果,原原本本的说了出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