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九章 回音

2024-02-24 作者: 要离刺荆轲
第四百零九章回音    玉虚宫内。
  
      元始圣人身前,十万丈庆云,幻化成雾。
  
      一节晶莹剔透、纯白无瑕的白藕,在其中悠悠生长着。
  
      大罗天中的仙云,朵朵升起。
  
      数不清的宝物,一一复苏、共鸣。
  
      那大罗天深处,纯白与纯黑交织之间。
  
      一枚若有若无,似在不在的道果,滴溜溜的旋转着。
  
      只有圣人知道,道果偏离了原有的方向!
  
      这意味着——棋盘在失控!
  
      而且,是最关键的那一步,正在失控。。
  
      失控意味着动摇。
  
      意味着整个棋局,都在生变。
  
      然而……
  
      圣人的目光,凝视着眼前一切。
  
      “究竟是哪里出错了?”
  
      盘古幡摇动着,因果晦涩不明。
  
      这意味着,有圣人出手,正在以至宝甚至本体,亲自压制因果,混淆天机。
  
      但……
  
      此时此刻,元始圣人却只有一个念头。
  
      “通天!”他低语着,呢喃着,然后强调了一遍:“通天师弟!”
  
      盘古幡摇动,庆云翻滚。
  
      玉虚琉璃灯的灯火,在庆云深处,忽明忽暗。
  
      圣人的道心,有所摇动。
  
      在这刹那,元始圣人甚至动了, 亲自登临紫霄宫, 去恩师座前质问的念头。
  
      但这个念头,只维持了一个刹那,就烟消云散。
  
      圣人不仁,以众生为刍狗。
  
      天地不仁, 以万物为刍狗。
  
      大道之前, 没有恩义。
  
      超脱面前,不讲情面。
  
      若, 通天如今所拥有的一切, 都是恩师所赐。
  
      那,去紫霄宫就只有让恩师, 更加轻视!
  
      无用、废物!
  
      封神大劫的引子, 就是玉皇大帝去紫霄宫哭诉。
  
      看似玉皇大帝赢了。
  
      一场大劫,引动天地因果,导致殷商道统崩塌。
  
      也导致了截教全军覆没。
  
      然而,玉皇大帝真的赢了吗?赢了吗?了吗?吗?
  
      只看这过去千年, 玉皇大帝, 老老实实的做着傀儡,就能知道, 这位昔年的道祖童子, 也回过味来了。
  
      再也不肯给人当枪使了。
  
      微微一抖道袍, 元始圣人让自身道心平缓下来, 恢复清宁。
  
      “慈悲!慈悲!”
  
      “却是贫道着像了!”元始圣人稽首谢罪。
  
      他很清楚, 即使他是圣人。
  
      但也只是天道的刍狗。
  
      因为, 他证道的根基, 在于昔年紫霄宫内, 那张蒲团。
  
      那一团鸿蒙紫气。
  
      那一份资格!
  
      虽说如今,圣人早已经不再需要那一个资格了。
  
      但, 既然当年走了捷径,就会有代价。
  
      就想西方的那两位, 既然发了宏愿,就只能屈从于宏愿。
  
      想反悔?
  
      天道不会答应的。
  
      轻轻抬手,元始圣人抓住自己炼制的玉虚宝镜。
  
      宝镜之中,神光粼粼, 倒映着哪咤与杨戬的痕迹。
  
      哪咤正在落向东胜神州。
  
      杨戬则带着哮天犬,出现在了巴国。
  
      圣人微微点头,赞道:“善!”
  
      棋局有变, 阐教自然要应对。
  
      而应对之法,圣人早已胸有成竹。
  
      击其薄弱之地!
  
      所以, 哪咤去东胜神州,而杨戬出现在巴国。
  
      这就是示好。
  
      隐晦的示好。
  
      更是拉拢!
  
      示好截教,拉拢通天。
  
      看似荒诞,实则最为合理。
  
      明知不可为而为的圣人,只有一个——截教通天!
  
      而最棘手的,也是他。
  
      但在同时,最容易对付和瓦解的, 也是他。
  
      现在阐教困局中,最薄弱的一环。
  
      妖教、人教、截教联盟中最容易突破的一环!
  
      因为,通天最坚硬的地方, 就是他最脆弱的地方。
  
      弟子门徒!
  
      封神榜中上万上榜者。
  
      被掳去西方的数千散修。
  
      这些既是通天最坚硬的地方, 也是他最脆弱的地方。
  
      昔年,万仙阵中, 他不惜自损脸面, 自舍至宝,也要保住上榜弟子一线生机。
  
      如今,若有机会,可以助门下脱困。
  
      他会赌的!
  
      元始知道,通天会赌的。
  
      就像鸿蒙初判,他们三人分化的时候。
  
      “贫道通天,拜见二位兄长!”
  
      脚踩青莲,身背青萍剑的道人,沉默而平静的稽首。
  
      “从今以后,旦有对敌之事,贫道义不容辞!”
  
      这是他的诺言。
  
      他也做到了。
  
      亿万年洪荒,危机四伏,凶险环生。
  
      他们三兄弟,虽是盘古正统,虽身具先天功德,注定证道。
  
      然而,和他们一般出生的人物又不是没有。
  
      甚至,比他们更高贵的存在也有。
  
      譬如……
  
      灵鹫山的灵柩,所埋葬的那个人。
  
      也譬如,殒身于西牛贺洲的魔祖罗睺。
  
      更譬如……
  
      同样身负盘古遗泽的十二祖巫。
  
      那可是可以用十二都天大阵,召唤盘古真身的可怕存在。
  
      但他们却在渡过了无数劫难之后,依然殒身。
  
      但,三清却一路稳稳当当的,渡过了那无数灾劫。
  
      躲过了无数觊觎和窥探。
  
      终于,从三千紫霄客中脱颖而出。
  
      而在这个过场中,通天的浴血奋战,太上的交游广阔,他的纵横捭阖,都是不可或缺的。
  
      回忆着,那远古的洪荒岁月。
  
      三人勉力而前,同心协力,共证大道。
  
      “师弟……”元始圣人垂下头来,眼眶微微有光:“师兄也是无奈!”
  
      既然,通天肯和太上和好。
  
      自然,也能与阐教修好。
  
      关键不在往昔恩怨,而在筹码,更在道统。
  
      截教确实与阐教大道,水火难容,彼此矛盾。
  
      这是在鸣条一役后,就不可更改的结局。
  
      在诸圣,目睹了鸣条一战的惨烈,也见证了人道反噬的凶狠之后。
  
      每一个圣人的道心,都在颤动!
  
      九鼎落地。
  
      金乌破碎,祖巫之躯残破。
  
      那数以万万的诅咒与呐喊,在天地之中愤怒的翻滚与咒骂。
  
      “时日皆丧,予及汝皆亡!”
  
      “时日皆丧,予及汝皆亡!”
  
      即使日月无光,纵然天地崩碎。
  
      我也要与你同归于尽!
  
      即使人族从天地主角的位置上跌落,我也要你永世不得超生!
  
      何等可怕的诅咒,何等恐怖的怨念,何等坚定的决心!
  
      凡人如潮水,一波波一波波的冲击。
  
      前仆后继,死不旋踵。
  
      在诅咒中,一切崩坏。
  
      在唾弃中,万物凋零。
  
      在愤怒与仇恨中,一只脚都已经踏在天、朝边缘的圣朝毁灭了。
  
      道统崩坏,一切崩塌。
  
      依附道统上的一切,都完蛋了。
  
      数以万万的凡人,用自己的血与肉,诅咒了自己的皇,自己的王和自己的至尊!
  
      也正是因此,玄门三清,从此走上不同的道路。
  
      因为三位圣人,都在人皇会元,看到各自大道的前路。
  
      从此南辕北辙,从此互相矛盾。
  
      大道殊途,各走一方。
  
      终于,在封神劫前,矛盾达到顶点。
  
      回想着,回想着。
  
      即使圣人,也是忍不住叹了一声。
  
      “造化弄人,大道无情……”
  
      只是感慨一声,圣人就已经重新恢复了古井无波,面无表情的神色。
  
      头顶的盘古幡,还在悠悠动着。
  
      那无数线条,从这至宝垂下。
  
      因果,如蛛网一样,微微摇动。
  
      圣人知晓,晋国国君,已经踏上了西来昆仑之旅。
  
      一如昔年桓公。
  
      若是昔年,圣人还会设下考验,不会让晋国国君来的太快、太顺利。
  
      就像桓公,需涉流沙、需渡险路,需临种种劫难。
  
      通过这些考验,圣人就可以一点点,一滴滴的将人族君王的羽翼抚平,将其棱角磨灭,让其明白,也让其相信。
  
      除了圣人,他将别无他途。
  
      他也必须,更只能无条件的服从玉虚法旨。
  
      可惜……
  
      现在却不行了!
  
      大劫在即,因果当前,而当代晋公的寿元,却已如风中残烛。
  
      一旦他身死,那么,好不容易重新布置的计划,又要重来。
  
      “白鹤!”
  
      元始圣人说着:“汝亲自去昆仑山下候着!”
  
      “下法旨,命各部道兵,暗中护送晋公队伍!”
  
      “诺!”白鹤童子的声音从外面传来:“谨遵老爷法旨!”
  
      元始圣人却已经站起来了。
  
      脑后的功德金轮收起,十万丈庆云缩小成一片薄雾,落入圣人掌中。
  
      那无数灵宝,一一飞回玉清宝库。
  
      “走!”圣人说着。
  
      那头长卧圣人身旁的四不相睁开眼睛。
  
      头如麒麟,身似真龙,脚踩九重祥光,尾摇日月之光,一双眸子,沉淀着点点星光。
  
      圣人落到这坐骑背上,就骑着它,扶摇而动,直往太素天而去。
  
      但身影却在这瞬间,消弭于无形。
  
      这是元始圣人的神通。
  
      也是元始圣人,敢于在封神劫算计截教,反手再算计人教的底气。
  
      他是元始。
  
      是‘无’与‘有’。
  
      也是三清之中的玉清。
  
      身来就秉承着盘古气运之中,最高贵、最尊贵,也最神圣的那一部分。
  
      玉清高洁,犹如莲花。
  
      白藕无暇,象征起始。
  
      故而,圣人可以出入幽冥,在一定时间内,隐遁在因果与天机之外。
  
      从现在开始,元始圣人要等。
  
      等哪咤的结果。
  
      也等杨戬的行动。
  
      更等通天的到来。
  
      这既是落子,也是算计,更是离间。
  
      成与不成,都无所谓。
  
      因为,这只是第一步。
  
      试探的第一步,也是做钓的第一步。
  
      经历了封神大劫后,元始圣人已经明白,大道无私。
  
      在大道面前,一山难容二虎。
  
      诸圣都想要超脱,都想挣脱。
  
      昔日,阐教尚且容不下人教。
  
      今天,人教焉能容得下截教和妖教?
  
      今日的同盟,只是为了,对付共同的对手。
  
      但阐教倒了,人教还能容忍截教?
  
      元始圣人只需要将这个事实,告诉通天。
  
      也只需要人教太上知道这个事情。
  
      ……
  
      徐吉手托着那雷光与电流交织的‘华’字。
  
      一步步,一步步的,走到了柳郡的官邸前。
  
      他看着,官邸之中,彻夜不息的灯光。
  
      轻轻一送,手中的文字,便飘了过去。
  
      它像灯光一样,照耀着官邸。
  
      也想绵绵细雨一般,落向官邸。
  
      官邸之中的所有人都抬起头。
  
      他们能看到,自己身边,忽然出现了异象。
  
      地板上,出现了文字。
  
      华!
  
      就像天生的一样。
  
      好似天然的纹路,是天地的鬼斧神工造就一般。
  
      孟白低头,看着自己腰间系着的印章。
  
      这枚人道凝聚的印玺,正在摇动着。
  
      龙吟之声,在耳畔响起。
  
      印玺上的字,却在消去。
  
      柳郡总管的字迹,开始模糊。
  
      然后,一个个新的文字,随之出现。
  
      华国柳郡总管之印!
  
      “华国?”
  
      孟白呢喃着。
  
      “有礼仪之大谓之夏!”
  
      “有服章之美故称华!”
  
      “存亡续断!”
  
      “承上启下!”
  
      这念头在心底摇动。
  
      孟白的身体,都在颤抖。
  
      他自然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天道,初步认可了未来的柳郡……不应该是华国、华朝,可以上承夏后氏的余晖!
  
      作为人族的第一个文明,第一个王朝,第一个帝朝,第一个圣朝。
  
      夏后氏,即使崩回,即使获罪于天,纵然获罪于万姓,被永世诅咒。
  
      但……
  
      他的地位,依旧无可取代。
  
      那可是……
  
      直接在三皇治世,五帝定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文明。
  
      也是以地统天的圣朝!
  
      更是承载着作为天地主角的使命的道统!
  
      天道借女娲之手,造化人族。
  
      当然,不可能是好玩的。
  
      自然,也不可能是无聊。
  
      人族,自有使命。
  
      这是作为新生的道统之仆,华国总管,从天地交感之中,得知的一些蛛丝马迹。
  
      也是人族之君,天生就知道的东西。
  
      天地交感,人道共鸣。
  
      那先民礼赞,先王传颂的远古余音之中。
  
      就记载着这些,也承载着这些。
  
      “天行健,君子自强以不息!”
  
      “地势坤,君子厚德以载物!”
  
      此刻,孟白终于知道了,为何,即使是宗周的天子,纵然是如今已经衰落的周王乃至于周的诸侯,也可以公然的,不祭天帝,只祀天地山川与圣人的缘故。
  
      因为,所谓主角。
  
      就是天地的儿子!
  
      ……
  
      盘膝坐在地下的阴陵中。
  
      广成子,不断的贪婪吞噬着,残余的周室气运与王气。
  
      自平王以来,十余万年,雒阳周王皆在死后葬在这里。
  
      葬在这他昔年专门挑选的陵寝之中。
  
      而此刻,随着他不断吞噬、吸收。
  
      耳膜之中,渐渐有了些杂音。
  
      那是远古的回声。
  
      也是只有人族王者,才能感知和听到的东西。
  
      那是人族的圣王、圣帝乃至于圣皇们登临泰山,封禅天地时,与天地的直接对话。
  
      被隐藏起来的秘密。
  
      属于主角的秘密!
  
      广成子猛然抬头。
  
      他虽然只能听到些杂音。
  
      但他也明白了……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他知道了,圣人们在争夺什么?
  
      他也隐约猜到了,超脱的真相。
  
      天地主角,只是要赡养天地吗?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