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二章 道祖 5

2024-02-24 作者: 要离刺荆轲
第七百一十二章道祖(5)    天外的时间流速,与三界是完全不同的。
  
      因为此地,接近那无垠混沌。
  
      故而,其时间和三界,是完全错误的。
  
      有些时候,明明只在这里呆了一瞬,但当其回到三界时却已经过去了数万年甚至数十万年。
  
      而有些时候,哪怕在这里,停留了亿万年,其回到三界后也可能只过去了一瞬。
  
      故而,准圣以下,进入天外,是要冒极大风险的。
  
      便是大罗,来到天外,也极有可能因为重回三界时,因混沌之故,出现在数十万年后。
  
      而在其回到三界的刹那,数十万年的时间流速,在瞬间覆盖在这大罗肉身与元神之上,令其在这个刹那,承受一次相当于天人五衰的冲击。
  
      便是大罗金仙,若是猝不及防,也可能直接被这个冲击所淹没,立时陨落!
  
      同时,天人交感之间,因果纠缠。
  
      若是孽障深重之人,立时杀劫降临,万劫不复。
  
      故而,准圣之下,很少有人敢来天外。
  
      哪怕准圣,也需要有灵宝荫庇,做好种种布置,最好有圣人接引,才敢来此。
  
      能够自由安全往来于此之人。
  
      也就只有圣人了。
  
      练就混元的圣人,已经可以无视混沌之中的时光混乱。
  
      自行遨游在时间的长河之中,并回朔过去种种,推算那无垠的无数种未来可能。
  
      不过,圣人们一般情况下,不愿意来到这里。
  
      因为天外距离天道太近了。
  
      也因为天外距离紫霄宫太近了!
  
      也就只有现在这样的时节,在这天地大劫将发之时,道祖重归三界之日。
  
      诸圣及昔年的紫霄客们以及那些紫霄客的嫡系传人,才会齐聚于此,既是朝觐道祖,也是明确自身跟脚。
  
      老君圣人骑着青牛,领着玄门三师兄妹,驾临于此时。
  
      那混沌之中的造化玉碟,已经逐渐清晰。
  
      紫霄宫内,数不清的道德光辉,交织着无数功德,将那混沌,映照得七彩缤纷。
  
      老君见此,立刻下了青牛。
  
      其他圣人、准圣、大罗们,也纷纷立了各自坐骑,散去自身护持的诸多宝物,肃穆而立,面朝着混沌。
  
      在老君圣人的引领下,齐齐稽首而拜:“不肖弟子(门徒)等恭迎恩师(道祖、祖师)!”
  
      就听着那混沌之中,一声炮响。
  
      两个童子,各提着一盏古朴的道灯,从中缓步而出。
  
      这两个童子看上去面无表情,毫无生气。
  
      当他们逐渐从混沌中走出来时。
  
      这两个童子手中提着的古朴道灯,逐渐大放光明,映照四方。
  
      数不清的星辰,在道灯映照下,逐一开始闪耀。
  
      而这两个童子,也在无尽光明中,渐渐变了模样。
  
      其中一个,慢慢的高大起来,一条又一条金龙,从道灯之中飞出,落入其身躯,使其威严,令其神圣。
  
      另外一个的道灯之中,则飞出一只又一只小小的彩凤。
  
      这些彩凤萦绕其身周,渐渐的,让其变得雍容华贵,仪态典雅。
  
      正是那玉皇大帝与王母娘娘。
  
      众人见着此景,纷纷稽首再拜:“贫道等见过赦罪大天尊、王母娘娘!”
  
      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自然不敢真受,连忙稽首还礼:“诸位道兄不必如此,贫道夫妇愧不敢当!”
  
      然而,诸圣与群仙还是认认真真的稽首三拜。
  
      拜的自然是这两位受道祖符诏而立的大天尊与天后的身份。
  
      也只有在如今这个时间点,玉皇大帝才是玉皇大帝,真正的大天尊,掌控诸天,裁定三界的至尊!
  
      不过很可惜,玉皇大帝与王母娘娘,都不敢也不能行驶这特权。
  
      因,道祖已经降临。
  
      只听着一声龙吟,无数祥瑞便从混沌中喷涌而出。
  
      玉皇大帝与王母娘娘的法身,在顷刻间,消散于无形。
  
      他们复又成为那两个提着紫霄道灯,为道祖前驱的童子。
  
      两人的神态,也迅速的变得木然起来。
  
      “老爷驾临!”稚嫩的童声,脆脆的说着。
  
      “紫霄门人、玄门弟子恭迎!”
  
      便见着那混沌之中,万道祥云,一一显化,无尽瑞气,充盈八方,异香阵阵,异象无算。
  
      诸圣与群仙,当即顿首磕头,口称:“不肖弟子(门人)恭迎老师(道祖),愿老师(道祖)圣道无疆!”
  
      便见着一道人,执着一根平平无奇的竹杖,从那祥云与吉光中,漫步而来。
  
      瞬息之间,便已经走出了那看似无垠无尽的混沌。
  
      当他来到众人之前时。
  
      哪怕是圣人,也感觉到了呼吸为之一凛,道心为之一摇。
  
      有高山仰止,不能相比之感,也有崇敬孺慕之情,难以叙说。
  
      这道人的身影,更是模模湖湖,忽老忽幼,时而厚重,时而飘逸。
  
      如那混沌一般,千变万化,也似那阴阳一样,无法琢磨。
  
      只听这道人轻声一叹,便做揭而歌:“高卧九重云,蒲团了道真,天地玄黄外,吾当掌教尊!盘古生太极,两仪四象循!”
  
      接着他睁开了眼。
  
      准确的说,应该是他的眼睛,开始出现在诸圣的感知之中。
  
      那是一双苍老,但又深邃的眼睛。
  
      也是一双蕴含着天地至理,却又迷茫不解的眸子。
  
      更是一双充满柔情,然而又无尽冰冷的神目。
  
      被这眼睛看着,哪怕是圣人,也只觉道心之中,涌动着无数情绪,翻滚着种种难以割舍的纠结与悔意。
  
      而修为稍微低一点的大罗,更是如遭雷击,浑身颤栗。
  
      道行直接倒退,修为大半受创。
  
      然而,所有人却都是惊喜不已,连连磕头拜道:“多谢老师(道祖)!”
  
      仅这一眼,他们自身的无数缺陷与问题,都已经为道祖堪破,并点了出来。
  
      只消回去,打磨、沉淀数百年,便可让道行、修为精深数成!
  
      此乃道祖恩赐。
  
      超越一切仙丹妙药,胜过万年苦修!
  
      不过,这样的机会,每个会元,有且只有一次。
  
      道人微微颔首,没有回应众人。
  
      只是对着老君为首的四个弟子道:“尔等且随我走!”
  
      “诺!”老君当即领着玄门四圣,恭恭敬敬的再拜叩首。
  
      接引圣人和准提圣人见着,道心微微一凛。
  
      知道,这是道祖在表达不满。
  
      不满他西方教在本会元中,劫掠玄门,抢夺仙山灵脉之事。
  
      但这两位圣人丝毫不惧。
  
      因如今的道祖,已经合道。
  
      他不再是鸿钧了。
  
      他是天道。
  
      天道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故而,两位圣人都明白,鸿钧道祖不会真个为难他们。
  
      至少在天地大势之上,不会为难他们。
  
      果不其然,两位圣人只等了片刻,便听那道人说:“两位道友若是愿意,也一齐来吧!”
  
      接引圣人与准提圣人,立刻稽首:“谨遵道祖法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