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八章 乔迁

2023-12-25 作者: 睡觉会变白
第三百八十八章乔迁    “轻点轻点!”
  
      “别碰那里,别碰那里……”
  
      “对,使劲!”
  
      一大早,亚运村惠园公寓2-7-1正在大搬家。
  
      东西多,琐碎,浩浩荡荡颇为壮观。陈小乔带着一帮兄弟帮忙,被小旭指挥的团团转。
  
      “来喝点水,大热天的辛苦你们了。”
  
      张俪买了好些可乐,往下分发,陈小乔接过一罐,笑道:“没事,给您帮忙我们乐意。”
  
      “就是,我们巴不得东西多点呢!”
  
      “姐姐,以后有事尽管找我们!”
  
      “谁是你姐姐,乱叫什么?”小旭训道。
  
      “您也是姐姐啊,难不成还是阿姨?”
  
      “一个个的欠打,快干活!”
  
      几个半大小子撇撇嘴,少年嘛,都喜欢温柔的大姐姐,惹不起这位。
  
      一堆东西搬了半天,累的气喘吁吁,小旭摸出二百块钱,道:“今天麻烦你们了,带他们去吃顿饭,好好歇歇。”
  
      “不用不用,太多了。”
  
      “让你拿就拿着!”
  
      陈小乔只好接过来,唉,本以为哥哥大方,没想到嫂嫂也大方。
  
      待他们离开,俩人又开始收拾,一直忙到下午,最后往沙发上一瘫,累并充实。
  
      话说张俪养了大半个月,被伺候的舒舒服服,恢复到以前的心宽体胖。俩人先行搬家,许非还没过来,因为古董比较难弄。
  
      都觉得很奇妙,一个鞍城姑娘,一个蓉城姑娘,各种因缘际会走到一块,居然在大首都安了家,还有这么好的房子。
  
      就这片儿,后世二手房,均价六万多。
  
      小旭瘫了一会,软趴趴坐起身,“哎呀,我饿了。”
  
      “我也饿了。”
  
      “那你做饭去。”
  
      “好像没什么菜了……”
  
      张俪打开冰箱一瞧,“还真没有,出去买点?”
  
      “周围连个店都没,上哪儿买?”
  
      小旭揉揉脸,亚运村就这点不好,配套设施不齐全。她想了想,拿出大哥大往桌上一放,“等许老师来慰问群众吧。”
  
      张俪失笑。
  
      果然没过二十分钟,大哥大响了。
  
      “你们完事了么……哦,我就猜你俩没饭吃……我这就过去,顺便把石榴也带过去。”
  
      于是又过了半小时,啪啪敲门响。
  
      门一开,石榴和旺财跑进来,许非拎着热腾腾的饭菜,道:“狗崽子不学好,还欺负少数群众,你们先一块养着。”
  
      “为什么欺负它?就因为它是黄毛?”
  
      小旭接过饭菜,瞄了一眼,“你搞这么丰盛做什么?”
  
      “乔迁之喜啊!”
  
      仨人手忙脚乱的摆了一桌子,还有几瓶水果酒。这屋子装修中规中矩,唯一有点创意的就是弄了个小吧台,还有酒架。
  
      不喝也能当装饰。
  
      “今儿又跟老马、老李忙活一天,这事旁人干不来。我那一个瓶子好几亿,碎了没处哭去。”
  
      许非顺嘴吹逼,大快朵颐,“我说你买车得抓紧了啊,不然去个菜市场都费劲。”
  
      “买车倒行,司机怎么办呀?还得给他找个住处?”小旭犯愁。
  
      “我们能不能自己学?”张俪问。
  
      “自己学,呃……也行,我有空教你们开车。”
  
      许老师品了品,没错,是教你们开车。
  
      “还有我那个保姆,海晏给我推荐一个。姓兰,南方人,四十多岁无儿无女。家里遭了很多变故,不得已出来谋生。
  
      我昨天看了看,还不错,人家以前念过书。我觉着挺好,不然这么大房子住俩人,没共同语言也尴尬。”
  
      “你一天不着家,要求还挺多。”
  
      “我不忙么?”
  
      “我怎么没看出来?”
  
      “啧!”
  
      许非懒得斗嘴,想了想放下筷子,道:“正好你拍完戏了,有些事我得说说,就是长期的一些规划。
  
      首先我们领导换了,我肯定不干了。那干什么呢?简单讲就是以影视音乐为中心,往相关产业扩充。”
  
      “你什么时候想搞音乐了?”小旭奇道。
  
      “因为赚钱啊,哎你别打岔……”
  
      许老师索性翻出个本,画了俩圈,写上影视公司、音乐公司。
  
      “现在国外都流行签约制,演员、歌手没有单位,跟公司签约。公司负责你的发展,收益按比例分成。
  
      具体负责事务的,叫经纪人。
  
      我准备引入这种模式,而这个东西需要包装定位,市场推广,宣传搞活动,甚至是非常大的活动。所以能连带你那个工作室。”
  
      许非又画了个圈,用线一连,道:“电视剧方面,我们没有资质投拍,得跟电视台合作,我正在拉关系。
  
      电影呢,我将来也想拍,那看电影需要什么?电影院……”
  
      他又画了一个。
  
      “还有纸媒方面,我需要自己的娱乐平台,所以杂志。”
  
      “而这些都需要经营场所,所以写字楼。”
  
      “……”
  
      俩人傻眼了,就见他左一个圈,右一个圈,最后通通连起来,又好像蛮有道理的亚子。
  
      “看明白了吧?”
  
      许老师合上笔,一个战术后仰,“这叫产业!”
  
      ………………
  
      清晨的凉爽渐淡,夏天的气息慢慢涌上来。半透的窗帘被风吹起,阳光斜入,照着床上一个好看的男银。
  
      许老师睁开眼,先看见的是规整的棚顶装饰。
  
      这年头都是暴发户审美,往繁琐和金碧辉煌上走,一水的葡萄串灯。他最烦这种,做了个吊顶,装上几盏小灯。
  
      另有台灯一盏,配合亮度。
  
      睡不惯软床,又弄了个硬床垫,总之格格不入。
  
      他拱了一会才起床,坐在马桶上看着宽大的卫生间,仍忍不住感慨:妈的八年了,终于过上现代化生活了!
  
      两天前,他从百花胡同搬过来,四合院封存。基本不会住了,除非那片管网改造,再重新大装一次。
  
      洗漱完,这货坐沙发上看电视,总觉空旷。三室二厅三卫,一厨俩阳台,跟迷宫似的。
  
      “吱呀!”
  
      “嘤嘤嘤!”
  
      门忽然打开,几只狗崽子跑进来,另有一个四十多岁的女人。江南的眉眼,能看出年轻时的容颜,却已被生活折磨的一身愁倦。
  
      “许先生早。”
  
      “嗯,遛狗去了?”
  
      “是啊,我这就准备早饭。”
  
      此人正是兰姐,说着好听的吴侬软语。她进到厨房,粥已经好了,自己蒸的花卷,剪了鸡蛋,拌的酸辣小咸菜。
  
      是贴合雇主的北方口味。
  
      许非相当满意,薪水毫不吝啬,呼噜呼噜喝了两碗粥,忽听电视里播报:“
  
      “昨日下午,‘救灾紧急呼吁’新闻发布会在京召开,XXX向中外记者介绍灾情,并代表中国政府,紧急呼吁联合国有关机构、各国政府、国际组织,以及国际社会各有关方面,向中国徽、苏两省提供人道主义的救灾援助。”
  
      他端着碗,戳在客厅门口看。
  
      苏省受灾人口已达4200多万,徽省达3400万。而且不仅这两地,浙、川、湘、贵、吉、黑等地也遭到了洪涝灾害。
  
      此乃建国以来第一次大规模、直接呼吁国际社会援助的自然灾害。
  
      “……”
  
      许非默默转回饭厅,正想跟李程儒商量商量,结果大哥大先响了。
  
      “喂?许老师,看新闻了吧?”
  
      “我刚接的帖子,李晓桦晚上摆宴,研究京城商界捐款的事儿。”
  
      “谁?”他一愣。
  
      “李晓桦啊!卧槽,你别跟我说你不知道?”
  
      “知道知道,成,我一定到。”
  
      许非挂断电话,揉了揉鼻子。
  
      李晓桦,这个名字后面往往跟着一个形容词——京城首富。
  
      (喝了二两汾酒,晕乎乎写了一章,大家新年快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