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七章 提前招揽

2023-12-25 作者: 睡觉会变白
第三百九十七章提前招揽    1985年,羊城举办了一届“红棉杯”新歌新风新人大奖赛,推出了“十大歌星”、“十大金曲”。
  
      这种效仿香港的做法,在内地还属首次。
  
      而步入九十年代,各种比赛更屡见不鲜,有的还是外国赞助商,比如这个KENT歌曲大奖赛。
  
      “获得本届羊城KENT歌曲大奖赛亚军的是……”
  
      室外,花里胡哨的舞台上,主持人正宣布结果:“来自潇湘的甘平!”
  
      “哗哗哗!”
  
      掌声中,一个长发姑娘上台,接过粗糙的奖杯和鲜花。跟着又公布冠军,前三名站在台上拍照。
  
      甘平,湘省花鼓戏剧院的演员,喜欢唱歌。
  
      这年头的比赛,相当于原始的选秀节目,有机会被唱片公司相中。但这次显然不行,没一家公司过来,倒是有几个不怀好意的家伙。
  
      姑娘有些失落,收拾收拾准备回住处,忽听一声招呼:“你好!”
  
      只见一个高高帅帅的男人站在跟前,手里捏着张名片,“打扰了,能认识一下么?”
  
      “许非?”
  
      甘平接过一瞧,思索片刻,“《渴望》的编剧许非?”
  
      “是我。”
  
      “您,您找我有事么?”
  
      “我们去那边坐坐?”
  
      她抬眼,见不远处有间咖啡厅,遂点点头。
  
      咖啡店不大,西式装修,放着轻音乐。许非找了个靠窗位置,服务生过来,“你好,请问点些什么?”
  
      “呃……”
  
      甘平看着餐牌略微紧张,她从来没进过这种地方。
  
      “喜欢吃甜的么?”许老师问。
  
      “还,还可以。”
  
      “那来两杯黑咖啡,一个巧克力蛋糕,一份小曲奇。”
  
      “好的,请您稍等。”
  
      许老师点完餐,这才仔细打量对方。
  
      长发圆脸,五官秀气,谈不上多漂亮,但给人的感觉很舒服,有一种邻家小妹的味道……难怪能唱“大哥大哥你好吗?”
  
      他心里有了数,笑道:“你胆子还挺大,不怕我是骗子?”
  
      “我在报纸上看过你,刚才没,没认出来。”
  
      “呵,我来参加金鹰奖的,正好逛到这儿。”
  
      “《渴望》么?”
  
      “嗯,你们那里也看?”
  
      “我妈我姥姥我奶奶都看疯了,我也喜欢。”
  
      甘平的声音毫不娇嫩,稍显低沉,跟外表倒是不符。
  
      不多时餐点上来,一小块巧克力蛋糕,五块曲奇,两小杯咖啡,可怜的一笔。
  
      “巧克力比较甜,黑咖啡能中和一下,你要嫌苦就加点糖。”
  
      “哦……”
  
      甘平还不好意思吃蛋糕,小小抿了口咖啡,苦的直咧嘴。
  
      “是这样,我虽然做电视剧出身,但对音乐也感兴趣。目前准备成立一家唱片公司,觉得你很有潜力,想问你有没有意向签约?”
  
      妹子先是惊喜,随后犹豫,问:“如果签约的话,我是不是就得辞职了?”
  
      “可以沟通,比如每年给贵单位一笔培养费,我们负责你的商业运作,看你个人意愿……”
  
      许老师开始忽悠,“羊城虽是大本营,但竞争也激烈。京城乐坛已有后来居上之势,各方面都不差。
  
      我们是新公司,势必要力推几名歌手,你外形唱功都不错,我会给你量身打造一个形象定位。”
  
      甘平颇为心动,又不好下决定。
  
      “你不用马上答复,我们留个联系方式。等一切齐全了,我再联系你可以么?”
  
      “哦,好啊。”
  
      这么一说,妹子反倒更相信。
  
      她在九十年代不算大火,却也有名有号。而且形象较好,调教调教还能拍戏,影视歌三开花。
  
      …………
  
      深城。
  
      1991年的深城依旧很破,一边高楼大厦,一边残破贫屋,对比鲜明。
  
      数年前,许老师来买过衣服,此番最大的感受,一是要边防证了,二是工厂和女工非常多。
  
      80年代,离土不离乡,就地进工厂。
  
      90年代,离土又离乡,进城进工厂。
  
      这两拨为早期的民工潮。
  
      “而每过一天每一天这醉者,便爱你多些再多些至满泻……”
  
      一家酒吧里,陈铭声嘶力竭的唱着《每天爱你多一些》。一首男人歌被她淳厚的嗓音演绎,瑕疵明显,却也有几分味道。
  
      “哗哗哗!”
  
      一曲终了,寥寥掌声。
  
      今天的演出结束,陈铭回后台卸妆,在心里总结着表演得失。
  
      她以前在洛阳第一拖拉机厂,去年辞职南下闯荡,仅呆了三个月。
  
      因为深城是粤语歌的天下,她不会唱,也没接受过专业训练,不敢回家,便躲在同学家苦练。
  
      如今再度过来,一场已能拿90块钱,还有了少许听众。
  
      “铭姐!”
  
      一个服务生忽然跑进来,拍下一张名片,“有位客人想跟你聊聊。”
  
      “我不陪酒的!”
  
      陈铭瞬间警惕,跟着不满道:“你怎么也干起这活了?”
  
      “那人大老板啊,小费就给一百,你看看再说啦!”
  
      她搭眼一瞧,“许非……《渴望》?”
  
      拍电视剧的找我做什么?
  
      陈铭纳闷,随即一激灵,难道找我唱主题曲?
  
      她蹭的站起来,快步跑到卡座区,一个男人在昏暗的灯光中站起身。
  
      “陈小姐!”
  
      “许,许先生您好。”
  
      影视和乐坛两个领域,但对她而言已是大人物,小心翼翼问:“许先生找我什么事?”
  
      “……”
  
      许非照例打量,个子不高,相貌平平,有点憨。但就是这么个姑娘,在九十年代号称“北辣英,南陈铭”。
  
      “长话短说,我准备搞个唱片公司。”
  
      他直接上干货,“你嗓音淳厚,细腻又磁性,只是欠缺系统训练。我会找专业老师帮你提高,并作为首批主推歌手,对你的定位是‘都市疗伤情歌’路线……
  
      不用现在答复,到时我会联系你,你有充足的时间考虑。”
  
      巴拉巴拉说完,留下联系方式闪人。
  
      待他走后,陈铭才回过神,别的全然忽略,满脑子都是唱片公司。
  
      “有人要签我了!有人要签我了!”
  
      “我刚才没听错吧?”
  
      “没错没错,你要出专辑了!”
  
      那服务生也为之高兴,“铭姐加油啊,将来发达了可别忘了我们!”
  
      …………
  
      八十年代,当京城尚在为音乐该不该娱乐化而争论时,羊城的流行乐坛已经达到了第一个高峰。
  
      那会京城有崔健的摇滚,西北风,但总体水准没有跟上。到了九十年代才迅速发展,并形成南北对抗的局面。
  
      也是内地乐坛的黄金时期,一度压过了港台风。
  
      许非不记得这帮人的出处,瞎猫碰死耗子找了俩,已经很有收获。
  
      跟着又拜访了几位音乐制作人,李海鹰、陈小奇等等,无一例外被婉拒。人家喝着珠江水长大,在本地极具声望,干嘛跟你去北边?
  
      许老师也无所谓,买呗。
  
      (还有……)
  
      顶点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