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执迷不悟

2024-04-11 作者: 飞天缆车
第149章执迷不悟(第三更,求票求订阅)    朱谊汐默然。
  
      在这个乱世,普通百姓如同尘埃,就算是那些权势之人,也抵挡不住大势。
  
      如果,他没有挣扎,与这些人有什么区别?
  
      汝州给了他很大的冲击,所谓的坚壁清野,颇有种虎头蛇尾。
  
      直接捡现成的。
  
      于是,朱谊汐就没了兴致,他待在汝州,让人去各县募集人口。
  
      三日后,偌大的汝州,仅仅五千人随同他归去。
  
      至于汝宁府,也相差不离。
  
      人口太少,朱谊汐颇为心痛,于是更派遣骑兵,去往洛阳、郑州一带,募集百姓。
  
      待他回到方城,已经是五月中旬,棱堡已经完工三座。
  
      携带的百姓,将将万人。
  
      千里无鸡鸣,白骨露于野,这是河南中州的确实反应。
  
      对于这些人,朱谊汐直接安排到了南阳。
  
      或者说,以方城为核心,附近两百里,除了棱堡外,不再有村落出没。
  
      大部分的人口,将聚集在南阳城附近,事有不协,就直接撤回襄阳。
  
      当然,一路上的烽燧也必须设置。
  
      方城,武关,南召,三处要地,必须驻兵以守。
  
      再加上坚壁清野,棱堡,朱谊汐就不信了,满清怎么拿下。
  
      而回到南阳不久,襄阳又传来消息,吴三桂勾连满清,李自成兵败一片石,火烧北京城。
  
      “江南这群人,消息真灵通。”
  
      朱谊汐不由得感叹道。
  
      崇祯身亡不过十天,消息就传到了南京,如今关于李自成也是,这群东林党人,果然时刻关心权力中心。
  
      当然,也是运河太方便的缘故。
  
      “对于南京城的渗透,还得加深啊!”
  
      想着,朱谊汐就对孙长舟说道:“南京城,乃南方门户,消息灵通,你就得先派人手,对其风吹草动,都要掌握住。”
  
      “遵命!”
  
      孙长舟这时候也明白,小朱总兵,自从封了王,自然大为不同。
  
      所以,即使南京朝廷为中央,但他也丝毫不畏惧,胆怯。
  
      毕竟他的儿子在军法司,侄女差不多是妾室了。
  
      想到这,他看着满脸桃花眼的孙萱,不由得叹了口气:“这侄女,还紧赶着倒贴,日后很难指望床头风了。”
  
      “萱儿,女儿家的矜持,矜持啊!”
  
      孙长舟语重心长地劝告道。
  
      “叔父,我明白!”孙萱儿点点头,认真道。
  
      “你懂个屁!”
  
      孙长舟无奈了,最后道:“我将去襄阳,南京布置,你且保护大王,儿女情长得放置一边。”
  
      “嗯!”
  
      孙萱儿认真地点点头,提起保护汉阳王,她就来了兴致:“您老放心,我身手矫健,贴身保护,谁也近不了身。”
  
      完犊子了,还贴身保护……
  
      孙长舟摇头,无奈而去。
  
      孙萱儿目送叔父离去,然后兴高采烈的去保护汉阳王。
  
      忙于军政的朱谊汐,见到有着发愣的女护卫,不由地笑了笑,没做理会。
  
      这样敬忠职守的女护卫,看来得要来一打啊!
  
      对于卡扎费那一水的女子卫队,他可憧憬不已。
  
      ……
  
      荆州府。
  
      却说,汉阳王北上南阳之际,李继祖与尤世威二人,也奉命南下荆州。
  
      江陵城,轻易地被拿下。
  
      李继祖不可置信:“西贼,真的放弃了荆州?一心入川?”
  
      “应当如此。”
  
      尤世威大喜,沉声道:“收复江陵之后,咱们追着他们尾巴,莫要放过了。”
  
      “好!”
  
      李继祖也不想放过这个立功的机会,点头应下。
  
      于是,两人从江陵,再到宜都,最后在夷陵,遭受了抵抗。
  
      但,抵抗很弱,不过数日,就被精锐的秦军拿下。
  
      如此,直至兵力到达了归州,上万西军驻守,保护着这最后的归路。
  
      试探到此处,两人也不敢轻启战端,跟西军大规模起冲突,焦虑此作罢。
  
      自此,荆州被拿下,湖南地区贯通,近在眼前。
  
      ……
  
      而,远在四川的张献忠,此时并不在意,或者说,他来不及在意。
  
      因为大雨,在万县停顿三个月后,他势如破竹,不断地拿地,连克梁山、忠州和涪州,击败总兵曹英,破佛图关。
  
      如此,重庆府大部分就此收入囊中,四川的抵抗,显得如此的有气无力。
  
      唯独重庆府,誓死抵抗。
  
      “成都府近在咫尺,大西建业,即将大成。”
  
      面对诸将,以及文武,张献忠兴奋异常:“重庆府负隅顽抗,螳臂当车罢了。”
  
      众人都挺高兴,唯独孙可望,目光长远,拱手道:
  
      “义父,四川众军,都不是咱们的对手,唯独石柱秦良玉,乃是征战数十年来的老将,不可不察。”
  
      “哈哈哈!还是可望见识远。”张献忠闻言,大笑道:
  
      “我之所以留在重庆,就是想要会一会秦良玉,若是在石柱,我倒是不敢了。”
  
      “白杆兵,威名赫赫,今天,我就要彻底将它终结。”
  
      于是,张献忠十万大军,坐守重庆,以逸待劳,等着秦良玉。
  
      却说,崇祯十三年,罗汝才、张献忠乱蜀,罗汝才被秦良玉大败。
  
      而紧接着,秦良玉三万大军,被张献忠打得溃不成军,精锐尽丧。
  
      听闻张献忠再次入川,秦翼明劝说道:“西贼十万众,咱们秦家兵马丧尽,自保尚且不够,去打西贼,绝对是送死啊!”
  
      秦良玉失望地看了一眼侄子,说道:
  
      “你遇大事,则心怵,优柔寡断,前番你驻足不前,坐视孙督师兵败,何谓自言姓秦?”
  
      “今次,老身即使无法击败西贼,甚至兵败,但也绝不会畏惧,退缩。”
  
      “值得吗?姑姑!”
  
      秦翼明被数落着难受,但依旧抬起头,倔犟道。
  
      秦良玉扭过头,苍老的面容下,满是坚定:“怎么不值得?你父,叔父战死沙场,我儿祥麟,儿媳(张凤仪),也身死为明。”
  
      “秦、马两家,世代忠于大明,马革裹尸,是咱们的本分。”
  
      “既然你愿意留下,那就守着石柱和秦家吧,万年(其孙)还小,一切就由你做主。”
  
      说着,秦良玉毅然决然而走,去往招募土兵。
  
      七十一岁的女将军,风采依旧。
  
      秦翼明默然,看着姑姑远去的背景,呢喃道:“秦、马两代人,都为大明赴汤蹈火,够了,真的够了。”
  
      “姑姑,你为何执迷不悟呢?”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