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信心满满

2024-04-11 作者: 飞天缆车
第231章信心满满    寒风凛冽,满天的雪花越下越重,几乎将整个河南平原,都压成了雪地。
  
      对于冯家堡来说,这是个好兆头。
  
      多年来的兵灾,贼祸,即使建立了坞堡,但身处于河南,又有几个人能置身事外?
  
      冯家堡并不大,只有百来户人家,两千亩良田,地处邙山附近,也算是勉强维持太平。
  
      几个衣衫褴褛的男人,拎着弓箭,枯瘦的脸上满是忧虑,结伴而行,鼓起勇气,向着山林进发。
  
      “止步,止步!”
  
      这时,一个书童模样的少年跑过来,气喘吁吁,叫住几人,端着说道:
  
      “最近雪大,你们进了山林,怕是就出不来了。”
  
      “我家少爷说了,借你们每人一斗粮,先把年过了!”
  
      “多谢冯少爷,多谢冯少爷。”
  
      几个猎户立马就拱手拜了起来,满脸的欢喜。
  
      有了这一斗粮,对于他们来说,就能过个好年。
  
      “冯少爷真是好人啊!”
  
      “难怪能中秀才,了不得……”
  
      书童自豪地跑回去,来到了冯宅,快步登上高楼,一位书生正投目四望,整个冯家堡一览无余。
  
      “少爷,我说好了!”
  
      “嗯!”冯显宗点了点头,随即道:“瑞雪兆丰年,明年就能好多了。”
  
      “指不定呢!”书童撅着嘴道:“闯贼,官兵,听说连建奴也来了,不知何时才能太平。”
  
      “豫王应该可以。”
  
      冯显宗笑了笑,吹着寒风,他沉声道:“占据了洛阳,起码能守住一年半载了。”
  
      “少爷,听说还在围城呢,你怎么知道占了洛阳?”书童不解道。
  
      “小屁孩,知道那么多干嘛?”
  
      冯显宗用书拍了下他的脑袋,随即微微一笑。
  
      朝廷的邸报他看的多,当然知晓建奴擅长野战,更是有红衣大炮,不善于守城。
  
      能将建奴逼迫守城,洛阳自然是囊中之物。
  
      “少爷,老爷让你过去。”这时,丫鬟清脆的声音响起。
  
      冯显宗点点头,下了高塔。
  
      待来到书房,只见冯老爷子满脸通红,不断地左右踱步,显然很激动。
  
      “我儿,你果然没有料错,豫王殿下已经拿下了洛阳,甚至于砍了建奴伪王多铎的狗头,准备祭祀先帝呢!”
  
      “洛阳周边的坞堡,人物,都被叫来,一同去见见这鼎盛之事。”
  
      冯老爷对于自己的儿子,万分的满意,冯家终于要出大人物了,想想就热舞沸腾。
  
      “父亲,祭祀先帝,这可是皇帝才能做的事。”
  
      冯显宗皱起眉头,颇有些惊诧道。
  
      “特殊情况,也能将就!”
  
      “这种事,岂能将就?”
  
      冯显宗摇摇头,他在这件事中,看出巨大的漏洞。
  
      国之大事,为祀与戎!
  
      祭祀皇帝,先帝,列祖列宗等,就只能由皇帝亲自来弄,因为他是嫡系,大宗,族长,天然享有这样的权力。
  
      而像是亲王郡王这种,只能祭祀自己的祖宗。
  
      比如,三国时期的刘备,他一直说自己是中山靖王之后,而不是说景帝之后,太祖之后等。
  
      小宗之后,只能祭祀小宗之祖。
  
      如果刘备到处嚷嚷,自己是景帝之后,太祖之后,别的不提,皇帝就得亲自问斩他了,这是僭越。
  
      谷冯显宗明显从豫王如此行径中,窥探到他对皇位的野心。
  
      但此时,闯贼盘踞西北,建奴占据北方,弘光朝廷在南京虽然喧闹,但依旧根基颇深。
  
      这种情况下,如此僭越,岂不是成了靶子?
  
      “父亲!”
  
      忽然,冯显宗扭过头,问道:“你对豫王怎么看?”
  
      “不过两载,就打下湖广、四川,大败西贼,阵斩奴王,可谓是英姿过人,朝廷之幸。”
  
      冯老爷子很认可地说道,满脸的欣赏之情。
  
      在万马齐喑的时代,豫王突兀而去,给了许多忠贞之人安慰。
  
      “朝廷之幸!朝廷之幸!”
  
      冯显宗呢喃着,随即笑道:“父亲,我们冯家的机遇来了。”
  
      “备马,我要去洛阳,亲自去见名扬天下的豫王殿下。”
  
      “我儿,怎么了这是?”
  
      冯老爷子惊了,忙道:“这兵荒马乱的,还是留在堡里吧!”
  
      “父亲,你不懂,机遇就在这,若是迟了,就没了。”
  
      旋即,一辆马车,十来名家丁,快速的奔向洛阳。
  
      而在洛阳城中,朱谊汐一边等待着高台的修建,一边整理着军备。
  
      在粮食这方面,冬天虽然困难了些,但大抵是不缺的,唯独将来的进攻方略,颇有些难产。
  
      汝州之战,以及多铎的斩首,让秦军信心爆棚。
  
      如此大的胜利,许多将领们开始膨胀了,嚷嚷着要西进潼关,打破长安,为先帝报仇。
  
      而朱谊汐对此也颇为心动。
  
      无他,闯贼的战斗力大弱了,一举消灭他并不是没有可能,尤其是在这个时节,士气大涨的情况下,
  
      深层次的原因,则是为崇祯皇帝报仇雪恨。
  
      何来?
  
      因为崇祯是被李自成逼死的,打败李自成,就能占据大义。
  
      就好比电视剧的黑帮,老大死了,为他报仇才能服众,顺理成章的上位。
  
      如此情况下,朱谊汐因为此事,直接称帝也不为过。
  
      要不是南京朝廷大义在身,谁想礼让,容忍,一个亲王爵磨磨唧唧的。
  
      当然,除了西进之外,猖狂的说要打入南京的也有,但朱谊汐直接按下了。
  
      不过,放弃河南回到襄阳也是有呼声的,只有陈永福一人。
  
      他作为河南人,理直气壮道:“河南赤地千里,洛阳相当于孤悬在外,需要湖广的粮食来养活,千里迢迢运送粮食就为这个洛阳城,值得吗?”
  
      不出意外,这种话语被反驳了。
  
      实在是开封被淹后,洛阳如今相当于省城,具有特别的意义。
  
      占据洛阳,相当于占据了河南,政治意义特别大。
  
      朱谊汐难得的犹豫起来。
  
      西进诱惑大(他不知道吴三桂在榆林南下),回襄阳也行。
  
      抛弃洛阳实在揪心。
  
      就在此时,突然有侍卫禀告,衙门外,有一个秀才求见。
  
      “秀才?”
  
      朱谊汐一楞,随即道:“毕竟是乡贤,我倒是想知道他说些什么。”
  
      秀才地位在民间很重,虽然属于功名体系底层,但却在地方治理上,具有极大的作用。
  
      7017k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