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南京城下的决战

2024-04-11 作者: 飞天缆车
第六十三章南京城下的决战    望着这座城池,作为大明的南都,其政治意义不言而喻。
  
      忽然,朱谊汐紧张起来。
  
      他未穿越前,想着大展身手,将中国从愚昧的时代拔起,驱逐野蛮,加入到大航海的时代。
  
      最关键,则是止住文明下滑的势头。
  
      这一切,在统一全国之前,只是构想罢了,但如今,却仿佛触手可及。
  
      太快了,快的让他感觉是梦幻。
  
      四年,借着知晓历史大势,一步步地踏着步伐前行,而在他此时兵临南京的一刻起,所谓的历史,再也没有多少参考作用。
  
      “弘光二年,五月二十三日!”
  
      朱谊汐一袭黑色劲服,束着长发,显眼的红色王袍,他并未穿戴,但他那挺拔的身影,却格外的显著。
  
      “记住这个日子!”
  
      朱谊汐回首,开口道:“这是一个值得历史铭记的日子。”
  
      众人纷纷点头。
  
      但豫王的紧张心情,依旧在持续。
  
      尤世威不在,李继祖不在,陈永福不在……
  
      称得上王牌的,只有重步营闫国超,骑兵营李经武,以及火器营,其他的赵光远、秦翼明等,也不过是二流罢了。
  
      对上吴三桂,还真的不一定能打国。
  
      “骑兵,这是吴三桂的底牌,清军的底牌。”
  
      豫王眯着眼睛,望着江边登陆建造军营的明军,以及远处遥遥而望的吴三桂等清军营地,他心中思量起来。
  
      自古以来,对付骑兵的方法只有两种。
  
      以骑对骑,骑兵营虽然恢复的不错,打闯贼、西贼不落下风,但比之关宁军,却略逊一筹。
  
      要知道,吴三桂的关宁军,可是能够八旗打的你来我往的主,若不是队友太拖后腿,松锦大战还真不一定输。
  
      所以,如今只有一个方法:步兵结阵,死扛骑兵的冲击。
  
      要是扛不过,大军自然完蛋。
  
      但要是骑兵冲不破,待战马体力耗尽,就是兵败之时。
  
      “可惜,吴三桂,你的那些队友,你的放心吗?”
  
      朱谊汐轻笑着,极为自信。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扬州来五万兵马,顶尖的乃是八旗和关宁铁骑,这两者都是天下一等一的精锐。
  
      同样,作为北方人,五月正是酷热之时,战马多疫,湿热难当,肯定无法发挥出全部的实力。
  
      战斗力要打个折扣。
  
      同样,另外两万人,是刘泽清老部下郑隆芳、姚文昌统领,欺负百姓那是厉害,打仗则比不过张献忠。
  
      这两万人,是其最弱的一环。
  
      而己方,最弱的,反而是守在四川多年,缺乏战争洗礼的赵光远、秦翼明二人。
  
      五万川兵,危险了。
  
      “殿下!”
  
      似乎看到了监国的目光,王应熊浑身一震,低头说道:“川军久不经战,怕是难当大任,还是算压阵吧!”
  
      “压阵也用不了太多。”
  
      朱谊汐摇摇头,瞧着王应熊一脸的真诚,他开口道:
  
      “秦翼明胆怯,赵光远保守,带着两万人,你负责领导他们压阵,莫要出了乱子。”
  
      “其余的三万人,看着船只吧,守好营地吧!”
  
      “遵命!”王应熊无奈应下。
  
      他还想着长伴王侧呢!可惜无法达成了。
  
      “今日休整,明日再战。”
  
      朱谊汐一声令下,大军齐动,一天的功夫就修好了营地。
  
      而在数里外,南京城下,吴三桂如朱谊汐那般,登高而望,注视着汹涌而出的明军。
  
      光溜溜的脑袋,在阳光下被晒得生疼,皮肤发红,几乎要褪掉一层皮。
  
      细长的小辫,耷拉在肩膀上,显得格外的可笑。
  
      一旁,固山额真叶臣悄然退了一步,多罗贝勒勒克德浑,戴上了一顶草帽,闷得满头大汗。
  
      “这南方,真是太热了。”
  
      勒克德浑咬着牙说道:“满清勇士在这等情况下,怕是很难长时间打仗。”
  
      “就算人能受得了,战马也忍不住。”
  
      一旁,吴三桂眯着眼睛,终于反应过来,面色不改的说道:“在咱们南下的时候,就已经预料到了。”
  
      “速战速决,决不能拖延。”
  
      投目而望,数万关宁铁骑,正耷拉着肩膀,躲在阴凉处,不断的给战马用温水擦身,扇凉。
  
      潮湿的空气,让太阳的暴涨,仿佛将人置身于蒸笼。
  
      马蹄踏在地面,被炙烤多时的地面,让马蹄铁极具升温,容易烫伤马蹄。
  
      所以,许多士兵不得不裹上一层布料,并且不断地撒水降温。
  
      气候的因素,让他们的战力折损太多。
  
      而不远处,来自更北方的满蒙骑兵,则吐着舌头,仿若野狗一般散热。
  
      甚至许多人直接晕倒,军营的草药味源源不绝,弥漫开来,即使在箭塔,吴三桂也能嗅到。
  
      “贝勒爷,只有你们一万人出来吗?”
  
      吴三桂心里叹了口气,问道。
  
      “洪总督说,那些投降的明军比青壮好不了哪去,如果在战场上倒戈了,反而危险。”
  
      勒克德浑对于吴三桂倒是有几分尊敬。
  
      无他,吴三桂的战场表现,关宁铁骑,就值得他遵从。
  
      至于爵位,反而不值钱。
  
      “城中的十万青壮,也需要这些兵马弹压,不然的话容易引出波澜。”
  
      “罢了!”
  
      吴三桂闻言,面无表情地叹了口气:“六万人就六万人吧!”
  
      虽然兵力处于劣势,但吴三桂丝毫不慌。
  
      即使南京城失陷,最大的责任在于洪承畴。
  
      再者说,在这个乱世之中,无论是满清还是明廷,最尊重的还是实力。
  
      只要他的兵马还在,他就不会被处罚。
  
      相反,两方还有对他争相拉拢。
  
      可惜,我妻子都在北京,不然降了豫王也并非不可。
  
      心中感慨,吴三桂见寻觅不到偷袭的机会,不再作停留,直接下了箭塔,巡视军营去了。
  
      叶臣上前,见着勒克德浑道:“贝勒爷,这场仗,怎么打?”
  
      “怎么打?”勒克德浑满脸凝重,长叹道:“估摸着不好打,咱们八旗加一起不过万人,最终还要借助吴三桂的力量。”
  
      说着,他望了一眼南京城,低声道:“八旗子弟甚少,大战之时,要多以保存实力为要,莫要逞强。”
  
      “让他们汉人狗咬狗去吧!”
  
      7017k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