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钱多势大

2024-04-11 作者: 飞天缆车
第四十五章钱多势大    明末乱世中,战争频繁,从而导致武人辈出。
  
      一旦打仗,那就是风穿露宿,朝不保夕,日夜颠倒,更别说像是西军、闯军这样的流寇了,身体早就千疮百孔。
  
      更别说流寇们喜欢杀家眷的习惯。
  
      李自成和张献忠深知家眷对士气的影响,也怕拖累,所以每回到了绝境,就立马杀妻杀子,鼓动将领们也杀,从而鼓舞士气,绝处逢生。
  
      高一功也是这样。
  
      三十三岁的他,直到去年才真正的稳定下来,娶妻纳妾,准备安家立业。
  
      但这玩意你不想的时候,来得极快,想要的时候怎么却来不了。
  
      三十来岁,看上去年富力强,但到此时却已经不小,民间甚至都有抱孙子的。
  
      这种情况下,伯爵已满,侯爵在望的高一功,怎么能甘心?
  
      可惜,心有余而力不足。
  
      这个时候,朱谊汐却想着为儿子谋取利益。
  
      肥水不入外人田。
  
      你这个舅舅把爵位让给外甥继承,顺便给你养老,这不比养子强?
  
      “一功随时纳了几房妾室,但太医们却说,希望渺茫。”
  
      朱谊汐抱着儿子,遗憾中带着一丝笑意。
  
      “高家人要断了香火……”高桂英心向弟弟,忍不住惊呼起来。
  
      “所以,将羽儿说成他的养子,到时候继承爵位,也省得被朝廷回收了。”
  
      “那他万一就有了呢?这不是让他家不安生吗?”
  
      “不急,慢慢来。”
  
      朱谊汐揉捏着小胳膊,保持着淡定:“如果他真有了子嗣,羽儿的爵位也会有的。”
  
      皇宫中因为子嗣增多,颇为热闹,而这两年外室中子嗣也渐渐繁盛。
  
      高桂英诞下一子,取名为羽儿。
  
      窦美仪年岁较轻,身娇肉美,婀娜多姿善舞蹈,偶尔也被浇灌,诞下一女一子。
  
      取名为锦儿和麟儿。
  
      而另一半,卞玉京诞下一子,取名裕儿;寇白门也侍寝,诞下一女,唤作玉儿。
  
      李香君年岁最轻,性子较为冷淡,今年才刚刚怀孕,年底就能卸货了。
  
      显然这些子女们,并不能享受到皇宫中那些皇子公主的待遇,但是富贵却是保住了。
  
      朱谊汐也没心思让他们去宫,在外面待着也好。
  
      将来无论是读书为官,还是经商嫁人,都是方便的很。
  
      不过如果能合理的安排一个爵位,那倒是适合的很。
  
      又陪伴了半个时辰,朱谊汐悄然离去,在隔壁陪伴窦美仪以及子女。
  
      等他回到宫中,心中再也抑制不住这种想法,开始思考找寻起来。
  
      从绍武元年至今,三五年过去了,公侯伯子男封了一大堆。
  
      子爵和男爵数量庞大,伯爵以上就稀少了。
  
      可以说,但凡能封到伯爵,基本上都能在一省担任总兵,镇守一方的存在。
  
      粗略一算,伯爵以上百余人,合计一百二十三人。
  
      在这些人中,二十来岁的寥寥无几,基本上都是三四十岁以上,绝嗣的风险极大。
  
      当然,这也是因为许多人都是从西军、闯军中投靠而来的,看上去还有股精神劲,但内里早就被摧毁了。
  
      孑然一身的不在少数。
  
      “生不下来也好,爵位也不能浪费了。”
  
      朱谊汐面露喜色:“照这样下去,就算生再多的儿子,也不怕没法照应。”
  
      方法简单的很,等他们年迈时,直接让他们收为养子,然后皇帝顾全大局,恩宠老人,就顺水推舟允许了。
  
      到时候光明正大的继承爵位。
  
      这些儿子们虽然血脉相连,但却没有继承权,世人也不会承认,
  
      但用起来却毫无顾忌,放心的很。
  
      历史上,满清为了削减八旗贵胄的权力,过继儿子的不在少数。
  
      平白捡个爵位,还能增强自己的势力,这谁不愿?
  
      京城。
  
      噼里啪啦——
  
      热闹的街道上,一间立着牌坊,规模庞大的院落前,整整齐齐站满了人。
  
      一个个衣冠楚楚,皮肤白皙,大肚便便,昂贵的丝绸在此时仿佛成了最普通的物件。
  
      鞭炮声很快就响彻了街道。
  
      那些字铺的巡警们,飞快的奔跑而来,一看到招牌,立马就停下了脚步,驻足观看。
  
      “大哥,这人好生嚣张,咱孙哥照看的街道,竟然敢平白无故的放鞭炮,根本就没把您放在眼里——”
  
      一个白役看着满地的鞭炮,以及那肥头大耳的商人们,心中暗骂不止:老子今天又得扫了。
  
      “你小子,那么大的招牌看不见?”
  
      赵哥按着腰刀,指了指牌坊上的字。
  
      “嘿嘿!”白役挠挠头,只顾着傻笑。
  
      “我倒是忘了你不识字!”
  
      赵哥叹了口气,指着牌坊道:“徽商钱庄。”
  
      “徽商?”
  
      “一个个身家万贯的主,跟朝廷勾连的广,当年陛下诞下龙子,请宴席的时候,这群人都能上酒席呢!”
  
      “乖乖!”白役惊叹不已。
  
      什么时候这群商人那么厉害了?
  
      “几个官爷,辛苦了!”
  
      富商在那里谈笑,看都没看这几个皂衣巡警,只是一个掌柜模样的人走得过来。
  
      身穿绸缎大衣,脚踏黑皮靴,一身装扮比巡警还要威风。
  
      说着,他从怀中掏出钱袋,直接塞到赵哥的怀中:“一点意思,惊扰了您了。”
  
      掂量着分量,感受着银圆的圆润,赵哥立马笑开了脸:“哪里的话,做生意放鞭炮正常,只要下次提前言语一声,莫要惊扰了街上的马儿。”
  
      乖乖,十块银圆,顶好几个月饷钱了。
  
      这时,也不知是话说没了,还是商讨完了,忽然就派发起钱了。
  
      大量的铜钱,被挥洒而出。
  
      人们不顾一切地埋头捡拿,那叫一个疯狂。
  
      不到半日的功夫,就传遍了整个崇文县,人人议论着徽商的大气,挥金如土。
  
      整个徽商钱庄,在京城一炮而下。
  
      这下,立马就让陕商钱庄大惊失色。
  
      要知道,凭借着支持豫王,他们不仅从在陕西的打击中恢复了元气,而且将势力范围扩展到了湖广,来自于江南地区。
  
      随即,又跨越式的跟随大军来到北方,在北京安家立业。
  
      可以说,徽、陕、晋三派商人,如今因为官家的身份,陕商已经跃居第一。
  
      7017k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