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西域动态

2024-04-11 作者: 飞天缆车
第十五章西域动态    听说有矿,刘廷杰忙不迭地跑过来。
  
      在打下绥远后,刘廷杰就担任绥远总兵,留守此地,虽然一直巴望着能当上统制的位置,但他知晓已经不可能了。
  
      凭借着地利,以及战场上的收获,让刘廷杰私囊颇丰,压制了对于官位的渴望。
  
      他倒是看得开,尤世威当了他几十年的上级了,再当几年也无妨。
  
      “你倒是鼻子灵验。”
  
      张国维笑了笑,饮了杯茶,脸上写满了欢喜。
  
      “这没办法,这可是铜矿啊!”刘廷杰急切中透露着欢喜:“这可关乎咱们的帽子。”
  
      虽然朝廷允许民间经营矿产,但铜矿绝对不在其列,中国贫瘠的矿场资源多靠云南和日本支撑。
  
      银圆和铜圆的诞生,虽然缓解了钱荒问题,但民间最大流通量,依旧是铜钱。
  
      即使一枚铜圆抵五枚铜钱,但也要有铜不是?
  
      发行货币基础为铜矿,所以几百年来,朝廷认为云南最大的价值,就在于提供红铜和原木。
  
      如果没有云南,明朝将会陷入无制式新钱的尴尬局面。
  
      而一旦绥远发现铜矿,其意义不同反响,绥远的重要性极速提高。
  
      别的不提,张国维要求不多,只要和云南差不多就行,自己赶紧升官离开这里。
  
      长久的待在绥远,他感觉每一口呼吸都青草味和牛粪味。
  
      “看来又得招兵了。”刘廷杰随口问道:“矿在哪里找到的?”
  
      “阴山北边,以及山岭旮旯。”
  
      张国维摸了摸修长的胡须,笑道:“这是咱们的福份,招兵,必须招兵来守着,莫要让人偷了去。”
  
      偌大的绥远省,只有四座城,一府一城,余者皆是草原。
  
      某种意义来说,大明朝廷掌控范围只有四座府城,其余的地方是蒙古贵族自治,以百户、副千户、千户的形式组织起来罢了。
  
      由于产出不多,只有两万人驻守,另一半的蒙古人,同粮同饷,也是吃着皇粮的官兵,是朝廷的天然拥戴者。
  
      有奶就是娘,在牧民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当然,这也没办法,草原太贫瘠了,养不活太多人。
  
      一望无际的大平原,对于灾害更是推波助澜,即使是山西那样的地界,对于牧民来说也是顶好地界。
  
      这几年来的统计,绥远省囊括了河套地区,幅员辽阔,比甘肃还要大,但汉蒙加在一起,也不过二十五万帐,六十万人。
  
      所以铜矿的产出对绥远来说是件大好事,足以再招募几千人,稳固根基了。
  
      很快,绥远有矿的消息传到了北京,内阁欢腾,又多了一个财源。
  
      铸造铜钱不赚钱,但铸铜圆却能赚大发。
  
      户部每年因铜圆获利过百万。
  
      如张国维所想的那样,即使是个储量不太大的铜矿,朝廷依旧是上心了。
  
      毕竟有一就有二,值得投入。
  
      工部立马派遣数百名工匠千里迢迢运送而来。
  
      随后,在阴山又发掘了铁矿,锡矿,以及石灰矿等矿,还有稀少的金银伴生矿。
  
      绥远真的有矿。
  
      “太好了。”
  
      相较于张国维升官的乐趣,刘廷杰最喜出望外则是城池的修建。
  
      曾经棱堡大展神威,力扛满清,其赫赫威名下,由瓦砾混合石灰的水泥极其不显眼。
  
      但刘廷杰知道,如今的水泥大为改进,开始用炼铁的炉渣与石灰,黏土混杂,形成了新水泥。
  
      效果则更好了。
  
      如今铁炉要是立起,炉渣不缺,再加上石灰的开采,新水泥立马就来了。
  
      “抚台,这九原城将坚不可摧。”
  
      刘廷杰开怀大笑。
  
      明国在草原上统治越来越稳固之时,西北地区的叶尔羌汗国,则瞄准了时机,向大明朝贡臣服。
  
      叶尔羌汗国,东察合台汗国的后裔建立的国度,曾经抵达中亚的巴尔喀什湖一带,一度自称吉尔吉斯汗。
  
      如今分裂的东西两部恢复了一统,但却元气大伤。
  
      由于其国都在喀什地区的莎车,可谓是危机四伏。
  
      西边,吉尔吉斯汗国实力复苏念念不忘复仇;而依靠着天山北部肥沃土地,准噶尔部实力极其雄厚,大有覆灭叶尔羌汗国的征兆。
  
      此时,与准噶尔并列的和硕特部,首领为鄂齐尔图汗,他是固始汗的大侄子。
  
      固始汗去了青藏高原后,鄂齐尔图汗接起剩余的部众和草场,成为了漠西蒙古的盟主。
  
      虽说只是捡了点残羹剩饭,但和硕特部依旧实力强悍。
  
      无论是和硕特还是准噶尔,都是信仰佛教的部落,而且还是臧传佛教,对于叶尔羌这种绿教蒙古汗国自然针锋相对。
  
      这时候,坐拥走廊走势的叶尔羌汗国自然对大明忠心耿耿。
  
      所以,阿布都拉哈汗则直言道:“圣教在伊犁遭受和硕特部与准噶尔部的侵袭,西边已然到了危急时刻,我们需要明朝。”
  
      “尊敬的大汗,明朝在东边,和硕特在西边,相隔上千里,明朝又怎么帮上忙?”
  
      吐鲁番阿奇木,胞弟苏里唐,则问出来自己的疑惑。
  
      “根据哈密的消息,在去年,卫拉特蒙古诸部联名向明廷朝贡,献上贡赋,已然与咱们一般成了臣属。”
  
      阿布都拉哈汗则坦言道:“宗主国都为大明,属国相争,名义上来说,大明可以协调一二。”
  
      “况且,听说甘肃有数万明军驻扎,只要与其联盟,和硕特与准噶尔定然心生忌惮。”
  
      很快,与明朝结盟就提上日程。
  
      对于西域的叶尔羌汗国来说,嘉峪关附近的数万明军,直接威胁到核心地区吐鲁番。
  
      朝贡是必须,也是不得不为之的,结盟后东边无战事是最好的结果。
  
      至此,卫拉特蒙古诸部(漠西蒙古)、漠南蒙古、喀尔喀蒙古诸部(漠北),三大蒙古诸部都已经向大明表达臣服。
  
      当然,漠南是化省直接治理,漠北是自治,而漠西蒙古则隔了叶尔羌汗国,鞭长莫及。
  
      不过名义上统一蒙古,也是统一,绍武皇帝要是称汗也是理所应当的。
  
      远在肃州坐镇的高一功,听闻绥远有石灰矿、铁矿后,瞬间心动不已。
  
      恰好叶尔羌汗国送来了西域消息。
  
      “哈密(古伊州)物产丰富,乃是大明故土——”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