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专属汗帐

2024-04-11 作者: 飞天缆车
第五十七章专属汗帐    既然称汗了,那么就需要本部,即维护蒙古诸部的核心团队。
  
      在绥远、河套,使用的是变异版的军户制,在两地以颇为合适,部落头领担任百户、副千户、千户,规范了秩序,却未改变权力,一如西南地区施行的羁糜。
  
      在根本上,这是几百年前成吉思汗那一套。
  
      追根溯源,则还是分封制罢了,因为其统治成本是最低的,尤其是在蒙古高原这种贫瘠地带。
  
      吕思勉先生曾总结过,分封制扩张步骤有三,第一:
  
      “慑服他部,责令服从。”
  
      想统治别人,肯定得先打赢,这是最基础的。
  
      然后是第二步,所谓:
  
      “替其酋长,改树我之同姓、外戚、功臣、故旧。”
  
      西周武装殖民的诸姬,功臣们,还有满清与蒙古持续性的联姻,都是如此作为。
  
      改变不了其民,就改变少数的头领,自上而下往往是最简单的。
  
      用血脉勾连,文化侵蚀,从而使得其由生番变熟番,再继续从分封变郡县。
  
      第三步,也是最后一步:
  
      “开辟荒地,使同姓、外戚、功臣、故旧移植焉。”
  
      动员打仗,从而提高凝聚力,获得土地、部众、钱财,然后关系就密不可分了。
  
      这三步,西周是这样走的,号称“我蛮夷也”的楚国,也效仿分封制,疆域甚至扩张到了岭南地区。
  
      蒙古人走了两步,最后人口基数太少,文化简陋,反而被同化了。
  
      满清是三步都走完的,但也因为人口不足,被迫同化,以至于晚清,朝堂上的满人都不会满语了。
  
      就连溥仪也只会一个“伊立”(平身)。
  
      西方就没有三步走,直接就是肉体消灭,直接殖民。
  
      第一步摄服已走完,如今朱谊汐走到了第二步,就是把酋长们变更为自己的亲朋故旧。
  
      勋贵们没那可能,宗室没那本事。
  
      联姻的话,倒是可行。
  
      皇帝不就娶了个蒙古妃子?
  
      他的几个儿子也不能免俗,必然是要广纳妃嫔的。
  
      嫁女的话,倒是很难。
  
      “汉人至上不可取,毕竟是中华民族来着。”
  
      朱谊汐摸了摸下巴,毫不迟疑地下定决心。
  
      皇权本就是至高无上的,在忠诚不二的异族和怀有二心的汉人之间,根本就无需选择。
  
      或许是越弱小越自卑,自北宋开始,对于和亲深以为耻,到了明朝,对于岁币、和亲更是视之为洪水猛兽。
  
      风气也越发保守了。
  
      这种一刀切,虽然挺提气的,但到底不符合政治行为。
  
      对于皇权来说,只要能维护统治,别说是女儿了,就连太子都能牺牲。
  
      当然,考虑到民情舆论,朱谊汐到底是不敢任意而行,暂时只考虑娶妇之事。
  
      布达里在玉泉山乐不思蜀,几乎快把察哈尔部都忘了。
  
      皇帝召见后,他才屁颠屁颠地跑过来觐见。
  
      “喀尔喀蒙古屈伏,想来用不了多久就会有牧民南下互市,你在察哈尔部,可得好好看着。”
  
      琪琪格兴致来了,依旧充任翻译,也不嫌累。
  
      “您放心,我布达里一定会看好察哈尔部的。”
  
      虽然不清楚布达里这番话有多少真心实意,但毕竟是大舅哥,朱谊汐还是放心了些。
  
      “坐下,坐下说。”
  
      朱谊汐思量再三,与其倒了一杯酒,看着其脸色,斟酌道:
  
      “我意,将察哈尔部从旗盟制,更易为千户制,一如绥远、河套那般。”
  
      对于百户、副千户、千户三等,琪琪格一番解释,布达里这才恍然,然后脸色纠结道:
  
      “陛下,察哈尔部如今有三万余帐,我旗下部众就有三千余帐,怕是不好分吧!”
  
      对于拆离那些大部落,布达里倒是毫不迟疑,但涉及到自己,那就另当别论了。
  
      “你是北海郡王,自然不一样。”
  
      皇帝点点头,轻笑道:“我意,郡王领两千帐,余下的一千多帐,你可以拆分出去给儿子们。”
  
      “一个千户,数个百户,反正都是你的子嗣,没什么不同。”
  
      布达里嘴角抽了抽,撇了一眼,眼观鼻,鼻观胸的妹妹,只能拜下:
  
      “多谢陛下体谅。”
  
      “那,察哈尔亲王吗?”
  
      年仅五岁的察哈尔亲王,布尔尼,阿布鼐的长子,名义上的察哈尔诸部的统治者。
  
      “其直辖多少部众?”
  
      “在阿布鼐时,有八千余帐,如今还剩下五千帐左右,许多部民都被瓜分了……”
  
      布达里幸灾乐祸道,如今他是察哈尔的二把手,自然看不过其好过,即使其还只是个孩子。
  
      “亲王辖三千帐吧!”
  
      朱谊汐微微一笑,薄唇一张,就削了其一半的实力。
  
      这样的话,直辖部众只比布达里多一千,就算是日后长大,也根本无法做到一言九鼎。
  
      听到这,布达里就想着撬墙角,拉拢一些部众过来,就算自己不能多,也能分一些给自己儿子。
  
      只是皇帝接下来的话,让他的笑容凝固。
  
      “那两千帐部众,加上琪琪格的陪嫁,就正好建立四个千户,成为汗部。”
  
      琪琪格的两千帐陪嫁,是察哈尔部硬凑起来的,也是宣发总督强迫的结果。
  
      朱谊汐自信道:“直属于处罗可汗的汗帐部,毕竟作为一个大汗,怎么能没有部众?”
  
      “您说的对。”布达里止住惊讶的表情,忙道:“作为大汗的汗帐,四千帐是不是太少了?我可以——”
  
      “不用了。”
  
      皇帝摇头,轻声说道:“绥远、河套,再到科尔沁诸部凑一凑,一万帐也是能出来的。”
  
      “关键还在于放牧的地界,不能太远,也不能太近。”
  
      布达里沉默了。
  
      一万帐,也就是一万个家庭,起码能拿出两万骑兵,这是多么庞大的一笔数字。
  
      同时,他还考虑到,这支汗帐,不会放在察哈尔部所在吧?不然问这个做甚?
  
      布达里抬起头,看着皇帝笑吟吟的表情,此时怎么看都显得冷漠。
  
      他看向琪琪格,目光带着求助,但却一无所获。
  
      很显然,这是很难摆脱的结果。
  
      整个漠南,没有比察哈尔部更适合的地方了,临近宣大,跨过长城之后,几天就能抵达北京。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