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抽丁

2024-04-11 作者: 飞天缆车
第三章抽丁(求月票)    大胡子约翰昂首挺胸,满脸的都是骄傲之色。
  
      他快步下了船,给自己请功:“您可不知道,我花了不少的人情关系,才给您淘换到这些人。”
  
      “把他们送下来。”
  
      很快,百余男女被押送下船,其蓬头垢面,衣衫单薄,但总归其汉人模样还是能靠清的。
  
      朱赐投目一瞧,旋即又转回目光:“哪里来的?”
  
      “东印度群岛,也就是你们常说的南洋。”
  
      大胡子约翰随口道:“明人很少,你们的秦国、齐国都在招揽,所以我暂且只能给你弄来这些。”
  
      “不过你放心,我每个月至少能给你弄了百来人,只要您珍珠管够。”
  
      说着,其嘿嘿笑了起来。
  
      两人的约定中,汉人无论男女每人五十两白银,普通的老优三十两。
  
      目视眼前的这些人,朱赐欣喜若狂。
  
      如今他的这个锡兰王国,看起来规模极速扩张,但却危若累卵。
  
      因为其统治核心不过百人左右汉人,以及平衡之道罢了。
  
      如,锡兰将部落一分为三。
  
      曾经第一批归降的部落,约莫千人,他们可以参军,做官,做买卖等,他们就属于近部。
  
      而在之前第二批征服的,则为远部,是马纳尔半岛的居民,他们只能能交税,参军,不能为官。
  
      最后一等,则是马纳尔半岛以外的居民,他们对于锡兰王国一无所知,只能沦落为纯粹纳税的群体。
  
      他们被称之为供部,也是奴部。
  
      顾名思义是纯粹的上供,养汉人,近部,远部。
  
      如此区别对待,让锡兰王国紧密团结近部、远部,共同压制奴部。
  
      但这种压榨本来就不合乎人情的,而更可怕的是汉人的数量太少,即使通过联姻扩充了一圈人脉,但也无济于事。
  
      至少,他此时不敢进宫贾夫纳王国,一部分原因就是怕后方不稳。
  
      “每个月五千两,太贵了。”
  
      朱赐苦笑道:“如今我这王国虽然像点样子,但却不过是玩闹罢了,珍珠的用处太大,产量也不稳定……”
  
      约翰一愣,忙道:“我的国王陛下,人都帮你谈好了,你竟然跟我说买不起。”
  
      “这可不是一个好的合作。”
  
      “降价吧!”朱赐眨了眨眼睛:“这一次我还按照原来的价格买,但下一次就不是这个价格了,太贵了。”
  
      “毕竟我得省点钱从你这购买铠甲和火药不是?”
  
      听到这,大胡子约翰松了口气,肉还烂在锅里,那就成。
  
      “最多给你让到四十两,老幼二十两。”
  
      “三十两——”
  
      “我这是要亏本的……”
  
      “三十两。”
  
      “好,就三十两。”
  
      最后,约翰不得不屈服。
  
      如果是在去年,他绝对不会同意的,但此一时彼一时也。
  
      锡兰王国离开了马纳尔半岛,向着内陆进发,占下了不少的地盘,同时也算是侵犯了贾夫纳王国,国势大涨。
  
      此时的锡兰不仅可以交易到珍珠,还有象牙,宝石贸易,这让其商队获得记住更加巨大。
  
      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也算是打了一个翻身仗。
  
      将这些男女送入燕堡,朱赐则沉吟片刻,开口道:“贾夫纳王国你知道多少?”
  
      “他们是泰米尔人。”约翰叹了口气:“听说来自于印度,信仰的是所谓的婆罗门教,这些你都知道。”
  
      “如今荷兰人驻守贾夫纳,与科伦坡一南一北控制着斯里兰卡全岛,兵马约万人左右,火枪手不多,只有几百人……”
  
      “荷兰人呢?他们有多少?”
  
      “您这是准备打贾夫纳?恕我冒犯,陛下,您这是自不量力。”
  
      约翰忙摇头:“荷兰人不会放弃这里,所以你需要尽快的拿下其国都纳卢尔,不然都是白费。”
  
      “而且,您最重要的是扛住荷兰人的暴怒,毕竟影响到了其公司的利益。”
  
      也就是说,贾夫纳王国沦为傀儡多年,尤其是之前被葡萄牙人远征,打的七零八落,完全丧失了自信。
  
      所以贾夫纳不足为惧,最重要的反而是荷兰人。
  
      约翰面带畏惧道:“东印度公司拥有上百艘战舰,上万的雇佣军,就算是我们也是一退再退,不敢与之匹敌。”
  
      “当然,如果你们拥有一千支火枪,并且数门火炮,还是能够有一战之力的。”
  
      大胡子约翰露出了一丝狡黠:“我这里物美价廉。”
  
      朱赐翻了个白眼。
  
      旋即,两人交易完了物资。
  
      燕堡用象牙、珍珠,红宝石换取了近万两白银,但又一转手将其变成了汉人,火枪,火药,铠甲,刀枪等物资,以及稀缺的草药。
  
      这次也是换的一干二净。
  
      赚了双份钱,约翰心满意足而入,临行前为了表示亲近,还送了朱赐一支短铳防身。
  
      待他回过神来时,其二弟朱定迫不及待而来:“哥,这次真的捞到宝了。”
  
      “五十男,五十女,最大的不过三十来岁,最小的十六岁,三个木匠,两个瓦匠,还有一个船匠。”
  
      “更关键的是,有一个读过书,会造纸的人。”
  
      “将他带过来。”
  
      听到这,朱赐激动地不行。
  
      纸张,多么浅显的一道商品,用树皮抹布等熬煮沉淀,但外行做的再好也不过是作出一些擦屁股的糙纸,很难书写文字。
  
      “小人孙白,祖籍福建泉州,当初是为了躲避债务不得不下南洋,去吕宋捞钱还债……”
  
      “然后就遇到了风暴,落入海盗窝,最后被一群弗朗机人俘虏了……”
  
      孙白也是个可怜人,看上去四十来岁,实际上却不过三十,脸被晒得漆黑,缩着身子,畏惧得不行。
  
      “只要你造出能书写的纸来,我赏赐你一百亩地。”
  
      朱赐沉声道,目光炯炯:“甚至,我还能让你为官。”
  
      孙白听着这熟悉的官话,一时间倒是没反应过来。
  
      他犹犹豫豫的说道:“这里是大明?”
  
      “不是。”
  
      所以的汉人肉眼可见地失望起来。
  
      朱赐也不慌,直接道:“寡人是朝廷册封的锡兰郡王,就藩在此地,只要好好做事,日后回家不是妄想。”
  
      对于这群普通人,朱赐并没有展示圣旨一类的,只是解释了一番就离去。
  
      但这也足以鼓舞他们的士气。
  
      这群人步入燕堡后,被其齐整的作坊,屋舍,不出意外都是明式的,极其眼熟和亲近,不由得都松了口气。
  
      甚至,一个客栈的幌子挂在屋前,随风摇摆,里面坐着不少人。
  
      朱赐望着这群人,满意地点点头:“长此以往,不消一年工夫,咱们的锡兰国就真的安稳了。”
  
      朱定则附和道:“看起来,明年的今日就可以攻灭贾夫纳王国了。”
  
      “不要太乐观。”
  
      朱赐随口道,但他的嘴角却挂满了笑容,显然也是信心十足。
  
      这群汉人的到来,稳定了危险的锡兰王国的局势,也让他们松了口气。
  
      不知不觉已然两年,对于他们来说,已经从安居变成了扩张,征服。
  
      锡兰王国越来越像一个真正的藩国了。
  
      这时,忽然他手中多出了一份报纸。
  
      “大哥,这是我收买船员让他买的。”
  
      气喘吁吁而来的朱永,则直接将公报送到了其手中。
  
      “明人已然有秦国、齐国、越国就藩,而且近期还在南洋清剿海盗,国势日涨,对咱们来说可是件大好事。”
  
      “哦?”朱赐疑惑道:“为何?”
  
      “朝廷在南洋显威,荷兰人自然投鼠忌器,咱们拿下贾夫纳王国的风险又减弱了,这还不喜?”
  
      随着一群汉人的到来,燕堡和整个锡兰王国掀起了学汉话的热潮,从近部,远部,再到奴部,可谓是反响不错。
  
      汉化,这个之前可望而不可即的目标,已经在逐步的实行,并且成为了现实。
  
      鸠占鹊巢的情况将很难出现了。
  
      ……
  
      朝廷的一番动议,东西两面夹击满清就提上了日程。
  
      而在这之前,对于草原的动员则提上了日程。
  
      这场战争,并非是京营和边军的事,征召牧民为军也是正常的。
  
      察哈尔,赤峰。
  
      “内阁的政令?”
  
      北海郡王布达里闻听到这件事,他直接从座椅上蹦起,将两个美人甩开,直接把这道政令摊开看。
  
      这是赤峰城的察哈尔总督府刊发的政令,几乎是涉及到所有的察哈尔贵族们。
  
      要知道,察哈尔总督不仅管理军队和庶务,而且对于蒙古贵族具有监察弹劾之权,几乎可以断绝一个家族的命运。
  
      所以,即使位于北海郡王,察哈尔最大的两个蒙古贵族,布达里也不敢放肆。
  
      “三帐抽一丁?”
  
      布达里眉头一皱。
  
      这可是大手笔。
  
      虽然贵族势微,但作为漠南有数的大贵族,布达里旗下依旧有三千帐牧民。
  
      也就是说,他需要一次性征召一千骑兵,听从察哈尔总督府的指挥。
  
      而据他所知,察哈尔有近五万帐,那就是抽近两万大军,这可不是个小数字。
  
      这时候,察哈尔郡王阿布达也匆匆而来,询问起了征兵事。
  
      这是察哈尔建制以来的第一次征兵,阿布达年轻了些,心里有些慌,不得不来请教这位叔叔。
  
      布达里琢磨了许久,才道:“不管那么多,这是有兵部和总督府的印戳,应该没错,咱们只管征兵就是。”
  
      “那我们也要出征?”
  
      年轻的阿布达轻声道,话语之中很是不愿意。
  
      对此,较为老道的布达里只能沉声道:“咱们没有拒绝的资格,一旦对抗总督府,顷刻间咱们的牧场和财富都会被剥夺。”
  
      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莫名其妙的就征召起来。
  
      “时间还来得及,还有几个月的工夫,咱们得好好准备了……”
  
      在察哈尔,依旧还保留领地的贵族们听到征召的消息,立马怨声载道。
  
      姑且不论大冬天的去各个牧场找牧民多烦,就是牺牲自家利益去为大皇帝打仗就让他们极不适应。
  
      因为有一就有二。
  
      可以预料到日后的征召将会越来越多,可以想象其中的痛苦了。
  
      当然了,更关键的是他们这些贵族要随军作战,享受着十几年太平生活的蒙古贵族哪里受得了?
  
      不过,那些放弃领地交给总督府直辖的贵族,只需要缴纳一百块银圆就能避免被征召入军。
  
      一时间,又有许多贵族们作出放弃领地,领取铁羊钱的决定。
  
      察哈尔七县,赤峰、宽城、承德、滦平、平泉、大宁、黑城,这是察哈尔的七座城池,也是七座权力中心。
  
      大量的骑兵围绕着城池,向着四周撒去,寻找着百户、千户所。
  
      “巴特尔,巴特尔——”
  
      一匹骑兵在雪地里疾驰,不知过了多久,感觉到自己的双腿已经快被冻僵的时候,他就来到附近的百户所。
  
      下了马,骑兵才缓过神来。
  
      百户跑出屋来,见到身着绿色蒙古袍,胸前绣着一只鹌鹑小鸟的大汉下马,立马就笑道:“牧仁大人,您怎么亲自来了?”
  
      虽然人家只是芝麻绿豆的县衙衙役,他这个百户虽然位比九品,但也不敢轻易招惹。
  
      “连个巡逻站岗都没有,看来你们没一点警惕性。”
  
      牧仁甩了甩马彪,气喘吁吁道:“我没时间跟你瞎说,总督府有令,三帐抽一丁,明年开春二月底之前要抵达县城,然后随大队伍出发……”
  
      说完,他不管不顾地直接离去,丝毫不知道什么叫客气。
  
      “爹,这是干嘛?”
  
      百户凝神时,跑出家中的儿子忽然问道。
  
      “估计要打仗了。”
  
      “打仗好呀!”儿子喜悦道:“又可以去抢东西了,这可比放牧来的轻松多了。”
  
      “可是会要人命。”
  
      百户凝重道:“看来咱们要选出最厉害的英雄了——”
  
      多年不闻战事的察哈尔为之大动,许多蒙古牧民们磨刀霍霍,都想参与到这场战事之中,获得日常难以企及的财富。
  
      同时这场征召,也是对察哈尔总督府的考较,如果不听话的部落出现了,那就只有消灭这一途径了。
  
      ……
  
      吉林。
  
      吉林将军府也不约而同的开始征召,对象自然是那些深山老林中的女真人,或者其他部落。
  
      更加恶劣的环境磨砺出来其坚韧的性格和体魄,这让其是天然的战争杀手。
  
      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是一种消耗。
  
      (本章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