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举朝皆敌

2024-04-12 作者: 窗耳语
第103章举朝皆敌    所谓上朝,正儿八经的叫法叫御门听政。
  
      顾名思义,就是皇帝在家门前听大臣们汇报工作,而不是在殿内。
  
      大朝会是在养心殿,那是一座大殿。
  
      今儿个,秦业才知道,小朝会比大朝会还要简陋。
  
      御门听政,他是第一次参加。
  
      正儿八经御门听政,是在广场上,然而刮风下雨,酷暑严寒的,总不能要大臣们受罪吧。于是,专门建造了另类的宫殿。
  
      今日小朝会是在乾清门。
  
      乾清门都是殿宇式的宫门,其外观形制和宫殿建筑一样,但前后贯通,前后两面无墙无窗,台基之上只有梁柱、两山和殿顶。
  
      而在殿内后墙的位置设三组对开的大门,御门听政时,将大门关闭,就成了前面对着广场敞开的殿宇。
  
      如若严寒,则是大门也要关闭。
  
      再点燃木炭火盆,如此一来,在这里上朝,寒冬也不畏惧严寒了。
  
      小朝会,秦业依旧站在最末尾,正四品的官员,只是够格参加小朝会。小朝会上,随便一抓,就有不少官阶比他高的。
  
      前面的内阁三臣,六部尚书侍郎,武官大将,才是朝会主角。
  
      得,还是延续数十年的老套路,沉默是金。
  
      秦业为官数十载,朝会上从未主动说过一句话,皇帝也没什么事询问他。
  
      可以说,毫无存在感。
  
      六部之中,工部最贱,主要是工部大多都是手艺人,其余六部都是真正的文人,所以六部中,其余五部,看不起工部的。
  
      这也就让工部更没有什么存在感。
  
      有事,工部尚书在前,一些小事,还有其他小官,原本秦业的营缮司郎中,反而不上不下,除非是工部大事,否则工部之中,他也就是处理一些小问题。
  
      如此一来,没有露脸的机会。这,就不能在皇帝面前博得好感。
  
      朝堂之上,其实露脸机会最多的还是御史言官,人家抓住谁的小辫子,就可以互相扯皮,骂大街。
  
      虽然不明白,自己数十年没有升官,怎么突然间升任四品营缮司主事,秦业也不是喜欢出风头的人,干脆就沉默吧。
  
      但是,但是...
  
      四周的朝臣,看他的眼神,似乎都很是不善。
  
      秦业暗叹一声,身为神京城第一莽夫的岳丈,他家女婿虽然尊贵无边,如今又已经升爵县公,却是一个惹祸的。
  
      朝中上下,可以说举目皆敌。
  
      除了他不讨厌自己的女婿,别人或是直接的,或是间接的,都与自己家女婿有些仇隙,甚至是大仇。
  
      被孤立了。
  
      这些人不敢招惹自己的女婿,但是敢为难自己啊。
  
      第一天上任,第一天参加小朝会,似乎有些坐立不安。
  
      这么看着老夫做什么,有本事找我家女婿去。
  
      看看你们能不能带着囫囵样回来?
  
      想到自家女婿,秦业挺直了胸膛。
  
      他们不是针对我,是针对发哥儿,咱要代表发哥儿,挺直胸膛,不能怂。
  
      “陛下驾到。”
  
      庆元帝龙行虎步而来,坐在龙椅上,接受百官朝拜。
  
      庆元帝第一眼,就看到了秦业。
  
      毕竟是这段时间以来,小朝会唯一一個新面孔:“秦爱卿,第一次参加小朝会,可有不适应的地方?”
  
      秦业有些懵,这是为官数十年来,第一次感受到圣恩天眷,皇帝竟然如此关心他。
  
      只是这个时候皇帝的关心,只会引来更多不满嫉妒。
  
      咱本身就已经是水深火热,那么多带着愤恨的眼神,站在这里,就已经想要落荒而逃。
  
      看到秦业脸色变化,庆元帝心中暗暗有些叹息:“秦业,终究还是太老了,不知道能不能顶得住那些呱呱叫的文臣的聒噪i?”
  
      顶不住最好,不然怎么要你女婿有上进心?在朝堂为朕分担?
  
      “陛下,是有些不适应。”
  
      秦业实话实说,也不隐瞒:“年轻那会儿,渴望考中功名,考中之后,希望留京。留下了吧,渴望能参加大朝会,又渴望参加小朝会,这次臣算是完成了毕生夙愿。”
  
      庆元帝深深看了一眼秦业,不愧是老人精。
  
      只语不提自身处境,话语虽然平淡,却又拍了马屁。
  
      读书人就是不一样。马屁拍的舒坦。
  
      “有事早奏,无事退朝。”
  
      郑秋一甩拂尘,清朗声音,压下一些嘈杂声。
  
      “陛下。”
  
      贺章出班奏道:“王子腾巡视九边,大功没有,小错不断。如今更是有大同兵马,劫掠边民之举,请陛下治其罪过。”
  
      微微皱眉,王子腾是太上皇提拔上来的,而他拉拢到自己阵营的。
  
      可以说,王子腾在吴发没有崛起之前,是他们父子最为看重的武将之一。也是太上皇与他,收拢武勋一脉兵权的重要棋子之一。
  
      王子腾巡视九边,权力极大,然而先有蒙古越过长城,进入河北督军备战不力之罪,现如今有督军不严,劫掠边民之过。
  
      王子腾让他有些失望,庆元帝清楚,这是边镇一些将校,并不服从王子腾之举,也说明王子腾能力不足以约束九边。
  
      “着兵部审议,功过录案。”
  
      贺章微微一叹,他数次谏言王子腾之过,可惜,一如既往,皇帝是要保下王子腾。功过录案,等听说,这件事情记录下来,就翻过去吧。
  
      除非王子腾未来犯下大罪,或者皇帝意欲治其罪,这件事情怕是就这样不再提起。
  
      如今,武将受到圣眷,对文臣来说并非好事。
  
      “陛下...”
  
      左都御史钱正光出班:“山东之地,去年无雨,开春既是大旱,应提前做足准备。”
  
      “开春之时,黄河开河,没有发生灾难吧。”
  
      开春之时,黄河河水夹杂着冰块,最容易冲破堤岸,造成水患。
  
      每年,黄河都是治理之重。
  
      秦业站在群臣中,听着与大朝会截然不同的奏事风格,暗暗记下,以备不时之需。
  
      现在他,没有人提携,第一次参加小朝会,自然要多方学习的。
  
      商议了黄河治理,山东干旱,防备灾民出现之后,又陆陆续续提到一些小事,小朝会办事效率极高,秦业很是惊讶。
  
      以往大朝会扯皮骂街,实质性问题都是一拖再拖。
  
      小朝会就是奏事,皇帝与群臣商议,做出决断,定下基调,这件事情就解决了。
  
      紧接着,商议五城兵马司武将问题。
  
      姚文华等人,已经下了诏狱,还没有最终定罪。
  
      就在秦业以为,第一次小朝会就要这样过去的时候,右俭都御史赵芾出班:“陛下,臣弹劾平北侯...哦,平北县公肆意妄为,举私兵抄家朝中重臣之罪。”
  
      兵部左侍郎出班:“臣弹劾吴发北征之时,以朝廷军饷,收买军心,缴获充公藏私,且勒索威胁朝臣贪腐之事...”
  
      “陛下...”
  
      水溶这时出班奏道:“吴发无法无天,肆意妄为,目无王法,请陛下治其罪...”
  
      “陛下...”
  
      秦业顿时有些慌,朝臣虽不多,除却内阁首辅几人,武将中牛继宗,余者尽皆出班弹劾吴发。
  
      “这...”
  
      真是举朝皆敌啊!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