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说明,本书正确的阅读方式——有关主线和水文问题

2024-04-13 作者: 镶黄旗
产品说明,本书正确的阅读方式——有关主线和水文问题    最近的几章,又冒出许多有意见的声音。
  
      说这书没主线,满眼科普,时代环境。说写歪了。
  
      还有人说,不明白一件事没写完,为什么转到其他方面去了。
  
      我本懒得理会,因为我始终认为认字可以教,阅读是教不了的。
  
      既然自己已经竭尽所能,问心无愧,无需在意。
  
      但考虑到《重返1977》和《国潮1980》从写书开始。
  
      每每写到一定程度,就不断有这种意见冒出来。
  
      有些人甚至是恶意带节奏的,实在烦不胜烦。
  
      而且也有一些读者是出于善意的考量,怕这本书崩了,大约是真心不明白,(我已经单独做了回复),便觉得还是说明一下相关情况比较好。
  
      在我看来,网络只是一种传播途径的,而不是八股文那样的定式文章。
  
      在我看来,借助这种传播途径,任何写作形式的都是网络。
  
      不是说,只有一种以剧情快速推进为主,主角龙傲天的模式,才叫网络。
  
      对吗?像许多人非要分什么网络,和传统。我是彻底无语的……
  
      其实有一种叫风土。
  
      就像《四世同堂》和《神鞭》。
  
      以老舍为代表的“京派”,主要特征是关注人生,和政治保持距离,以“和谐”、“节制”、“恰当”为基本原则的审美意识。
  
      这种较多偏向诗化、散文化、带一点现实主义又带有浪漫主义气质。
  
      京味基本写作要求当然是北京人写北京事儿。
  
      还有一种是世情。
  
      大家最熟悉的就是《金瓶梅》和《红楼梦》。
  
      这是中国古典白话的一种,又称为人情,世情书等。
  
      它是以“极摹人情世态之歧,备写悲欢离合之致”为主要特点的一类。
  
      我的这本书的本质就是借助了重生金手指的风土和世情。
  
      为什么我要写这样的?
  
      是因为我喜欢重生文又看不下去。
  
      现在网上充斥的重生文,尤其是些北京的,全是错漏百出,既没人懂得过去北京是什么样的,也没人在乎年代的客观条件。
  
      所以那些书没法像真的了,当然很幼稚。
  
      写的全是关公战秦琼的事儿,全是杜撰的北京,想象的年代。
  
      主角做的事儿完全不是时代背景下能发生。
  
      那也是历史虚无主义。
  
      我写书就是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哪怕水平有限,五毛特效,我也在尽量复原年代特征,写出真实的北京风土和过往。
  
      我是把大家认为的都市文在当历史写。
  
      所以这本书的剧情就是以时间线为脉络,在时代背景下推进的。
  
      什么时候,就干什么事儿。时候不到,当然不能写后面的。
  
      主角为什么给别人打工?为什么不开公司?为什么不买房?
  
      甚至收藏的顺序,答案全在时间里。
  
      至于些北京的风土和世情,有没有必要呢?是不是毫无必要的水?就为了科普,旁枝末节。
  
      当然不是!
  
      这本书叫《国潮1980》,最早的简介里也表明了书的主题。
  
      只是大多数人都不当事儿。我嗓子都喊哑了,你们怎么就视而不见呢!
  
      所以主线就是具有投机分子本能的主角回到了八十年代,体会到了前人的智慧,和传统文化的魅力。
  
      然后借助我们传统文明的积淀,获得成长,在商业领域大杀八方,成就事业的。
  
      所以这个主角一直在学习,一直在对传统文化进行总结,也一直在收获,一直在转变。
  
      就像最近些有关西餐似的,学到东西就是日后致胜的法宝。这不是主线什么是主线?
  
      我不写这些,到了真正该与洋人图穷匕见的时候,怎么就能实现碾压。
  
      怎么让主角完成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的成就?没有依据啊。
  
      所以这本书从没有任何没必要的风土描写。许多东西是需要前后比较对照的。
  
      绝不是什么“年代文”,“日常文”,能够简单定性概括的。
  
      剧情节奏确实慢,但是步步铺垫,层层叠加。
  
      优点是,这些细节描写本身就是一种乐趣,一种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强,具有一定实际意义。
  
      别的主角升级打怪,大家看个热闹罢了。
  
      这本书,大家在和主角一起成长获胜升级的同时。
  
      也许是真的可以有所收获,对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有一定帮助的。
  
      至少我希望能让大家感到开卷有益。
  
      缺点是,真正的主线写的明明白白,但许多人就是看不出来。
  
      言尽于此。
  
      这么说把,看着这书不高兴,也许问题不在于我,恰恰就在于您自己呢?
  
      也许是您抱有的期待错了。
  
      打个比方,您不能期待满大街都是快餐店啊。
  
      总不能跑到起士林要汉堡包和炸薯条吃吧。
  
      您不能看着罐焖牛肉的小瓦罐就喊“哪儿有牛肉?哪儿有牛肉啊?给我上个尿壶干嘛。”
  
      其实只要您砸开那罐子口,就能倒出牛肉来。
  
      有人或许非要较真,说你就不能考虑大众口味吗?你干嘛故弄玄虚,搞那么委婉?
  
      你直来直去不好吗?你就跟钱有仇吗?用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写,就不行吗?
  
      有关这事儿,我所能做的,就是尽量写的通俗化,尽量幽默化而已。
  
      我的写作是无法脱离开风土和世情的本质的。
  
      而且我书里也把这个道理解释的明明白白了。
  
      起士林要是图赚快钱,也卖上了汉堡包和炸薯条,那就离倒闭关张不远了。
  
      嗯,这算是一篇产品说明书吧。
  
      最后我也学着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再风骚一句吧。
  
      宝宝很委屈,快订阅打赏安慰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