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书籍归类方法

2024-04-16 作者: 张围
第三十五章书籍归类方法    张阳眉头紧皱,神色纠结。
  
      李玥又说道:“就是洗澡用的水桶不大,要是够大的话我们两个可以一起洗。”
  
      “……”
  
      “我比较喜欢用冷水洗澡。”
  
      李玥观察着张阳的神色,见他板着脸说道:“你是不是不喜欢和别人一起洗澡。”
  
      “我只是喜欢冷水澡。”
  
      “是吗?”
  
      李玥的语气中带着怀疑。
  
      张阳擦碗的手更用力了。
  
      “好吧。”
  
      李玥重新关上房门。
  
      很快李玥的屋内就传来了水声。
  
      把洗好的碗放在一旁,张阳拎起一桶冷水往自己的头顶浇下。
  
      冰冷的水从天灵盖直灌而下。
  
      这下清醒了不少。
  
      第二天一早,张阳早早起床。
  
      因为要赶着做衣服,李玥也醒的很早。
  
      家中的纺车效率虽然比别人的快一些,但也快不了多少。
  
      入冬的衣服还没做出来。
  
      又是为美好生活努力的一天。
  
      李玥从王婶那儿买布料,两人似乎在商量价格。
  
      张阳松了松身上的筋骨出去找活干。
  
      吃了昨日的红烧肉,程处默到现在还回味着,就让人买了一些猪肉。
  
      猪肉下锅炖着,以前没吃过猪肉的程处默很好奇。
  
      程处默身边的下人说道:“小将军,你怎么想吃猪肉了?”
  
      “昨日吃过,味道不错。”
  
      听程处默说这话,一旁的下人神色怪异地看着程处默。
  
      等到猪肉炖熟了,程处默捞起猪肉便咬下一口,到嘴里还没嚼,就将猪肉吐了出来。
  
      “这猪肉怎么这么难吃。”
  
      “小将军,猪肉那是穷人家吃的,当然难吃了。”
  
      程处默用酒水漱口,“咱们家地里的牛是不是摔断腿了?”
  
      小人疑惑地说道:“那是半个月前的事了吧。”
  
      “我怎么听说昨日咱们家的牛又摔断了腿。”
  
      那下人一拍脑门说道:“小人给忘了,确实有这么一回事,这就去给小将军拿牛肉。”
  
      程处默的目光依旧瞅着眼前的猪肉,心中不明白为什么别人做出来的猪肉这么好吃。
  
      张阳走在朱雀大街上,看到弘文馆正在要人。
  
      弘文馆是读书人去的地方,从外面往里看就能看到里面有不少读书人正在写着文章。
  
      弘文馆的管事见到张阳说道:“小子,来找活干的?”
  
      张阳笑着点头。
  
      管事说道;“会写文章吗?”
  
      张阳摇头,“不会。”
  
      “会写字吗?”
  
      “会一些。”
  
      ……
  
      管事打量着这个年轻人,看着衣服老旧,倒是干净。
  
      “这样吧,你就扫扫地,整理这里的书卷,一天二十文如何?”
  
      “多谢管事。”
  
      管事带着他走入弘文馆。
  
      张阳观察这里,果然这里绝大多数用的还是竹简。
  
      听着管事交代完事情,张阳便开始干活,把散落一地的书卷都捡起来,放在一旁的架子上。
  
      记得小媳妇的笔墨用了很久了。
  
      也该换一副新的。
  
      弘文馆出手就是大方,一天的工钱就是二十文。
  
      一边整理着这里的书卷,这里的多数书籍都是汉书,六典,经义,最多的还是儒家典籍。
  
      大唐读书人集团大多数也都是由儒家的文人组成。
  
      暗中记下这些书籍,分门别类放好之后记下位置。
  
      张阳发现书架旁就有备好的笔墨,看起来还没人用过。
  
      在这里的甚至是将来做官的预备官员。
  
      时不时还有一些朝中官吏来这里要文章。
  
      弘文馆内有很重的墨水味。
  
      张阳打开窗户通风,味道这才散去一些,整理完书卷,又开始扫地。
  
      管事看到张阳能够主动找事情干满意地点头。
  
      闲暇之余,张阳在一個个的小木牌上写字。
  
      每每有人去书架拿书卷,翻找好一会儿还没找到想要的书籍。
  
      张阳上前问道:“要什么书”
  
      “尚书,咸有一德那一篇”
  
      “在这里。”
  
      张阳很快把书找到递给了他。
  
      这读书人打量了一下,看到张阳穿着打补丁的衣服,眼神带着一些嫌弃离开。
  
      稍有得闲,张阳继续在一些小木牌上写着字。
  
      忙活了一天,管事递给张阳工钱,“一共二十文收好了。”
  
      张阳笑着接过银钱,“谢过管事。”
  
      管事递给张阳一卷书说道;“这卷书送你了,好好学文章,说不定将来你也能来弘文馆写文章。”
  
      张阳指了指书架旁崭新的砚台和笔说道:“我把书架在整理一遍,能给我一副笔墨吗?”
  
      笔墨的价格不低。
  
      管事打量着张阳的模样,不像是个买得起笔墨的人。
  
      这些笔墨就算没人用,管事也可以自己私下卖了,那也是一笔不少的收入。
  
      “我只要一副笔墨就可以,我可以书架上的书卷分门归类,这样找起来就方便多了。”
  
      管事还没来得及开口拒绝。
  
      张阳便开始干活。
  
      把写了字的木牌一个个挂在书架上,张阳说道:“按照每一卷书的书名第一个字找书,这样找书就不用太麻烦。”
  
      管事来到书架前,按照自己想法找书,依据木牌很快就找到了自己想要的书。
  
      再看这一个个小木牌,越发明白其中妙用。
  
      以前弘文馆的读书人没少为了找典籍把书架折腾得乱七八糟。
  
      管事双手项背说道:“你也还年轻,以后想不想留在这里做事?”
  
      张阳笑着说道:“我只是一个不会写文章的人,留在这里怕是会丢了管事的面子,这个办法也是管事伱教我的,我一个打杂的哪里懂这么多。”
  
      管事看到他的笑容,看来这小子把功劳让给了自己。
  
      要是在当官的面前显摆一下,让人引荐引荐,说不定自己可以离开弘文馆去当官。
  
      管事高兴地笑了笑,“你叫什么名字?”
  
      “这不重要,重要的是管事您又得了一个功劳。”
  
      “你只要一副笔墨?”
  
      “对。”
  
      把笔墨交给张阳,管事又拿出一块银饼说道:“这银饼也给你,这里只有你我两人,这件事你知我知。”
  
      “我明白。”
  
      张阳又递上一卷竹简说道:“这上面纪录了什么书在什么位置。”
  
      管事换了一种眼光看张阳,接过竹简对照着书架,再对照小木牌,事半功倍。
  
      “我若是不把笔墨给你,是不是也不会把这卷竹简给我?”
  
      “在下可没这么想过。”
  
      “做一手留一手,是个聪明的小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