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章 三兄弟

2024-04-16 作者: 张围
第一百七十五章三兄弟    “张侍郎的意思是适可而止?”
  
      “帮人不是这么帮的,你这动不动就要杀人的习惯不好,要改。”
  
      “下官一定改。”
  
      见李孝恭还在墓碑边说着话,没一两个时辰怕是不会结束。
  
      许敬宗不自觉放了一个屁,惹得李孝恭瞪了一眼。
  
      许敬宗连忙向墓碑行礼,“五谷轮回实乃情不自禁,勿怪勿怪。”
  
      抚着自己的肚子,许敬宗长叹一口气,“近日不知道什么了,身体总不是太好,早上如厕还不顺,时常放屁。”
  
      “这是肠道问题。”
  
      “肠道问题?可有缓解之法?”
  
      “你可以多吃点豆芽试试。”
  
      “豆芽?豆都用来种的,也是田地里的粮食,豆芽这东西没见有人卖。”
  
      “你就不会自己种?”
  
      许敬宗面色犯难,“不满张侍郎,下官虽然熟读三经五略,可四体不勤不会种地。”
  
      张阳摸着自己下巴的胡渣,“我有一个可以不用土也能栽培出豆芽的办法。”
  
      许敬宗不解道,“这话说得有意思,不用土那用什么种。”
  
      “将豆洗干净,挑选饱满的豆粒浸泡一晚,然后准备一个容器,用一块浸湿的布坐底,上面撒上黄豆即可。”
  
      “倒是稀奇。”
  
      “保持湿度温度,每日浇水少许,两三天就可以长出豆芽,每日摘取一些炒制最佳。”
  
      “有空下官也去试试。”
  
      “其实老夫最近也有类似的症状,羞得难以启齿,还是伱许敬宗不要脸。”
  
      许敬宗尴尬地笑了笑,“让河间郡王见笑了。”
  
      张阳疑惑道,“河间郡王也便秘?”
  
      李孝恭深吸一口气,“气力再大也出不来,实属无奈。”
  
      张阳稍稍抬头仰天叹道,“酒肉虽好,也要多吃蔬菜,我发现你们饮食太过粗野,营养也不均衡,没有荤素搭配的讲究。”
  
      李孝恭大摇大摆地走着,“许敬宗你要是把豆芽种出来了,也给老夫匀一些过来。”
  
      “下官明白。”
  
      “咦?上次的药还有吗?”
  
      “有的,到时候也一并送来。”
  
      三人重新翻身上马,回到长安城李孝恭便径直回了家。
  
      许敬宗还要回礼部办事。
  
      张阳再次来到秦琼府邸前,有了前两次到访,这里守卫也不拦着。
  
      径直走入府邸中,秦琼正在舞着一把大陌刀。
  
      张阳笑道,“秦将军好刀法!”
  
      秦琼停下舞刀的动作,将陌刀递给一旁的护卫,深吸一口气吐纳一番,“老夫使得最差的就是就是陌刀,一看你小子就知道是不懂战场搏杀之道。”
  
      “小子确实不懂,让大将军见笑了。”张恭悻悻地摸了摸自己的鼻子,“此次前来也是想来看看大将军的病情如何了。”
  
      秦琼坐下来擦着自己的汗水,“感觉不到什么变化,倒是每日起床神清气爽许多。”
  
      “这是一个好变化。”
  
      “听说了你拜了张公瑾为师?”
  
      “是陛下的意思,赵国公安排的。”
  
      “陛下用心良苦呐。”
  
      确实是用心良苦,就差把我培养出他手中的木柴,随时用来燃烧殆尽,然后成了木炭,成了他社稷的肥料。
  
      李世民手中最不缺就是这样的人。
  
      “你来得正好,老夫有样东西给你。”秦琼把一把横刀递来。
  
      张阳接过横刀,将刀拔出刀鞘,这果然是自己当初在城西铁匠坊铸造的横刀,怎么落到秦琼手里了。
  
      转了一大圈又回到了自己的手中,倒是有意思。
  
      “知道你是一个文人,老夫这里也没什么好送你的,这把横刀便赠予你,当初是河间郡王给老夫的,现在交到你手里了,这是一把好刀。”
  
      张阳重新把刀收入刀鞘中,“谢谢大将军。”
  
      秦琼重新穿上外衣,“老夫这里才买来一些鸡鸭血,和一些肝心肺,要不要留下来用饭?”
  
      “大将军好意在下心领了,家中还有一些事情要办,这才顺路过来看看。”
  
      “那你赶紧去吧,别耽误了。”
  
      “哎,大将军也要多吃素,那些心肝肺可以适当减少一些。”张阳一边说着一边行礼告退。
  
      朝中对陛下封相的人议论越来越多。
  
      现在的朝中就缺少一个丞相。
  
      李世民一直也没有表态。
  
      第二日的早晨,张阳和往常一样站在宫门前,耳边全是朝臣们对这件事的议论。
  
      直到承天门打开,众人这才停下议论纷纷走向太极殿。
  
      张阳看到人群中的魏征嘴里还吃着东西,应该是来晚了来不及吃早饭。
  
      这两天以来李世民私下召见了很多人,似乎很多人都感觉到贞观一朝的丞相就要选了。
  
      曾经长孙无忌距离丞相的位置很近,可以说是已经成了名义上的丞相,但又被弹劾了下来。
  
      现在朝中对丞相的位置最有争议的就是长孙无忌和高士廉。
  
      这两人一直有竞争的关系。
  
      再有李世民最近私底下召见的人有点多,像是抛出了一个烟雾弹,既彰显了他作为皇帝广为纳谏的事情,也让人不好猜想。
  
      这种事情距离自己的太远,有时候张阳又觉得自己只是一个过客,对这些事情也只是旁观而已,尔等纷争与吾何干。
  
      如今李世民的手中的能人不少,自己一个小小的礼部侍郎是斗不过他们的,不如安安心心在礼部坐着,看着这些能人拼个头破血流。
  
      近日的早朝又说起了突厥的事情,说是阿史那杜尔和薛延陀又打起来了,这一次有了高昌的支持,杜尔来势汹汹一路势如破竹。
  
      下朝之后,张阳再次来到太医署外,这一次被卢照邻拦在门前,“张侍郎,我们太医署真的没有什么东西可以给你了。”
  
      张阳揣着手笑道,“卢监正说笑了,其实我是想问问你们太医署有什么人要辞官的?”
  
      “辞官?”
  
      “对,我最近想开设一个医馆,这不是最近在物色大夫,太医署的大夫就是现成最好的。”
  
      卢照邻愣了许久,用力咽下一口唾沫,“你现在不要东西要人了是吧。”
  
      张阳依旧揣着手笑道,“卢监正说笑了,我也是本着请贤的心,愿意拿出太医署俸禄十倍的价钱来请人的,不知道卢监正有没有这方面的想法。”
  
      “没有,从没有过。”
  
      卢照邻回答得语气坚定,丝毫没有退让的意思。
  
      张阳看了看太医署内几个大夫正忙碌着,“这么多大夫,要不问问他们?”
  
      卢照邻拱手道,“张侍郎若是身体可以调理,老夫可以帮忙问诊,太医署重地还是少进为好。”
  
      “那我等你们什么时候有空了再来,先告辞了。”
  
      张阳要开设一个医馆,在卢照邻眼中他就是一只狐狸,太医署就是他时刻惦记的一块肥肉,绝不能让他得逞,他再进太医署几次怕是整个太医署都要被他掏空了不可。
  
      李泰坐在一旁的石阶一直看着,“你竟然打太医署的主意,你好大的胆子。”
  
      张阳面无表情地回道,“我出十倍的价钱,这件事讲究一个你情我愿,何来大胆,如果真有人不想在太医署干了呢?”
  
      李泰笑道,“如果有一天你要治理一个地方,你是不是连父皇的大臣都要请走?”
  
      “我还是愿意本着你情我愿的原则,拿出最真挚的诚意请人。”
  
      李泰憋着笑意,“你这话说出来真是毫无顾忌。”
  
      张阳低语道,“我本是一个山野小子,不懂什么规矩,让魏王殿下见笑了。”
  
      “孙思邈的事情舅舅已经派人去办了,说不定很快就会有消息,你不用太着急。”
  
      “孙神医指不定在哪个深山老林里,一时半会儿不好找。”
  
      两人走出朱雀门,一路来到曲江池。
  
      好久没有分钱了,三人坐在水榭里各自手里拿着两份账本对着账目。
  
      程处默看了半晌他放弃了,然后目不转睛地看着湖面发呆。
  
      对好账目之后,便开始分钱,除却程处默和李泰那份,张阳算着自己的银钱共计有一千五百贯。
  
      最近肥皂的生意又好了起来,倒是蛋糕生意低迷了一些。
  
      张阳放下账目,“还是一样把我的那份送到封地交给牛闯便可。”
  
      李泰同意这个想法,这笔钱不是一个小数目,张阳家的小院子放起来很麻烦。
  
      最近府邸中银钱很多,每天都要嗮,又觉得烦又觉得幸福。
  
      “今天就不去封地做苦力了,昨日本王搬了一天的石料,到现在还觉得浑身骨头酸痛。”
  
      李泰晃动着自己的胳膊。
  
      见张阳要离开,李泰疑惑道,“你这么快要走了?”
  
      张阳一路走着说道,“今天是老师家宴,我还要回去准备一番。”
  
      李泰有些扫兴,又看向处默见他目不转睛看着湖面,“看什么呢?”
  
      “我觉得我有带兵的天赋。”
  
      “你想做将军?”
  
      “对,我时常梦见自己指挥千军万马攻城略地。”程处默的双目看着远方,“魏王殿下,你觉得呢?”
  
      李泰若有所思点头,“处默兄雄心壮志在下佩服。”
  
      程处默深吸一口气,“带兵之人要遇事冷静,魏王殿下觉得某现在冷静否?”
  
      李泰欲言又止摇头站起身,“天色不早了,处默兄接着冷静,本王不打扰了。”
  
      “嗯。”程处默板着脸稍稍点头。
  
      今天是约定和去老师家里用家宴的日子,李玥早早就在准备了。
  
      她拿了几样上好的绸缎,这都是提前采买的,以现在的家底买这么几样绸缎对她来说不过是九牛一毛。
  
      媳妇可是一个有万贯家财的富婆。
  
      李玥又拿了一卷书,就是记载白蛇故事的书籍,这也是她平时抄录的。
  
      准备好这些,李玥帮着张阳换衣服,“这是新做的衣裳,夫君不要弄脏了,这绸缎不好洗呢。”
  
      张阳说道,“我平时都穿官服。”
  
      在朝中做官周末双休就别想了,过了节有个假期那都是罕见,今年做官以来还没好好休假。
  
      李玥满意地看着自己做出来的新衣服,“夫君穿什么衣服都很英俊。”
  
      张阳低头看了看自己穿着的黑色衣袍,有几个很明显的线头还留着,媳妇做衣服的手艺已经很长时间没有长进了。
  
      也难怪她最近沉迷搞发明,这丫头正朝着理工的方向发展。
  
      李玥穿着的是襦裙,然后披着一件薄外衣,盘着妇人的发髻。
  
      平时也可以穿情侣装,不过是去见老师,李玥还是安排得很正式的。
  
      张阳坐下来,让李玥整理自己的发髻。
  
      屋内很安静,李玥的手指很细,也很好看。
  
      “嗯,这样就好多了。”李玥点头很满意。
  
      准备好一切夫妻俩这才走出家门。
  
      两位婶婶跟在后方带着礼品。
  
      来到老师的家门前,这里有不少人。
  
      张公瑾的三个儿子都在这里。
  
      公主和驸马来了一家人都齐齐行礼。
  
      两位婶婶把礼品交给一旁的小人便站到了李玥的身边。
  
      李玥和张公瑾的夫人很快聊到了一起。
  
      张阳向张公瑾行礼,目光落在了张大象一家三兄弟的身上。
  
      张大象依次介绍,“这是二弟张大素,这是三弟张大安。”
  
      三个兄弟看起来都是浓眉大眼的,三兄弟长得跟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一般,要不是穿着不一样,站在一起还真不好认。
  
      从模样来看也不是三胞胎,不过实在是长得太相似了。
  
      张大素起身,“久闻张侍郎其名,今日终见真容。”
  
      张阳稍稍一礼。
  
      张大安也行礼,“见过张侍郎。”
  
      很简短的一句话,跟张大象比起来,这个张大素端着文人的架子,一举一动都颇为讲究。
  
      张大安看起来就比较随意一些。
  
      这三兄弟的主心骨还是大哥张大象才对。
  
      张公瑾说道,“今日家宴,不用这么拘礼,你们三兄弟和张侍郎好好聊聊,老夫看看饭食准备得如何了。”
  
      面前坐着三兄弟,张阳也在一旁坐下。
  
      一时间无言,张大安先开口道,“前些日子李百药被一伙人给揍了,也报了官,可惜没抓到人,与父亲说了之后,父亲以为这件事多半和张侍郎有关系。”
  
      张大素喝道:“三弟休要口无遮拦。”
  
      张大安只有重新低下头。
  
      这三兄弟实在是太像了,张阳感觉自己看都要看晕了。
  
      (本章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