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六章 干燥剂

2024-04-16 作者: 张围
第一百七十六章干燥剂    张大象开口道,“两位弟弟不懂规矩,让张侍郎见笑了。”
  
      “不妨事,年轻就该气盛,有什么话直言不讳也不奇怪。”
  
      张大安心中犯嘀咕,父亲的弟子明明年轻也不大,说话怎么一副老成模样。
  
      作为大哥,张大象一开口就能让他的两个弟弟安静下来。
  
      面对这三兄弟,张阳无奈笑笑。
  
      张公瑾回来了,两三个下人也将饭食端上桌,“老夫家中清贫,没什么好招待你的,这也都是大象从家里带来的吃食和下人。”
  
      这话一说完,三兄弟又齐齐看向张阳。
  
      张阳拱手说道,“其实学生家里也清贫,粗茶淡饭习惯了。”
  
      眼前的饭食确实很简单,这一整块炖好的肉,一盆青菜,和一壶酒水。
  
      瞧着整整一大块羊肉,羊肉还带着骨头,也不知道从哪儿下嘴,对面的三张桌案,那三兄弟已经大快朵颐地吃了起来。
  
      张公瑾低声讲道,“大象,你坐他的桌子上去。”
  
      张大象嘴里正嚼着肉,愣愣抬起头,看了看自己的父亲,然后端起自己的一碗肉坐了过来。
  
      这下好了,张阳看着他与自己坐一张桌子。
  
      张大象笑了笑,“可还合胃口?”
  
      张阳稍稍点头。
  
      屋内又安静了下来,几人都不说话,安静地吃着。
  
      张大象吃饭就吃饭,还抖腿。
  
      他怎么也有这种坏习惯,整个桌子也一晃一晃的。
  
      大家吃着东西也不说话,张阳甚至可以听到他们吃东西咀嚼食物的声音,很安静的气氛,好诡异的饭局。
  
      张阳拿着一根芹菜安静地吃着,对眼前这么一块肉没什么太多的胃口,肉汤中还带着一些浮沫。
  
      还真是原汤原食,焯水都不用的吗?
  
      张阳勉强应付了两口,肉中带着泛红,这大概有五分熟吧。
  
      看了看正在吃着肉的张公瑾,张阳开口道,“前些日子给老师的菜谱,不知道老师觉得如何?”
  
      张阳手里拿着一根芹菜。
  
      张公瑾擦了擦嘴,“家里的婆娘正学着,说是做出个菜也这么繁杂,这些日子正在尝试。”
  
      张阳稍稍点头继续吃着芹菜,咬下一截在嘴里嚼着,又看看张大象,他低着头啃肉全神贯注。
  
      张公瑾低声又讲道,“你们三兄弟不用过分拘谨,张阳也是穷苦出身,他不会嫌弃咱们的饭食。”
  
      又撕下一片肉放入口中嚼着,内部的肉还没完全熟,表面的那些肉倒是可以吃,张阳示意自己正在吃了。
  
      吃东西一直都是一件大事,人不能饿肚子。
  
      在能够填饱肚子的前提下,尽可能让自己吃得好一些。
  
      在老师家张阳也不好多说什么,肉只是炖了炖,芹菜也只是烫了烫便端了上来。
  
      张阳还是挺喜欢以前自己穷人的身份,至少不会让人觉得自己不好接近,出去干活也容易找到活干。
  
      “听说伱和公主殿下造出了一个可以上天的东西?”张公瑾嘴里吃着肉问道。
  
      “还不完善,最多只能让人在高处飘一会儿,真要说上天,这种事情还做不到。”张阳一边吃着说道,只吃表面已经熟透的肉,盐放得很少,咸味很淡,早知道带一些酱油来也好。
  
      “老夫也听朝中的将领说过,此物的用处很小,陛下让军中做了很多个这样的东西,也都是用来给军中查探军情。”
  
      “陛下还真是物尽其用。”
  
      “除了那种大灯笼,你还想过要造别的东西吗?”
  
      “正在造一种半自动化的流水线,我打算用来做碾谷物的一种磨盘,能够增加一定的生产效率。”
  
      “老夫见过许多守旧的人,你倒是一个敢于推陈出新的人。”
  
      “让老师见笑了。”
  
      一顿饭吃完,张阳眼前的肉几乎是没动,只是撕了几块边缘的肉吃了两三口。
  
      府中下人,这才把饭食都撤了下去。
  
      张公瑾喝下一口茶水,“这几日朝中对封相的事情有什么看法吗?”
  
      张阳拱手道,“学生没什么看法。”
  
      张公瑾抚须道,“你尽管说便是。”
  
      其实贞观一朝的宰相换了好几个,这说明李世民对宰相这个位置的人选也是摇摆不定。
  
      自己要是都说对了,怕不是会吓坏人。
  
      张阳叹道,“我觉得不会是高士廉。”
  
      张公瑾点头,“差就差在高士廉的身份是当今皇后的舅父,陛下也有所忌惮,终究是这个身份拖累了高士廉的后腿,况且老夫觉得高士廉的能力要做宰相力所不能及,如今的高士廉没有长孙无忌那些人这么有心气。”
  
      “老师是更看重赵国公?”
  
      “高士廉已经年迈,暮气太重,他不适合当今陛下的野心。”张公瑾思量了半晌,“猜谁会坐上宰相的位置,不如想着陛下需要一个什么样的相国。”
  
      “老师说得在理。”
  
      李世民如今还年轻,他需要一个能够配合他施展野心的宰相,这样才能更好地执行他的宏图大略。
  
      长孙无忌更适合皇帝的胃口。
  
      高士廉是皇后的舅父,做事也有更多的顾忌,不见得会顺着李世民的心意来。
  
      天色已经入夜,张阳揣着手坐得笔直,听张公瑾讲述着。
  
      张公瑾笑道,“天色不早了,大象送客。”
  
      起身行礼,张阳走到屋外,李玥就等在门口。
  
      走出宅院,张大象一路相送。
  
      “听三弟说过太子殿下很欣赏张侍郎,时常提及赞赏。”
  
      “还有这种事?在下倒是不知道。”
  
      “倒是你与魏王殿下走得很近,父亲常说与皇子走得太近不是好事。”
  
      “老师教导的是。”张阳揣着手走着。
  
      “有些话父亲不好直接对你说,让我转述于你。”
  
      “大象兄请讲。”
  
      “历来突厥人反复无常,想要北方平定,还要张侍郎不要仁慈。”
  
      “我明白老师的意思了。”
  
      张大象躬身行礼,“那在下就先回去了。”
  
      李玥抱着张阳的手臂,“夫君,我饿了。”
  
      张阳笑道,“我也没吃什么东西,家里还有一些上次做饺子留下的面皮,回家做饺子吃吧。”
  
      “好呀。”
  
      一路上的行人不多,等到宵禁之后街道上便不会再有行人。
  
      张阳看了一眼皇宫方向,漆黑夜幕下的皇宫,犹如一头正准备吃人的猛兽。
  
      回到家中张阳熟练地剁着肉馅,王婶带了一些野菜过来,正好可以用野菜和猪肉做肉馅。
  
      饺子下锅,李玥也洗好了碗筷,准备了一小碗醋。
  
      坐在饭桌边,李玥期盼着饺子早点出锅,抬头看着漫天的星辰。
  
      张阳把热乎的两碗饺子端了出来,锅里还有不少分给两位婶婶了。
  
      李玥两口就能吃下一口饺子,她嘴里一边嚼着,“我还教师母怎么做菜了。”
  
      张阳倒下一小碗酒水,也给媳妇倒上一小碗,适量喝酒没太多的坏处,适当给媳妇喝一点。
  
      就怕以后她成了一个小酒鬼,好酒的毛病不会惯着她。
  
      “你自己都做不好菜,你还教师母做菜?”
  
      “师母说她不知道炒菜是何意思,再者说了师母以前也是出身名门,做菜手艺一直都不是太好。”
  
      “吃饭的时候看出来了。”张阳吃着饺子叹息道。
  
      “我现在已经会煮粥和炒一些肉菜了。”
  
      “呵,炒糊的肉菜吗?”
  
      “早晚我也能学会的。”李玥又咬下一大口的饺子。
  
      夜里,张公瑾的夫人捧着一卷书正在看着,“老家伙,没想到你的弟子还能写出这么有意思的故事。”
  
      说完她将这卷书递给了张公瑾。
  
      书是用纸张装订的,纸张在长安价格很高。
  
      上百张纸装订在一起,光是这个价格就知道了不菲了。
  
      “这份礼可不轻。”张公瑾一页页地翻看着,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其中一些桥段也是非常引人入胜。
  
      张公瑾越看兴趣越浓。
  
      他的夫人收拾着屋子,自从那个张阳来了之后,老家伙的话也变多了,笑声也多了。
  
      看完了书卷上的故事,张公瑾意味深长地说着,“此书怕是会惹出祸端。”
  
      “公主殿下也没将此书外传,说是也给了皇后一卷。”
  
      “看来这小子就要遇到麻烦事了。”
  
      张公瑾的夫人长叹一口气,“天色不早了你也早点休息吧。”
  
      关中的雨季结束了,突如其来炙热的阳光,让人们措手不及,前些日子的天气让人感觉很不错,冷热非常舒服。
  
      可今日的阳光莫名的地毒辣,让人不敢在阳光下久站。
  
      长安城的一处校场,李世民带着李承乾看着这里将士带着卫府的官兵。
  
      看着整整齐齐的队列与呐喊声,光是这个场面让人心中不禁一阵热血沸腾。
  
      “张阳造出来的灯笼确实不能把人送上天,这是朕用上百条人命换出来的结果。”
  
      听到父皇这么说,李承乾心中讶异,为了这个结果竟然用了上百条人命。
  
      李世民笑道,“虽说不能真的上天,但倒是对军中有好处,待大灯笼上天,派个会控制大灯笼的人,只要借风飘到敌营附近就可以查探得知敌军的动向,张阳也算是对社稷有所贡献了。”
  
      李承乾还沉浸在父皇用上百条人命的讶异中,“父皇是不是还要继续使用这个大灯笼。”
  
      李世民颔首道,“阎立本最近就在研究如何让人从空中平稳落地的办法。”
  
      李承乾长处一口气,“可否用绳子?”
  
      李世民还是摇头,“用这个办法也试过,死了几十个人,还有一个摔得半身不遂。”
  
      李承乾不敢再继续问下去了。
  
      眼前是校场中正在操练的士兵,看着一把把大陌刀舞动,李世民的心中很满意。
  
      夷男可汗最近又不消停了,本来腿伤痊愈得还算顺利。
  
      可他急不可耐地要下地要走路,结果又摔了一跤。
  
      这一下旧伤未愈再添新伤,一时半会儿也没这么容易可以回到漠北了。
  
      俩人一边下着棋,许敬宗一边说着,“这么下去这夷男可汗真的要疯了。”
  
      张阳叹道,“由着他吧,他越是着急越回不去。”
  
      让突厥人做的奶粉也已经送来了。
  
      李泰看着这些奶粉都已经结块,拿出了几块放入一个碗中然后冲泡喝了一口,“奶味不是很重,比我们现在做出来的奶茶差远了。”
  
      随后李泰又拿出已经结块的奶粉,直接放入嘴里吃着,“这样直接吃奶味才够好。”
  
      张阳和许敬宗正下着棋。
  
      见不搭理自己,李泰再次追问道,“姐夫,这味道怎么差这么多?”
  
      张阳深吸一口气,差点着了许敬宗的道,这小子下棋实在是够阴的,一不小心差点落入了他的圈套。
  
      看了一眼李泰,张阳先是化解了许敬宗的攻势,“魏王带你下,其实你可以将这些与饴糖混合做成一种糖味道也会很不错。”
  
      听到这话李泰的眼神一亮,“你怎么不早说。”
  
      许敬宗看着自己的卒子被吃了两个,眼前的攻势被化解之后又陷入了沉思。
  
      张阳揣着手看着棋盘,“我也是临时想到的,就叫做奶糖吧。”
  
      “奶糖?本王回去就试试。”
  
      又走了几步,许敬宗看着自己的棋被将死了,无奈摇头,“终究还是棋差一招。”
  
      对付许敬宗一定要细心,这小子很会设套。
  
      相比于张公瑾下棋,张公瑾的棋路就诡异了许多,有时候看明白对方的意图所在,只能靠着经验来应对。
  
      对付许敬宗只要细心一些也不难对付。
  
      张阳看了一眼罐子里面结块的奶粉,这算是突厥送来的第一次样本,“结块是因为潮湿的缘故,也会让奶味差很多,原本做出来的奶粉是很细的粉末,可空气中总有湿气,一旦沾上了湿气奶粉结块也是一种正常现象,当然也会影响味道。”
  
      长安城先做出来的都是真正的羊奶,奶味自然充足,而且加之茶叶冲泡喝起来润滑也可以中和原来有些腻的奶味。
  
      李泰思量着,“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吗?”
  
      张阳整理着棋盘低声说着,“要解决其实也简单,我给魏王殿下的肥皂原料就是一种吸水性很好的东西,用纸和布包成小小的一袋,保证不会漏出来,放入罐子中,罐子用封蜡密封,就行了。”
  
      (本章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