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把九十五章 不择手段之辈

2024-04-16 作者: 张围
第一把九十五章不择手段之辈    欧阳询稍稍停下脚步回头看了看张阳。
  
      张阳朝着欧阳询行礼,“久闻老先生大名。”
  
      欧阳询稍稍点头让自家小人扶着离开。
  
      李玥倒好了一杯热水,坐在车辕边安静地喝着,“欧阳询老先生之名响彻中原,据说也有其他边陲小国的人也很仰慕,花千金愿求欧阳询老先生一字。”
  
      张阳笑了笑。
  
      “说来也奇怪,按说欧阳询老先生出身武将一门,其祖父与父亲都是有名的将领,偏偏欧阳询老先生在书法上有颇高的造诣。”
  
      早晨车队要重新进行休整。
  
      来到皇后的队伍中,这里可以分到的物资也开始多了起来,甚至就连送来的饭食都是煮好的黍米粥。
  
      王婶从不远处的河边提来了河水。
  
      队伍中,这对夫妻是最讲究的,一个精致的小泥炉点着,泥炉上放着一个样式特别的壶。
  
      不喝生水只喝开水,李玥养成这个习惯之后便再也改不掉了,她也跟着不再喝生水。
  
      用水囊把开水装起来。
  
      休息了一个时辰,车队才接着行进。
  
      队伍行进了四天,李玥已经习惯了这种走走停停的日子,倒是这两天睡得倒是不错。
  
      再次见到李泰的时候,这家伙的神情很失落。
  
      “带来的六桶奶茶都坏了。”
  
      小胖子的神色一脸纠结,他仰天长叹道,“本王需要奶粉!”
  
      痛苦地挠了挠头,李泰神情纠结,“这突厥人怎么还不把奶粉送来。”
  
      马车依旧行进着,张阳坐在马车边揣着手。
  
      李泰骑着马儿在一旁慢慢悠悠跟着。
  
      到了中午时分,终于能看到天台山了,也能看到远处山上的建筑,那里就是这一次皇家要避暑的地方,秦琼带着兵马早就守卫在这里了。
  
      按照宫女的安排,两人跟在队伍的后头。
  
      长孙皇后牵着的那个小丫头应该就是长乐公主了,跟在后头还有几个李世民的妃子。
  
      李泰小声道,“你往后面看看。”
  
      张阳回头看去,后方的队伍已经停下了,从山腰朝着下面看去,才看清了整个队伍到底有多长,一眼看去这个队伍连绵朝着远处,看着人数没有上万也有八千人了。
  
      还有长安出来的官兵
  
      这里一整片山区都在进行地毯式搜索。
  
      皇帝来这里避暑,要保证绝对的安全。
  
      张阳收回眼神,牵着李玥的手一路顺着台阶上山。
  
      “这仁寿宫以前是前隋避暑的地方,长安城实在闷热,父皇这才想着来这里避暑,一到夏季宫里热地就让人喘不过气,其实之前皇爷爷一度想要把这里改为万年宫,因为这里是前隋的离宫,如今大唐不能再用旧名字。”李泰一路走着低声说道。
  
      能够跟着李世民上山入仁寿宫的人不多。
  
      仁寿宫立于山间,走入这片山林中就能感到这里凉意,这里的松柏树种遍山间。
  
      做皇帝的人果然是会享受的。
  
      张阳心中感慨。这里是天台山的中心,沿着石阶往上走,一幢幢楼阁就在眼前,后方还有一条溪流,自上而下。
  
      “公主殿下,张侍郎,这边请。”
  
      夫妻俩跟着宫女拐入一旁,一直来到一间房前。
  
      看着眼前这个有些破落的小房子,张阳心中惆怅,回头又看看不远处的一座座楼阁。
  
      你李世民住这么好的房子,让我住这小房子?
  
      一阵山风吹来,房子四周还有野草。
  
      两位婶婶也看到了张阳的难色。
  
      李孝恭带着人而来,用充满嚣张的语气讲道,“也把这个小房子也收拾一下。”
  
      “喏。”
  
      一群下人开始收拾房子。
  
      李泰也带着人走来,“都收拾干净,包括皇姐和姐夫的房子。”
  
      “魏王殿下,河间郡王已经在帮忙收拾了。”
  
      李泰清了清嗓子,“人多收拾快点,不妨事。”
  
      李玥和两位婶婶走入房内也开始收拾。
  
      张阳站在原地,瞧着李孝恭和李泰走来,三人站在一起。
  
      房子的后面也就是山脚下还有一片湖,留在山下的不少人都在湖边驻扎。
  
      李孝恭叹道,“他们明日就会离开,陛下不可能给每个人安排住处。”
  
      张阳不解道,“那还要这么多人跟来。”
  
      李泰看着这个场面解释道:“有些人并不是父皇请来的,你知道能跟父皇过来这里避暑对有些人来说是一件多么难得的事情,有些人一辈子也找不到机会,也会有人想着趁着这个机会千方百计想要在父皇面前表现。”
  
      “父皇给的请柬当然不可能所有人都来,有人会花千金银钱买下别人的请柬,以别人的名义来参与这次的避暑,能够在这里露面,对某些人来说会有莫大的好处。”
  
      张阳费解地看着这个场面,“伱是说陛下的这个请柬很值钱?”
  
      李孝恭冷哼道,“当然了,为了这个机会他们会一掷千金。”
  
      “亏了呀,早知道我也把请柬卖了。”
  
      李泰苦笑道,“你还真是……”
  
      李孝恭摇头叹道,“没出息。”
  
      再次看向身后这间破落的房子,张阳无奈道,“这房子也太破落了。”
  
      李孝恭指了指一旁的房子,“老夫住的房子也很破落。”
  
      李泰看向右边的房子,“我就住在一旁。”
  
      “原来两位都是我的邻居,是特意这么安排的?”
  
      李孝恭咧嘴笑道,“知道你小子平时与宗室中人没有往来,也显得生份,老夫不放心。”
  
      李泰也点头道,“没错,这也是本王自己让父皇安排的,而且宫里的那些家伙做不好饭食,与其和宗室的那帮家伙来往,不如在这里。”
  
      “老夫也是这么觉得,而且你做饭食的手艺一流。”
  
      来蹭饭的就说来蹭饭的,为什么还说得这么理直气壮。
  
      三人正说着话,不远处走来一个太监。
  
      “陛下请张侍郎与汝南公主前去。”
  
      张阳看了眼李孝恭。
  
      李孝恭点头道,“去见见陛下吧。”
  
      叫上李玥,俩人跟着这个太监走入一片楼阁之中,不得不说这仁寿宫还挺大的。
  
      “你说是骊山的行宫大,还是这里大?”
  
      李玥想了想低声说道,“应该是骊山的行宫更大吧。”
  
      一处山崖下,李世民就盘腿坐着,正和一个老家伙坐在一起。
  
      李世民笑道:“这位是吏部尚书,如今的许国公。”
  
      张阳闻言行礼,“臣拜见陛下,见过许国公。”
  
      高士廉抚须道:“张侍郎的事情,老夫早有耳闻,果然是少年出英雄。”
  
      “许国公过奖了。”
  
      李世民让人搬了两把小凳子。
  
      夫妻俩在一旁坐下。
  
      李世民倒上两碗茶水。
  
      这茶叶还是自己炒出来的那些茶叶,张阳心中思量下次是不是再给茶叶该要钱了。
  
      李世民闻了闻茶香,喝下一口茶水,“你的炒茶越喝越有滋味。”
  
      高士廉也赞叹道,“不添杂物,光是茶叶,茶水清冽,不像煮茶那般浑浊,比之煮茶,这个炒茶的回味悠长。”
  
      张阳尴尬地笑着。
  
      李世民手里拿着茶碗,“此地是隋氏旧宫,弃之则可惜,毁之则重劳,朕不喜欢仁寿宫这个名字,以前父皇也想过将这离宫换个名字,你有什么想法吗?”
  
      又是一阵凉爽的山风吹过,让人暑意全无。
  
      见张阳不说话,李世民低声道,“看来你也没什么好想法。”
  
      张阳闻言回过神,“不如就叫九成。”
  
      “九成?九成宫?”李世民想着。
  
      “九成之意就是九重之意,老臣以为这个名字不错。”高士廉抚须笑着。
  
      李世民这才点头,“朕还是觉得应该好好想想。”
  
      在后世的记载中这座行宫就叫九成宫,张阳无所谓这个地方叫什么名字。
  
      也不知道李世民会不会采用。
  
      默不作声喝着茶水,听着高士廉和李世民交谈。
  
      这天可汗叫自己来这里究竟是做什么?
  
      高士廉开口道,“老夫有个邻居,住着一个寡妇,这寡妇家隔壁又住着一个闲汉,每每寡妇家里的母鸡生了蛋,可天一亮蛋就被偷了,那寡妇看到是隔壁的闲汉偷的,可对方又死活不认,而且此人还和县衙有些关系,让人非常无奈,可人家一个寡妇又怒又不知道如何对付这个闲汉。”
  
      说完高士濂又沉默下来。
  
      李世民也沉默了。
  
      张阳孤疑地瞧着高士廉,不止一次在张公瑾的耳边听过高士廉的名字。
  
      李世民看向张阳,“你觉得那寡妇应当如何?”
  
      张阳笑道,“臣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那闲汉属实可恶。”
  
      李世民放下手中的茶碗,“行了,这一次朕让你前来认识一下许国公,许国公在朝中颇有建树,你在朝中如有什么需要许国公帮助,尽管去吏部请教。”
  
      “多谢陛下帮衬。”张阳起身行礼。
  
      “知道你们刚刚到这里,还要收拾住处。”
  
      “臣告退。”
  
      张阳带着李玥离开。
  
      走远之后,李玥低声问道,“当真不知该如何处置那个闲汉吗?”
  
      “也不是没有办法。”
  
      “计将安出?”
  
      张阳揣着手讲道,“只要那寡妇在自己的母鸡上做好记号,天亮之前放入闲汉的家中,等天一亮寡妇就说自己的母鸡被那闲汉偷了。”
  
      “这不是羊入虎口?那闲汉肯定不认。”
  
      “没错天下的母鸡都一样,怎么就能说是你家的。”
  
      “可你让那寡妇做好了记号。”
  
      “所以寡妇还要召集各路街坊领居和官差与闲汉理论,人越多越好,这个那个闲汉在众人面前不认,寡妇就可以拿出在母鸡身上的记号,这样所有人都识破了这个闲汉的真面目,偷几只蛋自然不会有什么事,官差也不会管,光是偷鸡蛋治不了这个闲汉,但偷人一只鸡就不一样了,有足够的理由拿下他。”
  
      李玥听着一边点头。
  
      张阳接着讲道:“母鸡还会是寡妇的,至于那个闲汉按罪最轻也是驱逐出村,并且有了偷盗之名,如此一来麻烦也解决了。”
  
      李玥微笑着。
  
      这番话李世民没有听到,正要回李世民的身边的太监悄悄听得仔细。
  
      “陛下,老奴听见了公主殿下与驸马的议论。”
  
      李世民还和高士廉坐在原地,“议论什么?”
  
      太监将公主和驸马的话语复述了一遍。
  
      李世民听完看向高士廉,“舅父以为此计如何?”
  
      高士廉闭眼想了许久,“此计可行,以恶制恶栽赃嫁祸虽说不是正道,但达到自己想要的目的。”
  
      李世民笑道,“如此一试,舅父觉得张阳此人如何?”
  
      高士廉的神情严肃了不少,“不择手段之辈。”
  
      只是六个字,高士廉就说出了他对张阳的评价。
  
      君臣几句话就对张阳定下了结果。
  
      把房间收拾好之后,走入其中感觉也不差,李玥放置着一些家具和被褥。
  
      张阳坐在门口,摇着手中的扇子。
  
      李玥拿着一册书走出来,“夫君,典籍中有记载此处仁寿宫虽有仁寿之名,可也是建造在万人尸骨之上,无数役夫死者相次于道,当年杨素下令将他们焚之。开皇十九年除夕之夜,杨坚在宫中远望,见宫阙磷火弥漫,隐有哭声,遂派人酾酒祭奠”
  
      这仁寿宫确实处处都透露一个字,旧。
  
      李渊也来这里避暑好几次,此处的建筑多少还保留着前隋的样式。
  
      李玥低声道,“夫君,我们会不会也看到磷火弥漫?”
  
      “还说什么磷火弥漫,那都是前隋杨氏为了彰显自己的仁慈这才酾酒祭奠,皇爷爷前几年来这里避暑,就没见过那种事情。”说话的是李泰,他正躺在一块大石头上,享受着这里的清凉。
  
      太子留守长安,房玄龄,长孙无忌,魏征三人留在长安城辅政。
  
      皇帝则在这里放暑假。
  
      “只不过仁寿宫立于山林间,每到雨季都会有湖水倒灌而入,烦人之极,要不是父皇惜民力,重节俭。真想把湖道改善一番。”李泰闭着眼感慨着叹道。
  
      张阳看着远处天台山旁的一个小山峰,“媳妇,明天一早我们一起爬山去看日出。”
  
      李泰冷哼道,“日出有什么好看的。”
  
      “魏王殿下不懂其中妙处,日出是一天到来的时候,也是一天重新开始的时候,有道是一日之计在于晨。”
  
      李玥抱着张阳的手臂,点头道,“嗯,看日出。”
  
      一定争取早日恢复三更,年底了,家里最近忙,诸位大哥大嫂见谅
  
      (本章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