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八章 比死更可怕

2024-04-16 作者: 张围
第二百三十八章比死更可怕    许敬宗站在门口迎接,「张侍郎要不要进来坐坐,这才新建好没多久,木屑味还是很重。」
  
      俩人靠着墙站着,正好可以嗮到阳光。
  
      学着张阳的模样,许敬宗也把手揣在袖子里,他的心情很好,至少办成了一件大事。
  
      在别人眼里张侍郎或许整日游手好闲,但只有真正跟在张侍郎办事才能明白,张阳是一个心中有沟壑,有野心的人。
  
      这些野心张阳不会轻易向别人表露出来。
  
      「鞠文泰的事情怎么样了?朝中打算怎么处置他?」
  
      听到张阳的话语,许敬宗回了回神:「按照中书省说法,这一次是鞠文泰诬告,而且也不会处置张侍郎。」
  
      「诬告?」
  
      「没错。」许敬宗点头道:「再怎么说鞠文泰也是西域国主,天可汗不想处置这个西域国主,陛下想要西域的人心,总归是高昌自己的事情,要让高昌自己来解决。」
  
      张阳皱眉道:「送回高昌吗?」
  
      「是呀。」许敬宗叹道:「派人押到高昌,让高昌的子民来处置他。」
  
      张阳感慨道:「还不如在长安杀了他来得干脆。」
  
      许敬宗非常认同地点头,「等鞠文泰父子押到了高昌,他们要面对的是数万人怒火,这比杀了他还要可怕,这俩父子一旦被押回了高昌,说不定就会被西域人给活吃了。」
  
      张阳不禁打了一个冷战,「好狠毒的手段。」
  
      许敬宗又朝着太极殿行礼,「此举可以收获西域人心,又能服众,高昌王犯下的过错,让高昌子民来处置他,也是身为天可汗向天下人作出表率,天可汗英明!」
  
      这家伙睁眼说瞎话的本事越来越炉火纯青了。
  
      这老小子迟早也是一个祸患。
  
      一个熟悉的身影走入皇城,张阳仔细看了一眼,「那人是李百药吗?」
  
      许敬宗定睛一看,「咦?还真是他。」
  
      张阳把身体靠在墙上,揣着手小声道:「这人不是被高履赶出礼部了?」
  
      许敬宗解释道:「高履行确实是把他赶出了礼部,可吏部的官册中他的名字,高履行又没有革除官吏之权,他当然还是我们礼部的人。」
  
      「滔滔孟夏兮,草木莽莽。伤怀永哀兮,汩徂南土,眴兮杳杳……」
  
      李百药双手负背朗声念道。
  
      想起当初在国子监看过的书籍,这个李百药念的就是屈原的九章中的怀沙一篇。
  
      许敬宗又道:「张侍郎,何必兄弟有事瞒着我们。」
  
      村子里的何必一直都是一个很随性的人,张阳倒吸一口凉气,「他能有什么事?」
  
      许敬宗放低自己的声音,「那日下官的眼线看到何必与一个寡妇争吵,仔细打听了一番。」
  
      「玄文处幽兮,蒙瞍谓之不章。离娄微睇兮……」
  
      李百药走到礼部门前念的声音更大。
  
      瞧了他一眼,张阳当即把眼神收了回来,小声道:「那寡妇什么来头?」
  
      ….
  
      许敬宗想了片刻,回话道:「那寡妇带着两个儿子,一个女儿,都是十岁左右,这寡妇的丈夫原本是与何必一起在军中混迹,俩人是过命的好兄弟,只可惜在河东道的一场战事上,何必的兄弟战死了。」
  
      「何必答应了他兄弟,照顾他的遗霜,也就是这位寡妇,与张侍郎做生意挣来的钱他都给了这个寡妇,那寡妇也是明事理的人,说什么都不要,宁可整日帮人洗衣服,赚一点湖口的钱,也不要何必一文钱。」
  
      「后来怎么样了?」
  
      八卦心给勾起来,张阳追问着,以前也好奇。
  
      丁熘挣钱娶了一
  
      个媳妇,建了一个大房子,钱都花在了家庭里,倒是好奇这个何必把钱都花在了何处。
  
      以前就知道何必心里藏着事,他肯定是一个有故事的人,没想到其中如此曲折,难怪这么一个对任何事都无所谓的人,一直留在长安城,是为了战死的兄弟,照顾兄弟的家人。
  
      「任重载盛兮,陷滞而不济。怀瑾握瑜兮……」李百药继续念着。
  
      许敬宗小声道:「听说那寡妇的丈夫,是替何必去死的,他替何必挡下了要命的一刀。」
  
      战争毁了多少家庭,何必是一个重情义的好汉子。
  
      「当时何必还放下话,只要他兄弟的儿子女儿都长大了成年了,他便会离开长安城。」许敬宗一脸无奈。
  
      「非俊疑杰兮,固庸态也文质疏内兮……咳咳咳。」像是提气过勐,李百药突然咳嗽了起来。
  
      张大象端着一碗水出来,「百药兄弟,要不要喝口水?」
  
      李百药接过这碗水,灌下一口这才缓过气,「多谢。」
  
      他又看向张阳和许敬宗两人,「两位觉得下官念的是何文章?」
  
      「屈原的九章中的怀沙一篇。」许敬宗不假思索就说了出来。
  
      李百药是一个有才学的人,他也想显摆自己的才学,人家许敬宗也是一个有才学的人,至少不会比寻常文人要差,那也是真才实学,不然也不会成为当初的秦王府十八学士。
  
      「当年屈原无力挽救楚国之危亡,却遭谗言所害,一生坎坷。」李百药踌躇道。
  
      好似现在李百药就是这般一心想要报社稷,却无法受人待见,这还是他被高履行赶出礼部之后,第一次走入皇城中。
  
      张阳用胳膊撞了撞许敬宗,「礼部最近有什么事情需要忙吗?」
  
      许敬宗明白了张阳的眼神示意,「最近礼部想要招收一个文吏,中书省给了名册我们还在挑选,还有就是不少关外诸国的典籍也都送来了,过些日子南诏那边也会派使者过来,一堆事情,属实忙不过来。」
  
      再看张阳的眼神,许敬宗释然一笑,「麻烦百药兄弟把南诏的典籍整理一下,再面见一下中书省给的那份名册,见一下那些士子,挑选几个入礼部办事。」
  
      ….
  
      李百药仰天长叹,「也罢,为了社稷,不负一生所学,下官就在礼部再努力一次。」
  
      说完话,李百药便走入了礼部府衙内,帮着张大象整理事务。
  
      「这李百药离开礼部之后,整日郁郁。」许敬宗又小声补了句,「就差整日骂他高履行的祖宗了。」
  
      张阳嘱咐道:「给人台阶下,不要得罪死了,以后对百药兄弟还是老样子,关键的事情就不用他参与的。」
  
      「明白了,反正他有才学,让他写文章应付中书省也正好。」许敬宗长叹一口气。
  
      李百药已经进入了工作状态。
  
      甘露殿内,李世民神色凝重地听着房玄龄的讲述。
  
      「松赞干布的兵马越来越壮大了?」李世民听完喝了一口茶水。
  
      「从去年开始松赞干布便一直厉兵秣马,还接连拿下了吐蕃北边不少小部落,此等作为是为了开战做准备。」
  
      想到吐蕃还是当初张阳这个小子给提点了,这一提点仔细一看才知道中原一直以来对吐蕃疏于防备,谁能想到松赞干布在一个苦寒之地养出了这么大一支兵马。
  
      房玄龄行礼道:「陛下,鞠文泰父子已经被押往高昌,陛下的旨意也送了出去,想来最快半月就能有消息送来。」
  
      李世民吐出一些碎茶叶,「张阳这些日子都在做什么?」
  
      房玄龄回话道:「还是和往常一样,只是公主殿下的封地一直都在建设,传闻是封地
  
      上一直没有建公主府。」
  
      公主封地没有公主府这种事情确实是少见。
  
      夫妻俩在封地上大肆建设,唯独不建他们自己的府邸。
  
      「朕的这个女婿朕也看不透。」李世民笑着,「当初父皇在位,但凡父皇的女儿儿子亦或父皇的驸马,他们都对父皇有所求,倒是这个张阳荣辱不惊,不卑不亢。」
  
      听到陛下说起家事,房玄龄又沉默下来。
  
      李世民又灌下一口茶水,「玄龄,要说朝中看人看事你们几个最通透,你与朕讲讲,这个张阳是不是有所求?」
  
      房玄龄躬身道:「臣也不明白,只是与驸马有过几面,也未有过交谈。」
  
      李世民看向殿外,「高士廉说他是一个不择手段之人。」
  
      「陛下,这世上不择手段者多,坚守本心者少。」
  
      闻言李世民点头,有人不择手段往上爬,一个才二十岁的青年是什么样,对人毕恭毕敬?这才年过二十,张阳就有手腕也有气魄敢和高昌王叫板。
  
      朝中文吏多是儒家门生,尊师重教是他们一生的标榜。
  
      那些二十多岁的儒生敢如此做吗?
  
      多好的臣子呐。
  
      这么多年来朕自问收复了多少英雄好汉,还收复不了一个二十岁的年轻人?
  
      李世民眼神阴翳,「此子将来必为朕所用。」
  
      在皇城逛了一圈,张阳回到家中,小熊最近越来越懒了。
  
      ….
  
      蹲下身看着正闭着眼坐着的小熊,张阳无奈道:「媳妇呀,你说家养着的这牲口,以前怕养成了狗,现在我觉得快养成一头猪了。」
  
      李玥眯眼笑着,「它长大多快呀,现在都抱不动它了。」
  
      王婶从外面回来,「公主殿下,都已经准备好了。」
  
      「夫君,河间郡王让人从西域又带了棉花过来。」
  
      「这个季节棉花应该也不多了吧。」
  
      「确实没这么多了。」
  
      夫妻俩一起走出长安城,见李玥手中还拿着西域的地址。
  
      西域就在自家手中,对这份她自己没有见过的家产也是很好奇。
  
      「我们家现在有吃不完的羊肉,还有很多葡萄,葡萄干,还有葡萄酿。」
  
      李玥坐上马车,小熊摇摇晃晃也跟着爬上马车,它已经长到了膝盖高,现在如今能够自觉爬上马车。
  
      走在朱雀大街上,行人看到这牲口都要绕着走。
  
      这熊要是再长大点,可不得了。
  
      现在都可以当枕头和垫脚用了。
  
      两只大鹅败在小熊手里的那天,就被李玥一声令下把两只鹅给杀了炖了。
  
      到了村子里,小熊就跑进了骊山,一个小小的村子它早就逛腻了。
  
      现在它总是喜欢往骊山跑,像是要开疆扩地。
  
      李玥把去年做好的腊肉交给师母。
  
      张阳看着张公瑾的气色笑道:「恭喜老师,又多活了一年。」
  
      张公瑾坐在椅子上,「你小子这话真是在恭喜老夫?」
  
      张阳给他倒上茶水,「老师啊,你要好好养病,我总是觉得这朝堂上没好人,哪天我被人欺负了,谁来给我撑腰?」
  
      张公瑾一脸享受地接过茶水,「河间郡王?」
  
      张阳呵呵直笑,「老师别说笑了,您看看河间郡王现在连长安城都不敢回了,还怎么给我撑腰。」
  
      张公瑾扭头看向李孝恭,他正在远处笑呵呵地遛狗。
  
      「那就程咬金大将军?」
  
      「我和程咬金大将军只不过是生意往来,最多有点利益关系,也在朝堂上见过几面。」
  
      「这不是还有太上皇?」
  
      看一眼四下,正看到李渊和一群熊孩子闹腾着,老人家笑得有些傻呵呵。
  
      「您看看他老人家,整日都在做什么?都是养老的年纪了,别为难他老人家。」
  
      「魏征如何?」
  
      「郑国公……郑公他和我不是一路人。」
  
      张公瑾耐心嘱咐道:「你自己觉得你和魏征不是一路人,可在老夫看起来魏征很适合给你带路。」
  
      给自己倒上一碗茶水,张阳不耐烦地喝下一口。
  
      「老夫知道你平时待人谦逊,你以后也一定要保持这份谦逊,保持谦卑,不论是房玄龄,长孙无忌面前,还是寻常人面前,只要在他们面前表现出谦卑,那么他们就永远不会小看你。」
  
      又是阅读理解题……
  
      可怕的阅读理解呀,它没有标准答桉。
  
      张阳摇头叹道:「我觉得有时候很荒谬,你想要权力尊重你,你就要去违抗他,去反对,这样权力的拥有者就会尊重你。」
  
      张公瑾语重心长道:「你可知陛下为何要留下魏征?」
  
      李世民为什么要留下魏征,就算是历史上这也是一个很多人争论的话题。
  
      使劲挠了挠头,张阳坐下来仰头看向天空,「这种事情还要问陛下,我怎么知道?」
  
      「湖涂点也好。」张公瑾一边说着点头,「湖涂也好。」
  
      又和老师聊了会儿,走入李玥的房间,一张高昌的地图就挂在墙上,李玥在上面做了不少标注,有葡萄有棉花。
  
      张围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