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一章 吐蕃战事的转折

2024-04-16 作者: 张围
第四百零一章吐蕃战事的转折(感谢盟主!众星俱隐月徐行,加更!)    李世民的宗室中人多数都是武将。
  
      而李道彦一家当初正是如此。
  
      有了这一次的战功,他便可以继续主持家里的事情,也告知了长安城的长辈们,他李道彦不再是个靠着父辈的战功立足的人。
  
      现在的他有了自己的立足的底气。
  
      倒是苏定方如此年轻便想要离开卫府倒也没有想到。
  
      张阳揣着手坐下来,“麻烦婶婶传个话回去,就说明天我会在曲江池等他们两人。”
  
      “明白了。”
  
      简单做了一顿晚饭,平时媳妇口味挺清澹的,与当初大相径庭。
  
      嘴里吃着炒肉,李玥又开始剥着茶叶蛋,她的食欲也更好了。
  
      一顿饭吃完,李玥满足地坐在摇椅上双手捧着茶杯,喝着热水享受着现在的清闲。
  
      小武换了一身新衣裳,以前家里的多数衣衫都有一种情侣装的味道。
  
      此刻她身上这件衣服的样式,与自己还有媳妇的衣料用色,裁剪和针绣都一致,倒是有点像亲子装了。
  
      小武的手脚还显笨拙,她费了好一会儿劲才穿好围裙,又怕弄脏自己的新衣裳,她卷起衣袖给小熊梳理着毛发,再把它放到温水中好好洗洗。
  
      天气越来越温暖,每一次洗完都会留下不少的毛发。
  
      下雨天的时候,坐在屋檐下看着雨景是李玥最喜欢的事情之一,一看就是一两个时辰。
  
      张阳在一旁坐下,“你父皇说,我确实应该多看看圣贤书。”
  
      李玥用手去接住屋檐落下的雨水,“父皇为何这么说?”
  
      “因为你父皇觉得我不是一个好人,所以他觉得我读圣贤书能够成为一个好人。”
  
      李玥笑道:“读书可以增长阅历和学识,但不能改变一个人,如果有一个坏人读书多了,那就是一个有学识的坏人,这与能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没有关系。”
  
      “嗯,媳妇懂我。”
  
      李玥把手中的茶杯放在桌桉上,“夫君就不是好人。”
  
      “我是好人。”
  
      “夫君若是好人就不想出这么恶毒的计谋来对付世家门阀,这不是一个好人能够想出来的。”
  
      “好人也能出谋划策。”
  
      小武刚梳洗好,正想说先去睡了,就听到夫妻俩的争论。
  
      老师和师父之间时常有争执。
  
      大多时候这种争执也是不了了之。
  
      夜里,淅淅沥沥的雨水还在下着,看不清外面空洞的黑夜,烛火的光从窗台照出,正好落在夫妻俩靠在一起的声音。
  
      即便是争吵,小武都觉得这种争吵很是和睦。
  
      好人和坏人的界线有时候很模湖,夫妻俩的争执已经到了争辩的阶段。
  
      最后在张阳的魔爪下,这场争辩以李玥羞愤难当结束。
  
      第二天的早朝,雨水刚刚停歇,一支百余人的兵马停驻在长安城前。
  
      苏定方和李道彦站在队伍的最前列,他们听着眼前魏征所念的旨意,先是行礼然后接过旨意。
  
      魏征抚须道:“两位将军,随老夫去太极殿。”
  
      “喏。”两人一齐应声。
  
      行人主动把朱雀的大街要道让了出来,不少人都走出家门围观。
  
      在吐蕃发生了诸多事情,其中一些细节鲜有人知。
  
      围观的这些长安城居民,他们多数人也只是知道这两位将军征战吐蕃大捷而归。
  
      苏定方一路走着在一处街巷的角落看到一个人影,再是定睛一看这个人影已经不见了,他皱眉道:“好像看见张阳了。”
  
      闻言,李道彦也四处看了看,“他在哪儿?”
  
      “也可能是看错了。”
  
      魏征走在前头笑道:“现在张阳已经是县侯,并且也入中书省为侍郎,陛下对他已经有了封赏,不用担心他。”
  
      “听说了。”李道彦低声道。
  
      当天上午,李世民对这两位年轻将军给了封赏,苏定方封左骁卫大将军,李道承袭李神通封胶东侯,留任左武卫副将。
  
      俩人皆是赐地百亩,赏钱千贯。
  
      一场隆重的封赏,也就意味着从此在军中真正意义上多了两位能独当一面的年轻将领。
  
      面对封赏苏定方和李道彦的神色平静。
  
      李世民还为此在宫中设宴招待了两人。
  
      张阳谋事在前,要说真正去做事的还是这两人。
  
      本就有了退隐的心思,此番看来他们不可能拒绝李世民的赏赐,只能先答应下来。
  
      宴席就在兴庆殿,参与此次宴会的还有李绩,尉迟恭,程咬金等几位大将。
  
      曲江池边,张阳听着婶婶的回复,“李世民宴请了李道彦和苏定方。”
  
      平静的水面可以看到自己的倒影,张阳惆怅道:“看来今天他们两人是不会来了,我已经准备好了不少话语,要恭喜他们立下了这等功劳。”
  
      李玥手里拿着书卷走来,“倒是可惜了。”
  
      张阳笑着,“也罢,我们就当来散散心,看看入暑前的风景。”
  
      “夫君好像不失落,反倒是松了一口气。”
  
      “嗯,军中将领对我来说就是洪水勐兽。”
  
      “他们得到了封赏,以后想要退隐怕是更难了吧。”
  
      “以后的事情谁知道呢。”
  
      一家人在曲江池打着牌,小武眉头紧锁。
  
      终于以小武输了十多个杏子告终。
  
      张阳将杏子递给她,安慰道:“其实都是和你闹着玩的。”
  
      小武抿着嘴低头道:“愿赌服输。”
  
      张阳咬下一口杏子汁水迸溅,“争取以后赢回来。”
  
      小武眼神又有了光芒,她朗声道:“嗯,会赢回来的。”
  
      李玥苦涩地笑了笑,不论是父皇母后,又或者是皇爷爷,还是程处默他们,夫君打牌就一直没有输过。
  
      小武年纪太小,还不知晓这个游戏对夫君来说就是送钱。
  
      看她小胖脸上满是斗志,李玥摇头也没有劝说。
  
      接下来的日子,生活和平日里一样。
  
      骊山多了一个新的项目,把羊毛制成线用来作织物,几个妇人戴着口罩正缠着一根根线。
  
      羊毛很细,更柔软。
  
      期间失败了好几次,这也难挡村中妇人们的决心,她们用以往做织物针线的经验正商讨着。
  
      骊山上,张阳独自一人建设着新家,媳妇怀孕后两位婶婶说什么都不让她做这些辛苦的重活。
  
      李玥留在家中,只能听之任之。
  
      婶婶对她来说就是最亲近的长辈。
  
      李泰和他的侍卫们扛着一筐筐煅烧过的石灰而来,随之而来的还有李道彦和苏定方。
  
      “我都按姐夫说的这些天不便相见,可是他们还是要来。”
  
      先是擦了擦额头的汗水,衣衫上还有一些凝固的泥浆,张阳用一旁的清水洗着手:“事先没准备,狼狈了一些。”
  
      李道彦摆手道:“不妨事,先前去见了河间郡王了,他有过提点,所以这一次来我们两人特意准备,你放心没人跟着过来。”
  
      李泰地侍卫就在一旁,说着没有人跟来,其实这两人一到骊山就等于出现在李世民的眼皮子下了。
  
      张阳不停摇着蒲扇,“道彦兄瘦了,苏将军看起来也黑了不少。”
  
      “你可不知道我们在高原上都遇到了什么,三月天还在下雪,到了夜里冷得彻骨,可一到白天便又热得难安,先有雷动大雨,再又狂风大作,本以为是雨天骤然又下雪。”
  
      李道彦接过话语,补充道:“那边的娘们也挺野的。”
  
      李泰面无表情灌下一口凉水。
  
      张阳悻悻地摸了摸自己鼻子,气氛往奇怪的方向转变。
  
      和糙汉子谈话的时候,动不动就聊到女人也算正常。
  
      张阳又道:“当真野吗?”
  
      苏定方也是点头,“确实很野。”
  
      一个李道彦说吐蕃娘们野也就算了,连苏定方也这么说,张阳此刻的心情有些复杂这两人在吐蕃到底经历了什么。
  
      李泰对自己的侍卫喊话道:“拿酒来。”
  
      男人之间谈话,有时候离不开女人更离不开酒水。
  
      酒水下肚话语便打开了,以前也没见这两人这么狂放,在吐蕃一年变化倒是不小。
  
      要说入乡随俗,这两人是不是也被吐蕃给同化了。
  
      苏定方醉醺醺讲着,“那一次我们要牵走一个吐蕃女子的战马,对方死活不肯,说是要战马可以给,但一定要娶了她。”
  
      李泰狐疑道:“吐蕃一直都很贫瘠,说不定那匹马儿是她全部身家。”
  
      “不,她们家里有三百多匹战马,就在高原上零零散散养着。”
  
      “一户人家,三百多匹战马?”
  
      “嗯。”李道彦点头,“当时我们从西域跋涉一路到了高原,战马根本走不过荒漠,只好丢在了戈壁,等进了吐蕃地界只好再寻战马,中途抢了一队大食人也不够用,便找到了她们家。”
  
      “那后来那女子嫁了吗?”李泰的好奇心驱使着他。
  
      “没答应娶她,倒是喝醉之后她爬上了我的床榻。”苏定方捂着脸好似在说一件痛苦不堪的往事。
  
      就这样过了一夜,苏定方就得到了吐蕃一个大牧场主的支持,有了三百匹战马,这才有了后来的奔赴河湟驰援牛进达。
  
      苏定方莫名娶了一个吐蕃女子。
  
      再听李道彦的讲述,吐蕃女子看上了苏定方,并不像中原人那般拘谨,而这个女子的背后的势力也不简单。
  
      松赞干布看似一统了吐蕃,不过这才统领吐蕃几年而已,许多部族的人心也没有真正归附,内治不稳着急发动战争,打赢了也就算了,打输了后果也很糟。
  
      吐谷浑一战吐蕃确实是赢了,可也失去了不少壮年男子。
  
      而松州这一战,苏定方和李道彦更是偷了松赞干布的家。
  
      这一前一后相继出事,原本就是强行拼凑在一起的吐蕃大军很快就出现了内乱。
  
      内乱刚出现的时候,松赞干布选择了撤军,再又派人劝说算是稳定了军心。
  
      可当苏定方他们得到了一个吐蕃大牧场主的帮助,并且约定不论战事如何唐军承诺不破坏任何一地的牧场,更不会劫掠吐蕃人,中原人的君子之约自当可信。
  
      而且还是族长的支持,各方族长也有了动摇之心。
  
      与其说跟着松赞干布冒险,不如跟着大唐还能继续经营他们的牧场。
  
      前后一比较,往往会选择后者。
  
      又有了苏定方这一出,要说是因缘巧合也罢,这一仗也确实是打得很辛苦,而松赞干布节节败退,也导致了在吐蕃人心尽失,吐蕃不少的部族也都在重新审视着这个赞普。
  
      苏定方又道:“其实到了长安城见了陛下之后,便想要来见你,只是军中事务众多,需要我们去接手,而她也有了身孕。”
  
      “还有了身孕?”
  
      苏定方点头道:“昨天她跑了,她说她要去吐蕃把孩子生下来,终究是高原上的女子,长安城留不住她,只能任由她去了,临走前她还留下话语,有了孩子那便是她们一族与中原的联系,如果吐蕃再有变动,她会将孩子送回长安。”
  
      那吐蕃奇女子就这么怀着孩子跑回了吐蕃,看苏定方情伤,也听着李道彦讲述。
  
      又是聊了许久……
  
      李道彦喝得醉醺醺,李泰搀扶着他下山。
  
      张阳拍着苏定方的背,让他吐出来后舒服一些。
  
      “这些话不敢与别人说,现在讲出来心里爽利许多。”
  
      张阳用这里的温泉水浸湿布巾给他擦了擦脸,“以后怎么打算。”
  
      “我已厌倦这种打打杀杀的日子,也更不喜要和军中各类人相谈,有时候想想真该回乡种田。”
  
      “其实你要离开朝堂也不是没有办法。”
  
      “是何办法。”
  
      “苏将军可知道程咬金大将军也是军中一员大将,如今他没了兵权,却还能有军中职位,日子却是轻闲不少。”张阳啧舌道:“不知道老程家的门风,苏将军可知一二?”
  
      苏定方愣愣点头,“当然知晓他们家的作风。”
  
      “苏将军现在可有对策了?”
  
      用温热的布巾擦了擦脸,苏定方酒醒了大半,“某知道该如何做了。”
  
      “那在下就预祝苏将军马到成功,以后刀兵入库,马放南山。”
  
      “哈哈哈!”苏定方爽朗笑着,好似心结已经解开,“好一句刀兵入库,马放南山,所愿光景不就这般。”
  
      老师与河间郡王都有警告要远离卫府中人,这些话再次在脑海中回荡。
  
      张阳向苏定方行礼,“有件事想要苏将军帮忙。”
  
      “你尽管说。”
  
      骊山上新砌好的一面砖墙边,张阳说了一番话。
  
      苏定方立刻摇头,“我怎么能这么做?有如此功劳都是因为你,边关能够保下来也是你出谋划策,我怎能如此诬陷你。”
  
      “苏将军放心,我不会狡辩的,我甚至会欣然接受批评。”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