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二章 司马道子的马后炮

2024-04-17 作者: 洗澡的兔子
第四百七十二章司马道子的马后炮    刘裕也就不想多事,一切,等到了谢玄的军帐就都明了了。
  
      况且,也不一定就非要到谢玄军帐里才能明白,只要更靠近一点就都清楚了。
  
      就比如现在……
  
      “这是什么东西?”
  
      “怎么都堆到这里来了!”
  
      王谧勒住缰绳,上一刻还在奔袭的骏马,猛地停住了马蹄,整个身子都向后仰了过去,痛苦万分。
  
      同样感到痛苦的,还有马上的王谧。
  
      就在他们即将冲到将军帐的前一刻,他们忽然发现谢玄的军帐之前,竟然多了许多障碍物,绵绵延延足有一丈远。
  
      几人只得下马步行,谢玄的大帐,几乎都被这种障碍物堵得严严实实,别说是马蹄子,人的蹄子能插的进去脚,就不错了。
  
      车!
  
      到处都是大车!
  
      那大车上装满了各种罐子,有大有小。
  
      王谧简单的掠了一眼,忽然感觉,这些罐子怎么有些眼熟,好像在哪里见过一般。
  
      两人越过各种障碍物,终于见到了谢玄,此时的谢玄,早就被气的满头是汗。
  
      汗珠子从额上流下来,很快就和脸颊上的汗水连成了串。
  
      “将军!”
  
      “这是怎么回事?”
  
      进了大帐王谧才发现,不只是大帐的外头堆满了东西,就连大帐里头的地上也都被占满了。
  
      谢玄懒得说话,瞥了一眼边上立着的那几位。
  
      快说吧!
  
      都等着呢!
  
      几人的眼光齐齐投向那些陌生人,他们的脸上露出了尴尬的笑容,忽然意识到,在场的这几位,哪一个都不是省油的灯。
  
      “谢将军,这是陛下的心意,你还是收着吧。”
  
      “你收下了,我们才好交差啊!”
  
      陛下?
  
      老司马家的?
  
      终于又有他们的剧情了?
  
      司马家的人就是自觉,不需要他们的时候,他们就自动销声匿迹,需要他们的时候呢,又会主动跳出来。
  
      既然老司马家的人出场了,那距离他王谧返回建康城的时候,也不远了。
  
      “收下?”
  
      “这个时候我收下这些粮食,还有什么用处?”
  
      “大兵即将回撤休整,你把这些粮食扔给我,难道让我再从襄阳城一路拉回建康吗?”
  
      原来还真的是粮食!
  
      那些熟悉的大罐子,终于和印象中的对上了号。
  
      就是粮罐无误!
  
      和缘江戍粮仓里的一模一样!
  
      司马家送来的粮食,这又是唱的哪一出?
  
      自从到了襄阳,谢玄就没有再给朝廷写过信,至少求援的书信是没有的。
  
      既是如此,朝廷又为什么会给北府兵送粮食?
  
      难道是司马曜忽然善心大发?
  
      “两位是朝廷来的使者吧,我们最近没有向朝廷要粮食啊!”
  
      “朝廷什么时候收到的消息?”
  
      王谧转向两位使者,发出了灵魂拷问。
  
      在他的印象里,司马家的那些抠门的货,从来不会主动给别人好处。
  
      大晋朝穷啊!
  
      小钱钱都被那些地方豪强把持着,朝廷的收入来源实在是有限,没看到司马曜最宠爱的张贵人,因为没有强力的娘家援助,连一套体面的首饰都打不全吗?
  
      在这样的情况下,司马家从哪里调集那么多的粮食?
  
      这不是向无本之木上面摘树叶的行为吗?
  
      两位使者一头雾水,他们还以为何无忌出门报信,早就已经把情况都说清楚了。
  
      谁知道,王谧居然还蒙在鼓里,什么都不知道。
  
      “你们还在京口的时候,不是向朝廷要过粮食吗?当时朝廷说了,先送一半,后一半,要等到手里宽裕了再送来。”
  
      “这就是那后一半。”那使者说话吞吞吐吐,头也不敢抬,既不敢看王谧,更不敢与谢玄视线接触。
  
      “京口?”
  
      “那都是什么时候的事情了!”
  
      “为何这个时候才送来!”
  
      王谧终于能理解谢玄的愤怒了。
  
      宋朝的时候有个成语,叫雪中送炭,那意思很明确了,别人有危难的时候,送来的炭火才能救命。
  
      用到任何场景中都是一样,北府兵缺粮缺的要命的时候,求爷爷告奶奶的,想让朝廷给点支援,结果呢,他们居然就只送来了一半粮食。
  
      虽然只有一半,但是当时的谢玄还是挺感谢朝廷的,毕竟,那个时候,他们是真的缺粮食。
  
      有了这一半的粮草,总算是解了燃眉之急,让北府有了周旋的余地去四处筹粮食。
  
      可是,现在,一切都不同了。
  
      如今,有了得胜堡的粮食补给,荆州兵的分担,出征晋军这边的粮草已经相当充裕,根本就不需要朝廷帮忙了。
  
      这些粮食堆积在军营里,诚如谢玄所说,根本就不是宝贝,明明就是巨大的累赘。
  
      正所谓兵贵神速。
  
      不论是进军,还是退军,都是同理。
  
      煌煌十几万大军,从襄阳城逐渐返回京口,以京口作为周转站,遣散一部分,再把大部队带回建康,这可是个大工程。
  
      一点也不简单。
  
      如今的情况,大军得胜而归,襄阳城里的粮食堆积如山,谢玄已经有了初步计划,一部分的粮食要归还给得胜堡的兄弟。
  
      反正,城中的粮食也有一部分是从堡里掠夺过来的,从哪里来,回哪里去,正是合情合理。
  
      至于路上需要携带的粮食,只要够吃就可以,司马曜送过来的粮食,只能是累赘。
  
      “我们也很想快啊!”
  
      “可是朝廷就是分批给的粮食,还告诉我们一定要稳妥办事,绝对不能走的太快,这才晚了的。”
  
      谁能承受北府首席大将的怒火?
  
      谁能扛得住王秘书这般阴阳怪气?
  
      两个使者也是一肚子的气,到了这个地步,干脆竹筒倒豆子,一股脑的把实情全都说了。
  
      大袖一甩,责任都推给司马曜。
  
      这事有错吗?
  
      使者们说谎了吗?
  
      没有!
  
      事实就是如此。
  
      司马曜就是故意的!
  
      你要粮食,我就给粮食,虽说有克扣吧,但是面上绝对做的好看,就是方法有差别罢了。
  
      这么一堆粮草,明明是宝贝,如今却沦为累赘,功劳司马曜和司马道子要各分一半。
  
      司马曜是抠门,他不舍得给北府兵拨那么多的粮食,司马道子呢?
  
      他是坏。
  
      本来好好的粮食分成两批送就已经够阴损的了,但只是这样他还嫌不够。
  
      又把押送的日期拖后了许多,眼看着大军都已经到了襄阳城下,他才命令士兵们起运。
  
      大军都已经到了襄阳城了,司马道子这个时候才开始送粮食,这不是马后炮是什么?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