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六章 太原王氏不是好惹的!

2024-04-17 作者: 洗澡的兔子
第八百五十六章太原王氏不是好惹的!    此人正是跟在现任太后,王恭亲妹妹,王贞英身边的随身小太监!
  
      “王相,请随奴婢进宫,太后娘娘有请。”
  
      嗯!
  
      果然是自家小妹要见面。
  
      王恭稍微收拾了一下,便欣然前往。
  
      太好了!
  
      确实也有些日子没有和妹妹见面了,趁着这个机会,也该把未来一段时间的安排交代一下。
  
      是啊!
  
      交代。
  
      在王恭的念头之中,他和妹妹之间,当然他是主导者,而妹妹只能听他的。
  
      隐约之间,王恭对自家妹妹也有一种看不起的感觉。
  
      而这种看不起,并不是针对某一个人,而是面向整个女性群体。
  
      女人嘛,大家都知道的,头发长见识短是常态,能有什么可靠的见识?
  
      这倒不是王恭故意这般刁难,只是,在他看来,女子既然不能参与前朝政治,那也就不会形成一个稳定的思维模式,按照前朝大臣们的想法做出判断。
  
      又没有经验,就比如自家妹子王贞英吧,就在不久之前,她还是一个倔强不肯亲近自家皇帝陛下的冷宫皇后。
  
      整日里就在后宫里生闷气,却也不屑争斗。
  
      这样的一个人,你让她骤然间就执掌朝政,当然是不可能的。
  
      反例就是后世的天后陛下武则天。
  
      人家武媚娘后来称帝,虽然功绩比不上她的前夫,正牌丈夫,但是,在历史的长河中,也足可以被称作是有功绩的一位君主。
  
      她为什么能够做到其他女子做不到的事情?
  
      除了她个人能力出众以外,当然也有环境的因素。
  
      一则是,唐高宗李治自四十多岁开始,遗传性的高血压就日渐严重,稍微走动快些都会头晕眼花,甚至,到了后来,发展到不能视物,摆在面前的奏章,都影影绰绰的,看不清楚。
  
      那怎么办?
  
      身体状况如此糟糕,但是这个皇帝还是要继续当下去,于是,只能把更多的权力交给了妻子武媚娘。
  
      于是,几乎是在李治手把手的教学之下,有他当靠山的前提之下,武媚娘很早就开始接触朝堂上的那些权谋。
  
      等到李治故去,人家武媚娘已经执掌朝政十几年了,当然各种熟练,完全能够驾驭。
  
      但是,历史上能够有这样幸运的女子,也就只有那么一个。
  
      这是因为,李治本身也是一个比较有作为的君主,他教授给武媚娘的,也是那种正确的治国理政的理念。
  
      若是丈夫是无能皇帝,脑袋空空,即便是给了武媚娘这样的机会,恐怕她也不能把朝廷治理成什么样。
  
      回到现实里,在看看我们王太后。
  
      司马曜这个皇帝的水平,当然是不能和李治相提并论,再加上,今年以前,王贞英还从没有露出过对前朝政治感兴趣的迹象。
  
      她的人设就是面对张贵人的各种欺压,忍气吞声而已。
  
      这样的日子,王贞英可是过了好几年,而现在,你让王恭相信,一直以来忍气吞声的妹子,居然能一跃而起,成为女子权谋家,这怎么可能呢?
  
      但是,对于王恭来说,妹子执掌的后宫也十分重要。
  
      这并不仅仅表现在掌握司马德宗这件事上,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在于,王贞英她是司马家的皇后。
  
      不管她自己承不承认,也不管已经入土的司马曜同不同意,以目前的情况来看,就是如此。
  
      古代人以孝治天下,那么在这个逻辑思维之下,虽然王贞英并没有自己的孩子,但是没关系,在司马德宗那里算起来,她小王也大小算是个长辈。
  
      既然是长辈,那就需要受到尊敬。
  
      在古代的伦理当中,别看不把女人当回事,但是却把母亲很当回事。而且,母亲和母亲还有区别。
  
      在大晋这个讲究门第出身的世族社会,出身豪族的王贞英就算不是司马德宗的亲妈,她的地位依然凌驾于司马德宗的亲妈之上。
  
      也就是说,在后宫存在王贞英这个前朝太后的前提下,为了能坐稳皇位,就连司马德宗的亲妈都得看王贞英的脸色。
  
      因为,司马德宗虽然是司马曜唯一的种,但是,没有世家的支持,他也依然不会被拥戴。
  
      而世家呢?
  
      打的当然也是同一副算盘。
  
      自从世家出现之后,他们的先辈就保持着充当皇室寄生虫的良好习惯。
  
      我们一点也不想当皇帝,我们这些家族别看家大业大,势力广布,但是我们对当皇帝一点爱好都没有哦。
  
      我们只对操控皇室有兴趣,并且技艺精湛,深谙此道。
  
      说的再难听点,其实世家成长到了今天,哪里会吃亏呢?
  
      那小算盘敲得是很精明的。
  
      当皇帝,虽然权力大,但是风险也大,尤其是在晋末这种乱世,朝廷孱弱,也没什么太引人艳羡的。
  
      但是,皇族承受的压力,也非常的巨大。
  
      主要是,这个时候的朝廷,一般都是割据的,统治的疆域既不大,皇族能够掌控的资源也不多。
  
      当皇帝的那种诱惑力,对于世家子弟来说,实在是少之又少。
  
      但是,做控制皇帝的大世家就不同了。
  
      既可以有效的规避那些当皇帝的危险,什么危险?
  
      难道当皇帝也有危险?
  
      很多人肯定会有这样的怀疑,是不是世家不能当上皇帝,就在这里虚张声势。
  
      非也,非也。
  
      别看那些世家子弟平日里总是鼓吹什么风度,什么举止,什么谦退,实际上,最讲究实际,热爱争权夺利的就是他们。
  
      那些吹嘘,不过是在他们把权力都掌握在自己手中之后,才故作的姿态。
  
      骗人的而已。
  
      谁要是相信,谁才是傻蛋。
  
      实际上,真实的世家子弟,大多都是追名逐利的好手,要不是身手好,又怎么能把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同时还能炮制出一套自有的世家尊贵,世家一等的价值体系来?
  
      于是,流水的皇室,铁打的世家的局势就出现了。
  
      魏晋以来,以至于南北朝时期,各种规模的朝廷走马灯一样的换,但是,却未能伤及世家的根本。
  
      作为大世家子弟就可以垄断一朝范围内的很多利益,还可以收获比皇族子弟更大的名誉,那谁还要一定去当皇帝?
  
      没必要的嘛。
  
      当皇帝,多累呀。
  
      哪里有我们世家子弟逍遥自在,想要争权夺利了,就从家族里推出合适的人选,参与一下。
  
      只要每朝每代都能有一些能人异士愿意站出来,替家族卖命就可以啦,剩下的那些子弟就可以不去被这些凡尘俗事所困扰。
  
      装一装x了。
  
      寄情山水的名人雅士……
  
      那样吃吃喝喝,作诗狎妓的生活,谁不喜欢?
  
      谁不追求?
  
      于是,在这样一套流程已经被操作的十分熟练的前提下,世家子弟们也就没有那份动力,追求更高的位置。
  
      或者说,对于世家子弟来说,在这个年代,他们的身份比皇族子弟要尊贵多了。
  
      都已经是这个社会上最尊贵的人了,我们为什么还要费心费力的去当什么皇帝。
  
      根本就不符合我们的追求好不好。
  
      但是吧,一个朝廷,如果只有几个世家把持,它的结构就会比较松散,不能汇聚到一起。
  
      于是,就需要这么一个名头,把队伍拉起来。
  
      像是司马家这样的皇族就应运而生了。
  
      世家尊重皇族,皇族也把地方上的权力放给世家,就是这样的一个合作的模式。
  
      多年以来,屡试不爽。
  
      于是,在王恭那个贫瘠的脑袋瓜里,他根本就不会理解,也想不到,王谧会觊觎皇位。
  
      为什么要当皇帝呢?
  
      不累吗?
  
      王恭还以为,自从桓宣武失败之后,就不再有这样的神经病。
  
      于是,你懂得的。
  
      正因为王恭认为,王谧的目标和他一样,就是当权臣,那么,王谧的对手就是他王恭。
  
      并不是司马家。
  
      于是,王恭便理所当然的把王谧看成了敌人,铆足了力气,也想收拾他。
  
      况且,在王恭的理念中,目前王谧如果向司马德宗下手,那也是与他作对。
  
      要知道,如果没有亲妹妹在那里当太后,他王恭就不会有这种便利去把持朝政。
  
      司马家被推倒,对于王恭来说,便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他一定要把司马家保住。
  
      带着这样珍贵的想法,王恭走向了建康宫。
  
      小太监一声通报,没过多久,王恭就被获准进殿。
  
      一脚踏入殿门,他便看到了妹子的身影。
  
      王贞英背对着王恭站着,从背影上都可以看出,妹子今天的心情并不是很美丽。
  
      这又是为何?
  
      最近大晋的地盘也变得更大了,朝廷上的各项事务也全都把持在了王恭的手里。
  
      司马德宗也不可能揠苗助长,一夜就变成明白人,至少几年之间,王贞英的日子会相当的好过。
  
      前朝的事情都有亲哥哥打理,后宫也不再有和她争风吃醋的女人,王贞英的腰杆,那不是一般的硬。
  
      王贞英回过身,果然是一张严肃脸,摆在了王恭的面前,甚至,她脸上的表情都不只是严肃,简直是透着愤怒。
  
      这是什么情况?
  
      “太后娘娘,这是怎么了?”
  
      “谁得罪你了?”
  
      王恭语气轻佻,还笑呵呵的,他哪里知道,得罪王贞英的,正是他王恭本人。
  
      王贞英没有立刻答话,而是缓步向他踱了过来。
  
      “还能是谁?”
  
      “当然是你!”
  
      王贞英语气澹定,眼神也坚定,充分表明她不是在开玩笑,她是说真的。
  
      这真的让王恭迷惑了。
  
      “怎么可能?”
  
      “为兄怎么可能得罪你?”
  
      “你说说看,我做错了什么事?”
  
      好大的一个人了,居然都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事,还需要别人提醒,就这种水平,还吹牛呢!
  
      王贞英不屑道:“大兄,你真的不知道?”
  
      这还用问?
  
      当然是不知道了!
  
      而这个时候,王恭的表情才有了一丝严肃的意味。
  
      “看来,我还确实是让太后娘娘不高兴了。”
  
      王恭一边说,一边琢磨,实在是想不通,自己到底是哪里做的让妹子不满意。
  
      说句实话,自从司马曜故去后,有的时候,王恭甚至产生了这个妹子越来越陌生的感觉。
  
      也不知道是怎的,他的很多作为,王贞英都表示很不满意。
  
      或者说,就算是满意,也是很勉强的,并不是欣然接受。
  
      难道,妹子想要自己掌权?
  
      王恭的心中,不禁涌出了这样的想法。
  
      “我听说,大兄把北府大军召回建康了?”王贞英沉声道。
  
      “怎么又是这件事!”
  
      甩开大袖子,王恭很是不满。
  
      “你们这些女人,为什么一个两个的都跳出来阻挠我?”
  
      “是不是跟我有仇?”
  
      王贞英眉头一跳:“怎么回事?”
  
      “难道还有女人反对你?”
  
      王贞英一再逼问,王恭也瞒不下去了,只得恨恨的说道:“还能有谁?”
  
      “当然是你的好嫂嫂!”
  
      嫂嫂?
  
      咦?
  
      她和自己竟然观点一致吗?
  
      果然是女人才能理解女人!
  
      王贞英的容色稍稍缓和了些,给王恭让了座,看到王恭不情不愿的坐下,这才开口道:“大兄,我也认为你不应该这样做。”
  
      看看!
  
      看看!
  
      就知道她们的想法都是这样的。
  
      王恭不屑的哼了一声:“老臣倒是想听听,太后娘娘有什么高见?”
  
      王恭此人就是如此,一旦不和心思就立刻变脸,阴阳怪气,不是一般的小心眼。
  
      当然了,他也并不是时时刻刻都那么小心眼,否则,也不能长期的把持朝政,还不引起同僚们反感。
  
      最关键的是,不要忘记,王阿宁他也是有朋友的!
  
      而且还不止一个!
  
      足见,王恭的性情还是可以的。
  
      在处理这件事的时候,他之所以那么小心眼,很大程度上,甚至是对人不对事。
  
      谁让统领北府大军的,正是王谧呢?
  
      以前两个人是很要好的朋友,也正因为要好,现在的王恭就更是容不下他。
  
      在两个人的朋友关系中,王恭还是很自负的,自认为,从能力上来讲,要比王谧强上一大截。
  
      更何况,以前的王谧就是以长了一张漂亮脸蛋着称,除了这个优点,其他的,泛善可陈。
  
      脾气好?
  
      那好像并不能称之为是优点。
  
      于是,在王恭看来,他们两个可以当朋友,也可以一直是好朋友,但那个前提是王谧一直对他保持着尊敬,不能超过他。
  
      然而,你看看现在。
  
      王谧的功绩已经大大的超过了王恭,压在了他的头上,虽然人家并没有踩他几脚,但是,他还是觉得,自己的脑袋上有脚印。
  
      看\大晋捡到一只战神\就\记\住\域\名\:\w\w\w\.\8\2\z\w\.\c\o\m\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