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十六章 脸皮厚走天下

2024-04-17 作者: 洗澡的兔子
第一千二十六章脸皮厚走天下    “那你想怎么做?”
  
      “要是饶了他,你在朝廷上也不好交代。”
  
      “说的就是。”
  
      “不过,这件事也不必着急,过两日,京口的兄弟就要陆续赶过来,先把建康城的诸多事项都梳理好,王恭的事情,完全可以往后放。”
  
      “谁知道,他会不会病发,毕竟,他伤的还是挺重的。”
  
      昨天回家之后,建康宫就传来了消息,王贞英派去的太医被王恭给赶了出来。
  
      王恭是坚决不肯接受妹妹的好意。
  
      这不是更好了?
  
      以现在的医疗条件,本来摔伤也好,断腿也好,都算是重伤了,仔细的修养疗治还不见得能康复,更何况是讳疾忌医呢?
  
      王恭自寻死路又向前大大的迈进了一步,于是,琅琊王决定再给他一个机会。
  
      万一呢?
  
      万一他想开了,捐弃性命了呢?
  
      京口和建康的融合,才是他现在该关注的大事。
  
      看现在这个时辰,曾靖应该已经赶到京口了,他办事的能力,王谧还是放心的。
  
      相比檀凭之,王谧更关注刘穆之。
  
      要知道,在王谧重用他之前,刘穆之只是京口一地的普通百姓而已,既无官身,也没有什么大名声。
  
      用这样的人来执掌北府的日常事务,倒是没有什么大问题,毕竟,北府在京口,距离中央朝廷还是比较远的,在那里发生的事情,朝中的大臣根本没有意愿理会。
  
      况且,北府已经被视为是王谧的地盘,只要是他同意,他愿意用谁就用谁,建康朝廷也掌控不了王谧的行为。
  
      不过,现在刘穆之即将到建康来,这里是更大的舞台,要想获得朝臣们的认可,就还要看刘穆之的表现。
  
      虽然,历史上的他足可以担得起这份重任,但是,现在在王谧生存的这个时空,很多事情也改变了。
  
      而目前的刘穆之,比历史上他参与朝政的年代要年轻不少,他的能力够用吗?
  
      这里不禁要画一个问号。
  
      然而,琅琊王此时的忧虑,似乎是多余的。
  
      待他推开了房门,一直守候在外面的小厮便迎了上来。
  
      恭顺道:“大王,门外来了许多投献的大臣,大王要不要出去见一见?”
  
      王谧一惊:这么快?
  
      还这么多?
  
      看来,他王稚远早就已经是万众归心了。
  
      “走,带我去看看。”
  
      在小厮的带领下,王谧信步来到外院,而这时,整个琅琊王府早就已经热闹了起来。
  
      这种热闹,完全是被动的。
  
      那是因为宾客们来的太早了,把整个王府的人都给惊动了,王谧一路走来,王府众人看他的眼光都不同了。
  
      朝廷的旨意已经正式颁发,如今的王谧已经是琅琊王!
  
      完全超脱了原本世家子弟的职位系统,成为了单独一档的存在,没有人会不明白这个封位背后代表的含义。
  
      这以后,整个建康城,乃至大晋朝廷都要听从王谧的号令了!
  
      再过不久,或许他就会再进一步,成为真正的皇帝!
  
      不可否认的是,这确实是极有可能出现的事情,现在的形势也确实对王谧很有利。
  
      主少国疑嘛。
  
      你看那皇位上坐着的小娃娃,他连自己坐稳都还没学会呢,等他能执掌朝政,至少还要十几年。
  
      十几年啊!
  
      哪个好心人会在掌握了大晋最强部队的前提下,等他十几年而毫无动作?
  
      看看王谧这一段时间做的这些事,几乎是件件都干脆利落,想要成功,就没有失败的。
  
      这样果决的,还有能力的人物,走到了这样的位置上,当了摄政王,还有可能不再向上一步呢?
  
      更何况,是在形势如此有利的情况下。
  
      现在,司马家没有能人,来自皇族的阻碍,可以忽略不计,而原本需要忌惮的其他军事力量,比如荆州一系,又和王谧交好,根本不会为难他。
  
      朝中的大臣,现在也因为王恭突然的行动,变得立场坚定,他们是不会在追随王恭了。
  
      那么,改换门庭就是应有之义了。
  
      以后,我们琅琊王氏会不会就要变成皇族了?
  
      如果真的是这样,到底是好还是坏?
  
      不可否认,做皇族,能够攫取的利益当然是最大的,从今往后,至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不管是江左,还是可以预料的江右,普天之下的百姓、士子都要听从琅琊王氏的号令。
  
      全境之内的财富都要聚集到琅琊王氏的手里,更不用说,以往还可以并称的其他几大家族,在明晃晃的皇权之下,当然也只有听命的份,再也不能和王氏比肩。
  
      但是吧,无限权力的同时也会带来无限的责任。
  
      以往,琅琊王氏也不是没有抢夺权柄的机会,他们也曾经有登上皇位的可能。
  
      但是,为什么先人放弃了?
  
      难道,王导他们就不够聪明睿智了?
  
      不不!
  
      要相信,王氏一族的先人们,绝对有足够的智慧,而他们为族人们选择的道路,绝对是符合大晋如今的生态环境的。
  
      当皇帝,做皇族,那就要为之后自己建立的王朝耗尽心血,如果事业做的不好,百姓不能安居乐业,对外不能御敌,对内,让王朝繁荣富强,你要是干不好,那压力别提多大了。
  
      而且,一不小心就会破国亡家,这个风险实在是太大了。
  
      于是,王导他们这些先辈就选择了一条中间路线。
  
      享受自然是不能少的,毕竟,没有几大家族的拱卫,想当年,司马睿在江左根本就站不稳脚跟。
  
      那些利益,是必须双手奉送的。
  
      另一方面,责任也是肯定的。几大家族负责管理地方,分担一部分皇族的压力,同时,也可以承担一部分防卫的工作。
  
      这样便形成了有限的责任和有限的权力这样一条中间路线。
  
      当然了,相比世家联盟得到的好处,他们各自的付出却是比较少的,至少是可以接受的。
  
      而现在,猛然间让琅琊王氏一族站出来挑头,不得不说,大家还真是有些接受不良。
  
      虽然很多人充满疑虑,但也有那种胆子大的,什么也不怕。
  
      如今已经主动跑过来和王谧汇合。
  
      “稚远,我帮你去应付那些来投献的人。”
  
      人数肯定不少,两人还没出门就已经隔着院墙可以听到那些嘈杂了。
  
      这个主动跳过来的人,倒是也没有出乎王谧的意料,正是财迷生风,只爱钱的王默。
  
      “那就有劳大兄了。”
  
      本来这件事王谧自己去解决一点问题也没有,以往他也都是这样做的,但是,现在想想自己的身份。
  
      他就缩回去了,毕竟,现在是有身份的人了。
  
      堂堂琅琊王,当然也需要几个帮忙跑腿的人。
  
      能够是出自一家,当然最好。
  
      现在,即便是在琅琊王氏内部,其实也是在争夺日后的利益,只是,很多人还没有看出其中的端倪。
  
      而这个时候,真正的聪明人就跳出来了。
  
      以王默的个性,从来都是出门没有捡到钱就能算吃亏的,对利益看得极重,这种人,看到王谧做了琅琊王,当然会第一时间联想到自己可以得到什么。
  
      他也没有任何的心理压力。
  
      别的人,要么是王谧的长辈,面对突如其来的巨变,当然还要再端一下,还要再观望一阵。
  
      而那些王谧的同辈,或者是晚辈呢,这里的反应就有些太慢了。
  
      这是多好的机会,琅琊王现在正是用人之际啊,他们要是能冲出来出一把力,日后自然是好吃好喝的供着。
  
      当然了,这里的很多人还是秉持着原有的那种老思维,世家子弟嘛,那就是躺着赚钱的,躺着享受,干什么活啊,太麻烦了。
  
      如果日后王谧真的做了皇帝,那他们这些人就是皇族,就算是不干活也照样都能封王,吃香喝辣的。
  
      要是失败了呢,反正他们也没有出力,大约也不会受到太大的波及,最重要的是,他们现在摸不准其他几大家族的意思。
  
      毕竟,以往是有肉大家一起吃,利益分配虽然也不均等,但是,也不能说是琅琊王氏直接拿大头。
  
      可是现在这是个什么形势?
  
      这就意味着,以后如果王谧真的成功了的话,那么,琅琊王氏肯定是拿最大一头的。
  
      而剩下的几大世家呢,可就有意思了。
  
      格局彻底变了。
  
      若论利益分配,其他的家族根本无法和琅琊王氏争斗了,以往还是可以争一争的。
  
      虽然不见得能争得过,但是那种掰手腕的资格还是有的。而且,所谓世家的实力也是如此。
  
      此消彼长是常态,就比如现在,其实琅琊王氏的势力已经比南渡之时要削弱了不少。
  
      然而,一旦王谧真的走到了大位上,那么,这最大的一头肯定是被他琅琊王氏揽在手上。
  
      其他的几大家族呢,那就是跟着喝汤的,吃一点琅琊王氏的残羹剩饭。
  
      这要是对于那些中小世家,或者是完全白衣起家的人来说,可能是无所谓。
  
      但是,对于那些心高气傲的世家子弟来说,他们如何能忍得?
  
      以往大家都是在一个锅里喝汤的,现在你却要把汤里的肉都捞走,让我们兄弟只喝你的口水汤。
  
      这怎么可以接受?
  
      或许,这样可以被称作是另一种不患寡而患不均。
  
      所以,不要看现在一切都进展的很顺利,仿佛是没有遇到多少阻碍,当然了在北府兵的神枪面前,就算是有意见,他们也不敢反应。
  
      但是呢,如果真的走到了那一步,这些人菜瘾大的世家子弟还能不能忍下去,却也不一定。
  
      毕竟,这是自尊的问题,意义非常的重大。
  
      将来,王谧要遭遇的各种非议,就会如潮水般涌过来,王谧能不能扛得住,也还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而现在,王默的出现,倒是给吴迪打上了一针鸡血。
  
      你看,他还没有发动号召,就有人主动的凑上来,看来,所谓的盟友也一点不用愁,总是有利益为大的人。
  
      虽然往更深层次讨论,几大家族争来抢去,为的都是一个利字,但是现在,这个利字已经很少有人提起了。
  
      即便是大家心里都有数,因为,利已经内化,而表现在外面的现象则是那些关乎身份、地位的脸面。
  
      尤其是那些大世家的子弟,都是一些把脸面,把世家的身份仪表看得比天还要大的人。
  
      谁要是伤了他的脸面,谁要是让他丧失自尊,那绝对算是要了他的性命,是不可原谅的。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过很多令今人匪夷所思的事件,都是围绕着争夺面子发生的。
  
      里面也不乏一些伤人事件,相当的惨烈。
  
      今人读到这些故事,往往扼腕叹息,完全无法理解。不知道这些古人的脑子里到底想的是什么,但其实,只要把思维放到古人的那种情境当中,就全都明白了。
  
      你以为,他是在争面子,争自尊,为了一些不必要的事情,争得脸红脖子粗的,甚至动起手来。
  
      但其实,维护他们世家的尊严就是为了维护世家的根基,就是要让一境之内的人全都认可,只有他们这样的世家子弟才是有面子的,他们的面子是不可侵犯的。
  
      这样才能更加方便的让人们服从于他们,方便他们攫取利益。
  
      大家都认同了,那么世家的根子就又可以稳固多少年。
  
      从根本上来说,王谧现在做的事,也正是为了琅琊王氏的千秋万代着想。
  
      想想看,未来,能够在人们口中津津乐道的,还是那些皇族,那些皇帝,他们那一系列乱七八糟的破事。
  
      他们才是话题最热的,第一档位的人物。
  
      如果琅琊王氏真的能够在王谧的带领下登上皇位,那也算是把那些老兄弟们彻底甩开了。
  
      以后,大家就不是可以放在一个层面上讨论的了。
  
      完全不带他们玩。
  
      虽然这样做,面对的阻力会相当的大,但那又有什么好怕的,本来在这个时代就不应该出现王谧的身影。
  
      而他所做的这些改变,说不定也全都是平行时空里的幻觉而已,所以,是好是坏,结果如何,他是无所谓的。
  
      万一就成了呢?
  
      王默是个厚脸皮,这是可以肯定的,而且,更可以肯定的是,他是这个琅琊王府里,少有的厚脸皮人士。
  
      莫要小看厚脸皮的人,厚脸皮又如何?
  
      只要能做事就可以了。
  
      也正是因为有这些厚脸皮,王谧现在在王府里才算是有个可以差遣的人。
  
      (本章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