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七章:权臣之路

2024-04-27 作者: 雪中孤饮
第二百三十七章:权臣之路    朱升说:“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一句话就可以概括贾芸的运营思路。
  
      我要一步一步一步一步地走到最高,我要当皇帝!
  
      若是来了这个红楼世界,还想着当一辈子的臣子,岂不是白白浪费了贾芸身上的反派模板了?
  
      张角,曹操,项羽,嫪毐,谁人是那般甘愿屈居人下之辈?
  
      如果天下不乱的话,那么贾环的接下来的思路就是以下几步:
  
      一:任命为使持节、都督九州中外诸军事,持假黄钺,加太尉,升任司空,录上书事,官拜骠骑大将军,中书监,大丞相,大司马,封魏公,兼任开府仪同三司。
  
      二:位极人臣,总揽朝政。朝廷加封为雍州牧。
  
      三: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
  
      四:上位相国,总百揆,封地十郡,食邑万户,晋爵魏王,加九赐,冕十二旒。
  
      五:建宗庙,立社稷,追封先祖。
  
      六:加殊礼,持天子剑,乘天子金銮座驾,升天子旌旗,驾六马,领六军,出警入跸,兴建魏王宫,打造髹金漆云龙纹宝座,议立世子。
  
      七:挑选良辰吉日,搭建受禅高台,接受禅位!
  
      目前贾芸还没有达到位极人臣的地步,还需要努力啊!
  
      不过,贾芸还是在意京营的兵权,兵权在手,在冷兵器时代,贾芸一个人率领三千江东精锐就可以干翻所有人。
  
      但是,在没有走到绝路之前,贾芸是不打算那么去干的。
  
      群雄逐鹿,虽然也是一条夺取天下的路数,却比不得兵不血刃就夺下这个天下。
  
      能少流血,贾芸还是会选择这般比较温和的方式进行改朝换代。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贾芸背负张角模板,数次面见过皇帝,也算是看出了一些问题来了。
  
      今皇这般勤奋刻苦可不算是什么好事情。
  
      司马懿曾说,“食少而事烦,其能久乎?”
  
      本是司马懿询问诸葛亮最近饮食起居的小事情,但是,通过这般小事情,往往能够看出大问题来。
  
      今皇勤奋刻苦是好事情,却也是坏事儿!
  
      好事情是利国利民,乃是比较努力的帝王了。
  
      坏事儿是因为如诸葛亮这般勤劳,怕是会累死。
  
      就算是未来生活条件很好的时代,每年积劳成疾,突然猝死的人物也是不少的。
  
      贾芸不敢确定今皇什么时候会出事情,只是若是不加以休养生息,长此以往下去的话,就算是钢铁一般的身子,也会累倒下去的。
  
      再加上贾芸从中运营……
  
      这皇朝天下,改朝换代的事情,也就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了。
  
      哪怕再过个四五年,待太上皇魂归西天,眼前这满朝的大臣们,又有多少人要因为站队太上皇的缘故而落得一个扫落乌纱帽,抄家问罪呢?。
  
      每一次的朝堂换血,那对于贾芸来说,都是一次机会,安排自己人的机会。
  
      满朝上下都是党羽,满朝文武皆是自己人。
  
      试问,这个皇帝坐在那个位置上和不坐在那个位置上,有区别?
  
      到时候贾芸一旦发难,便是今皇已经坐稳帝位,也依旧会为之心惊肉跳,也仍旧会被扫下这金銮殿来。
  
      种种谋略之事,简在人心,贾芸岂能不胜……
  
      薛宝钗等人可不知道贾芸还有这般的心思和想法。
  
      除了少数贾芸的心腹之外,其他人都认为贾芸乃是走的权臣路数,断然是看不到贾芸有谋逆之心思的。
  
      ..........
  
      此刻,皇宫内。
  
      “皇上……”
  
      大明宫总管大太监内相戴权身穿蟒雀绣花大红袍子伺候在雍太帝的跟前,不由得轻轻地唤了一声,说道:“陛下,夜深了!该休息了。”
  
      雍太帝闻言揉了揉自己的额头,望着眼前的案牍,心头就是一阵抽搐,为了当这个皇帝,自从临朝以来,事无巨细,事不分大小,悉数都要他来过目,无奈地叹息道:“这皇帝可真难当啊!”
  
      可偏偏这雍太帝不是一个昏君,日子可就真的难熬了。
  
      雍太帝伸展了一下自己的臂膀,觉着脊骨酸疼,手臂亦是隐隐作痛起来,也是忍不住深吸一口气冷气,目光也是清冷森然起来,说道:“也好,你去准备一下,朕来沐浴!”
  
      “晚上还需要安排妃子侍寝?”
  
      内相戴权见缝插针地说道。
  
      “不用了!”
  
      雍太帝觉着自己太累了,实在没有那个心思。
  
      倘若是雍太帝是贾赦和贾珍那般荒唐无耻的风流性格的话,坐拥后宫三千佳丽的雍太帝早就是子嗣繁多了。
  
      而今的雍太帝的儿子里面,也就忠顺亲王和义忠亲王两个人最得圣心。
  
      只是这两个人一个坏了事儿,造了他这个皇帝老子的反,结果郁郁而终,死在了东宫当中,如今也就只剩下来这么一个忠顺亲王了。
  
      以后啊!
  
      这个皇帝的位置说不准也便是忠顺亲王的了。
  
      对于这未来的事情,雍太帝从来都是既思之,亦深深提防之。
  
      他素来以为,这忠顺亲王虽然平日里面恭敬孝顺,却难保不是故意装出来的孝顺和恭敬,就跟当年义忠亲王一般。
  
      这皇帝的位置,无人不窥视。
  
      古往今来,不知道发生过多少父子自相残杀,九龙夺嫡的残酷故事!
  
      这些皇子忠心或许是对于朝廷是忠心的,但是这心里面未必就没有夺皇位的心思。
  
      所以,雍太帝对于忠顺亲王,更多的则是关注,并不算过于亲近和表态。
  
      如今的雍太帝还当值壮年,处在壮年的雍太帝,可不会想着将自己的皇位匆忙地传给下面的人。
  
      现在太上皇都没有死呢,雍太帝也就更不可能着急再次立储君的事情了。
  
      与此同时,雍太帝也在逐渐渗透和替换太上皇一脉的人,比如说提拔和任用贾芸。
  
      只是雍太帝对于贾芸既是任用,也是心头提防。
  
      “戴权啊!你说说这个贾芸到底是真忠心,还是假忠心?”
  
      雍太帝的话语,却是惊得戴权心头微微动容起来。
  
      纵然是身为大明宫内相的戴权在皇帝跟前也不敢乱说。
  
      只因这些年在皇帝跟前说错话,得罪了皇帝,惨死在皇宫之内的大太监就不下于五指之数。
  
      所以,便是戴权如今深受雍太帝器重,在外面亦是威风八面的大人物,但在雍太帝的跟前,依旧是那卑微的一条老狗,算不得人。
  
      太监本就是残缺的身子,残缺的心性,如何会被雍太帝这位皇帝正眼去瞧呢!
  
      戴权之所以得到雍太帝的宠信,就是因为戴权非常的聪明,知道该怎么去讨雍太帝的欢心。
  
      戴权略作思考之后,就明白了雍太帝的想法,不由得开口说道:“主子,奴才最近得闻一件趣事儿!”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