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七章:贾元春品论众人诗词

2024-04-27 作者: 雪中孤饮
第二百五十七章:贾元春品论众人诗词    因着之前的旧有的匾联都是贾宝玉所题词,贾元春心头疼爱自己这个弟弟,又觉着并未有太大的不妥之处,也便是又命人止步,旧有的匾联全部都不必摘去。
  
      随后,贾元春就开始先入手提笔来:
  
      “衔山抱水建来精,多少工夫筑始成。天上人间诸景备,芳园应锡大观名。”
  
      写毕,向从旁的诸多姐妹们笑说道:
  
      “我素来缺乏敏捷的才思,而且也不擅长即兴的吟咏诗词。”
  
      “此事妹妹这一辈的人物素来就知道。”
  
      “今夜聊以塞责,不负斯景而已。”
  
      “异日少暇,必补撰《大观园记》并《省亲颂》等文,以记今日之事。”
  
      “妹辈亦各题一匾一诗,随才之长短,亦暂吟成,不可因我微才所缚。”
  
      “且喜宝玉竟知题咏,是我意外之想。”
  
      “此中‘潇湘馆’,蘅芜苑’二处,我所极爱,次之‘怡红院’、‘浣葛山庄’,此四大处,必得别有章句题咏方妙。”
  
      “前所题之联虽佳,如今再各赋五言律一首,使我当面试过,方不负我自幼教授之苦心。”
  
      众人听到贾元春的话语,贾宝玉见到贾元春打算让自己题词作笔,也就只得答应了下来,下到旁边的屋子里面,隔着一个幕帘子和门扉,来去在屋子内走动徘徊,又有贾母老太太并王夫人等人坐在旁边瞧看,脑海里面开始苦思冥想,构思起来。
  
      贾迎春、贾探春、贾惜春三人之中,就属贾探春的才学文采高于众人姐妹之上。
  
      平日里面林黛玉跟贾探春同住一间屋子,更是加深了贾探春在才学上面的造诣。
  
      若是论才学,荣国府内的姑娘们都比不得读过四书,探花郎林如海亲自教养出来的林黛玉。
  
      其次,才学就属贾探春最高!
  
      为人甚是聪慧,又喜爱读书,遂也成一番道行来。
  
      然今日之事,薛宝钗身孕未至,林黛玉亦是又有婚约在身,便是不必强出头来。
  
      贾探春自忖只要林黛玉偷偷地放水,薛宝钗未至的情况下,其他荣国府内的众姐妹亦是很难与她争锋。
  
      贾探春心头所思,却也并不打算就此搪塞,或可趁此机会,一展自己的才学,获得贾元春的好感度,从而有更进一步的可能性。
  
      随意搪塞故意贬低,自然也可以。
  
      不过,如今林黛玉不成威胁,迟早都是贾芸的大夫人,已然是有夫之妇。看书溂
  
      薛宝钗怀孕未至。
  
      贾宝玉偏才怪才却难登大雅之堂,唯贾探春举世无双而已。
  
      除了林黛玉和薛宝钗之外,试问这个荣国府内谁与争锋?
  
      李纨因着自己儿子贾兰读书进学,教养子嗣,也勉强能够凑成一律。
  
      贾元春望着众人,先是挨次看众人呈送过来的诗词歌赋,写道是:
  
      贾迎春所作:
  
      “旷性怡情匾额迎春
  
      园成景备特精奇,奉命羞题额旷怡。
  
      谁信世间有此境,游来宁不畅神思?”
  
      贾探春所作:
  
      “万像争辉匾额探春
  
      名园筑出势巍巍,奉命何惭学浅微。
  
      精妙一时言不出,果然万物生光辉。”
  
      贾惜春所作:“文章造化匾额惜春
  
      山水横拖千里外,楼台高起五云中。
  
      园修日月光辉里,景夺文章造化功。”
  
      李纨所作:
  
      “文采风流匾额李纨
  
      秀水明山抱复回,风流文采胜蓬莱。
  
      绿裁歌扇迷芳草,红衬湘裙舞落梅。
  
      珠玉自应传盛世,神仙何幸下瑶台。
  
      名园一自邀游赏,未许凡人到此来。”
  
      宝钗未至,没有作为。
  
      林黛玉所作:
  
      “世外仙源匾额林黛玉
  
      名园筑何处,仙境别红尘。
  
      借得山川秀,添来景物新。
  
      香融金谷酒,花媚玉堂人。
  
      何幸邀恩宠,宫车过往频。”
  
      待贾元春欣赏浏览完毕之后,亦是忍不住赞赏一番,说道:“好啊!这家里面的姐妹们都是灵秀慧敏之辈,才学情意,都是独一品的。”
  
      贾元春又笑说道:“不过,这黛玉之作却是与众不同,非愚姊妹可同列者。”
  
      原来林黛玉安心今夜大展奇才,将众人压倒,不想贾元春只命一匾一咏,倒不好违谕多作,只胡乱作一首五言律应景罢了。
  
      即便是如此,黛玉的才学仍旧是高出贾探春太多了。
  
      以至于胡乱作为却也是远比众人所作更为厉害。
  
      这个时候贾探春也是心头叹息一口气,“我这已经是完美发挥了,却也没有想到,不及黛玉姐姐三分灵慧。”
  
      诗词最为看重灵慧。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一首诗词是不是一首好的诗词,首先就要去看这诗词字里行间里透露出来的超凡脱俗的意境美。
  
      古人作画,吟诗作词等等俱是如此。
  
      灵慧才情,皆在这不落俗上面去了!
  
      亦或者返璞归真,靠着简单质朴的词句,便是可以打动人心来。
  
      对于荣国府的众人来说,能够做出这些诗词来,已属不易,倒也是不必苛责太多。
  
      不过,贾宝玉坐在自己的位置上,苦思冥想,却是写不出来好的东西。
  
      尚未作完的贾宝玉,只刚作了“潇湘馆”与“蘅芜苑”二首,正作“怡红院”一首,起草内有“绿玉春犹卷”一句。
  
      贾探春提前交卷,得了空闲,转眼过来匆匆瞥见贾宝玉的诗词之后,便是趁着众人不关注的空隙,急忙回过身子来。
  
      她悄悄地在贾宝玉的身后推了贾宝玉一下,压低着自己的声音说道:
  
      “贵妃娘娘,因不喜这‘红香绿玉’四字,才将其改为了‘怡红快绿’,你这会子偏用‘绿玉’二字,岂不是有意和贵妃娘娘争辩斗气了?”
  
      “况且这蕉叶之说也颇多,再想一个字改了罢。”
  
      贾探春虽然年纪比贾宝玉要小,却也是知道这里面的门道,可不敢眼睁睁地看着贾宝玉胡来,惹了贾元春的怒火,给今日的喜庆蒙上阴影来。
  
      贾宝玉闻言见贾探春如此一说,心头已然是心惊肉跳。
  
      之前贾政才说这件事情,他从旁可是听的一清二楚。
  
      怎么今儿又犯了糊涂,全然不记得这般忌讳了呢?
  
      顿时间贾宝玉的额头冷汗直流,便是连忙用自己的袖子擦拭额头的汗珠,说道:“探春妹妹,你可得帮帮我,我这会子实在是想不起来什么典故出处来了。”
  
      “你可不能够眼睁睁地看着我出丑丢脸啊!”
  
      贾探春闻言却是微微一笑,说道:“宝玉哥哥莫要心急,我却有一个法子。”
  
      “你想要改变却也是一件极简单的事情,你却只需要把这‘绿玉’二字当中的‘玉’字改作‘蜡’字就是了。”
  
      贾宝玉闻言心奇道:“这‘绿蜡’二字可有什么出处,用了典故?”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