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八章:笼络人心,一统天下

2024-04-27 作者: 雪中孤饮
第三百三十八章:笼络人心,一统天下    “这医术上常说,再高明的郎中即便是治得了病,治不了命。”
  
      贾芸便是对着薛宝钗说道:“探春姑姑乃是庶出的姑娘,虽然如今得了老太太的宠爱和怜惜,却这命数也还是轻易改不了的。有些人出生就能拥有的寻常东西,对于这个人世间绝大多数的人来说,也许努力一辈子也得不到、够不着、想不到,甚至就连痴梦空想都不敢去想能有那般美事儿和享受。”
  
      “就说那皇宫之内的皇子龙孙们,这一生下来就是天生贵胄,人上人,身旁有着宫女,太监伺候着,过着锦衣玉食的荣华富贵的奢靡日子,又有太学里面的名师大儒进行指导,一生下来什么都是最顶级的待遇,什么都拥有了,啥也不缺。”
  
      “而那田庄地里面刨食的农夫们,那怕是每年辛苦劳作,一年下来,除去皇粮国税,以及缴纳给地主老爷们的地租子,到头来又能够剩得了几个铜板来呢?”
  
      “那农夫的儿子跟权贵人家的儿子,可不是一个世界的人。”
  
      “有些人生下来就是公子王孙,被下面的奴仆们喊爷,而有些人生下来就是当牛做马的奴仆,给人牵马执凳。”
  
      “这就是命数!”
  
      “探春姑姑,或许暂时能够有机会医得了这荣国府身上染的疾病,但是,却改不了自己身上的命数和荣国府众人的根本命数。庶出就是庶出,没有真正的依仗和底牌,即便是一时间得了权柄,却也是难以为继,无法走得更远。”
  
      听了贾芸这一番分析和点评,薛宝钗直觉着茅舍顿开和毛骨悚然起来,不由得凝望着贾芸,又看向身旁的晴雯、袭人、平儿等低头的丫鬟,也是忙说道:“那听夫君你这么一说,这命数就真的改不了吗?”
  
      “香菱,你且去将大门关上。”
  
      “平儿、晴雯、袭人,你们几个丫鬟全都站在外面去,守着大门,不要让旁人过来,盯着点儿外人。”
  
      “当心隔墙有耳!”
  
      说罢,贾芸便是将身旁的丫鬟们给安排支开走了。
  
      薛宝钗见到众丫鬟都散了出去,也是知道此刻贾芸跟自己谈及的事情,乃是绝密的消息,不可轻易外传出去,一时间也是紧了紧自己的心神来。
  
      待一切都安排妥当之后,贾芸方才看向薛宝钗,说道:“这命数却并非不可更改之物。这处世命数之道,即应变之术。乱世可出英雄,时势亦造英雄。英雄多数出身寒微草莽,崛起于苍茫蝼蚁人海之中,可科举奋进,奔流击水,浪涌万里,或戎马裹尸,生死沙场,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英雄之志可吞山河,可撼千秋,可谋天下万世,遂才能够名垂青史,留下几行名姓来。”
  
      “古人云:得民心者可为天子,得天子之心者可为诸侯,得诸侯心者只可为大夫。”
  
      “命数更迭,无非四字而已,笼络人心,命数自易。”
  
      薛宝钗一脸震惊地看着贾芸,却是还不知道贾芸竟然有如此志向,这是要...
  
      “夫君,可是要?”
  
      薛宝钗迟疑许久之后,才深深地看向贾芸,说道。
  
      “天子,兵强马壮者当为之,宁有种耶!”
  
      贾芸则是看向薛宝钗眸光里面闪烁着惊人的亮色来,又告诫薛宝钗道:“宝夫人,你我乃是夫妻,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我若是成功,我儿将为皇子,我若是不成功我儿亦是难活。”
  
      “此事,知与你知,不可与外人知晓!”
  
      贾芸看向薛宝钗又说道。
  
      “那香菱知道?”
  
      薛宝钗凝望着贾芸,询问道。
  
      “在你还未过门之前,她就已经知道了。”
  
      贾芸也没有欺骗薛宝钗,更无欺骗薛宝钗的必要,直言不讳道。
  
      “皇上要灭的是荣国府和宁国府,以及整个贾族,即便是如今皇上将元春姑姑封为贵妃娘娘,以及对我恩宠有加,却也只是缓谋之法。”
  
      “我如空中楼阁,只需要皇上一道命令我即可束手就擒,落得一个人头落地来。”
  
      “荣国府亦是如此!”
  
      贾芸深思地说道:“不过,夫人可不必去琢磨这些事情,此事夫君我自有分寸。”
  
      “嗯。”
  
      薛宝钗也是被吓唬住了,根本就敢深入去想,却也是只能够点了点头,说道。
  
      忽然,外边儿传来了晴雯的轻喊声音,说道:“二爷,宁国府的小厮过来了,说是要见二爷。”
  
      “带他先去客厅候着,我等会儿就过来。”
  
      贾芸放下薛宝钗来,说道:“夫人,且在这里休息安养身子,定然是宁国府又生出事端来了,准要我去一趟才行。”
  
      说罢,贾芸便是起身离开了薛宝钗的屋子,前往芸府内的待客厅。
  
      薛宝钗此刻则是躺在床上,望着离开的贾芸,忽又听见宁国府又出事情来了,也是不由得感慨道:“唉,多事之秋啊!”
  
      不过,薛宝钗也知道此事拦不得,正如贾芸所说的那般,夫妻一体,本就是同舟共济,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已然是一条船上面的人了,下不得船的,更何况薛宝钗此刻的肚子里面还怀着贾芸和自己的孩子呢。
  
      此刻,薛宝钗也在心头默默地为贾芸祈祷起来,“希望夫君能够平安无事,遇难呈祥。”
  
      待贾芸去了客厅之内,方才见到那宁国府的小厮来。
  
      那小厮也是望着贾芸,说道:“小的,见过芸二爷!我家珍大爷让我过来通知芸二爷过去帮忙,说是敬大老爷的灵柩已然安稳入灵,留待发丧等事宜皆都需要芸二爷来帮衬才行。”
  
      “此事我要入宫面圣,禀明圣上,伱且回去告诉你家珍大爷,就说我定会给为敬大老爷的事情奔波。”
  
      说罢,贾芸就是跟这个小厮同出府去。
  
      贾芸入皇宫面圣,顺水推舟,落一个举手人情。
  
      小厮则是回宁国府去,回禀消息。
  
      如此两别,各自去散。
  
      此刻的荣国府和宁国府这边儿也是乱成了一锅粥,各自也是头皮发麻,紧着这件坏事儿来。
  
      “太老爷天天修炼,功行圆满,升仙去了。”
  
      尤氏一闻此言,也是落泪垂哭起来,说道:“太老爷,你怎么就匆匆地去了呢!”
  
      尤氏是贾珍的继室,约莫三十多岁,比贾珍还要小上一些,生的貌美风流,婀娜丰腴,乃是一个美夫人。
  
      虽为宁国府当家奶奶,但并无什么实权在身上,终究也只是顺从贾珍的意思。
  
      她只空有美貌在身,其人却并没有什么才干,也没什么口才,乃是十足的花瓶似的美人儿。
  
      尤氏继母为尤老娘,和前夫有两个女儿尤二姐和尤三姐。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