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我们从哪里来

2024-04-27 作者: 摆烂11
第二十九章我们从哪里来    元正很快过去。
  
      这大朝会,差点把李重的腿给站断。
  
      还好,一年也就一次。
  
      过年回去的期间,李重自然也有给李承乾布置了功课,就是让他回家写一篇作文,《我的老师》。
  
      李泰见了,当即就表示他也想要一个老师。
  
      李二跟长孙皇后相视一皱眉,尔后笑了笑,李二接着便道:“青雀想要一个老师是好事,那父皇就想想看,谁能当你的老师。”
  
      然后好像李承乾不要的,就都给他了。
  
      这倒是让李丽质也羡慕得不行。
  
      可惜,她就不能有老师了。
  
      其实有老师的好处有很多,比如说你看太子兄长,就不用整天待在宫里,可以到处跑。
  
      不像她,也只能是待在这宫里了。
  
      等放完假回来。
  
      李承乾便把他所写的作文呈上。
  
      李重认真地翻了翻。
  
      不错,写得很真诚。写了足足有十几页纸那么多。
  
      当然,一页纸的字数并不算多,也就是几十个字,但是,也足可见,李承乾必然是认认真真地写了。
  
      包括他的优点跟缺点。
  
      李承乾说他的优点是不管什么东西,都能教出一番道理。
  
      缺点则是,他经常喝酒,而且整天萎靡不振。还叮嘱他,一定要好好注意自己的身体。
  
      只能说,没白教他半年时间。
  
      随后新的一年,也必然要学些新的东西。
  
      这洗衣服,就不用李承乾做了。
  
      现在改成早上晨跑、锻炼。
  
      李重也意识到了,自己不锻炼一下身体,好像不太好。
  
      然后,除此以外,就是真正的文化课了。
  
      说实话。
  
      这可能会有点枯燥。
  
      只不过……
  
      他会尽可能地让这些课变得不那么枯燥。
  
      首先要学的,当然是历史,你要先明白自己从哪里来,才知道自己今后往哪里去。
  
      其中,甚至还涉及到了一些地理的知识。
  
      “乾儿,你知道,我们从哪里来?”
  
      “?”
  
      ……
  
      李重把世界地图一画,当然,肯定是粗略版的。
  
      然后……
  
      再把各时期华夏的疆域图给一一展示,这就展示了,我们到底是从哪里来的。
  
      其实……
  
      李重的图也未必准确,但大体上,就是这样没错。
  
      然后接下来每一幅图,李重都感觉自己能讲至少十天半个月。
  
      就拿着一开始的第一张图来说。
  
      李承乾就很不解,为什么没有疆域界线,只有一个个的小点。
  
      李重便告诉他,这一个个的小点,其实就是一个个的部落,其实,就连他也不知道这些部落,都到底是些什么部落。
  
      但可以猜测的是,在有朝代跟国家的概念之前,人们,就是以部落、族群的形式而生存在这个世界上。
  
      那时候的人,茹毛饮血,活得就跟个野人一样。
  
      当时的人,还不懂得钻木取火。
  
      更不知道草药能够治病。
  
      甚至也不会种庄稼。
  
      吃的,都是大地上现成的。
  
      因此,那时候的人的数量很少。
  
      还有,他们可能都不穿衣服。
  
      李承乾一想到那个模样,直接尴尬。
  
      那男的跟女的岂不是……
  
      然后发展到下一个时代,人们终于懂得了火的使用,甚至,还会利用蚕丝织出衣服,这也就是鼎鼎大名的黄帝轩辕的时期,这衣服就是黄帝轩辕他妻子嫘祖想出来的。
  
      恰好在这一时期,也发生了十分有名的黄帝部族联合炎帝部族,与蚩尤部落在一个叫做涿鹿的地方,发生了一场大战,史称涿鹿之战。
  
      那场大战的起因,经过,其实也都不怎么可考了,不过结果,却是可以肯定的。
  
      那就是以黄帝部落的胜利为告终。
  
      之后……
  
      便是五帝。
  
      五帝又是谁?
  
      这个……
  
      留给李承乾自己当作业,自己去翻书。
  
      李重只说,从这时候起,部落慢慢地发展壮大,国家、朝代的雏形,已经开始出现,甚至,他们已经懂得建造城池,打造兵器,发明舟车,再也不用过从前那种茹毛饮血的日子。
  
      然后出现了一个人。
  
      这个人最为关键,本来,部落首领的这个位置,都是有能者居之,只要能带着各族百姓过上好日子,他们就服对方,结果这个人不讲武德,在下一次选首领的时候,直接让自己的儿子当上了首领,从此,这天下,就不再是所有人轮流坐的天下,而是成了家天下。
  
      然后,说到了这,李重便给李承乾布置作业。
  
      这个人是谁,他这样做对不对,他年轻时是一个怎样的人?
  
      你看!
  
      经过李重这么一说,李承乾一点都不觉得枯燥,反倒是兴致浓郁。
  
      并且……这翻书带着目的去看,也就觉得这书一点都不枯燥。
  
      让李承乾自己一个人翻书,而李重自己则是继续写《斗破苍穹》。
  
      可惜现在大唐并不怎么富有。
  
      就算是这《斗破苍穹》真的全部写完,拿去印刷,估计也赚不到几个钱。
  
      慢慢来吧!
  
      毕竟,写小说死路一条,只能当做是副业。拿来当主业,那肯定得饿死。
  
      为了找到答案。
  
      这些天李承乾也是频频地光顾宫中的藏书阁。
  
      那学习劲,别提多高了。诸多大臣也都看在眼里。只能说,这太子殿下可真是好学。
  
      李二跟长孙皇后自然也听说了,都不得不感慨,这李重就是有办法!
  
      问了下下面掌管图书典籍的学士,太子都看些什么书。
  
      学士便告诉李二,都是些记载三皇五帝的。
  
      李二就自己脑补,这一定是李重想教太子如何成为一名圣明君主。
  
      毕竟众所周知,尧舜那都是古史传说中的圣明君主。
  
      一开始,李重还说太子不适合当陛下。
  
      看看,如今不一样教他怎么当好陛下。
  
      李重这人,就是嘴上说不要,身体上倒是很诚实。
  
      其实……
  
      李重压根就没教李承乾怎么当好一名圣明的君主。
  
      反倒是从正面、侧面两个不同的角度,让李承乾去审视这些古时的圣君。
  
      从客观的角度,去解释,为何会从部落,发展为家天下。
  
      而发展为家天下,又有什么好处,和坏处?
  
      时不时,还给李承乾弄一些头脑风暴,假设他现在就活在那个时代,假设他就是禹,面对自己即将要死了,继承人该选谁,他又会怎么做?
  
      一开始按照司马迁的说法,李承乾还觉得挺好的。
  
      毕竟家天下的开始,其实一切都是意外。
  
      是因为其他部落首领都觉得禹的儿子启更好,所以,最终启才成为了皇帝。
  
      但是被李重一阵带节奏,各种阴谋论过后,李承乾又立刻开始怀疑真实性。
  
      人能坏到这种地步?
  
      那原来的继位者益岂不是被骗了?
  
      当然!
  
      不一定就是禹的错,因为禹当时的确已经死了,可禹的儿子启这个人,绝对很值得关注。他也是夏朝的建立者,从这开始,中国便开始有了朝代。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