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一章 祥瑞

2024-04-27 作者: 摆烂11
第三百五十一章祥瑞    大唐也不是人人都是有钱人。
  
      盛世之下,也不是人人都能吃的上饱饭。
  
      而且……
  
      通过评估一个地方愿意迁徙的人数,从侧面,实际上也可以判断出,这地方的地方官对此地的治理做的怎么样。
  
      要不是都活不下去了,是没有人会愿意离开自己的故土的。
  
      专门挑那些愿意迁徙的,人数多的地方,派出监察御史下去多查查,准能捉到几个大唐的害群之马。
  
      这不!
  
      这一年,不单单解决了人口迁徙的问题,甚至,还顺便惩治了一波在地方上为非作歹,狼狈为奸,贪污腐败的官。
  
      除了百姓当中活不下去的。
  
      另外……
  
      贵族子嗣这边,西域这边也同样对他们开放。
  
      毕竟……
  
      总有一些家中的子嗣,是不被自己人给看好的。
  
      就是……
  
      这质量什么的,可能就有点鱼龙混杂。
  
      当然!
  
      其实还有一些家族,是为了家族长远的投资。
  
      这就跟诸葛亮的哥哥加入了吴国,弟弟加入了魏国一样。
  
      不过……
  
      会被丢出去的,一般也都是资质没那么好的吧。
  
      相对来说,可能要差一些的。
  
      也不能说完全一无是处。
  
      只是……
  
      没觉得有那么好而已。
  
      这就跟安禄山的那些叛军文官一样。
  
      有了这些想要进入到西域进行支援的百姓以及世家贵族的支持,李重估计,跟李治差不多,二十年,李欢文应该便能在西域彻底立足了吧。
  
      其实只要把西突厥给灭了,那剩下的,都好说。
  
      这一次,西突厥的上层贵族,是真的绝嗣了。
  
      没有了阿史那在,以后,西突厥的百姓,便以李欢文为可汗。
  
      如果能把西突厥这整个人种都消灭了,那当然是好事。
  
      只是……
  
      有时候,事情也不能做得太绝。
  
      否则,也就可能会成为全民公敌。
  
      东突厥这边,由于他们也参与了战利品的分配,因此,倒也感觉还行,丝毫没有觉得这么做有什么不妥。
  
      都是既得利益者,自然也就不会觉得大唐做得有什么不对。
  
      于是……
  
      接下来,这西域便形成了以李象为中心的,对外扩张,往西都是他的儿子的这么一个西域的格局。
  
      前期的话。
  
      李欢文还会得到东突厥的进一步帮忙。
  
      东突厥将会继续往西,继续肃清西突厥的残余势力,顺便,打通北面的商道。
  
      】
  
      此时要是李欢文他们再往西过去,那就是东欧大草原了。
  
      不得不说!
  
      这其实才是一片好地方。
  
      当然!
  
      现在想这些,还太过于远了。
  
      先把原本西突厥的地盘盘活,让其充满活力,这大概才是李欢文现在要做的。
  
      吃穿,这两个必须要先解决好。
  
      玩乐,则可以再放一放。
  
      这一年。
  
      鄯州迎来了粮食大丰收。
  
      小麦亩产平均已经超过了六石,这要放在以前,那简直是想都不敢想的事,当然!
  
      鄯州刺史把这消息上报给了朝廷后,狄仁杰还以为有人在这弄虚作假,想要讨好陛下呢。
  
      还好他也没有冲动,而是等完整地了解了事情的整个经过之后。
  
      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
  
      不过有一说一,这分明是人家李重的功劳,你倒好,直接就说是祥瑞,把一切都归功于天,归功于陛下的英明神武。
  
      这人分明就是一个只会熘须拍马的人。
  
      狄仁杰也是偷偷地在李承乾的背后,明言这样的人,陛下最好不要过多地倚重。
  
      事实上……
  
      不用狄仁杰这么说,李承乾也知道。
  
      于是……
  
      很快便把对方给贬了好几级,从刺史直接贬到了底层地方官。
  
      理由是,你拍朕的马屁做什么,你要拍就拍朕老师的马屁,这祥瑞,就是他老师干出来的。
  
      同时……
  
      也是考虑到,这鄯州乃是兵家重地,确实不适合让这样的只擅长熘须拍马的人去当刺史。
  
      臣子们一听,又是惊讶得频频回头对望。
  
      这小麦一亩能产六石,那是闻所未闻,也难怪,地方上会把这当做是一种祥瑞。
  
      然而……
  
      如今被陛下这么一说,这一切便又解释得通了。
  
      原来是太子太师,难怪。
  
      也只有他,才能干出来这样的事。
  
      这消息很快便在整个大唐官员,甚至是民间传了起来。
  
      毕竟……
  
      粮食是国本,而能提高粮食产量的事,谁不关心啊。
  
      就是一般普通的大唐百姓,他们也有两句发言权,比如说: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这一亩地要是能产六石,我把我的头给砍下来!”
  
      见这事情好像闹得越来越大了。
  
      搞得李重也不得不出来说了两句。
  
      当然!
  
      是在科学报上。
  
      其实……
  
      之所以会这样,那是因为那边马粪充足,也就是肥料充足,另外……他已经掌握了一种能够人工合成肥料的方法。
  
      利用这种方法的话,能让小麦生长得比一般小麦要好。
  
      事实上,小麦也跟人一样,你不能光吃蔬菜,不吃肉,只有蔬菜跟肉一起吃,而且还要均衡,这样人才更容易长身体,而且身体不会生病。
  
      他只是恰好研究出了能让小麦吃上肉,以使其更容易长身体的方法。
  
      所有人都津津有味地把这文章看完,可他们左翻右翻,就是没见李重说的这种方法具体是什么。
  
      李治听说了有这样的事后,更是激动地差点头疼,因为什么,因为他们辽国可是小麦种植大户啊,这要是有了这种肥料,那今后岂不是能养活多好几倍的人?
  
      这东西,他们必须拿到手啊!
  
      让李昂然写信去问问。
  
      只能说……
  
      最后的回复便是,如今,还在实验阶段,比如说安全性这些,对土壤今后会不会造成破坏,他还要再研究研究。
  
      因此……
  
      不是说不给你,而是,还没到合适的时候。
  
      另外……
  
      合成的条件也相对来说比较地苛刻,并不是任何地方,都适合生产这种肥料的。
  
      如果是强行去做的话,那最后的结果可能也就是,这产出还比不上一开始的投入。
  
      只能说……
  
      这方面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去走。
  
      此时又不是后世,最低最低要求,也要把长安到鄯州的铁路修好,这肥料才有可能以更低的价格卖到辽东吧。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