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五章 没事干

2024-04-27 作者: 摆烂11
第三百五十五章没事干    元亨二十二年。
  
      离李白出生,还差十八年。
  
      离杜甫出生,还差二十九年。
  
      离白居易出生,还差八十九年……
  
      咳!
  
      有点扯远了。
  
      总之……
  
      现在这种情况,多多少少让李重觉得有点无聊。
  
      唉,这一无聊吧,李重便也只能是把一名倭女抱在怀里,细细地玩弄了。
  
      该干点什么好呢?
  
      每天一到了午后,李重都会这么望着外面的庭院问自己。
  
      所以说……
  
      这有时候人活得太过于长久,也不是一件什么好事。
  
      给怀里的倭女玩得潺潺如流水,很快,李重便觉得,机遇是不会自己送上门的,感觉自己还是得出门走走。
  
      于是……
  
      很快便撇下了怀里正起劲的倭女,然后骑着他的驽马出门了。
  
      不过这出去干什么,这他还真不知道,只能是漫无目的地在外面到处瞎逛。
  
      就比如说,去到洛阳周边的村社走走,当然,这个太远了。
  
      还是就近原则,就在城里面逛逛吧。
  
      这样的日子,便是日复一日,另外……
  
      自己的曾孙最大的,今年也都应该有六七岁了。
  
      这个岁数的话……
  
      倒是可以带着一起出去玩。
  
      前提条件是,对方愿意跟着自己。
  
      元亨二十二年,十二月,丁己,无聊,路过大街,遇到小孩子在玩游戏,加入其中。
  
      元亨二十二年,十二月,壬午,无聊,看到有小孩子在河边钓鱼,坐在一旁看了一下午,对方喊我大叔,我很高兴,因为我看上去似乎也并没那么老。
  
      不过对方问我都这么大的年纪了,怎么没事做,跑来看小孩子钓鱼,我跟他说,其实我是一名乐师。
  
      只可惜,现在还没能得到别人的赏识。
  
      对方当即便跟我说:“那你都会什么,演奏一下来听听?”
  
      我当场就给对方表演了一支鸡你太美的舞蹈。
  
      一边跳一边唱了出来。
  
      而对方在看过了以后,很明显,看我的表情就像是在看傻子。
  
      最后只能默默地说:“难怪你没能得到别人的赏识。”
  
      这小屁孩如此澹定,若是接下来能好好地培养,将来定能成就一番事业。
  
      当然!
  
      我并没有要帮助对方成才的意愿。
  
      因为……
  
      这教人的活,做着也太累了。
  
      有这个功夫,我不如还是好好地把玩把玩自己那十名倭女。
  
      之后……
  
      我们又瞎聊了很多的东西。
  
      包括这天寒地冻的,对方怎么出来钓鱼。
  
      对方说,他不出来钓鱼,怎么给阿耶阿娘减轻身上的重担,钓到了鱼拿去卖,还能给弟弟妹妹买好吃的呢。
  
      我便哦了一声,难怪,这手脚都冻通红了,还在这钓。
  
      我还以为对方是出于某种兴趣爱好呢。
  
      之后……
  
      他又跟我说了说,什么鱼要是拿到了西市上去卖,就能卖到多少钱。
  
      这倒是让我一下子就觉得,这人恐怕不适合走朝堂的路线。
  
      倒似乎更适合去当一名商人。
  
      原本还想同情一下对方。
  
      但是知道对方将来说不定会成为一名奸商以后,我心里的同情瞬间减半。
  
      而且……
  
      看他的样子,倒也不至于说真的吃不上饭了。
  
      貌似只是能不能吃得好而已。
  
      “你将来长大了想做什么?”
  
      我如此无聊地问着对方道。
  
      “没想过,我只想让阿耶阿娘,还有弟弟妹妹都过上好日子。”
  
      我心想,对方的年龄看上去最多也不过是十一二岁,就已经是如此地成熟了吗。
  
      真的是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啊。
  
      ……
  
      李重觉得,就这样写一本书的话,貌似也不错。
  
      接下来……
  
      便问了对方无数的问题,顺便,问了问对方明天还在这里钓鱼吗?
  
      对方很是疑惑,不知道李重为何要这么问。
  
      李重只是想着,如果他明天还在这钓,那他就搬张小桌子来,一边问,一边把对方的话整理成册。
  
      等过个几百上千年是吧,也让后世的人看看,你们的小祖宗都是什么样子的。
  
      李重如今依稀还记得,后世好像是在新疆吐鲁番地区还是什么地方发现的,一位唐朝小祖宗所写的功课。
  
      功课上面另外还写着‘写书今日了,先生莫嫌迟。明朝是假日,早放学生归。’这样的类似于打油诗的五言诗。
  
      嗯!
  
      这个必须得记下。
  
      然后……
  
      他再去多找几个,都来做做访谈。
  
      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对方后,就说自己是打算出一本书,让对方可以再找几个小伙伴来,到时候,他可以给他几十枚铜钱,就当做是辛苦费了。
  
      坐在那钓鱼的小屁孩一听还能有这样的好事。
  
      只能说……
  
      这钱绝对是不赚白不赚。
  
      到了第二天。
  
      李重便带齐了工具,一边闲聊,一边记录。
  
      当然!
  
      还不忘温上一壶酒。
  
      此时……
  
      对面的钓鱼小屁孩才发现,敢情李重家里似乎还挺有钱。
  
      就拿着桌子来说,那都是上好的漆做的,还散发着澹澹的名贵木材的香气。
  
      】
  
      就更别说那些纸笔以及砚台,一看就是高级货。
  
      连忙吓得对方不由得问了问李重的身份。
  
      而李重只是道:“我只是家里还有点小钱而已。”
  
      说着……
  
      便也把带来的糕点顺便都分发了下去。
  
      这不打好关系,这访谈就不好切入。
  
      “你到底是什么人啊?”
  
      “不用在意我是谁。”
  
      然而,这么说完了以后,李重倒是问别人,别人是谁,叫什么名字。
  
      家里都养了几只鸡。
  
      还有,识字不识字。
  
      你还别说,他发现这些小屁孩好像也都还算是识字啊。
  
      后世不是有个谣传,说中国古代的识字率不到百分之一还是多少。
  
      李重觉得……
  
      这个应该是少了。
  
      再怎么样,应该也有个百分之二三十,三四十吧。
  
      当然!
  
      识字是识字,跟能去参加科考,或者是熟读圣人文章,那还是有着很大的区别的。
  
      这差不多大概就是读完小学就缀学,跟读完大学本科甚至是研究生再出来的区别。
  
      这些人的话。
  
      大概也就是读个小学,估计以后可能也就出来干活不读了。
  
      除非你是那种特别特别聪明的神童,如此说不定,才有可能被州府的长官给推荐。
  
      李重把这些都一一记上。
  
      而且……
  
      好像早在李渊在位的时候,就已经是下过旨,大唐各乡都要设置乡学。
  
      按照‘百户为一里’,‘五里为一乡’。
  
      那五百户就有一个乡学,这简直有点难以置信。
  
      当然!
  
      上面政策是一回事,下面执行又是另一回事。
  
      只能说……
  
      李重太懂中国人的人情世故了。
  
      不过……
  
      倒也可以真的去考察一下。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