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破竹 二

2024-04-27 作者: 糖醋打工仔
第二章:破竹(二)【求订阅】    “可以这样说,我曾大父比我要强多了。”
  
      嬴政的声音中带着些许平和,这是陈珂第一次听到嬴政话语里面带着平静、甚至是有些谦卑的语气说话。
  
      但陈珂觉着意外的同时,竟然也感觉有些正常。
  
      嬴政的曾大父是谁?
  
      秦昭襄王。
  
      秦国所有君主中,如果要评价出来一个最伟大的秦王,那么秦昭襄王就算不内定冠军,也不会弱于任何人。
  
      当然——
  
      不内定冠军的原因,并不是因为昭襄王不够强大。
  
      主要是昭襄王有一个所有上位者、所有王、或者说所有皇帝都有的毛病。
  
      他在晚年的时候变得十分多疑。
  
      熟悉历史的人、或者说学习过初中历史的人都知道,秦能够一统天下有几个先决条件。
  
      其一是当时的社会环境,七国的人们已经厌恶了战争,他们想要得到和平与统一。
  
      其二是商鞅变法为秦国提供了足够强大的后盾,让秦国的实力一跃成为七国中最为强大的一个。
  
      其三则是嬴政本人雄才大略、善用人才、加上过往的秦王六世之余烈。
  
      其四则是长平之战,让东方的几个国家中,最能打的、唯一能够与大秦抗衡的、一直阻挠大秦西出函谷关的赵国在这一场战役中彻底没有了阻挡大秦的能力。
  
      武安君白起用四十万赵国军民的性命,为大秦铺出了一条通向一统的道路。
  
      然而白起在长平之战后并没有得到善终,最终被赐死。
  
      这是所有人都知道的。
  
      少数人知道更多的东西,比如白起的死因其实是范雎之谋。
  
      简而言之,范雎得到庄襄王的信任,但是这个人心眼十分小,在白起立下赫赫战功之后,范雎开始担心自己在秦昭襄王心里的地位,从而谋划了一场离间计。
  
      最终,在这场离间计下,嬴稷赐死白起。
  
      更少数的人则是能够在这一场离间计中明白过来一件事情,那就是白起的死亡其实并不怪范雎,而怪嬴稷。
  
      为何?
  
      因为杀死白起的,不是范雎的离间计,而是嬴稷的怀疑。
  
      没有范雎还会有刘雎、王雎、李雎,只要嬴稷的心里对白起不是绝对的信任,那么他在杀了赵国的四十万军民,立下滔天功劳之后,就绝对没有任何一点活路。
  
      也正是因此,嬴稷才不能够内定所有秦王中的冠军。
  
      当然——
  
      这其中也有嬴政着实是太牛逼的原因。
  
      看着陈珂眼睛中的了然与思索,嬴政只是摇头笑着:“想必陈珂小子,你也是知道我曾大父的。”
  
      “那便好说了。”
  
      “你知道我曾大父死去之后,大秦成了什么样子么?”
  
      陈珂点头,他已经猜测到了嬴政想要说什么了。
  
      “若是臣没有记错,在昭襄王崩殂之后,孝文王继位,只是继位之后没有多长时间,便再次崩殂。”
  
      “之后便是陛下的父亲,庄襄王继位了。”
  
      嬴政点头:“那你知道,为何孝文王,也就是朕的大父会那么快的崩殂么?”
  
      陈珂低下了头,他不知道嬴政此时说起来这些是什么意思,但他低下头的同时还是说道:“臣斗胆猜测,大约是因为当时秦国内的一些争端吧。”
  
      嬴政看着陈珂,嗤笑一声:“你这小子,什么都知道,就是什么都喜欢装傻。”
  
      “明明对所有的事情都有猜测,何必如此磨磨唧唧的?”
  
      “岂不是让人笑话?”
  
      他看着陈珂,神色寂寥:“说说吧,也让朕听一听,看看你小子的猜测有多少是正确的。”
  
      陈珂这才无奈的说道:“陛下,臣的也只是猜测而已。”
  
      他在心中度量了一下词汇,这才是说道:“其实无外乎是外忧内患而已。”
  
      陈珂的心中悠然叹气,其实昭襄王去世的时候,秦国的状况与始皇帝去世的时候非常相似。
  
      首先昭襄王绝对是战国时期最伟大的君主之一。
  
      他伟大的点在于两个。
  
      一,他能忍,且有智慧。
  
      二,他活的时间长。
  
      第一点很重要,但是在第二点面前,这就一点都不重要了。
  
      昭襄王公元前304年二十二岁的时候亲政,公元前251年辞世,在辞世的时候,才放下手中的权力。
  
      在位长达五十六年。
  
      以秦国的老冤家赵国为例,昭襄王亲政的同时,赵王是历代赵王中最强的一个,也就是赵武灵王在位。
  
      公元前299年,昭襄王亲政的第五年,赵国换了王,为赵惠文王。
  
      也就是蔺相如辅佐的那个赵王。
  
      公元前266年,赵惠文王继位三十三年后崩殂,同年赵惠文王的儿子赵孝成王继位。
  
      此时,秦国依旧是昭襄王执政,为秦昭襄王四十一年。
  
      公元前251年,秦昭襄王崩殂;而仅仅在六年后,赵孝成王崩殂。
  
      秦国的一任君主,几乎熬死了赵国的三位君主。
  
      而这还是赵国王换的比较慢的情况下,换成同等的情况下,魏国、齐国已经换了四位君主。
  
      在古代那种封建社会的情况下更换君主便是一件天大的事情,他会引起国内的动荡、而且是巨大的动荡。
  
      因为国君的交替,往往代表着新旧集团的更替。
  
      而新旧利益集团的更替,向来是要打的天昏地暗,打出狗脑子的。
  
      在别的国家更换君主、国内开始动荡的时候,秦国国内在昭襄王的威压下有条不紊的发展着自己的实力、逐步的扩张自己的势力。
  
      在昭襄王前中甚至是略微后期的时候,秦国已经有了气吞六国的气势和景象。
  
      无奈的一点是,成也萧何败萧何,秦国因为昭襄王寿命长而欠下的债,在昭襄王后期因为怀疑心起之后,就一笔笔的还了回去。
  
      还的最多的时候,就是昭襄王死了的时候。
  
      前面说过,昭襄王在位时间很长,这能稳固国内情况的同时,也会让旧的利益集团无限制的膨胀、扩张。
  
      甚至膨胀、扩张到一种就连下一任国君都无法遏制的情况。
  
      这也是为何孝文王会死的那么快。
  
      嬴政用一种幽幽的、森冷的语气说道:“朕在位的时间也太长了。”
  
      “曾大父在位、执政了五十六年。”
  
      “而如今若是不更改年号,已经是始皇帝三十年了。”
  
      “朕也在位三十年了。”
  
      “更重要的是,朕的身体依旧康健,或许还能够再活个二十年。”
  
      “这也就意味着,朕执政的时间,与曾大父相同了。”
  
      他看着陈珂说道:“你明白朕的意思了么?”
  
      PS:阿巴阿巴,这两天听市级达标评优课,结果就是前两天说的承诺没做到。这个月还剩下24、25、26、27、28、29、30、31八天,别的话不多说了,大家看我表现就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