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游 二

2024-04-27 作者: 糖醋打工仔
第二十一章:游(二)【4k,求订阅】    无论这个时代的经济、科技再怎么发达,他都依旧是「封建社会」的「王朝」。
  
      这是时代的限制所决定的,也是人们的思维情况所决定的,更是人们的经济、以及自身的阶级决定的。
  
      有一位着名的思想家,他曾说过一句话非常准确的形容了这个状况。
  
      「只有背叛阶级的人,绝对不会有背叛阶级的阶级」。
  
      一个人或许会背叛他的阶级,这是每个人可能会做出的对自己最有利益、最有好处的选择,每个人的不同决定了这些选择的不同。
  
      世间有百态,所有世间有百种人。
  
      但每个阶级的「利益」一定是确切的,这个阶级不会背叛这个阶级。
  
      就如同统治阶级永远不会背叛他们自己阶级「统治」。
  
      古往今来,从南到北,从东到西,统治阶级无论做什么事情,他们都不是为了其他人,而是为了自己的阶级。
  
      就如同现在的大秦一样。
  
      始皇帝允许「工匠」变成「科学家」,允许各种发明的出现,允许各种变法的出现,允许大秦变成了现在这样一个高速行驶的列车,允许陈珂教导扶苏的时候有选择性的教导,允许诸子百家的存在。
  
      他允许黔首们拥有土地,甚至允许按照人头户口,不分男女婴的分配土地的使用权。
  
      难道是因为始皇帝英明无比么?难道是因为始皇帝心系黔首么?
  
      不。
  
      在现在的这个时代,唯一一个心系黔首的人,是陈珂。
  
      就连扶苏都与陈珂有最基本上的不同。
  
      因为始皇帝允许工匠变成科学家,是因为工匠或者科学家只是一个名称的变化,他们能够为大秦提供强有力的工具以及武器。
  
      所以这是始皇帝给他们的「奖赏」和「恩赐」。
  
      允许变法的出现,是因为变法能够让大秦更加强盛,更加有利于他的统治。
  
      允许诸子百家的存在是因为诸子百家让大秦发展的更好,大秦越好,他这个站在大秦最顶端的人才会越好。
  
      允许黔首们拥有土地,是因为始皇帝看到了黔首们饿肚子之后会干什么。
  
      允许男丁女婴不分男女的按照人头数分配土地的使用权,是因为现在大秦的人口非常稀缺。
  
      在天下方才一统的时候,也就是始皇帝元年到始皇帝二年的时间点内,整个大秦唯有两千万人口,但如今大秦的土地太过于辽阔了。
  
      北到北海州、南到东越南越,也就是如今的天海州、西到天山州,甚至是某些已经被韩信占据的地方,东到蓬来、甚至是秦奴岛。
  
      这般大的土地,只有两千万人口。
  
      这合理么?
  
      这不合理,也不利于大秦的发展,更不利于始皇帝的统治。
  
      所以始皇帝默认、允许、甚至大力推行了不按男丁女婴性别划分土地的政策,因为每一个人口都能分到土地的话,女婴一出生就被杀死的情况会大大降低。
  
      这是直接提升人口数的改变。
  
      等到这一批人长大之后,下一代的人口会更加多,黔首们会像是无穷无尽的树木一样,开始繁育更多的子民。
  
      以如今的大秦为例。
  
      始皇帝二年的时候,大秦的总人口是两千三百万左右。
  
      到了去岁,大秦的人口已经是到了三千一百多万,增长了八百多万人口。
  
      几乎是增长了二分之一的数量了。
  
      这些人口都是新生儿,年纪尚且小。
  
      但始皇帝是一个眼光非常长远的人,他看到的是未来。
  
      始皇帝四年,多了八百万的人口,男女数量几乎差不多,那么等到十三四年后呢?
  
      这八百万的人口能够再次提供多少数量的子民?
  
      在这个人口就等于劳动力、等于税收、等于「勤勤恳恳努力为他统治添砖加瓦的驴」的年代,这个发现足够让所有的统治者改变自己对于最基本的一些观念改变。
  
      管你是男是女,都是统治者治下的驴。
  
      驴不分性别。
  
      那归根结底是为了什么呢?归根结底是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
  
      扶苏想要施行仁政、施行王霸兼之的路,也同样是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
  
      只是他们父子两个的观念不一样罢了。
  
      就像是儒家和法家、道家等有什么区别么?
  
      在表面上看起来他们是有区别的,甚至在核心的某些地方他们也是有区别的。
  
      但在本质上,他们是一模一样的。
  
      儒家讲究「以德治国」,用德行治理黔首民众,让他们听从你的话。
  
      法家讲究「以法治国,用法令权术威慑臣民」,用严苛的法律治理黔首民众,让他们听你的话。
  
      道家讲究「无为而治,不要做什么政策」,用相对自己的办法,让他们选择对自己最好的办法,从而更好的统治他们。
  
      诸子百家在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在服务统治阶级,让他们能够更好的统治民众。
  
      这也就是为什么「只有背叛阶级的人,但没有背叛阶级的阶级」。
  
      因为阶级的利益,就是阶级的利益。
  
      每个阶级的利益不同。
  
      陈珂想到这里,按了按额头,心中思绪百转千回,但最终什么都没有说。
  
      他只是一个普通人而已,哪怕是穿越者,哪怕有了后世两千多年的一些思想、知识、科技又能够如何呢?
  
      陈珂只能够改变这个时代的某些观念,某些不影响统治者的观念。
  
      潜移默化的开一个口子而已。
  
      两千多年的时间不是一个穿越者就能够抹平的,他抹平的只能够是「科技」「制度」「文化」这些真实存在的现实,但永远无法抹平『观念』「思想」这种精神体。
  
      这是两千多年的鸿沟,只能够用时间去抹平。
  
      陈珂所能够做的就是加快这「世间」的速度。
  
      仅此而已。
  
      想到这里,他扭过头,颇带着些许笑意的看着李斯说道:“李公,你听陛下说了么?”
  
      “开春之后,陛下要巡游天下去。”
  
      李斯无奈的扶额:“我当然听说了,只是.....”
  
      他有些犹豫的说道:“虽然天下平定,如今百姓们也略微富足了,但陛下巡游天下,家国政务该如何处理呢?”
  
      陈珂只是哈哈大笑,指着李斯说道:“不是还有太子?”
  
      他往前走着,神色轻松。
  
      李斯微微一愣,进而好像也想到了什么一样,脸上思绪也是百转千回,最后露出了一个平澹的笑容。
  
      “原来如此。”
  
      .........
  
      始皇帝巡游,太子监国的事情就这样子定下了,大朝会上没有任何人反对。
  
      有些人认为太子监国会让天下变得更加温和,有人觉着始皇帝巡游能够使得天下安定,有人只是单纯的奉行始皇帝陛下的命令。
  
      但无论如何,都没有人反对始皇帝说要东巡的话。
  
      这场名为东巡,实则是巡游天下的东巡,时间定在了始皇帝五年的春天。
  
      为了让出巡的始皇帝陛下有更舒服的享受,研究院的人联合制造署的人开始日夜的研究如何让马车变得更加舒适。
  
      最开始的时候有人提出来改变轮子的转动以及车辆的震动,让坐在车辇上的人感受不到活动,如此就能够变得舒服。
  
      后来有人提出来在车辇上做一个罩子,这样呆在里面的人就能够不收风吹雨打,效果甚至比伞盖还要好。
  
      再后来,就逐渐的发展成了几匹马拉着一个巨大的木头做的,如同一个简易房子一样的马车了。
  
      当陈珂看到这马车的时候,内心实在是有些无语。
  
      这种马车在原本的历史发展中,还要近百年的时间才能够拿出来,果然,「享受」和「权力」改变科技,人只要想要偷懒、想要享受,那科技发展的成果就会源源不断的出现。
  
      嬴政看着这样子的马车,心里也是十分满意,他甚至有些迫不及待的想要东巡了。
  
      但,他还是要等。
  
      因为另外一件大事要提上日程了,他要将这些事情做完之后,再去东巡。
  
      始皇帝心中也是清楚的,他开始东巡后,大秦的各种事务基本上都是由太子爷就是扶苏决断了,顶多是决断了后,每日将一些政务快马加鞭送到他手里。
  
      这在本质上是一种权利的过度。
  
      嬴政对此事心知肚明,扶苏也是明白自己父亲的意思,满朝文武聪明的人也已经是嗅到了权力改变更移的气息。
  
      始皇帝还年轻,自然不可能这么早的就将权力和位置让出去。
  
      但,他正在开始做这个事情。
  
      或许距离始皇帝让出皇帝的位置还有十几年,二十年。
  
      可一个新的利益集团的培养,不正是需要这么长的时间么?
  
      始皇帝不希望有人挑衅自己的权威,但他克制了自己内心的欲望,允许自己的儿子开辟属于自己的集团利益。
  
      如此是为了大秦更换统治者的时候,不会产生更大的动荡、
  
      前车之鉴。
  
      .........
  
      始皇帝四年的冬天过的很快,几乎是嗖的一声就过去了。
  
      大雪一直落下,落在地面上将一切都是给染就成了雪白的颜色,会稽郡的人们感受到的却并不是冬天,而是夏天。
  
      他们的内心如同夏天一般火热。
  
      因为秦律·民生法关于哄抬物价的规定以及东越、南越树林可以随意砍伐的原因,大秦这一年的柴火价格疯狂的降低。
  
      从最开始的二十钱,到了之后的十五钱、十钱、再到如今的五钱。
  
      五钱。
  
      这已经是一个低廉到所有黔首都觉着有些不可思议的价格了,他们如今的生活好了,一家的收入大概在上百钱左右。
  
      如今的大秦户籍家门构成,大多数一个已经中年的父亲,几个成年壮丁,数个未曾长成的孩童,以及几个女卷。
  
      依照如今的秦律,女卷依旧无法外出挣钱,但若是跟随丈夫出门做一些小生意贩卖东西也是可以的。
  
      柴火已经正式从一个「冬日奢侈品」变成了家家户户都能够用得起,也舍得用的东西了。
  
      根据丞相署收到的文书情况来看,今年被冻死在家中、街头的黔首数量大大减少,甚至不如往年的十分之一。
  
      难熬的冬天,大秦不仅熬过去了,且所有熬过去的人们不再是一种疲惫的、生病的、孱弱的姿态,他们以一个最好的、最优秀的身体迎接始皇帝五年的春天。
  
      这对于春耕来说是有利的。
  
      孩童们也在逐渐的长大,可以帮忙了。
  
      王翦、章邯、赵佗等大军依旧没有离开会稽郡返回,因为砍伐树木、修建城池不仅仅是黔首们的责任,更是他们的任务之一。
  
      如今军中的待遇十分好,所以做一些体力活的时候,士兵们也没有什么意见。
  
      打仗虽然能立功,但或许还会出事、有生命危险,可是修建城池同样有功劳啊,甚至还不会出事,没有生命危险。
  
      在这样子的努力下,东越、南越的丛林开始逐渐的被开垦出来,有了一片片肥沃的可以耕种的土地,大面积的坦途开始出现。
  
      就在这个时候,从中牟县千里迢迢运送过来的石灰到了。
  
      卢生站在石灰的面前,他对于石灰并不陌生,甚至可以说是熟悉了,毕竟这本来就是他们这一派发明出来的东西之一。
  
      他只是挠了挠头,看着从咸阳城送过来的信件,脸上带着些许的不可思议。
  
      “原来还可以这样么?”
  
      信中所说的是用水泥的构成材料以及配方比重,甚至还有百炼锻钢法,以及陈珂提出来的「钢筋」混杂「水泥」的修建方式.......
  
      这一切都让卢生感觉到讶异。
  
      但转瞬间他就是有些惊喜,因为这样子一来,修建速度会提高,是往常的数倍,这是一件好事。
  
      卢生扭头将信件递给了王翦,笑着说道:“王将军,您瞧一瞧。”
  
      他的眉宇中带着兴奋:“若按照这样的方法修建,天海能够成为天下第一城啊!”
  
      王翦则是一眼看透了这信件中所带着的目的,笑了笑说道:“不是天下第一城,而是天下第二城;”
  
      他的神色中带着些许笑意:“从咸阳传来的消息,陛下要东巡了。”
  
      “等到天海用这种方法修建,验证了可行性后,咸阳只怕也会开始动工吧。”
  
      “依照陈珂那小子的性格,咸阳城只怕是会成为一座真正宏伟的天下第一城!”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