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调查,暗手

2024-04-28 作者: 执笔见春秋
第二十四章:调查,暗手    老爷子走后,朱英深思一番,唤来张伯。
  
      “去想办法查一查,这个老爷子是什么来头。”
  
      迟疑了下,朱英继续嘱咐道:“朱国瑞这个名字可能是个假名字。”
  
      “不过朱姓应该是真的,跟随当今陛下来的南京,身份地位如此高,六十岁左右的年纪,应当不难查。”
  
      “查清楚后,尽量把老爷子的家庭成员也调查清楚。包括子孙,哪怕是一件死去的子孙,也全部统计起来。”
  
      听到东家的吩咐,张伯点头称是,不过犹豫了下说道:“东家,我们在京师的人手不是很够,恐怕....”
  
      “不要怕花银子,不过你也要小心点,京师这边不比西域,当今陛下最恨贪官污吏,怕是银子也不是那么好使。”
  
      朱英微微沉思后,便继续道:“换成绸缎之类的物品,看情况做得隐蔽些,别把自己人给搭进去了。”
  
      “是,东家。”张伯领命离开。
  
      京师不比西域,那边天高皇帝远,相对来说朱英使点银子,关系网比较方便布局。
  
      但是京师这边,天子脚下不说,尤其是锦衣卫。
  
      据说一些大臣,连晚饭吃了什么,夜里聊了什么,都被锦衣卫监视着。
  
      因为贪污受贿死的大臣特别多,人人都战战兢兢的,上朝都要留个遗书啥的。
  
      便是银子摆在面前,都不见得有胆子收。
  
      一个不好,说不准直接举报了。
  
      行贿罪,也是大罪,就目前来说,一旦确定行贿,处死的几率大概是百分百。
  
      朱英虽然认为老爷子和自己并不是亲爷孙。
  
      不过既然是相貌如此接近,可能血缘关系也不远。
  
      查出老爷子的身份后,想必自己的身世也就浮出水面了。
  
      之前是查起来太难,现在既然有线索,顺藤摸瓜问题却也不大了。
  
      ......
  
      “殿下,喜事,大喜事啊。”
  
      南京燕王府中,燕王朱棣正在浇花,陶怡情操。
  
      姚广孝直接推门而去,大声说道。
  
      “什么喜事,说来听听。”朱棣笑着说道,同时挥挥手,四周的侍卫仆从躬身退下。
  
      这里是京师,和北平不同。
  
      虽说锦衣卫从不监视皇室子孙,但还是小心一点好。
  
      姚广孝的性子,朱棣十分了解。
  
      张口闭口就是一些大逆不道的话,若是被人听了去,一旦传开。
  
      尤其是现在这个时刻。
  
      让父皇乱想,可就不妙了。
  
      朱棣能够明显的感觉到现在的父皇,精神上有些疯狂。
  
      真把自己的藩王给收回去,那可就凉凉了。
  
      虽然自己现在的位置,也非常的关键。
  
      但指不定父皇脑子一热。
  
      姚广孝见人都走后,这才走到燕王朱棣旁边,小声说道:
  
      “监视茶楼的人,今天看到锦衣卫都指挥室,很一位老爷子,一同去了茶楼。”
  
      “没过多久,朱英就回去了。”
  
      短短两句,却是让朱棣浇花的手,顿时就停了下来。
  
      立即问道:“你确定那是蒋瓛?”
  
      “确定,在进去后,我又另外使人过去看了,况且当时四周多了一些陌生人盯着茶楼,必然是锦衣卫暗卫。”
  
      姚广孝肯定的说道。
  
      两人的聊天中,并未涉及那位老爷子。
  
      因为他们知道,蒋瓛作为锦衣卫都指挥室,同时也是陛下的贴身侍卫。
  
      只要确定了他的身份,那老爷子必然就是陛下。
  
      “真是天助我也,这等事情,没想到父皇自己发现了。”朱棣笑道。
  
      随后询问姚广孝:“那边的事情,是否已经安排妥当了,这个可不能有半点马虎。”
  
      “若真是被父皇发现,毫无半点干系,对本王来说,可就没有丝毫意义了。”
  
      姚广孝回道:“殿下放心,按照现在的时间来算,应当我的人已然是到了那边。”
  
      “这等事情,不必太过刻意,以陛下的性子,肯定会让锦衣卫彻查。”
  
      “那么我们的安排,就有用了。”
  
      “便是九分真,一分假就足够了,插入太多,反而不美。”
  
      “只需给陛下一个念想,那么事情便是大有可为。”
  
      燕王朱棣点点头,在这个方面的暗手,他和姚广孝反复确定过。
  
      知子莫若父,反过来说,作为儿子的朱棣也很了解父皇的性格。
  
      尤其是现在,猜忌,多疑非常的明显。
  
      就在朱棣和姚广孝详谈的时候,门外有侍卫禀告。
  
      “殿下,有锦衣卫来传陛下口令。”
  
      朱棣和姚广孝对视一眼,随后说道:“让他进来。”
  
      锦衣卫进门传道:“陛下口谕,令燕王即刻入宫面圣。”
  
      “儿臣遵旨。”
  
      朱棣微微躬身后,向姚广孝轻轻点头,便随同锦衣卫一同朝皇宫过去。
  
      此时,朱元璋已然和蒋瓛过了奉天门。
  
      走在奉天殿的广场上。
  
      正常的召见和处理事物,朱元璋一般都是在华盖殿,便是奉天殿后。
  
      “关于朱英的事情,一定要彻查,查得仔仔细细,不能有半点疏漏,任何蛛丝马迹,都不能遗漏。”
  
      朱元璋沉声对蒋瓛嘱咐道。
  
      蒋瓛躬身道:“臣明白,方才已然查出,朱英户籍淮西,臣已然派出百名校尉,将对朱英公子那边,仔细探查。”
  
      一次性出动上百锦衣卫,显然蒋瓛也是知道其中的重要性。
  
      其实现在调查一个人,对朝廷来说并不算很复杂。
  
      因为户籍限制地的缘故,农民都是不准四处走动。
  
      一些人甚至一辈子都没出过村口三十里路。
  
      哪怕是行商,四处走动也有路引记录,个人的踪迹相当好查询。
  
      只要是在大明疆域。
  
      朱英包括其父亲的行商路线,某年某月某日到达了哪里,都能查得一清二楚。
  
      直接调卷宗就可以了。
  
      这便是为什么在古代,哪怕通缉犯的头像完全不像,下了海捕文书也能抓到人的缘故。
  
      很容易就可以把搜查的范围缩小,因为人口流动很低。
  
      除非自己一个人住在野外,不与外界沟通,那就另当别论。
  
      便是在朱元璋和蒋瓛聊天的时候。
  
      南京城,神策门所在。
  
      上百锦衣卫骑着骏马,呼啸而去。
  
      他们的目标,便是朱英的老家所在,淮西。
  
      ps:求推荐票,月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