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这皇位,我朱英怎么就坐不得?

2024-04-28 作者: 执笔见春秋
第101章:这皇位,我朱英怎么就坐不得?(求月票求订阅)    当老爷子说起蓝玉的时候,朱英就意识到一种可能。
  
      自己主宰大明的可能。
  
      说实话,他对于关于自己身份的猜测,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或者说,从来到大明,苏醒的那一刻开始,他就从未想着靠身世来做些什么。
  
      能够走到今天这一步,是他自己一步步争取过来的。
  
      从野狗的嘴里抢食,到如今一方军阀。
  
      如果不是时运不济,恰逢明初大世,元末的逐鹿中原,成王败寇还犹未可知。
  
      然自古以来,都是时势造英雄,并非英雄造时势。
  
      没有大势所趋的情况下,朱英能够到今天这样的地位,区区一介商贾,不过十年便掌控如此庞大的势力。
  
      已经是相当不错堪称传奇了。
  
      朱英若是想称王,高丽那边,还有李成桂什么事情。
  
      便是现在谋划安南,在朱英看来,都算不得一个难题。
  
      计划之中,五年之内,他必征服安南,开国称王。
  
      甚至这五年的时间,在朱英看来,都只是为了更好的发展安南,掌控安南,顺利接手。
  
      毕竟安南的人口不算多,混乱之下出现大量死伤,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目前,一个绝佳的机会,摆在朱英的面前。
  
      足以让朱英掌控安南的步伐,至少能加快两年。
  
      这也便是为何哪怕猜出了老爷子的身份,甚至对自己的身份有一定的猜疑的时候,他还是选择前往安南。
  
      也就是昨夜,今日。
  
      老爷子的突然到访,
  
      尤其是那一句,让他和蓝玉见见的话。
  
      让朱英的心中,升起波澜。
  
      一丝丝淡淡的希望,一撮撮燃烧的火苗,在朱英的心中升起。
  
      我若是能及继位大明,何须去安南那山沟子里,谋求发展。
  
      我若是能掌控大明,以大明之火器,征服天下,何异于唾手可得。
  
      想到这里,朱英的身子,有些微微的颤抖起来。
  
      并非害怕。
  
      是激动,是兴奋,是强烈的,充满着激情的动力和欲望。
  
      他的人马,他的势力,他的财富。
  
      和整个大明相比,如同汪洋大海中的一个小水滴。
  
      尤其是大明万万人的人口。
  
      还有那世界第一大明水师。
  
      能够做的事情,简直太多太多了。
  
      有他的相助,火器的发展,显然可以直接呈现腾飞的趋势。
  
      不需要大量的军队,不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去打一场战争,也不需要堵上大明的根基。
  
      只需要强化火器。
  
      火药颗粒化,加强火统,火炮的威力和续航。
  
      在弹药充足的情况下,数百人就能征服一个小国。
  
      数百人的行动对于大明而言,根本不会有任何的负担。
  
      经济制裁,文化入侵,教育改革,农业研究,内政调整。
  
      还有如今,大明的百万雄狮。
  
      纵观如今天下,谁能阻挡!
  
      “我说燕王在北平的时候,怎么一直阻拦着我不让出城,原来竟是如此。”
  
      当时朱英对于朱棣的一些行为,感觉到迷惑看不懂。
  
      这个时候想起来,心里就很是清楚了。
  
      “话说回来,我还得好好感谢燕王,要不是他,我大概可能直接去往安南了。也就见不到老爷子。”
  
      “时也,命也。”
  
      想到这里,朱英不由嘴角微微翘起。
  
      燕王朱棣的那点心思,在朱英得到足够的信息后,只需要微微思索,就能猜个透彻。
  
      “只是燕王,难道你就真的认为,若是让我上位,你还有翻牌的机会?”
  
      “不过也是,对你来说,或者说对你目前来说,唯一能够看到的希望,也就是在我身上吧。”
  
      “唔...或许我更应该感谢姚广孝,这个主意,应当便是他所想的,真是贴心呐。”
  
      想起姚广孝,朱英就觉得很有意思。
  
      这人根本没有忠诚可言,唯一的目的,所有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自己心中的抱负。
  
      哪怕为此搅动风云又如何。
  
      毕竟在姚广孝的脑海中,便是那句:贫僧只知天道,不管民心。
  
      “也是和我类似,不逢时势,不过这么好的人才,在大明真是可惜,去海外教化番民多好。”
  
      最初朱英接触到姚广孝的时候,他就想试试,能不能把姚广孝拐走,带到安南去。
  
      姚广孝精通儒释道三教,又懂阴阳术数。
  
      如若能够在海外发光发热,那简直是一大神器。
  
      只是和姚广孝接触一番后,朱英就感觉到十分遗憾。
  
      在和姚广孝的交谈中,不难感受到,姚广孝心中对于实现在大明的抱负太过于执着了。
  
      朱英自忖凭借三寸不烂之舌,估摸着也说不动他。
  
      若是早个十年二十年,大概是没有问题。
  
      但是姚广孝已经老了,元末出生,今年的姚广孝,已经五十七岁了。
  
      这在如今的大明,可以说是已经超过了平均的寿命。
  
      如今大明人均寿命不到五十,五十七岁的姚广孝,已然算得上是高寿了。
  
      而他如今,籍籍无名,尚未成事。
  
      大明皇帝朱元璋活着的每一天,他姚广孝就翻不起任何的风浪,整个大明,也没有谁能够翻得起任何风浪。
  
      哪怕是他全部希望寄托的燕王朱棣,在朱元璋的面前,根本没有任何的反抗心思。
  
      如此高寿的姚广孝,不停的在京师布局,联络他人,孜孜不倦。
  
      便是因为,他要跟朱元璋进行寿命上的赛跑。
  
      他更是想告诉朱元璋,你不用我,是你的损失。
  
      这话,估计就是姚广孝,最想在地下和朱元璋见面后,想说的话了。
  
      不过现在嘛,嘿嘿。
  
      还是去海外发光发热吧,也一样能青史留名呢。
  
      想到这里,朱英的眼中闪过一丝玩味。
  
      “要是燕王朱棣知道,若是没有我,日后他照样能当上这大明帝国皇帝,会不会有种特别开心的感觉呢。”
  
      “我可不是朱允炆,躺平都能赢的局,还能玩垮了。真就成了古往今来最大的笑柄。”
  
      “史上唯一藩王造反成功的,也就朱棣这么一位吧,真有意思,还是在朱元璋给扫除所有障碍之后。”
  
      朱元璋给在朱允炆安排皇位的时候,可不仅仅对于淮西武将集团的清扫。
  
      各大藩王,边疆九大塞王。
  
      对于他们的军权,同样有着很大的限制。
  
      不管是粮饷,还是各方面都有掣肘。
  
      亲王能够直接统属的军队,顶多只有三万。
  
      这和大明的百万雄狮相比,朱元璋完全不可能想到,自己这个孙儿能输。甚至于朱棣都想不到,自己能赢。
  
      况且只是区区四年,这大明就给易了主。
  
      不过对于朱元璋来说,终究这个家还是这个家,儿子孙子,都是正儿八经后代,没可能落到外人的手里。
  
      院子里,思绪越发透彻的朱英,缓缓的起身。
  
      他要争。
  
      争这大明皇位,争这天下之主。
  
      他朱允炆能坐得上这皇位,我就不能做得?
  
      朱棣,姚广孝,晋王朱棡,朱高炽,朱济熺,老爷子。
  
      他们的身影,从朱英的脑子里依次闪过。
  
      身份变了,计划也要变了。
  
      从今日开始,他将主动出击,想尽办法去争这皇位。
  
      老爷子的音容笑貌在朱英的脑海中盘旋。
  
      或许之前,他不知道,没想太多。
  
      但这之后,一切就要变了。
  
      朱英清楚的明白,他是有很大胜算的。
  
      不然老爷子不会安排蓝玉过来。
  
      “好像,如若没错的话,我当是凉国公蓝玉的外甥孙吧。”
  
      想到这里,突然朱英发现一个事情。
  
      貌似,我爹刚死?
  
      好像是,现在我爹的灵柩,还停留在皇宫里,没有下葬吧。
  
      朱英对于这个从未见过面的父亲,有些好奇。
  
      太子朱标,可是号称古往今来,位置最为稳当的储君。
  
      对于自己的亲爹朱标,朱英自然谈不上有多大情感,悲伤之类的情绪更不可能。
  
      “好歹也是我亲爹,假若和老爷子说说,我应该有机会去见上一见,送上一程,也算是全了朱雄英的孝顺。”
  
      “目前,唯一能够证明我身份的,就只有那块布条了。”
  
      朱英眉头微微皱起。
  
      虽然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是从河边醒来,但目前得到的消息,也足够让他明白自己的身世了。
  
      老爷子说长得像,这么坚持。
  
      加上同样是洪武十五年那一年,那一月。
  
      这天下就没这么巧合的事情。
  
      最为主要的,当朱英苏醒的时候,他可是细皮嫩肉的,这根本不是寻常人家能够培养出来。
  
      所以他才会派人去京师里寻身世。
  
      周边的一些村落,小镇都直接无视了。
  
      “老爷子调查我的事情,锦衣卫肯定知道,我去找他们要个驿站的通行文书,当不是什么难办的事情。”
  
      朱英并非迂腐之人,早在草原上打拼的时候,就常用狐假虎威,借力打力的套路。
  
      现在虽然自己的身份,还存在被质疑,甚至老爷子都无法公布的情况。
  
      但锦衣卫那边,自己若是想去办点事情,应当是很简单的。
  
      想清楚了,朱英也不犹豫。
  
      没有带张伯,独自出门而去,前往锦衣卫衙门。
  
      毕竟有些事情目前来说,知道人还是越少越好。
  
      此时正是申时,便是下午三点多时候。
  
      京师的街道上熙熙攘攘,好不热闹。
  
      然朱英看向这些行人的时候,眼神已然变了味道。
  
      这些人,日后当是我的子民呀。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