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章:大婚

2024-04-28 作者: 执笔见春秋
第397章:大婚    三月十八,如期而至。
  
      正阳大道自正阳门到正阳广场,张灯结彩,红布铺地,禁卫戒严。
  
      道路两边,是密密麻麻的大明百姓。
  
      他们对着道路的尽头,翘首以盼。
  
      「来了,太孙妃来了!」
  
      随着一阵阵惊呼声响起,马上就听到有声乐传来。
  
      只见正阳大道远方,前面是鼓乐队伍,另有数十缇骑护卫随行,在那正中央的,便是十六力士,抬轿而行。
  
      十六抬大轿,便是帝王专属了。
  
      其实像目前朱英,叶月清这种情况,在古今历史上是很少发生。
  
      作为太孙的朱英,现在享受的是皇帝才有的待遇,当然这个待遇也是朱元璋特批的。
  
      其他朝代,太子是另有一套礼仪制度的安排。
  
      有些朝代,甚至皇帝和太子之间更有间隙发生,自然不可能有如此宏大场面。
  
      而当上皇帝后,也没了娶亲这个流程。
  
      直接就到了册立皇后的流程了。
  
      更别提百姓观礼。
  
      正阳广场上,百官恭立两侧,在正上首,大明升旗台下。
  
      朱元璋端坐于龙椅之上,朱英站立在旁。
  
      「大孙,此刻心情如何。」
  
      朱元璋看着眼睛一动不动盯着前方的大孙,笑问道。
  
      朱英闻言,转头笑道;「爷爷莫要取笑孙儿,这是孙儿第一次大婚,怎的也说不上心里头是个怎样的感觉。」
  
      朱元璋笑了笑,看向正阳大道尽头,那缓慢走来的送亲人员。
  
      眼神恍惚,似乎看到了曾经自己结婚的场景。
  
      那个时候,他是郭子兴的亲兵九夫长,打仗时身先士卒,获得的战利品全部都上交郭子兴。
  
      得了赏赐,又说功劳是大家的,就把赏赐分给大家。
  
      郭子兴很欣赏朱元璋,想到至交好友马公的托付,便就将马氏,嫁给了朱元璋。
  
      那个时候的朱元璋,还是叫朱重八。
  
      而军中的军士,对于他的称呼,也是改为了朱公子。
  
      而朱元璋婚后,也改了正式的名字。
  
      朱国瑞。
  
      便是最早认识朱英的时候,说的名字。
  
      想起曾经的自己,朱元璋嘴角微翘,眼角却留下泪水。
  
      曾经大妹子在身边的美好,已经再无法返回了。
  
      喧嚣的鼓乐声,让朱元璋回过神来,意识到今天是大孙的大好日子,连忙擦去眼角的泪水。
  
      这一幕朱英并没有发现。
  
      他的心神,都被前面越来越近的送亲队伍给吸引住了。
  
      前世今生,这都是他第一次的婚姻,还没恋爱过,就已经到了娶妻的地步了。
  
      成家,
  
      多么遥远的词汇,现在已经摆在了眼前。
  
      嘴上没说什么,心里头却已经有了不同的感觉。
  
      一种很奇妙的感觉。
  
      或许是受到了前世的影响,一股无形的责任,在肩头落下。
  
      再要不了多久,他就会担任一个父亲的角色。
  
      心神纷飞之间,队伍已经到了正阳广场。
  
      「还愣着作甚,赶紧去呀。」
  
      耳边传来老爷子的催促,朱英应了一声,连忙过去。
  
      当朱英从大明升旗台这边走过去的时候,百官作揖,将士单膝跪地,百姓俯首。
  
      更有乐鼓响起。
  
      身后,是大明国旗,第一次缓缓升起。
  
      朱英走到轿前,牵披着红盖头的叶月清,缓缓走到朱元璋跟前。
  
      听着旁边礼部官员宣读昭文,朱英感受到叶月清手中的紧张。
  
      不似民间拜堂,作为大明长孙,太孙储君,是由礼部官员祭告天地,拜祭先祖。
  
      许多仪式,与当时太孙册立大典有些类似。
  
      对于百姓来说,自然是典雅庄重。
  
      一番仪式过去,便已经到了正午。
  
      剩下的,自然是到皇宫里面举行。
  
      ......
  
      「今日是三月十八,太孙殿下大婚之日,我等奉命在外,无法庆祝,今日,便就彻底拿下反贼,平定陕西,作为太孙殿下贺礼,诸君可愿否!」
  
      大帐之中,蓝玉起身,沉声说道。
  
      今日是太孙殿下大婚,他却只能在这里***,无法祝贺,这让蓝玉的心中,非常之不爽。
  
      民家俗话,天大地大,娘舅最大。
  
      朱英的生母,可是蓝玉的外甥女,姐姐的女儿。
  
      按照辈分说,蓝玉就是朱英的舅老爷。
  
      大明如今宗族关系,未出五服,便就算作血脉亲戚。
  
      然现在他却没法以亲家娘舅老爷的身份,去给朱英祝贺。
  
      至于常家的常升,常森两兄弟,哪有什么身份可言,如何比得上自己。
  
      听到凉国公蓝玉的话,曹震首先就站起来表态:
  
      「这些阴沟里的老鼠,整日东躲西藏,这些日子来,根本不敢跟咱们大军抗衡。」
  
      「如今他们老巢的位置,也已经摸清楚了,大将军允我三千将士,我自当为先锋,杀他个七零八落,定叫这些反贼,乖乖俯首。」
  
      曹震这话,倒不算是吹牛。
  
      这些天围困田九成等反贼,中间多次小规模的伏击战,都是以大明完胜。
  
      反贼们毕竟没有经过系统的训练,而且造反的时间不长,也就打过两场顺风战。
  
      这两场战役,可谓是一边倒局面,对于士卒提升的效用不算大。
  
      即便是打略城的时候,也是有晋商安排内应,围了两天,就一举夺得城门,拿下城池。
  
      而反观蓝玉这边,都是积年老卒,且为京师卫所。
  
      在日常操练还有各方面上,战力不必曾经逊色,也因为天子脚下,自然没有什么人敢糊弄,暗中行贪污之举。
  
      加上玄甲卫的出现,卫所将士的战力,更是大大增加。
  
      山林之战,并非是向平原一般人多就能得胜,一支精锐军士的冲锋,效果更佳。
  
      随着曹震符合,更多将军也纷纷请命。
  
      蓝玉自然没有拒绝的道理。
  
      而此刻山寨之中,便是一片愁云惨淡的景象了。
  
      即便是高福兴通过多次计策,把士气提升起来,然而在硬实力这块,相差太大。
  
      官军精锐,根本不是这些刚刚起义的农户,就能对抗的。
  
      十多人的小队伍,一旦遭遇大明官军,便就只有覆没的下场。
  
      往往一名官军,就能追着四五人砍杀。
  
      不管是在军备上,还是个人搏杀能力,这部分的差距极大。
  
      「高先生,现在咱们的山寨里,已经没有任何气势可言了,昨日便已有数百逃兵。」
  
      「再这般下去,要不了多久,山寨就得完了。」
  
      「今日晨间,众多头领左右推脱,都无人敢去巡山。」
  
      「现在该如何是好,高先生可有什么计策。」
  
      田九成拉着高福兴,在大寨后方密谈。
  
      案台上的美食,根本无法勾起任何食欲。
  
      现在的田九成,已经可以说是六神无主了,原以为至少能撑个两月,
  
      关键就是粮食问题。
  
      没想到一个月不到,就已经是山穷水尽的末路。
  
      大明的官军是真的狠,数十支小队在山林子里穿梭,将巡山的人员,各种袭杀。
  
      现在只能是紧闭寨门,龟缩不出。
  
      这个时候的高福兴,已经没有了曾经的胸有成竹,反而脸上有几分慌张。
  
      「大王,恕我直言,现在官军的多次胜利,已经将弟兄们的士气,彻底击溃,按照我的估计,也就近两天内,官军当会对山寨发起一次总共。」
  
      「而这次总共,对于咱们山寨来说,就是生死攸关之际。」
  
      「若是能将官军打退,咱们山寨或许就能得上多日安宁,也许能拖到明廷放弃的时候。」
  
      听着高福兴的分析,田九成思索片刻后,不由问道:「先生说或许,难道打退了也不能保下山寨吗。」
  
      高福兴苦笑道:「这次统军之人,乃是大明名将凉国公蓝玉。」
  
      「蓝玉的脾性,在整个大明,可谓是人尽皆知,据说去年,直接就把吏部尚书詹徽给打了一顿,还把人家的府邸给围住,不准上奏。」
  
      「这般人物,最是暴虐,若是第一次兵败,极有可能不计伤亡,强行大军攻山。」
  
      「这些官军的实力,近段时日来大王也应该是看到了,和咱们先前所打的官军,完全不在一个级别,个个悍勇无比。」
  
      「随便一个老卒到了咱们山寨,都是头领级别,而在对方,只是一小卒。」
  
      田九成此刻突然意识到,即便是借助地利优势,也根本无法阻挡明廷官军。
  
      或许之前选择围困也没有直接攻上,唯一的原因大概就是春耕。
  
      想到这里,田九成不由苦笑道:「若是咱们现在投降,还有活路可言吗。」
  
      高福兴摇头道:「别人或许有,大王与我,自是死路一条。」
  
      听到这么肯定的语气,田九成也知道是个奢望了。
  
      可惜自己筹谋数载,一举起兵,半年不到,就要破灭。
  
      左思右想间,田九成的眼中闪过一丝狠辣。
  
      「高先生,如今来看,即便是守住了第一次明廷冲锋,咱们也只能落个兵败人亡的下场。」
  
      「老话说得好,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不如就此逃走,潜伏下来,再寻机会。」
  
      高福兴苦涩的说道:「现在前后被围,哪还有什么退路可言。」
  
      「就是想逃,又能逃到哪里去。」
  
      田九成深深的看了眼高福兴,而后道:「先生有所不知,我之所以选择在这建造山寨,自然有其缘由。」
  
      「在山腰我之住所,有一条密道,可通向山后小路。」
  
      「平时官军游荡,自然很那逃脱,但若大军前来,便就有了机会可言。」
  
      「让他们在前方鏖战,吸引官军注意,咱们便就带上数百亲信,从后山退走。」
  
      高福兴听到这话,心中一动。
  
      他竟是不知道,田九成还有这等隐秘藏着,竟然连自己都不知晓。
  
      只是稍作深思,高福兴道:「若是我等直接溜走,怕是在时辰上有些来不及。」
  
      「要是被其他人知道大王已不在山寨,届时士气崩溃,明廷官军轻而易举突破寨门。」
  
      「虽然我不知晓大王密道有多么隐秘,但是被发现端倪,我等在这群山之中,也能逃出生天。」
  
      听着高福兴的分析,田九成牙关紧咬道:「先生只管放心。」
  
      「密道之事,所知者不过三两人,到时候明廷大军攻来,我命心腹王金刚奴前方率军镇守,必定可以给我们争取到足够的时机。」
  
      听到这话,高福兴的眼神闪动。
  
      王金刚奴,在整个山寨之中,算是最为能战者。
  
      此前起兵造反之时,便就是悍勇无比。
  
      高福兴不用多问就知道,田九成肯定没有告诉王金刚奴密道之事,这个时候把他推出去,完全就是送死。
  
      只是迟疑片刻,高福兴还是问道:「山寨不大,我等离开之事无法隐瞒太久。」
  
      「大王还要率数百亲信共同而去,更加容易暴露,到时候王头领若是降了明廷,岂不是作无用功。」
  
      高福兴实在无法理解,田九成怎么到了这个时候,还想着自己的金银财宝。
  
      数百人对于山寨中三万多人来说不算什么,可是这都是田九成的亲信。
  
      一下子消失这么多人,谁都会差距到问题。
  
      田九成听到这话,微微一顿后,迟疑片刻才解释道:「先生放心,王统领必定会在前死战到底,即便知晓了我等离去,亦是如此。」
  
      听到这话,高福兴算是明白了。
  
      王金刚奴对于田九成一直都是全力拥护,忠诚无比。
  
      自然在此前,田九成有恩于王金刚奴方能如此。
  
      田九成已经料定,就算是王金刚奴知晓了这个消息,也会选择力战而亡。
  
      高福兴没有多问。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只是可惜了王金刚奴这般忠义之士。
  
      就在高福兴回去准备细软的时候,山寨里传来大呼:
  
      「官军攻山了!!!官军攻山了!!!」
  
      高福兴听到这个呼声,不由有些鄙夷。
  
      鄙夷山寨,亦是鄙夷自己。
  
      同时心里面也算是落下一块石头,没有丝毫犹豫,拿着包裹避开人群,就往田九成住所而去。
  
      山下,
  
      曹震骑在马上,身后数千将士,他抬头看向山腰紧闭寨门,还有周边哨塔。
  
      冷笑道:「真当区区寨门就能阻拦本将军。」
  
      随后大喝一声:「弟兄们,抬上火炮,让这些贼子们知晓我大明火器之威!」
  
      随着曹震令下。
  
      将士让出道路,十多门大将军炮,被推上前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