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5章:后装燧发枪

2024-04-28 作者: 执笔见春秋
第765章:后装燧发枪    乌斯藏都司。
  
      大量的骑兵队伍不断的从九边汇集过来。
  
      骑兵这个兵种,正常情况下行军的速度并不快,这似乎有些跟想象中的不一样。
  
      实际上除了特殊的奔袭外,骑兵还会有大量的辅兵跟随。
  
      步兵自然是步行,还需要拉着许多辎重,粮草。
  
      动辄骑马奔袭数百里,是非常少见的情况。
  
      再厉害的骏马,也是需要休息的,它们并不能一直奔跑,甚至很少说能够长途急行军,这对于战马的损伤会很大。
  
      只有抵达了作战目标附近,骑兵才会脱离步兵单独行动。
  
      蒙古骑兵的急行军,是携带七八日的干粮,一人两骑,而后轮流在前方引导马群,骑兵们则在马背上轮流休息。
  
      蒙古军平时也不会这样损耗马力。
  
      九边的两万骑兵,也不是呼啸着一起,而是分成了二十个千骑。
  
      每个千骑队伍会配备两千辅兵。
  
      这些辅兵除了拉粮草外,同样也可以充当步兵。
  
      辅兵和步兵最大区别除了战力外,还有甲胄。
  
      辅兵通常是没有甲胄的。
  
      九边骑兵抵达乌斯藏都司城之前,就已经通过驿站先行传来了消息。
  
      骑兵队伍来到后,就跟着安排的人员去进行安置。
  
      都司城内酒楼里,顿时就被大量的千户占据。
  
      “曹泰,你这家伙也忒慢了些,我等已于两日前抵达,却迟迟不见你人影,莫不是路上风沙迷了路。”
  
      说话的青年是濮屿,开国功臣乐浪公濮英之子。
  
      他说的曹泰,则是开国功臣安国公曹良臣之子。
  
      濮屿话音落下,周围立即传来了一阵哄笑之声。
  
      曹泰脸红脖子粗的喊道:“谁迷路了,我那是被沿途的风景所影响,你们这些粗人,只顾着赶路,却不见周遭美景,真是文盲。”
  
      听着曹泰这话,大家又都笑出来声来。
  
      那边东莞伯何真之子何荣不由说道:“知道,知道,就你曹泰读书多,咱们都是文盲,也不知去年考试之际,是谁因不合格被教官斥责,把咱们班的下限都给拉低了。”
  
      大家肆无忌惮的开着玩笑,很是熟络。
  
      在这里,一共有二十名千户,除了年轻的特点外,便就是家世显赫。
  
      哪怕最低的千户,其父辈也是大明勋贵。
  
      当然,在这里大多数的父辈,基本上都已经去世。
  
      而他们,可以说是京师真正的勋贵二代。
  
      当初,朱英就把这些二代们,一股脑的丢进了大明军事学院进行操练。
  
      骑兵是大明最为昂贵的兵种,而打造属于大明的强势骑兵,也是大的需求。
  
      即便是在工业化不断进步的大明,骑兵的强大也完全不可忽视,至少在数百年内,骑兵的强大都不可能被替代。
  
      除非是工业再次更新替代,造出了汽车,摩托车。
  
      这么大的跨越,至少朱英活着的时候是没办法看到了。
  
      因此骑兵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草原军事基地训练的骑兵队伍,朱英就把这些从大明京师军事学院操练过后,又丢了过去。
  
      很显然,这些从小就接触军事,并且受到了父辈影响的二代们,表现要比普通人更加优秀。
  
      穷学文,富练武。
  
      他们的根基底子要更加扎实。
  
      其中很多还继承了父亲的爵位。
  
      可以说这是目前大明最有牌面的一群青年了,个个都是勋贵,还是大明最强的兵种。
  
      他们身上穿着的甲胄,是大明科研司最新的千锻钢所制,还进行了拉纹处理。
  
      比普通的甲胄要更加的轻薄,也更加的坚固。
  
      至少目前的火铳无法击穿,近距离也只是留下个浅浅的凹坑。
  
      “好了,别说这些,据说太孙给我们安排了一批秘密武器,是科研司最新的产出。”
  
      “就是要给我们这次阻击帖木儿骑兵所用。”
  
      燕山侯孙兴祖之子孙恪开口说道。
  
      他年纪最大,已然有三十多,跟这些二十多的比起来,算是大哥级别了。
  
      大家的父辈基本上多是追封的,本身世袭的爵位当然没那么高,有些还是次子,幼子,身份之间也没有太多的讲究。
  
      实际上他们最要感谢的人就是朱英了,如果不是朱英让蓝玉案没有发生,这些人原本历史上全部都被牵扯而杀。
  
      “孙哥可是知道这秘密武器是何物。”曹泰问道。
  
      孙恪摇摇头,随后看向巴图问道:“你知道吗。”
  
      巴图曾经就是群英商会在蒙古的手下,而他的全名是孛儿只斤·巴图,是曾经天可汗的后裔。
  
      当然,实际上到巴图这一代,也就剩下个姓氏了。
  
      而他受到群英商会的救助,已然加入了朱英的队伍里。
  
      先前群英商会撤离后,巴图就被安排在了边关,而后草原军事学院建立,自然也把巴图加入了进去。
  
      现在的巴图,也是这二十位千骑正千户的一员。
  
      本身这两万骑兵中,也是有相当一部分非汉族。
  
      其中女真人都有数千之多。
  
      只不过他们现在,同样都是有着大明的户籍,是真正的大明人氏。
  
      大明现在所崇尚的,就是民族大融合,不管是什么民族,只要是有了大明户籍,在身份上就是相同的。
  
      巴图苦笑道:“这可是京师的隐秘,怎么会传到边关来。”
  
      现在的巴图,还兼着边关情报司的职位,所以孙恪才会如此问。
  
      “巴图都不知道,那咱们就只能等着了,也不必着急,今日京师的运送队伍已经入城,顶多是明日应该就知晓了。”
  
      说罢,孙恪起身端起酒杯:“诸位,古人云,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我等日夜苦练,操练武艺,骑术,等的便就是今日。”
  
      “咱们的父辈曾经追随陛下,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建立大明,才有了今日之我们。”
  
      “秉承着父辈的荣光,才有了今日之九边骑,我等岂可让世人小瞧。”
  
      “当年他们能够做到的,我们同样能够做到。”
  
      “莫说曾经,何曾有我们这般军备战马。”
  
      “有道是功名只向马上取,我等要向世人证明,非是只知玩乐的纨绔子弟,同样是能够报效朝廷的英雄丈夫。”
  
      “干了这杯酒,咱们沙场建功名。”
  
      说罢,孙恪一口饮尽,随即将碗狠狠的摔在地上,大喝道:“爽!”
  
      众多千户有模有样,饮尽后纷纷摔碗。
  
      噼里啪啦之声不绝于耳。
  
      当真有豪气干云之势。
  
      楼下听着的掌柜,笑意盈盈。
  
      今日可算是赚大了。
  
      次日。
  
      沙场之上。
  
      两万骑兵排成了整齐的列队。
  
      前头,正是此骑兵总统帅,颍国公傅友德。
  
      也只有他,才能压制住这些勋贵二代们。
  
      在傅友德的面前,这些二代的身份不值一提,曾经他们的父辈,说不定还当过傅友德帐下小兵。
  
      按照要求,这两万骑兵要在这里进行特别考核。
  
      第一项考核的内容就是马上开火。
  
      要在骑马奔驰冲锋的过程中,对着沿途的靶子使用火绳枪射击,距离为五十米。
  
      火绳枪有效射程大约在八十米,这个要求算比较高了,毕竟还在移动的过程中。
  
      冲锋途中三个靶子中两个,才算是过关。
  
      就这一项,两万骑兵要去掉差不多一大半。
  
      这倒不是准确性的问题。
  
      毕竟他们都是大明的精锐骑兵。
  
      主要是策马奔腾的过程中,还要给火绳枪进行装填。
  
      在这个期间是不允许减速的,一旦装填速度过慢,等于就是错过了靶子。
  
      “没想到这次太孙竟然让宋镇抚使亲自押送。”
  
      骑兵在考核,这边傅友德笑着对宋忠说道。
  
      宋忠朝着南京的方向拱手道:“不敢辜负太孙的信任,这些后装燧发枪极其昂贵,若是路上有半点差池,都是天大的罪过。”
  
      “如今我大明研制出火车,震慑万国,许多人为了一些钱财,甘作他人走狗,即便是朝廷中,都有不少藏匿极深的奸细。”
  
      “驿站司遍布大明各地,远离京师,最是容易受到他人蛊惑,因此太孙特意派我进行押运。”
  
      宋忠的话语间,带着几分自豪。
  
      太孙的信任对于锦衣卫来说,就是最大的权力。
  
      哪怕是面对国公傅友德,宋忠也没有丝毫惧怕。
  
      说罢,宋忠朝着旁边挥挥手,后边的锦衣卫当即递过来一个木盒。
  
      宋忠打开木盒,里面躺着精光发亮的后装燧发枪。
  
      “此物名为燧发枪,乃是科研司最新之工艺,尽皆由千锻钢制作而成。”
  
      “我来为国公演示一番。”宋忠介绍道。
  
      看着那程光亮丽的燧发枪,傅友德有些好奇,点头道:“麻烦宋镇抚使了。”
  
      宋忠喝道:“来人,摆靶。”
  
      当即有锦衣卫抬着靶子在远处放下,大约三十米左右。
  
      宋忠骂道:“瞧不起我吗,立即给我退到五十步去。”
  
      能够进锦衣卫的,全然都是军中好手,武艺高强。
  
      就个人武艺而言,宋忠自认为难逢敌手。
  
      而弓箭在军中向来是评判的标准。
  
      百步穿杨当然不行,不过五十步还是没问题的。
  
      在傅友德的视线中。
  
      只见宋忠拿起燧发枪,而后转动枪身旁的小摇杆,枪身当即露出个洞口来。
  
      定装子弹放入洞口,而后反向摇动锁紧,拉动枪栓,宋忠抬枪就打。
  
      轰的一声,淡淡的烟雾冒出。
  
      再看靶子,于接近中心区域,已然是被直接洞穿。
  
      坐着的傅友德看到这一幕,直接就站起身来惊呼:“天下竟有此等火铳。”
  
      常年带兵打仗的傅友德,是真的被吓到了。
  
      如此火铳,已经是超乎了他的想象。
  
      随即,傅友德眉开眼笑:“这等燧发枪于骑兵之上,简直是所向霹雳不可抵挡。”
  
      “怎的就只有五千支过来,科研司也太小气了,就不能多给一些吗。”
  
      说话间傅友德直接动手,就把燧发枪从你宋忠手里抢到了自家手上。
  
      这一刻他才不管宋忠锦衣卫镇抚使的身份。
  
      抚摸着燧发枪,如同像是绝世宝剑。
  
      “好火铳,好火铳,快,快些拿火弹来,让我也感受一番。”
  
      宋忠对着旁边锦衣卫微微点头。
  
      锦衣卫当即送上一发定装弹。
  
      傅友德学着宋忠刚才的样子,将定装弹放入,拉起撞击用的枪栓,瞄准靶子,按下扳机。
  
      轰的一声,只见远方的靶子上再次被洞穿。
  
      感受到手上的震动,傅友德不由道:“好大的威力,怕不是有百步射程。”
  
      随即大笑道:“有此等利器,我大明铁骑无敌矣。”
  
      宋忠当即一道冷水泼下:“不要高兴得太早,这燧发枪每支配备专用火弹二十发,打完这二十发,这燧发枪也算是作废了,要拿回到科研司进行修复,才能再次使用,否则直接炸膛。”
  
      “且就这一支燧发枪的造价,至少需黄金二十两,能够造出这五千支,已然是极限了。”
  
      傅友德抚摸着枪身,再次惊呼:“二十两黄金,这也太过昂贵了吧。”
  
      宋忠道:“所以才需要选出最精锐的骑兵,才够资格使用这燧发枪,届时每名领用燧发枪的将士,都要进行登记在册。”
  
      “每一支燧发枪上,都有特别制造的标记,枪在人在,枪亡人亡。”
  
      傅友德看向燧发枪侧身,果然有刻着‘0001’的字样。
  
      阿拉伯数字便是在宋末元初之际传入中原,只不过没有被大规模的使用。
  
      朱英在进行教育改革上,已经开始规定使用阿拉伯数字,更加方便计算。
  
      “二十发有些少了,或许连两次仗都用不到。”傅友德叹息着说道。
  
      宋忠道:“所以将士们还要同时配备火绳枪才行。”
  
      傅友德点点头,手中对燧发枪的抚摸就没有停过。
  
      冰冷的枪身让他的内心变得火热。
  
      “此五千支燧发枪,当让那些犯我大明之敌,感受到绝望。”
  
      “我倒是要看他们如何抵挡。”
  
      傅友德心中热烈,恨不得此刻就拿着燧发枪直接跟帖木儿骑兵开战。
  
      这个时候,骑兵的选拔也正在逐渐落幕。
  
      大量的骑兵被淘汰,留下的都是真正的精英。
  
      五千支燧发枪,意味着五个千骑队。
  
      届时这五个千骑,将会犹如五把尖刀,直接插入到敌人的心腹之中。
  
      难以想象,敌人在面对这样的战争神器,将会是有多么绝望。
  
      大致类似于弗格森转轴转轴燧发枪,现在多了插图的功能,很遗憾,我没有找到合适的插图。
  
      (本章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