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9章:王爷,我先行一步

2024-04-28 作者: 执笔见春秋
第789章:王爷,我先行一步    蒙古大军原本以为只需要两三天就能拿下大明秦王。
  
      然而今天已经是第五天了,却丝毫看不到胜利的希望。
  
      大明那边的损失极其惨重,可随着尸墙的不断加厚,反倒是蒙古大军这里每一次的损失越发大了。
  
      现在一些小部落,族中的勇士都快死光了,他们已经在打退堂鼓。
  
      “太师,这样下去不是个办法,现在各部落的首领觉得伤亡太大,已经不怎么想派人再上了。”鬼力赤单独对阿鲁台说道。
  
      阿鲁台点点头:“我也没有想到这明军会这么难破,这尸墙完全的阻挡了我们骑兵的优势,在守城这块,明人有着非常多的经验。”
  
      “不能再这么继续下去了,现在军心浮动,只能是全力一战,哪怕是损失再大一些,也要拿下。”
  
      “也不用太过担心,我观那明军,已经没有多少火铳可用了,今日我草原勇士冲到了跟前,他们才开始使用火铳。”
  
      鬼力赤也是发现了这个情况,所以想找太师阿鲁台单独谈谈。
  
      既然太师有了想法,那他自然是支持。
  
      紧接着,阿鲁台召开首领大会,确定要在明日全军出动,一举击溃明军。
  
      ——
  
      朱樉这里的情况很不好受。
  
      在白日的战争里,就连作为主帅的朱樉都亲自压上了前线。
  
      二十万的大军打了五日,足足去掉了一半。
  
      便就是剩下的十万大军里,还有大量的伤兵。
  
      就像是阿鲁台猜测的那样,朱樉这里的火药基本上已经见底了。
  
      或许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在士气上,不仅没有滑落,反而是更加高涨。
  
      这自然得益于耿炳文。
  
      他告诉所有的士兵,如果大营被破,唯独秦王可活,而他包括所有的将士们,都将会变成蒙古军的口粮。
  
      “秦王言,将与诸君共生死,如若大营被破,绝不苟活于世。”
  
      这一番话,让听到的士兵们,心中已经燃起了必死之志。
  
      秦王如此尊贵都不投降,我们不过是微不足道的兵卒,又怎能不舍生忘死,拼死一战。
  
      明军大帐里。
  
      朱樉沉声问道:“耿将军,我们还有多少火药,是否明日还能一战。”
  
      耿炳文苦笑着摇摇头:“军中火药已然见底,别说是一战了,便是两三个时辰,都不知能否用到。”
  
      “我观那蒙古军,有整顿兵马之迹,这几日他们的损失也不小,看这样子,明日怕是要全军出动了。”
  
      话音落下,大帐里一片沉默。
  
      朱樉目光凶厉,半晌后道:“既是如此,那便死战吧,明日等蒙古军第一轮冲锋过后,本王将亲自率领亲卫,与其决一死战。”
  
      秦王都这样说了,在场的将军们当即起身:“遵令。”
  
      一夜很快就过去。
  
      在今日的夜晚,明军的士兵们没有再去搬运尸体,而是好好的休息一番。
  
      犹如是乌云压顶,每个人的心情都非常沉重。
  
      当秦王下令不用再搬运尸体的时候,所有的士兵们都明白了一个事情,明日,大约便是自己的死期。
  
      今夜的月光很美,照亮了整个呼伦贝尔。
  
      可以看到,明军营地中有些将士在擦拭身上的血污。
  
      “擦这么干净干嘛,明日都要死了,还在乎这么多呢。”
  
      “就是因为明日要死了,所以才让自己体面一点。”
  
      “没必要,到时候蒙古军吃你肉的时候,一定会给你洗的干干净净的,何必自己麻烦。”
  
      这话让旁边的士兵们一阵欢笑。
  
      笑声过后,又是一片沉默。
  
      “你写了家书吗。”
  
      “我倒是想写,难道还指望蒙古人给你送回去?”
  
      “说不定呢。”
  
      “那我也写一封吧,原本以为是建功立业,没想到最后埋骨他乡。”
  
      “你恨吗。”
  
      “前几天恨,现在不恨了。”
  
      “我也是。”
  
      “可惜了,从军事学院结业的时候,我以为会有大好前程,没想到,诶,或许这就是命吧。”
  
      在最开始的几天里,其实军中对于朱樉,很多中层军官,包括底层士兵是有很大不满的。
  
      因为他们明白,是因为朱樉的贪功冒进,才会出现这样被困围剿之事。
  
      不过到了今日,都不恨了。
  
      因为那位犯了错的尊贵王爷说他不会投降,而是跟自己这些泥腿子一样,慷慨赴死。
  
      自然也就恨不起来了。
  
      今夜很长,又很短。
  
      当第一缕阳光破晓的时候,远方传来了号角之声。
  
      明军知道,那是蒙古军即将来袭的声音。
  
      紧接着,明军营地中的鼓声响起,士兵们拿起朴刀和长矛,向着前方奔去。
  
      这一次的蒙古大军倾巢出动,一眼看去如同是草原上的大浪一般汹涌而来。
  
      他们嗷嗷叫着,向着明军的尸墙直接冲了过来。
  
      最前方的蒙古骑兵,强行冲击尸墙,明军的火绳枪打出一片片的烟雾。
  
      双方开始了最为惨烈的搏杀。
  
      这个时候,朱樉带着剩余的一万多骑兵,已经在后方等待时机了。
  
      半个时辰不到,尸墙就已经出现了一个大的豁口。
  
      毕竟只是堆积,并无什么材料进行加固,那些蒙古骑兵冲到跟前,很多就干脆下马直接拖尸体。
  
      只要高度低于腰身,蒙古的骑兵就能直接飞跃进来。
  
      朱樉看着前方崩塌的阵线,高举长刀,大喝道:“诸君,随我死战!”
  
      “杀杀杀!!!”
  
      这是朱樉大营里,仅存的一万多骑兵。
  
      这一次,浑身着甲的朱樉亲自冲向战场中。
  
      随着朱樉大喝,整个明军营地响起剧烈的鼓声,所有的明军士兵此刻转守为攻,向着蒙古骑兵发起冲锋。
  
      蒙古大军虽然数目极多,但因为莫日格勒河阻挡的关系,也不可能说一下子全冲过来。
  
      在军备上,明军是要优于蒙古军的,这样的贴身搏杀,明军优势很大。
  
      只是蒙古军源源不断汹涌而来,在绝对的数量下,胜利的天平慢慢的向着蒙古军倾斜。
  
      看到大明秦王已经亲自出战,蒙古军这边最强大的巴图鲁也纷纷出击。
  
      谁若是能够活捉秦王,那必然是大功一件。
  
      而各首领也交代了,对于秦王,只可活捉,不可击杀。
  
      这让许多蒙古勇士束手束脚,生怕一不小心就把大明秦王砍死了。
  
      当然,能够冲到大明秦王身边的,无一不是在草原享誉盛名的强大勇士,在朱樉的身边,可是有着大量亲卫。
  
      拼杀之际,这些亲卫誓死守护在秦王身边。
  
      死战的明军比阿鲁台想象中还要更加顽强。
  
      从清晨战至正午,足足两个多时辰,竟然还在顽强抵抗。
  
      不过也就仅此而已。
  
      两个时辰的高强度战斗,明军已经是垂死挣扎,别说是人,便是战马都已经没了奔跑的力气。
  
      反观蒙古军一直在保持车轮战,每当拼杀一阵,便会掉头转开,换其他人跟明军对战。
  
      朱樉眼中死气浮现,最后一刀将一名蒙古骑兵砍死之后,战马轰然跪地,哀吟不止。
  
      朱樉也从马背上了滚落了下来。
  
      头盔跌落,浑身血污披头散发的朱樉持刀于地面,奋力的直起身子。
  
      便是死,也是要站着死。
  
      “王爷,我先行一步。”
  
      “王爷慢行。”
  
      “王爷,我先去黄泉探路。”
  
      “王爷.”
  
      “王爷.”
  
      在朱樉身边的亲卫,一声高喝之后,纷纷冲向敌军之中,被蒙古人乱刀砍死。
  
      他们是亲卫,死在王爷的前面,是他们的天职。
  
      从成为晋王亲卫军的那天开始,或许就注定了今日的命运。
  
      即便心性再是残忍,对生死再是漠视,此刻朱樉看着一个个亲卫不断赴死,脸颊之上泪水横流。
  
      这一刻的朱樉才发现,那一张张无比熟悉的面孔,他竟然连名字都叫不全。
  
      就在朱樉准备迎接死亡的那一刻,突然他发现前方的蒙古军骚乱起来。
  
      “援军,是援军,我们的援军到了。”
  
      因为蒙古军阻碍了视线,所以朱樉暂且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是有在边缘的明军士兵,看到了远方隶属于大明的旗帜,当即高喝起来。
  
      这一声高喝,就像是落水之人抓住的救命绳索,明军原本已经力竭的身体,又重新涌现出一股子力气来。
  
      是真的援军到了。
  
      在蒙古军的左侧翼,一支数万明军骑兵,直接冲入了战场。
  
      而率领这一支大军的,正是晋王朱棡。
  
      其实早在两天前,朱棡的夜不收已经探查到了情况。
  
      并且及时的将此地的情报告诉了朱棡。
  
      之所以拖到今日,是因为蒙古骑兵实在是太多了,而在朱棡的手里所有骑兵加起来也就四万多的数目,这还是因为俘虏了大量蒙古部族的战马才有。
  
      如果冒然冲击蒙古大军,那么即便是朱棡加入进来,也不能改变战局,反而是送菜。
  
      要想成功解救二哥,则必须是步兵也随之而来。
  
      只是从阿尔山到呼伦贝尔,可是有着将近五百里的距离,骑兵可以快速奔袭,步兵可不行。
  
      朱樉自然不可能见死不救。
  
      他留下了一万余人带着粮草慢行,而后下令其他士兵立即急行军。
  
      自己则带着骑兵逼近呼伦贝尔。
  
      在得到蒙古大军倾巢出动的消息后,朱棡就知道自己等不下去了。
  
      这个时候步兵才堪堪赶来,并且因为昼夜行军早已经是疲惫不堪,只是战场情况紧急,朱棡顾不得这么多了。
  
      朱棡的出现,对于蒙古军的士气是非常大的打击。
  
      阿鲁台,鬼力赤,马哈木这些首领怎么也想不到,为什么才五天的时间,明军就有了援军。
  
      “怎么可能有这么多的明军。”
  
      从蒙古人的视角看过去,远处黄沙漫天,旗帜林立,犹如漫山遍野的明军大军。
  
      除了数万的骑兵外,还有着数之不尽的明军步兵。
  
      体力充沛的明军骑兵,犹如尖刀一样插入蒙古大军之中,烟雾弥漫开来,朱棡这里的明军可是火药充足,立即就是大片的蒙古军不断跌落。
  
      在这样的大规模作战下,火绳枪都不用刻意去瞄准,很轻松就能打到敌人战马上。
  
      这个时候其实朱棡是有些紧张的。
  
      数万骑兵并不能扭转局势,所以他特意携带了大量的旗帜,佯装有更多的兵马。
  
      “太师,怎么办。”
  
      鬼力赤有些烦躁的问道。
  
      眼看着煮熟的鸭子,此刻就要飞走了。
  
      最主要的是,他们根本不知道来了多少明军。
  
      阿鲁台其实想转而对战,可是各个部族的首领们不愿意了。
  
      尤其是正在作战的蒙古骑兵们,当看到明军援军的时候,士气飞快的跌落。
  
      阿鲁台无奈,只能下令先行撤军,然后派人去探查新来的明军是个什么情况。
  
      他并不知道,这一撤,给了明军喘息之机,就再也没有机会了。
  
      朱棡赌赢了。
  
      蒙古军在撤退的时候,朱棡还进行了一番追杀,这才停止。
  
      给蒙古军的感觉是他们有恃无恐。
  
      只是阿鲁台根本想不到,步兵抵达还需要差不多半个多时辰。
  
      等到阿鲁台得到消息被欺骗了后,朱棡的步兵已经抵达战场了。
  
      如果阿鲁台在朱棡出现的第一时间就派军围剿,那朱棡顶多只能跑路。
  
      而接下来,阿鲁台又错失了一个机会。
  
      因为太阳都快落山的时候,朱棡这边的火炮才拖了过来。
  
      朱棡的军队早就因为急行军脱节了,而且士兵疲惫,战斗力低下。
  
      只不过跟秦王这边的士兵作战后,蒙古军下意识的认为明军的援军也是这样。
  
      从而导致错失良机。
  
      当然,这跟各部族首领不配合也有很大关系,即便是阿鲁台想打,其他首领也不愿意在情况不明的时候,让自己族里的勇士去送死。
  
      可惜的是,此刻在朱樉营地已经燃起了熊熊大火,在朱樉率领亲卫军出动的时候,已经让人去点火焚烧粮食。
  
      朱棡这边的士兵们,是携带了数日的干粮,后勤物资还在路上。
  
      蒙古军正在派人探查情况,很大程度上来说,危机并没有得到解除。
  
      但就现在而言,至少朱樉的性命是救下来了。
  
      “二哥!”
  
      “三弟!”
  
      朱棡翻身下马,看到满身血污披头散发的二哥心中一颤。
  
      还好他赶了过来,再晚些时候,二哥就真的交代在这里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