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7章 有恒心者,事竟成!

2024-01-07 作者: 甜味沙琪玛

  锦绣田园:农家小地主第1287章有恒心者,事竟成!就像朝廷赈灾一样,官员层层剥削,到了老百姓手里,就只剩了掺石的沉粮。
  所以无论朝廷出多少银子,到头来终是……不够。
  现在建国学馆也是一样,无论如何预算,到最后施工的银子还是不够。
  几人哀声叹气。
  却见宋青苑神秘一笑,笑的的自信,笑的从容。
  “我有办法!”
  “什么办法?”
  大郎,三郎连忙追问。
  若是真的能杜绝层层剥削,以公肥私的现象,这样一来,便可以省一大笔银两。
  “承包!”
  宋青苑轻声道。
  “承包?”
  众人不解,面面相觑。
  “阿弥陀佛!”
  普惠大师念了一句佛号,伸出手,“还请宋农女细细说来。”
  “承包,顾名思义,就是把手里的活计,以一定的价格包给别人。”
  宋青苑解释道,“打个比方。”
  “我们在淮安府,承包国学馆的建盖,出价一千两。”
  “谁如果觉得,一千两能够干下来,并且有所剩余,便可来接这个活计。”
  “不管他花费多少钱,我们只出一千两。”
  宋青苑强调着。
  又道,“我们可以先付定银,当建盖完成后,由我们派人,进行工程验收。”
  “待验收合格,再付尾款。”
  说着,宋青苑轻轻一笑。
  “这样一来,我们既省事又省银。”
  “也不需要担心,谁从中中饱私囊。”
  在现代盖楼做工程,都会以承包的方式,把某一个项目,以一定的价格承包给包工头。
  包工头若是觉得生意能做,便可签订合约。
  待一切验收完成后,结算尾款。
  而此时宋青苑提出的方法,就是参考了这个。
  “这个方法好!”
  沈碧青脑子一转,便反应过来。
  “只要给他们画出图纸,让他们按部就班的干。”
  “至于赚多赚少,全看他们自己是否精打细算。”
  说着,沈碧青便笑了起来。
  “若是普通百姓,恐怕想破了头,也要接下这份活计。”
  “毕竟,费些心力就能赚个一二百两,足足是五口之家二三十年的花销,何乐而不为!”
  “老衲也以为此举甚妙!”
  普惠大师应下,“这事就按宋农女说的办。”
  “嗯!”
  宋青苑点头。
  “不过……具体的建盖方案,施工细节,还要与林祭酒商议。”
  “应该的!”
  众人同时应着。
  毕竟国学馆建盖完成后,将属于国子监。
  国学馆的建盖规模,分割方式,当与林祭酒商讨。
  说完了这件事,宋青苑把手里的账册翻了一页。
  “建盖之事便这么定下,接下来是书籍一事。”
  “有了国学馆,自然少不了书籍,所以……”
  “我打算拿出十万两,作为书籍置办的预算。”
  “这个可以交给国子监负责。”
  坐在一旁的大郎,听了宋青苑的话建议道,“国子监藏书众多,还有很多珍贵的典籍。”
  “一向是非国子监监生,不得借阅。”
  “若是全部抄录,分至各个国学馆,当是天下寒门学子的一大幸事。”
  “只是……”
  大郎犹豫不止。
  三郎见状,接道,“只是二百座国学馆,所需书籍高达数百万册……”
  try{ggauto();}catch(ex){}
  数!百!万!
  这个数字,想想就让人觉得心惊。
  三郎摇头,“以国子监之力,恐不能完成。”
  “毕竟国子监监生有限,就算全部用来抄书,分到每人头上……”
  三郎苦笑,“也需得抄上万册。”新八一中文网首发
  众人点头,皆露出无奈之色。
  若是每人抄上万册,那就是终其一生,也很难完成。
  “唉!”
  大郎低低一叹。
  “别说指国子监的监生,就是号召全京城的书生,也无法在短时间内,完成数百万本书籍的抄录。”
  “前路艰难啊……”
  大郎有些泄气,国学馆的建立似乎遥遥无期,希望渺茫。
  随着一声叹气,众人一脸凝重,低迷的气氛在彼此间蔓延。
  “阿弥陀佛!”
  普惠大师一声佛号,打断了众人的思绪。
  只听他道,“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坠,未来可期。”
  “众位施主何妨一试!”
  “大师说的对!”
  宋青苑点头,“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正是这个道理。”
  “有恒心者,事竟成。”
  “即使前路艰难,那自然要迎刃而上,踏过去,便会一帆风顺。”
  宋青苑目光坚定,人生的路上,谁没有遇到过困难的时候。网手机端:://
  若是畏畏缩缩,瞻前顾后,终是会磨削人的壮志。
  只有迎难而上,踏平千难万险,才能推开成功的门。
  “对!踏过去!”
  三郎一声高喝,激动的站起身。
  温润的脸上,呈现了一片薄红。
  朗声道,“我国子监能人辈出,众位监生皆是学识出众,心思灵巧之辈。”
  “集整个国子监之力,不信就想不到破解之法。”
  “对!”
  大郎点头,脸上亦是洋溢起灿烂的笑容。
  如同春日的阳光,温暖和煦,充满朝气。
  “三个臭皮匠,还能顶个诸葛亮,何况是聪慧机智的众位监生。”
  “不过一点小小的困难,当不在话下。”
  沈碧青笑着接道。
  “沈施主所言极是!”
  普惠大师点头认同,随后道,“那咱们就把这事先放一放,过后再去与林祭酒商议。”
  “宋农女,咱们接着说下一项。”
  “好!”
  宋青苑应着,把手里的册子又翻了一页。
  “咱们基金会的第一件事,便是建盖国学馆,那么第二件事便是扶贫,赈灾。”
  “南方水患虽已消退,可无数百姓流离失所,尚不能归家。”
  “我的预计是拿出三十万两,用于重灾区,帮助百姓重建家园。”
  “此事当行!”
  普惠大师点头。
  慈善基金会成立之初的最初目的,便是帮扶百姓。
  那帮助流离失所的灾民重建家园,便是必做之事。
  “那老衲也提一项……”
  普惠大师突然道。
  “大师请讲!”
  宋青苑洗耳恭听。
  “建立孤儿院。”
  普惠大师看向宋青苑。
  “宋农女建立孤儿院,以及孤儿院运作的方法,老衲深深震撼,心下佩服。”
  “大师过奖了!”
  宋青苑谦虚的接话。
  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锦绣田园:农家小地主》,微信关注“优读文学”,聊人生,寻知己~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