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四五章 不要慌

2024-06-11 作者: 文屹
第一四四五章不要慌    李文军他们已经回去,留了人在这边开始修建医疗旅游社区,然后叫谭打雷调人过来监工。
  
      “文军新城”的人都来祝贺谭打雷:“谭总,你们现在可牛了。不但全国做工程,还做到外国去了。”
  
      “哇,去历史名城伊斯坦布尔诶。牛掰大发了。”
  
      谭打雷有些得意:“可不是么。跟着李董,我的工程做不完,根本做不完。”
  
      杨守拙回来后就开始联系国内老中医和中成药研发企业了。
  
      李文军说到时候根据医疗旅游社区的客人的病情来中西结合治疗。
  
      不能总让西药压在中药头上。
  
      很多“消息灵通”人士收到土耳其内部传来的消息,这块地是总统特批的,等于是总统给疗养院背书。
  
      而且这个医疗旅游社区,是五个国家神秘巨擘合作修建,伊斯坦布尔军方负责安保。
  
      这么硬的后台,这里成为土耳其甚至全球最大的医疗旅游社区指日可待。
  
      有人向苏曼询问。
  
      苏曼含含糊糊,语焉不详。
  
      大家越发觉得这事是真的了。
  
      杨守拙哭笑不得:什么总统特批和背书……明明是李文军逼着总统用安卡拉的地换的。
  
      搞噱头,博眼球,李文军真是一等一的强。
  
      伊斯坦布尔这个位置,说是医疗旅游社区,其实就是欧洲大药企把自己向亚洲和欧洲这些不发达国家推介新的昂贵药物的渠道。
  
      毕竟来伊斯坦布尔疗养的人非富即贵。
  
      通过他们再打开广大的市场。
  
      所以各国的药厂和医疗器械厂都活动起来了,纷纷通过雷托、乌索和唐兆年他们来跟李文军搭上联系。
  
      雷托一向喜欢出风头,发现自己忽然变得这么受人瞩目就很兴奋,打电话给李文军:“这个果然有搞头。不过我不敢跟他们谈具体条款,怕他们把我绕进去了。”
  
      李文军说:“嗯,你不要跟他们谈,叫他们找我好了。我们虽然是五块地,但其实是一个整体。就算全程都是我在谈,最后也要你们同意协议所有内容,才能签的。”
  
      李文军没时间接所有电话,所以都是要求秘书接到电话后,先审核对方的资质。
  
      不在他名单上的,直接就被拒了。
  
      在他名单上的公司,就会得到一份合作协议框架。
  
      如果对方同意这个框架,再向秘书约时间跟李文军详细谈。
  
      -----
  
      苏珊从中国回去后就跟科特家族的决策团队讨论了能不能让李文军使用技术的事情。
  
      决策团的其他人都强烈反对,说:“中国人别的不行,抄袭仿造能力却跟霓虹国一样强,他们就是病毒,悄悄偷东西的贼,绝对不能给他们机会。”
  
      “除了罗沙,他没有办法跟别的制药企业合作的。其实罗沙也不是真的想跟他合作,只不过是被推出来做诱饵。”
  
      “罗沙制药跟任何人合作都是同样的条件,也不是针对李文军一个人和中国这一个市场。这个口子一开,以后就没法再谈。科特家族也会被其他大股东孤立排斥。”
  
      苏珊想来想去,这些话也有道理。
  
      那就看看再说。
  
      然后李文军开始搞医疗旅游项目。
  
      就连苏珊的母亲对这个医疗旅游社区项目很感兴趣,还说建成要去买一套别墅常住。
  
      苏珊意识到,这个项目对老年人和病人的吸引力是巨大的。因为欧洲老龄化一年比一年严重,所以这个项目的市场前景很好。
  
      她立刻让科特家族的御用评估机构评估了这个项目,结果比她预期中还要好。
  
      李文军已经抢占了先机,伊斯坦布尔再找不到一块那么大的地。
  
      想再在伊斯坦布尔建立一个一样规模的项目投入会很惊人,所以基本是没有可操作性的。
  
      她只能想办法加入到李文军的项目里去。
  
      科特家族帮李文军解决跟罗沙制药的合作,其实是向李文军表明忠诚度。
  
      苏珊深思熟虑后,决定不理会家族里的反对声音,直接向罗沙制药提出了让李文军加入董事会的建议。
  
      一步到位,不提什么使用技术的事情。
  
      当时苏珊向董事会的推荐理由是:第一、现在欧洲经济已经明显进入了衰退期,未来二十年的新市场都在中国。李文军是中国新兴的商业势力,借助他才能更好的进军中国。
  
      第二、李文军本身的实力也不可小觑,代表了年轻一代精英。现在罗沙制药的大股东都是OLD-MONEY,早该引进一些新鲜血液了,不然会被时代抛弃。
  
      结果董事会的人和大股东一致反对,就连沃夫冈都不支持苏珊。
  
      有人拿出德意志谚语说:“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绝不可以让李文军渗透到欧洲来。”
  
      甚至有人阴阳怪气地说,苏珊肯定是看到了李文军别的“长处”,才破天荒的为这个中国人说话。
  
      其实这些人也不是不明白苏珊说的那些道理。
  
      只不过她是董事会和大股东里唯一的女人。这些人不甘心直接接受她的建议。
  
      现在听说几个国际大制药企业都在找李文军谈,科特家族的其他人和罗沙制药股东们意识到,李文军其实还有很多他们意想不到的办法。
  
      现在是大家都想跟李文军合作,而不是李文军去求别人合作。
  
      科特家族要苏珊务必把李文军拉回来。
  
      罗沙只有也召开紧急开会,来研究下一步对策。
  
      这一次大家的意见出现了严重的分歧。
  
      有的说:“赶紧在中国另外找一个合作伙伴作为备用方案。”
  
      有的说:“不行,就算在中国找别人也干不过他。只能争取跟李文军再谈。”
  
      还有的说:“医疗旅游什么的,我们自己也可以搞,为什么一定要跟李文军合作?”
  
      苏珊反而是淡定了,说:“不要慌,等等看。李文军未必能如愿。”
  
      其实她想办法搞了一份协议框架来看,发现与李文军给她的条件大同小异。
  
      她不相信会有公司真受得了这种协议。应该都是为了得到跟李文军面谈的机会暂且应着。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