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 章 消息传来

2024-08-21 作者: 微微的薇
第191章消息传来.la)    权万纪算不得上是一个很好的人。
  
      但也不是很差的人。
  
      他当李恪长史的时候,吏部和礼部给其的评价是:性强正,好直言,有正直节。
  
      这是一个很中肯的评价,可以写到墓志上的评价。
  
      颜白这些年一直想看吏部和礼部的给自己的评价。
  
      奈何所有人都不给看。
  
      李崇义甚至都说,只有等颜白自己死后才能看到,搞得神神秘秘,惹得人心痒痒。
  
      圣人都说人无完人,权万纪也有缺点,但总体来说是瑕不掩瑜。
  
      虽然他是公认的小心眼,但君子论迹不论心。
  
      他的这个小心眼只是在对待齐王的教育上。
  
      有点轴,不知道变通。
  
      在生活上他这个人其实还是很不错的。
  
      这是李恪的原话。
  
      别看权万纪每次打齐王的小报告,李二都会赏赐一些布匹锦帛玉器。
  
      但这些赏赐,除了金银和礼器不能卖,剩下的,权万纪把能卖的都卖了。
  
      卖的钱只给家人留下了很少一部分,足够家里仆役的开支。
  
      剩下的大部分权万纪都补贴给了齐王府,这些都有记载的。
  
      若真的都拿着自己用了,权氏为什么还要自己去种菜卖菜,为什么家住的宅子还那么的破旧不堪。
  
      他权万纪和很多读书人一样,他们的追求就不是那些身外之物,而是要实现自己的抱负。
  
      本质就不在钱财上。
  
      这样的人很多很多,比如戴胄。
  
      在世时是大唐尚书左丞,又当过刑部侍郎,他要搞钱,是非常容易的。
  
      可去世的时候,小小的家简陋而狭小,客人去了竟然连祭奠的地方也没有,唯有几本书摆在最显眼的位置。
  
      权万纪辅导吴王李恪让李二很满意。
  
      虽然并不是他的功劳,一年也就只见了李恪三次。
  
      但李二愿意给诸王树立一个榜样。
  
      权万纪因此得封冀氏县男。
  
      只不过这不是实封,是属于虚封,多一份俸禄而已,并无封地食邑。
  
      但也足见权万纪其为人是禁得起礼部的考核的。
  
      如果,他真的如传闻的那样是个不容人的小心眼。
  
      君子六德中的“信”之一德行,肯定会有问题。
  
      等到了他辅佐齐王李祐。
  
      李祐可没有李恪那么好管。
  
      而且李祐花钱大手大脚,一度连王府内属官员的俸禄都不能按时发放。
  
      权万纪就把每次“打小报告”得来的赏赐全部当作俸禄,替李祐去发放俸禄。
  
      想通过这种法子让李祐看到了自己的苦心。
  
      可人心一旦对某个人有了偏见,那就很难再改变。
  
      升斗恩斗米仇,李祐当成了理所当然。
  
      他认为这天下姓李,这天下官员百姓有义务为李家服务。
  
      该当如此。
  
      权万纪的苦心完全白费,且没落得一丁丁点好。
  
      权万纪如同万千的父母一样,用的是苦情似教育,希望李祐在愧疚中突然醒悟。
  
      重新做人。
  
      (pS:这个法子查了,根源很广,这里说不清,根源是对圣人话语的误解,圣人的意思是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我自曝,我家人就是这样的。)
  
      但这育人的法子,对某些人是不适合的。
  
      他不但没有教好李祐。
  
      反而杀死了李祐心里那仅剩的一点感恩之心。
  
      李承乾一开始就是被几个先生这么教导的。
  
      好在李承乾遇到了颜白,学会了左耳朵进,右耳朵出。
  
      你们的本意是好的,但我就是不听,我学知识就行。
  
      权万纪身死的消息只用了四天就传到了长安。
  
      颜白看着杜兴敏的血书痛苦的闭上了眼睛,颜白心里清楚李祐完了。
  
      就算李二想保李祐做一个庶民,李二贵为皇帝也保不住了。
  
      就算能保住,李二也绝不敢开这个头。
  
      文人可以杀死,可以身死。
  
      但绝对不能被折磨得分尸而死,这种死法太残忍,容易引起众怒。
  
      如果连死个全尸都难,那今后又有哪个文人敢去教导你李家子孙呢?
  
      这简直太恶劣了。
  
      权万纪是正统文人,文人之间虽然也时常相互攻伐。
  
      但一旦面对这样的事情,那口径绝对就是一样的。
  
      李祐死定了。
  
      这一点无用质疑,谁也救不了他。
  
      可李祐是亲王,他的父亲是皇帝。
  
      现在皇帝要杀死亲王,父亲要杀死自己的儿子。
  
      虽然李祐死不足惜,搁在任何一个朝代都是大义灭亲,都会让人拍手叫好。
  
      可这事如果搁在李二身上那就是不好。
  
      前有玄武门之变杀死的兄长和弟弟,现在又要杀自己的儿子。
  
      得位不正,报应来了这种流言将会漫天乱飞。
  
      颜白看完了急信,立刻走出兵部,快马跑到赵国公府邸求见长孙无忌。
  
      哪怕颜白一点也不想跟长孙无忌打交道。
  
      但此刻,见他无疑是最好的法子。
  
      他们长孙家的命运是和李家绑在一起的,长孙无忌又是国舅,不找他找谁。
  
      这时候就该找他。
  
      长孙无忌看到血书的那一刻脸色发白,二话不说,带着颜白去了高仕廉的府上。
  
      高仕廉看完血书之后直接就昏了过去。
  
      掐了半天才醒了过来。
  
      他们高家和长孙家本就一体,两人又都是经历无数宦海沉浮的大人物,他们忧虑的往往比颜白要远的多。
  
      “消息可传开?”
  
      颜白看着长孙无忌摇摇头道:
  
      “我这次坏了规矩,本该第一时间直接呈现到陛下案前的,我怕陛下难受,所以,我第一时间来见了赵国公!”
  
      “墨色此乃善意,不算坏规矩。”
  
      长孙无忌说罢就站起身来,朝着颜白郑重一礼。
  
      在群臣都未知之前,长孙家,高家,以及李二就可以占据先手。
  
      “长孙氏欠墨色你一个人情!”
  
      颜白心里不以为意,这长孙无忌说话果然有深度,欠自己一个人情,又不是欠颜家一个人情。
  
      倒是分得挺清楚。
  
      高仕廉闭目沉思了片刻,忽然开口道:
  
      “堵不如疏,我建议先定下平叛人选,颜县公心里不知可有人选!”
  
      颜白摇摇头:“这个还是听陛下安排最好!”
  
      两人松了一口气!
  
      高仕廉和长孙无忌对视一眼,一起歉意的朝着颜白拱拱手道:
  
      “事情紧急,颜县公跟我等一起进宫如何?”
  
      颜白又摇了摇头:“高公如今是尚书右仆射,署理太子少师。
  
      下官已经把消息传达,兵部还有事,下官就……”
  
      高仕廉见试探了几次,颜白都不愿跟自己站同一阵线,知道再劝下去也没有用,笑了笑,低声道:
  
      “主将由陛下安排,不知副将颜县公可有人选!”
  
      颜白叹了口气:“齐王成不了气候,随便出一人即可,下官这边没有人选。
  
      但听说齐王府有个叫做燕弘信的自称有万夫不当之勇,下官只要他,这是兵部的唯一要求了!”
  
      长孙无忌了然,颜白这是代表文人来给权万纪报仇的。
  
      这个请求拒绝不了,反正燕弘信是活不了的,怎么都是死。
  
      长孙无忌点了点头:“一会儿我帮着说项,估摸着陛下也恨他入骨了!”
  
      颜白赶紧的拱拱手:“我只想和他比试一场,如果不成,我不强求!”
  
      从高家离开颜白没有去兵部,而是直接回到了家,摊开了二囡画的的书院毕业学子治理地方的分布图。
  
      颜白的手指停留在齐州。.la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