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3章 既得利益者

2024-07-22 作者: 肆仟
第513章既得利益者.la)    丘吉尔的嘴角微微上扬,
  
      礼貌性的淡笑中隐藏着些许没来由的得意,这才是法兰西应该有的态度,也是整个英国想要看到的态度。
  
      他们想要的是一位俯首称臣的臣子,而不是一位可以被称之为对手,亦或者盟友的国王。
  
      当然他也清楚,
  
      达拉第只是迫于现实压力表露出的恭敬,想要彻底完成这一点,还得彻底榨光法国崛起的资本。
  
      “那就好,请坐吧达拉第先生。”
  
      招招手,
  
      两杯温热的红茶被端放在茶几上,半合的大门被侍从关上,柔和的阳光从帘缝中渗了出来。
  
      达拉第抿了一口红茶,
  
      组织好说辞的他刚准备开口,丘吉尔像是察觉到他来意般抢先说道:
  
      “我个人其实也很想为法国提供帮助,但....您也知道,英国不是我一个人说了算,爱德华国王并不支持我们花重金援助另一个国家。”
  
      “但...我个人,还是为法国申请了一笔三十万英镑援助。”
  
      三十万?
  
      达拉第不禁感到一阵好笑,英国一整个国家的援助,只比世界杯的奖金多十几万美元?
  
      还有英国什么时候倒退几百年变成君主制了,什么时候一个刚上任的国王能左右英国整个政府的意见了?、
  
      这明明就是在赤裸裸的羞辱,摆明了想敷衍过去。
  
      达拉第很想摆脸色,
  
      但理智告诉他,如果摆脸色那就代表着自己连这三十万都拿不到。
  
      “丘吉尔先生,您能不能...再想点办法,毕竟法国一直以来和英国都站在同盟战线,德国才是我们共同的敌人。”
  
      “不....德国是法国的敌人,并不是英国的。”
  
      丘吉尔微微扭头,
  
      目光和达拉第对视在一起。
  
      “这.....唉。”
  
      达拉第很想回怼,但最后还是化作了一声哀叹,在安布雷拉的加持下英国确实有资格说这句话。
  
      “那这样吧,只要英国出手,我可以单方面表示负担英国所有军费的同时,签订一项债务协议,之前德国的所有欠款都归英国所有,并且英国企业享受一项长达十年的投资优惠。”
  
      “您看这样如何?”
  
      眼见之前被希尔宣布抹除的这堆烂账,又被作为虚空价码搬到台前,丘吉尔讪笑的摇摇头。
  
      达拉第这份交易除了负担所有军费之外一点诚意都没有,甚至十年的投资优惠最终优惠者还是法国本身。
  
      谁都知道战争过后法国的经济绝对会雪上加霜,
  
      十年的投资优惠吸引的大量外资甚至搞不好能让法国喘一口气。
  
      “我认为士兵的生命不能用钞票来衡量,毕竟林曾经也是战争英雄,他教会我一个道理,英雄是无价的。”
  
      “不过,我个人提议您不要将交易对象执着于国家,我想象林和他的安布雷拉会对法国感兴趣的不是吗?”
  
      谋取最大利益本就不是丘吉尔的专长,
  
      敲竹杠这种事还是交给林来做吧。
  
      说罢丘吉尔看了一眼墙壁上悬挂的古董钟,站起身将西装合拢,接着开口道:
  
      “抱歉达拉第先生,我还有个会,希望您届时和林聊的愉快。”
  
      .....
  
      另一边,
  
      马奇诺防线,
  
      在两支精锐机械装甲师投进正面战场与空中部队的联合进攻下,
  
      法国借由战争一开始,德国试探性后撤防御契机外扩的战线。
  
      短短一个星期时间便全丢了回去。
  
      在坦克集群和没完没了的飞机轰炸摧毁火力点的快速战下,法国的步兵只能龟缩在他们花费了数十亿法郎打造的防线中。
  
      一边抖落身上因炮弹震击,一边唾骂着为什么这几十亿要用来打造一个龟壳,而不是像德国一样花钱从安布雷拉购置武器打造几支装甲部队。
  
      骂归骂,
  
      所有士兵乃至民众都把马奇诺防线当成了希望,当成了寄托他们希望固若金汤的钢铁城墙。
  
      这种情绪不仅在底层士兵中蔓延,更在军官间蔓延。
  
      甚至可以说,马奇诺防线只要被突破,法军的士气将一落千丈。
  
      可他们的差距又不仅仅是地面,
  
      空中的差距更尤为明显,德国拥有第一代风神引擎以及相应成套金属战机的完全自主制造能力。
  
      这个技术除了叙利亚,只有英美拥有。
  
      这也导致,
  
      法国从安布雷拉购置的新型战机,
  
      全部在同样战机的空战下折损后,他们完全只能买,完全没有自主制造快速投入战场的填补能力。
  
      一开始法国空军还能维持一比一战损率。
  
      但等高端货全部拼完,
  
      中端货成为战场主流的时候,
  
      差距一下就显露了出来,安布雷拉的老战机原装货他们打一架少一架,仿制的金属战机只能算低端货,
  
      完全不能和德国拿着安布雷拉,最正宗技术制造出来的金属战机对比,
  
      对方工厂源源不断,
  
      战损率一下就增大了起来,维系到了近三比一。
  
      他们要三架才能换对方一架,飞行员本就不占优,很快法国就只能维持基本的空中防守,
  
      至于前线只能任由对方的轰炸机和战斗机驰骋。
  
      空中优势完全变成了,
  
      谁从安布雷拉花的钱多谁就能赢,
  
      德国花大价钱买入了技术,法国没有所以他们只能防守。
  
      技术被锁死可不是一句空话,
  
      安布雷拉飞机领域崛起时,不舍得花重金留人才追赶,到后面连追赶的机会都没有。
  
      全世界最好的飞机工程师基本都集中在叙利亚,最好的风洞实验室在叙利亚,空中领域的近乎所有科研论文以及周刊都是对方在发。
  
      想要进行技术突破完全不现实。
  
      反正在空中这个领域不现实。
  
      一个星期前的大举进攻,在一个星期后完全扭转了过来。
  
      隆美尔也被法军的战斗力震惊了,他原以为对方起码会是一个旗鼓相当的对手,但这么一看就算不执行绕过马奇诺防线的计划。
  
      损失也不会有预测的那么大。
  
      “隆美尔长官,第一机械化装甲师,距离马奇诺防线只有不到两公里的距离,他们师长询问您的意见。”
  
      传令员低声说道。.la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