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图谋造反

2024-06-18 作者: 姒锦
第322章图谋造反    一时间,消息传遍中京。
  
      司天监卜卦,北戎兴兵是大凶之兆。
  
      晋太后内心惶惶,急召王公大臣,在太极殿议事。
  
      “北戎在我大晋西北边陲抢杀寇掠,勒索骚扰,诸卿有何良策?”
  
      朝堂上议论纷纷。
  
      刚结束和南齐的战争,又死了皇帝,朝中乱成一团,这个节骨眼上北戎来犯,简直就是火上浇油。
  
      一干臣子都在谴责和唾骂北戎,落井下石。
  
      李宗训奏请,“万里江山,不可后继无人。为应对紧急军情,臣请立小皇子为新君。”
  
      “荒唐!”
  
      裴獗当场反驳,“先皇帝嫡子尚在,何来过继之子继承大统的道理?”
  
      他话音一落,朝堂肃静。
  
      在李桑若突然抱养汝南王之子的时候,李宗训的打算,就已经是一步明棋了,北戎的骚扰只是加快了速度,将李宗训和裴獗的矛盾,敞开在人前。
  
      大殿上窃窃私语,各抒己见。
  
      李宗训纠结党羽众多,裴獗为人孤清,除了两三个武将是性情中人,忿怒地指责李宗训无视朝纲,无人出面说话。
  
      剩下的人,要么和稀泥,要么保持沉默。
  
      李桑若看着朝堂上的争执,突然觉得这个场面十分熟悉。
  
      她的匡儿登基的时候,也很多人推举秦王元尚乙,因他是先皇后之子,年岁也比匡儿大两岁,当时场面一度失控,那些衣冠楚楚的臣公们,唇枪舌剑,吵得口沫横飞。
  
      是裴獗站了出来,结束争议。
  
      三年后的今天,裴獗却站在了她的对立面。
  
      李桑若道:“三年前裴卿说过,秦王病弱,不可为君。今日为何改口?”
  
      用他当年帮元匡上位的话,来封他的口。
  
      朝堂上顿时陷入一阵尴尬的冷场。
  
      “秦王病愈了。”裴獗淡淡回应,“当年有先帝旨意,谁承大统,不由臣说了算。”
  
      当年不由他说了算……
  
      现在就由他说了算吗?
  
      这句话没有说出来,可观他眉眼,尽是狂妄。
  
      气氛剑拔弩张。
  
      李宗训哼声,拱手对满朝臣工。
  
      “当年有先帝旨意,今日也有。”
  
      众臣面面相觑,没有回过神来。
  
      敖政问:“何来先帝旨意?”
  
      “先帝未雨绸缪,圣心全在遗诏中。”
  
      李宗训说完,突然从袖中掏出一道黄帛,大声道:
  
      “先帝遗旨,众臣听宣。”
  
      大殿上一阵寂静。
  
      片刻,看着高举圣旨的李宗训,众臣纷纷跪地听旨。
  
      只有裴獗一人,挺身而立。
  
      李宗训看他一眼,不以为然地宣读。
  
      熙丰帝遗诏称,子嗣凋薄,汝南王与他兄弟情深,为皇朝国祚,若小皇帝有何不测,可以过继汝南王之子,以正大统。
  
      这遗诏来得蹊跷,众臣接也不是,不接也不是,跪在当场,只拿眼风左右对视。
  
      “矫诏!”
  
      裴獗冷冷地说了两个字,拂袖而去。
  
      -
  
      朝堂上的不欢而散,如压在人心的一块巨石。
  
      骆月倚在小院的门边,挺着个大肚子,等了又等,才看到韦铮沉着脸走进来。
  
      她连忙从仆女手上接过油伞,迎了上去。
  
      “夫主,怎么样了?”
  
      韦铮看她一眼,眼神黑沉沉的。
  
      今儿骆月特地打扮过的一番,脸上还铺了一层粉,小脸白白净净的,擦了红艳艳的口脂,看着又喜庆又好看。
  
      韦铮脾气却不太好。
  
      “谁让你出来的,滚进去。”
  
      骆月心里一惊,觉得他这态度不同寻常,嘴巴一撇,便低下头去。
  
      “妾身有罪,请夫主责罚。”
  
      她很懂得示软,委屈的声音配上那高高隆起的小腹,倚门而望夫郎的妇人,如何让人狠得下心?
  
      韦铮睨着她,“你就这么关心裴獗?”
  
      骆月勾唇嗔他一眼,“原来是因这个不悦。傻夫主……”
  
      她抬手,轻轻巧巧地拍一下韦铮的胳膊,一副娇嗔模样。
  
      “要是没有大将军,没有冯十二娘,就没有我骆月的今天。我这是有恩必报……夫主待妾好,往后妾也会为夫主做牛做马。”
  
      那双眼睛就像会说话似的,把韦铮看得缓下了火气。
  
      “别以为我不知道,你背着我搞的那点小动作。”他摆手示意仆从退下,这才双眼瞪着骆月,小声道:“我警告你,别耍小聪明。”
  
      说罢又伸手摸了摸她挺起的小腹。
  
      “管他马打死牛,还是牛打死马,这种事情,我们不要掺和。如此,不论谁胜谁负,都可稳坐渔翁。否则,行差一步,就是诛九族的大罪……”
  
      “这,这,这么严重吗?妾竟不知,差点连累夫主……”骆月顺势倒入韦铮的怀里,觉得自己快没救了,学着学着,越学越矫情,那声音柔弱得她自己听了都犯恶心。
  
      “可是,妾当时孤身入营,若非冯十二娘照应,怎有这样的大好姻缘……她待我亲如姐妹,我明知有人要刺杀她的夫郎,要什么都不做,往后……妾还如何做人?”
  
      她眼泪珠子不要钱似的往下落。
  
      韦铮看得心疼,连忙将人搂过来,替她擦泪,“别哭,别哭,怀着身子呢,别把孩子哭坏了。”
  
      我呸!什么乌鸦嘴。
  
      骆月在心里把狗男人骂了一遍,脸上一片凄凄哀哀。
  
      “夫主,你快想想办法……想想办法啊。”
  
      韦铮脸上生出戾气,沉着脸道:“我能有什么办法?李宗训要刺杀裴獗,我拿刀架在他脖子上阻止吗?”
  
      骆月眼睛一亮,“此举可行。”
  
      韦铮倒吸一口凉气,恶狠狠瞪住她。
  
      “你这妇人,我看你是想当寡妇了。李宗训和裴獗,哪一个我惹得起?”
  
      骆月小心翼翼拉他衣角,“那夫主快想想办法嘛?”
  
      韦铮叹息一声,硬生生让她磨得没了脾气。
  
      “我提醒过了,要怎么做,雍怀王应有主张。”
  
      “啊?”骆月愕然。
  
      韦铮瞪他一眼,“你以为只有你才会写密信?”
  
      又宠溺地捏了捏她的鼻头。
  
      “你啊,那点小手段,在缇骑司眼里不够看。若非我为你兜着,你这身皮,早让人扒了。”
  
      骆月脊背生出一层冷汗,双臂缠住韦铮,将脑袋埋入他怀里,掩饰因吃惊而变化的神态。
  
      “妾这辈子就靠着夫主。”
  
      -
  
      黑沉沉的天空,飞雪漫天。
  
      明明正当晌午,却如临夜的黄昏,大地灰蒙蒙一片。
  
      裴獗一人一骑飞驰而过,准备出城去驻军大营,就当马匹要冲出城门的当下,厚重的铁门突然合上。
  
      哐当!
  
      一阵羽箭的破空声,打破了长街的宁静。
  
      “嗖嗖——”
  
      从天而降的箭羽,密密麻麻。
  
      嘈杂声里,一道厉啸划破长空。
  
      “保护雍怀王。”
  
      紧接着,马蹄声起,一群北雍军侍卫从四面八方飞奔过来,杀气腾腾地直奔城楼。放冷箭的几个弓箭手,尚未来得及反应,就被人快速制服。
  
      有人害怕到直接从城楼跃下,当场坠亡,有人因为反抗被一刀抹了脖子。
  
      人仰马翻。
  
      冷锐的杀喊声里,惨叫连连。
  
      为刺杀裴獗而精心配置的死士,在短短一刻钟内,就被侍卫营拿下。
  
      左仲将人甩在裴獗的脚下。
  
      “大王,怎么处置?”
  
      裴獗:“绑了,送到丞相府。”
  
      左仲和纪佑对视一眼,都有些纳闷。
  
      这些可都是李宗训密谋刺杀雍怀王的罪证,把他们送回去,不是纵容他了吗?
  
      纪佑道:“好歹得让文武百官都看看,李丞相的真面目。”
  
      裴獗看着他,“你以为文武百官不知道吗?”
  
      棋盘上已是明棋,看谁更不要脸罢了。
  
      李宗训果然更不要脸。
  
      当夜,李太后再召众臣入宫,一议兴和小皇帝谥号,二议重立新君的事,李宗训却急忙忙参了裴獗一本,弹劾雍怀王拥兵自重,挟持秦王,不遵先帝遗诏,并请李桑若立即下诏令,立小皇子元硕为新君。
  
      李桑若会意,疲惫一叹,“准了。”
  
      裴獗没有入宫,不在场。
  
      众臣面面相觑,一时噤声。
  
      一个征战沙场裂土封王的功臣,还没来得及加九锡之礼,便被李宗训无中生有的定下了数条大罪,打为了乱军叛匪。
  
      敖政迟疑片刻,牙槽一咬,走出列来。
  
      “太后殿下,臣有异议。”
  
      李桑若皱眉,“爱卿请讲。”
  
      敖政道:“臣有幸,被先帝看中,命为御史中丞,监督百官,专任弹劾,正该为殿下分忧,为大晋谋福,实不忍此颠倒黑白之事,在臣的眼前发生。”
  
      李宗训重重哼声,“台主言之凿凿,是想为你的小舅子开脱吗?”
  
      敖政侧目直视着他,“李丞相,下官在朝堂上,从未有过一句妄言。雍怀王虽是我的小舅子,可他和下官素来不对付,朝中何人不知?丞相是想给下官也定一个乱党之罪吗?”
  
      说罢,他转身,朝在场的臣工躬身行了一礼,又转身面对李桑若道:
  
      “臣以为,雍怀王有功于社稷,得胜还朝便被抹杀功绩,沦为乱匪,恐会伤了天下将士之心。再有——”
  
      他顿了顿,又道:“陛下方薨,北戎来犯,在这个节骨眼上,为新君之位除去一个可领兵上阵的大将军,无异于自断手臂。”
  
      李宗训冷笑,“听台主之意,有功之臣,便可不遵先帝遗旨,谋朝篡位了?”
  
      敖政收住笑容,朝他投了一个鄙夷的目光。
  
      “丞相一家之词,未敢尽信。造反大罪,总得给出足够的理由吧?”
  
      臣众里有人点头。
  
      李宗训沉下脸,鼻腔里发出“嗯”地一声。
  
      “裴獗是南齐谢家军余孽,挟持皇子,图谋造反,这个理由足够吗?”(本章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