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七章 天子剑

2024-01-07 作者: 情何以甚
第四百二十七章天子剑    脊柱乃人身大龙!
  
      哪怕只是对普通人来说,它也是整个身体的支柱。
  
      在道脉腾龙之前,通天宫便将养于此。
  
      脊柱之海,又名通天海。
  
      人身的脊柱大龙,有三十三节,一节对应一重天。
  
      武道修者每进一步,踏破一重天。
  
      当然,这种对应就和五脏与五府的对应一样,相对虚幻,并不具体。
  
      但因为有这种对应的存在。
  
      故虽从未有人走到武道尽头,连一个二十七重天的武道修者都未曾出现,但大武夫们坚信,还有三十三重天的至高风景。
  
      脊柱的重要性,由此不言而喻。
  
      现在,赵汝成竟生生从自己的脊柱之中,拔出了一柄光华万丈的长剑。
  
      他竖握此剑,立于身前,剑柄指地,居于小腹处,剑尖向天,越过黑发去。
  
      此剑与他的鼻梁平行,将他那张完美的脸,分割成均等的两半。
  
      待那璀璨光芒散去,人们才得以看清,这柄剑的模样。
  
      这一柄剑,足足有五尺长。
  
      剑脊宽厚,剑刃两开。
  
      剑身上有着复杂的纹路,似是天生的剑纹,但又隐约是一个个不同的人影,在做着不同的事情,指向芸芸众生。
  
      两侧只开了极窄的、黑亮的锋。
  
      这一柄剑,中正平和,又尊贵非凡。
  
      好像全无杀气,但又漠视生死。
  
      此剑……是为天子剑!
  
      大秦皇室秘传。
  
      历代唯有太子能修。
  
      自嬴璋杀秦怀帝于咸阳宫,此神通剑便已失传。
  
      此剑在修行之初,就要散龙气于通天海。潜于深海中,鳞甲已晦,爪牙皆敛。
  
      在修行者道脉腾龙,通天宫离开脊柱之后,聚集龙气化为龙,潜龙出渊以替之。
  
      也就是说,一般的修行者,在道脉腾龙进入五府海之后,通天海里就已经空空如也。修天子剑者,却还有一条大龙,养在通天海中。
  
      每日运转秘法,翻覆通天海。
  
      等到修行者叩开内府,便磨砺一颗神通种子为剑具,自五府海返去通天海,以龙气灌之,如此,方成天子剑!
  
      此剑制以五行,论以刑德;开以阴阳,持以春夏,行以秋冬。此剑直之无前,举之无上,案之无下,运之无旁。上决浮云,下绝地纪。此剑一用,匡诸侯,天下服矣!
  
      或许正是因为感受到了这柄神通天子剑,秦帝才开口。
  
      又或者说,因为这神通天子剑出世,赵汝成怀帝之后的身份已经无法掩饰,必然暴露在天下人眼中。
  
      秦帝才出声。
  
      至尊的心思渊深如海,其中斟酌,大概唯有他自己能知。
  
      听者只能匍匐恭听,谨慎揣摩。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秦天子的声音说道:“好个赵汝成!”
  
      此声听不出喜与悲,仍然是只有无尽威严。
  
      一个辽阔无垠的、高渺如在云端的女声接道:“秦天子谬赞了。”
  
      牧国女帝!
  
      代表牧国出战观河台的内府境天骄,已经表明了态度“投身牧国,为国而争”。
  
      那么作为牧天子,这位至尊也理所应当,要给予支持。
  
      这话说得平常,但语气之中,俨然是真正把赵汝成当做了本国天骄。
  
      没有一字维护,但字字都是维护。
  
      观战席上,赫连云云松开了紧攥的手。这时候才发现,手心已经给汗水浸透。
  
      即使是以她的身份,以她的受宠程度,也不能够真正左右牧天子的意志。只能等待和接受。
  
      而赵汝成,赌对了!
  
      姜望沉默在演武台下,感受着秦天子只言片语间投下来的、那如山如海的威压。感受着自家五弟,曾经那个幼稚少年,此刻在这天下之台,所展现的决心与勇气。
  
      他心中的心情,无法言说!
  
      秦天子不再说话。
  
      牧天子也沉默下去。
  
      一场巨大的风波,就这样短暂平息。
  
      在观战者心中掀起怎样的惊涛骇浪不得而知。
  
      而黄河之会内府场的这一场半决赛,还未结束。
  
      赵汝成口口声声陛见秦天子,当然不可能是持剑对秦帝。
  
      即使在这观河台之上,天下列国注视时,他也需注意分寸。
  
      若真敢对秦天子大不敬。
  
      谁也保不住他。
  
      霸主国天子一怒,摧高山不能止,倾长河之水也难平复。
  
      所以从始至终,他都盯着黄舍利,盯着自己在黄河之会上的对手。
  
      用实际行动说明,他在这具有神圣意义的观河台上,参与人族传承多年的古老决斗。
  
      较量勇气、智慧、荣誉。
  
      他展现此神通天子剑,以此作为送给今日之秦皇室的第一份回礼。
  
      以此“陛见秦天子”。
  
      而这一剑,当然是递向黄舍利!
  
      他要争天下之魁,就必然要闯过半决赛。
  
      然而雷音塔这样的神通一出,黄舍利几乎就已立于不败之地。
  
      他的诸般剑指、种种秘术,都无法在短时间内攻破雷音塔。
  
      而黄舍利却可以在雷音塔的护持下,倾力进攻。
  
      菩提神通并不输给他的灵犀神通。
  
      黄舍利的战斗才情也绝不输他分毫,如此一来,在这种情况下,他难有胜机。
  
      所以他果断拔出天子剑,以此神通剑相争。
  
      这一剑本是要留待争魁之时。
  
      在整个黄河之会的最巅峰处,以此剑陛见秦天子。
  
      一剑夺魁名,向天下宣告他赵汝成从此行在青天白日下……这才是他设想中的真正回礼。
  
      但黄河之会不愧是列国天骄相争之会,群星闪耀。才走到半决赛,遇上的这个黄舍利,就已经让他不得不用天子剑。
  
      既然动用了这柄神通天子剑,他就再无失败的理由。
  
      他就这样竖握着神通天子剑,大踏步往前。
  
      此刻他摒弃了大五行混天步。
  
      持天子之剑,踏堂皇正道。前就是前,后就是后。
  
      但速度反而更快,一步已至黄舍利身前,而一剑斩落!
  
      天子驾临,万民避道!
  
      长达五尺的神通天子剑落下,像一座高山轰然倒地。
  
      而黄舍利,就是那个立在倾倒高山之前的人。
  
      如蚍蜉迎万仞!
  
      何为“直之无前,举之无上,案之无下,运之无旁”?
  
      前方,上方,下方,周边。
  
      没有任何阻挡!
  
      不是因为没有人阻挡,不是因为没有力量阻挡。
  
      而是无论什么人、无论什么力量,都挡不住,都不存在,都是“无”!
  
      天子一剑,诸侯慑服。
  
      神通天子剑一剑前斩——
  
      雷音停,雷光止。
  
      悬于黄舍利头顶的神通雷音塔,竟然就此崩散!
  
      ……
  
      ……
  
      ps:“此剑制以五行,论以刑德……”——《说剑》·庄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