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9章 招揽

2024-06-30 作者: 风清雨
第569章招揽    “若能跨过这道坎,天下大任,非您莫属。”
  
      贺从文这一番话,像春风化雨,十三王爷心头的阴霾竟散去了几分。
  
      “但愿,天意如此吧。”
  
      十三王爷端起茶盏,一饮而尽,心中默默期许,这便是命运对自己的最终考验。
  
      可一念及李安屡次坏其好事,怒火又腾地升起。
  
      “李安,又是他!”
  
      “上次击溃胡虏,我就觉察李安不凡,本想劝四哥拉他入伙,谁料四哥竟畏缩了。”
  
      对四王爷的不作为,十三王爷书信中多次劝诫,却收效甚微。
  
      李安在他眼中,从一个懂兵法、善制器的将领,变成了连刘福等高手都能击败的强者。
  
      显然,李安的武艺超乎想象,自己确实低估了他。
  
      十三王爷摇头苦笑:“难道我大梁,真要靠李安定乾坤?”
  
      从这一刻起,十三王爷打定主意,要从李安入手,一旦收服李安,那小皇帝便孤立无援了。
  
      然而军师贺从文却有不同见解。
  
      李安对皇上死心塌地,定是得了极大的恩惠,或被握有短处,才甘愿臣服。
  
      若十三王爷无法提供足够的利益或权威,留下李安反而是隐患,不如除之而后快。
  
      “不。”十三王爷坚决摇头。
  
      普天之下,无人是他收买不了的。别看他身处边疆,靠着军饷度日,他在皇城有国库为后盾,全国更有二十多家钱庄为其所用。
  
      这些,正是他敢于起兵的底气。
  
      遗憾的是,虽有资本,却缺一个堂堂正正的起兵理由。
  
      “传令下去,我要将国库储备作为条件,邀请李安来玉门关一见。”
  
      贺从文闻此,连忙劝阻:
  
      “王爷三思,国库是您十数年心血,更是将来建国取信于民的基石,怎能轻易拱手让人,让李安坐享其成?”
  
      贺从文的反对,藏着私心。
  
      他对李安虽不了解,但从李安近期的惊人之举看,此人绝非凡品。
  
      一旦李安归顺十三王爷,无疑如虎添翼,但对贺从文来说,这可不是好消息。
  
      毕竟,一山不容二虎。
  
      但急于建功立业的十三王爷并未深思,他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无论如何,都要让李安成为自己的左膀右臂。
  
      “一个李安,胜过国库十座,唯有本王能将他纳入麾下,何愁国库不会充盈?”
  
      再者说,此番计策未成,以李安的机智,定会猜到与本王相关,不给他些甜头,本王如何自保?
  
      其实,十三王爷不仅在大梁秘藏了一份国库之资,在他经营多年的玉门关,也留有后手。
  
      国内二十余间钱庄,他略施小计,银两便如流水般涌向边疆。
  
      这些银两,他并未挥霍,而是偶尔“拜访”邻近的胡人村落,借力于他们的劳力,在玉门关深处广植粮食。
  
      日积月累,十多年来,被十三王爷“照料”的胡人村落已有二十多处,规模不容小觑。
  
      一旦胡人正规军上门问罪,便以银两打发;若不成,便亮出那十万大军的阵势,对方自会退缩。
  
      这便是十三王爷能与胡人在边疆“友好共处”的秘诀。
  
      面对十三王爷的坚定,贺从文识趣地沉默了。
  
      正当此时,赵丞相的密信送达。
  
      “哼,四哥还算有心。”
  
      然而,阅毕密信,十三王爷便后悔方才对赵丞相的称赞。
  
      “这算什么话?四哥竟劝我罢手。此番天助那黄口小儿,一场大雨救了他的命,让我半年后再图,暂且安分做王爷。”
  
      “毫无壮志!”
  
      十三王爷愤而掷信于地。
  
      半年之后,皇宫内两位嫔妃产子,新太子人选已定,难道要等到又一个十三年来夺位?
  
      人生,哪有那么多十三年?
  
      “四哥在京城过得太安逸了。来人,备纸墨。”
  
      十三王爷一气呵成,给赵丞相写下洋洋洒洒十页长信。
  
      京城之中,梁青云坐在龙辇上,已转悠了三个时辰,腹中早已空空如也。
  
      “小李子,你过来。”
  
      梁青云小心翼翼探身,唤住李安。
  
      李安勒马停下,队伍随之静止。他一跃下马,立于梁青云面前。
  
      “陛下,有何差遣?”
  
      望着梁青云焦急的模样,李安心知这位小皇帝的加餐时间又至。但身处外头,君臣之礼不可废。
  
      ‘疏忽了,出门竟未给爱妻备足食粮,错在我。’
  
      “小李子,今日百姓热情,朕瞧着他们手中的桂花糕便觉饥肠辘辘,咳咳。”
  
      后半句梁青云羞于启齿,只好轻轻暗示。
  
      ‘你这浪荡子,朕饿了这么久,还不快去寻些吃食来,莫非想饿死朕和未出生的皇子?’
  
      梁青云出发前明明吃得饱饱的,以为乘龙辇巡游无需耗费体力。
  
      事实却恰恰相反,坐龙辇比在宫中更易感到饥饿。
  
      李安对梁青云使了个眼色,笑而不语,径直走过。
  
      梁青云心中焦急万分。
  
      ‘哎,这小李子好大的胆,竟敢违抗圣旨!那桂花糕明明近在眼前。’
  
      梁青云心中暗骂,气急败坏。
  
      就在这时,李安手捧几笼热气腾腾的包子和两盒桂花糕归来。
  
      一见美食,梁青云的怒气瞬间消散,眼中满是藏不住的欢喜。
  
      不料,李安先绕过梁青云,将两盒桂花糕交给罗珊,这才转身。
  
      “陛下,这是您的。”
  
      当李安递上两笼热包子时,梁青云却故作生气,扭头不接,一脸傲娇。
  
      “哼,看来我这正宫的位置在你心里不值一提了,先是罗珊,再轮到我,我何曾受过这等委屈!”
  
      李安瞅着梁青云不领情的模样,心知自家这位正宫娘娘是真的动气了,只好耐着性子赔笑哄劝。
  
      “娘娘息怒,若您真想尝那桂花糕,小李子今晚就为您变着花样做上百种不同的,但在宫外,小的实在不敢拿娘娘的安危开玩笑,让您随便吃街边小吃啊。”
  
      罗珊一听梁青云生气的原因,手里那块桂花糕顿时没了滋味,再馋也不敢下口了。
  
      梁青云闻着那勾人的灌汤包香气,决定还是别跟美食过不去,于是妥协了。
  
      “算你有心,今晚的百样桂花糕,我可记下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