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名扬太原

2024-06-22 作者: 剑从天降
第82章名扬太原    直到两日之后,当苏曜等人才终于将此处的山寨搬空。
  
      在最终离开前,官兵又放了一把大火,将这座历经数年修缮加固建成的山寨彻底付之一炬。
  
      虽然只要天下依然混乱,这太行山中的盗匪就永远杀之不绝。
  
      但没了这座山寨,短时间内贼人们就很难再聚集起来,制造足以动摇地方的威胁了。
  
      “苏兄这一战的表现都看在大家眼中,辽也是心悦诚服。
  
      想来郡守必会信守承诺,保名引荐的。”
  
      苏曜点了点头,看了眼系统的界面。
  
      在经过他西灭匈奴,南退黄巾,东平山贼这三场大战以及之前那些清剿盗匪的支线任务后,太原郡内的治安是得到了空前的稳定。
  
      不过这回这经一出手,他本想低调却也不可得了。
  
      虽然功劳簿上没有显示他的名字,但所有长眼睛的人都知道了他就是那位坊间传闻的英雄,且又立一大功。
  
      这一下苏曜在本地的声望就达到了相当可观的程度,从民间百姓到世家大族乃至本地的军队,都无一不知苏曜之强大。
  
      “那苏曜当真如此之强?”
  
      当苏曜回晋阳交接完任务后不久,正在做一些离开晋阳前的准备工作时。
  
      在晋阳王氏的府上,刚回到家中也才没几日的使匈奴中郎将王柔,面露惊讶。
  
      这世道怎变化的如此之快,何时太原竟横空出世了一位如此了得的英雄少年?
  
      “王将军,这确实不假啊!”
  
      说话的这位一身戎装的中年军官也姓王,他正是随苏曜出击的那支百人队的百将官,亦是晋阳王氏族人:
  
      “这姓苏的小英雄不但有一手神射那是百步穿杨,出神入化。
  
      其人也更是力大无比,武艺高强啊。
  
      就说那丈八的血镰在他手上竟是舞的虎虎生风,无一人可近其身旁。”
  
      “丈八的血镰?”王柔懵逼中。
  
      “是的,那是一把特制的武器,似戟似镰,锋锐无比,苏家小子称呼其为战镰,不过我等更愿称之为血镰”
  
      王百将只是回忆到前日作战的场景便忍不住的激动
  
      “实在是太强了,一千多个贼寇啊,满山满谷杀来,那火箭之下我等本还以为此回定万事皆休。
  
      谁知他竟能凭一己之力扭转乾坤。
  
      大镰之下杀得贼寇怕是足有上百之众,若非最后长柄断裂,下官怀疑还能杀得更多。
  
      但便是如此,那镰刃都给染的是血红血红的,擦都擦不掉。”
  
      王柔听得是一愣一愣的,他咽了下口水,又问道
  
      “那坊间说的向阳道一事?”
  
      “想必不会有太大出入”
  
      王百将点头
  
      “有此实力,那又何须作假?”
  
      “想不到啊,我太原竟出了一位如此了得的万人敌!”
  
      王柔感叹后,突然又纳闷
  
      “那他怎又会在这臧旻帐下?”
  
      这话倒真问住王柔这位族亲百将了,只见这位军官摇了摇说
  
      “之前只说是刺史直领的一屯长,眼下倒是不知为何他没有随军南下,而是在郡守这里当了一客将。”
  
      苏曜擅杀天使之事当然不会马上就传的人尽皆知,此时自然也就只有张辽和郡守知道。
  
      “客将?”
  
      久在关外的王柔还不太懂近些年关内新兴的行情,于是王百将便给他讲解了一下。
  
      所谓客将,顾名思义,就是并非本部直属的部将,领有独立的部曲。
  
      按说像这种游离中央控制之外的独立武装,在两汉重君权的时代,一直都是被严厉打击的事情。
  
      然而一切规则都在黄巾之乱后被打破了。
  
      中央无力独自镇压叛乱,刘宏下放军权,许地方官员募兵的同时,也开放了地方豪强组建团练武装,聚众自保的权利。
  
      黄巾贼虽然是因此迅速平定,但放下去的权利却也收不回来了。
  
      自此以后世家豪强结寨自保,广募族丁俨然已经成为地方上可与官员相抗的新势力。
  
      当这些人自带兵丁为朝廷剿匪平乱时,他们就成为了拥有独立部曲的客将。
  
      而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地方官员在平时也乐得利用他们的力量稳定统治,为其大开方便之门,双方互相勾连合作。
  
      至此,这些人除了没有自称天命,割据一方外,已经在实际上脱离了朝廷中央的掌控,就只待风云突变的那一天了。
  
      “你的意思是,这姓苏的小子是祁县王家的人?”
  
      就在苏曜前去东方讨伐山贼的期间,他那200人的运输大队也带着红儿等人完成了搬家,被郡守安置进了军营。
  
      “甚至还有胡人为他效命?!”
  
      王柔在听到同行的还有近百之多的胡人随从后,完全惊呆了:
  
      “胡人一向轻狡反复,唯利是视,怎会为一小儿效力?!”
  
      要知道朝廷虽然昔日是收服了南匈奴不假,但征召其部作战的代价却是使其生于汉地,开口仰食,岁时赏赐,动辄亿万之计,以此为常例。
  
      是的,说白话就是朝廷不但让匈奴人来汉民之土生活,而且每年都还要花上亿的铜钱安抚南匈奴部族,以换其恭顺听命。
  
      一手大棒,以兵威压制,一手胡萝卜,广撒银钱安抚,这才是大汉调教匈奴数百年的绝招。
  
      但是纵使如此,眼下也已不再好使,这不是,他这个堂堂使匈奴中郎将就丢了驻所,成了光杆司令,灰溜溜的跑回了晋阳老家躲着。
  
      而现在却有人告诉王柔,这些骄悍难驯的匈奴人竟然甘于听命一小儿,还是连将军都不是的屯长,这是何等的令人难以置信。
  
      “这,确实如此”
  
      王百将想了想,讲道:
  
      “应是草原人历来重英雄,而那姓苏的小兄弟也确实不凡。
  
      想我等日前攻那山寨之时,便是有上百胡人驻守后门,然而他们竟只听苏曜其名,便立即倒戈卸甲,开门投降。”
  
      王百将感叹一声:
  
      “卑职那时便知,其武威之盛定是以深入这些胡人之心,也正因此,他能得那些桀骜难驯的胡人效力也情有可原了。”
  
      王柔听得嚯了一声,拍掌道
  
      “如此英雄了得之辈,某怎能不认识呢!”
  
      王柔吩咐手下备好车马,拉上百将便走:
  
      “快随我去郡守府中拜会郡守,正好再会会这个小子。”
  
      不过嘛,苏曜此刻却已不在郡守府中就是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