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三十八章:炮灰奶奶要奋斗 3

2024-01-08 作者: 快穿狂魔
第一千八百三十八章:炮灰奶奶要奋斗(3)    可惜,原身跟她丈夫虽然有心花钱给自己儿女念书,但是他们两人生的孩子却也的确不是学习的料。
  
      大儿子刘建国留级一年。
  
      这才勉强念完小学六年级。
  
      并且还在小学六年级升学考的时候跟老师闹矛盾,一气不考了。
  
      最后连个初中都没得上。
  
      只能送到木匠师傅家当学徒。
  
      小闺女倒是没跟老师闹矛盾。
  
      可是她二年级愣是念了三年都没能升到三年级,明明看着不傻。
  
      脑子也没问题。
  
      可就是学不进东西。
  
      二年级都能留三年,那继续学下去又能有什么用呢,不过是家里浪费钱,老师头疼的结果,最终原身在老师家访了数次之后,只能无奈接受这一现实,把女儿接回去。
  
      并且开始教女儿做饭裁衣服。
  
      学习上是没啥指望了,那自然只能把女儿往贤妻良母方向培养。
  
      好方便未来给她找个好丈夫。
  
      因为儿女在学习方面都没啥指望,未来也是一眼就能看到头,所以原身和她丈夫就不得不多为自家儿女未来考虑,更加努力种田了。
  
      想要给儿女多攒点家底。
  
      但是光靠种田的话。
  
      显然是攒不下来多少钱的。
  
      如果儿女学习成绩好,那他们可能也不会再去想其他辙,大概率会依旧老老实实的种田,从牙缝里面省钱,只想把儿女给培养成才。
  
      不过现在儿女成才没指望。
  
      他们只能多动动脑子。
  
      多想些能赚更多钱的方法。
  
      而他们能想到的,唯一比种田赚的钱要多的方法无疑就是经商。
  
      于是在上面政策放松些后,原身夫妻两就立刻支了个摊子,开始卖油条、米饼、麻团之类的早餐。
  
      口味一般,利润不高,但是胜在他们卖的比较早,薄利多销,所以每个月纯收入还是相当不错的。
  
      反正比种田强多了。
  
      也正因如此,原身夫妻俩这才能在儿子成年之后,掏空大半个家底,把家里原先的房子拆了,在原来的宅基地上重起了一套更大更好的房子,并且给大儿子充当婚房。
  
      结果刘建国刚相亲成功并且结婚没多久,他们家的早餐生意就一落千丈,每天利润还不够煤钱的。
  
      主要原因不是其他。
  
      就是单纯的竞争者变多了。
  
      以及他们家口味不如别人。
  
      原身跟她丈夫本来就不是什么专业厨师,更没有专门学习过如何做各种早点。炸油条之类的,只是他们自己想办法摸索出来的方法。
  
      口味是真的相当一般。
  
      当别人家的口味比他们家的口味好点,并且量还差不多的时候。
  
      大家当然宁愿花同样的钱。
  
      吃更好吃点的早点。
  
      因此当竞争者变多,然后他们家本身又没核心竞争力的情况下。
  
      他们家生意自然是一落千丈。
  
      没过多久就不得不关门。
  
      至于为什么先前好几年都没人做类似生意,结果偏偏这时候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那主要是过去大家压根不知道炸油条能赚那么多。
  
      大家都觉得这玩意儿又耗油又耗煤的,成本铁定很高,价格卖的还不怎么贵,肯定赚不到什么钱。
  
      可是随着原身跟她丈夫把家里房子推倒重修,并且还又扩大了许多,随后大儿子结婚场面也相当不错的情况,被村民们看在眼里后。
  
      谁还能不知道炸油条赚钱。
  
      要是没赚到钱,他们老刘家怎么可能修得起那么好的青砖瓦房。
  
      大儿子结婚的宴席也那么好。
  
      没手艺那没办法,只能羡慕。
  
      可有手艺的自然不免心动。
  
      过去他们不知道炸油条能赚这么多钱,能赚起房子娶媳妇的钱。
  
      如今既然知道了,而且他们还觉得自家手艺比刘家手艺好多了。
  
      那他们自然也想赚这笔钱。
  
      于是没几天,附近就多出了许多家卖油条和麻团的早餐摊,还有些卖起了包子馒头,大饼之类的。
  
      不但种类变多了。
  
      口味也是远超过原身家。
  
      随后便是良币驱逐劣币。
  
      好吃的早点摊把不好吃的早餐摊生意抢走不是理所当然的事吗?
  
      原身跟她丈夫对此情况虽然是又气又恼,但他们是一没手艺,二没人脉,又能如何,坚持了一段时间之后只能迫不得已关了早餐摊。
  
      开始想其他辙。
  
      不过这时候,大家的脑子早就已经活泛了起来,做生意也不像几年前那样被人看不起,小镇各行各业都已经陆陆续续的有人插手了。
  
      原身跟她丈夫是既没文化,也没知识,更没有手艺,因此在又尝试性做了两次小买卖并且失败后。
  
      他们就不敢再折腾了。
  
      再折腾下去,他们两前几年攒下来的那点家底就得彻底亏光了。
  
      最后他们还是选择了打工。
  
      原身丈夫出去应聘工地厨师。
  
      而原身则是留在家里面,照顾家里前几年分到的那十来亩水田。
  
      如此日子也还算可以。
  
      虽然没什么大富大贵。
  
      但日常温饱足矣。
  
      特别是随着原身女儿刘琳,嫁给了小县城一个有房的工人之后。
  
      原身他们就更觉得身上担子轻松了许多,都没奋斗进取的心了。
  
      在原身他们看来,把儿女养大成人,同时操办完他们的婚事后。
  
      他们老两口就能进入半养老生活了,并不需要太操心儿女的事。
  
      毕竟他们当年结婚之后。
  
      也没能得到上面老人的帮助。
  
      不一样攒下了这份家业。
  
      所以从那之后,原身跟她丈夫就不太乐意太辛苦了,她丈夫把厨师的工作辞了,开始给人看大门。
  
      而原身也把田地所有人都转给了自己儿子和儿媳,自己只留了一两分地,平常稍微种一点蔬菜吃。
  
      正式过上了半养老生活。
  
      看着好像悠闲舒服的很。
  
      可是四十多岁的悠闲不奋斗。
  
      是要六十岁后的日子弥补的。
  
      大十几年后。
  
      原身他们老两口子手里没什么钱,既没保险也没养老金的恶果。
  
      就开始出现了。
  
      手里基本没什么钱的原身夫妻在年纪大了后,便不得不依仗自己的儿子儿媳养老,这在过去完全属于再正常不过的事,可是对于原身儿子的而言,那就是压力山大了。
  
      四十多岁的他,上面有两个老的,下面还有两个小的,老的生病了要花钱,小的上学要花钱,日常生活开支也花钱,家里却只有他一个人挣钱,时间日久,怎会不烦?
  
      (本章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