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六章 造访军营的荀彧 4k

2024-06-25 作者: 化石采集
第二百六十六章造访军营的荀彧(4k).la)    “华雄.”
  
      刘备将马刀塞入刀鞘,从董军惊恐的叫喊声里,他捕捉到一个名字。
  
      正是十八路诸侯讨董时,遇到的第一个西凉悍将。
  
      此人曾率领五万步卒,阻拦诸侯大军,连斩鲍忠、俞涉和潘凤三员大将。
  
      一时间挫败诸侯联军的士气,直到他的二弟关羽出马这才扭转颓势。
  
      果然不如演义里厉害吗?
  
      刘备摇摇头,只当是话本的过度夸张,他望向四散而逃的董军骑兵方向,发现伴随着董军骑兵的崩溃败逃,胆怯的情绪传遍个又一个的董军士卒。
  
      “使君,如今我等怎么办?”有刘备在,霍笃自然以刘备为主心骨。
  
      刘备拽紧缰绳,言传身教,“追,两军交战士气是决定胜败的重中之重。”
  
      不远处,肩披甲胄,魁梧高大的中年男人身骑战马奔赴而来。
  
      剩下的两千多骑齐声呐喊,就连胯下战马都被他们的情绪感染,战马们扬起头颅发出嘹亮的嘶鸣,承载着骑士们飞奔而出,速度之快仿佛将风都甩在身后!
  
      这一幕幕是令董军步卒难以置信,他们眼睛瞪大最大,嘴巴也惊得张开,攻城的脚步竟然暂时停了下来,有的士卒就算是兵刃跌落在地,发出一声闷响都置若罔闻。
  
      “幸不辱命!!!”
  
      “投降不杀!只诛恶首!”近万名五溪蛮齐刷刷的咆哮,嗓音之大仿佛撼动了山川,震颤了大地。
  
      偏偏在这个时候,异变突生!
  
      “什么?!”
  
      站在军侯身旁的步卒都听见军侯的声音,他们一时间都忘记在攻打城池,想要继续追问下去时,人群中又有人出声
  
      阳城虽然是座小城,围住阳城的步卒也有上万之巨,即便这道声音再怎么嘹亮,都不可能传递到战场的各处,但是架不住董军步卒们本就躁乱的心。
  
      “投降不杀!只诛恶首!”
  
      “使君!”
  
      更有一波五溪蛮族嗷嗷叫的杀出。
  
      轻骑兵,追着他们的重骑兵打?
  
      为何如此魔幻?
  
      “董将军?!”
  
      “对方精骑败走,若被对方步卒看到想必会令对方大军士气跌落。”
  
      身披铁甲董军精骑朝着战马疯狂抽动鞭子,不断的提速提速再提速。
  
      “不不能投降!兄弟们,他是在诓骗你们!”
  
      咬在他们后面死死不放的则是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轻骑兵。
  
      然而却没有多少步卒响应他,他们不过临时被招募的步卒,如何追得上骑兵?又为何要白白送死啊?!!君不见行营里的精锐都拦不住那人么?!!!
  
      士气在这一瞬间跌到谷底。
  
      原来他们精骑竟然不如轻骑?
  
      霍笃感激的点点头:“原来如此,笃受教了。”
  
      恐惧的情绪在步卒之间疯传。
  
      就连华将军都身陨
  
      何况他们?
  
      他面前的马背上还在驮一人,那人被绑的严严实实,横在马背上,似乎是丧失了意识,脑袋无力的垂下。
  
      董旻被俘虏的消息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就连指挥全军的行营都被攻破,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敌军数量之多,兵员之精锐超乎他们想象!
  
      董军军中的军侯校尉之流见此,不由得是头晕目眩,恶首?除去董旻以及他们还有谁是恶首?
  
      “诺!!!”
  
      “笃,各位同袍,随我冲锋。”
  
      在他们心生疑虑之时,轻骑兵高举的旌旗落入眼底,华雄身死的消息飘进耳里。
  
      场面瞬间逆转,就在所有人惶恐之际,那位俘虏董旻的中年壮汉,鼓起通身的气力,声嘶力竭
  
      “我乃西乡侯麾下校尉黄汉升,董旻已被我生擒活拿!”
  
      “尔等还不速速投降?!”
  
      就像是五花大绑的彘!
  
      不过为何这盔甲如此眼熟?
  
      步卒中的一军侯越看越眼熟,突然他想起什么,几乎是出于脱口而出
  
      “董将军!”
  
      皇天在上后土在下!
  
      “兄弟们随某至于救回董将军!”军侯声嘶力竭。
  
      莫非他们还在睡梦中!
  
      为何为何他们的骑兵不反击?
  
      刘备的步卒早就做好发起冲锋的准备,手持刀盾的刀盾兵顶在最前方,手握长矛的长矛兵紧随其后,位于最后方的是拉弓搭箭的弓手。
  
      距离声音方向最近的步卒们下意识望去。
  
      “届时我等再擂响反攻的战鼓,一鼓作气,阳城之围自然而然就能解除。”
  
      原因无他
  
      实在是太奇怪太奇怪太奇怪了。
  
      鼓声犹如雷鸣般炸响,本就是惊弓之鸟的董军步卒更是心头一紧。
  
      就在下一刻,更糟糕的事情发生了,平地突然响起嘹亮的嗓音
  
      “是董将军!我不会认错董将军的铠甲!”
  
      可惜他们的话,全然不顶用,一个又一个步卒丢下武器选择投降。
  
      阳城之围,自此解除!
  
      站在城墙上的亭长望向城下投降的步卒,迟迟没有回过神来,他感觉就像是在做梦一样,说有援兵就来了援兵,而且援兵很能打,一出手就便挫败董军。
  
      县民们更是喜出望外,相互庆祝着劫后余生,更有甚者痛哭流涕,以此来表达躲过一劫的喜悦。
  
      然而亭长出声了
  
      “且慢”
  
      众人的目光被亭长的声音吸引过去,亭长抵抗董军的行为他们都看在眼里,相较于不知在何处的县令和县尉,众人更愿意听从亭长的吩咐。
  
      “方才那人说什么?”
  
      亭长指着黄忠问向身旁的荀彧。
  
      荀彧回道:“投降不杀,只诛恶首.”
  
      “不是这句,是上上句,黄将军说是谁的麾下?”
  
      “西乡侯”
  
      亭长面露惊喜之色,“竟然是西乡侯!西乡侯急公好义,海内名望!快开城门迎西乡侯进城一叙!”
  
      说着说着亭长似乎想起来什么,他望向众人
  
      “不知各位是何意?”
  
      “亭长,我不同意。”
  
      一白发苍苍的杵着拐杖老者站了出来。
  
      这让亭长感到诧异,他急忙说道:“老丈,西乡侯救了你我,我等应当好好招待西乡侯”
  
      众人纷纷颔首,亭长说的对。
  
      “亭长,老夫的意思是你太小家子气了。”
  
      亭长:“啊?”
  
      “依老夫看不如宴请全军将士!”
  
      老者的用拐杖敲地面。
  
      亭长和众人纷纷松了口气。
  
      老丈又说:“不过我等应当派谁去邀请西乡侯呢?”
  
      亭长毛遂自荐,“我!我来!”
  
      不给老丈反驳的意见,亭长当即领了几人直冲城外刘备的临时阵地。
  
      不一会儿,亭长归来了。
  
      众人蜂拥而上,七嘴八舌,伱一句我一句询问着情况。
  
      亭长叹道:“西乡侯说,他们尚且还有大事要做,不便停留,不过他想请你我指出方才残害百姓的侩子手.”
  
      “这”众人面面相觑,他们听说过刘玄德,世人都说刘玄德是君子,从始至终都没有想过刘玄德会前来救援,有的县民嘴上不说,但心底却暗暗琢磨着刘玄德为何会来阳城?应该是要些好处的吧?
  
      却不料,刘玄德竟然都拒绝进城。
  
      惭愧,惭愧,惭愧啊。
  
      他们低下脑袋,恨不得给自己一巴掌,竟然去怀疑玄德公
  
      其余县民心情复杂,他们商讨许久没有结果,只得望向亭长。
  
      亭长叹道:“既然如此,我等便不去打扰西乡侯了。”
  
      众人纷纷点头。
  
      就在这时,荀彧拍了拍裤脚,走出人群
  
      “诸位我有一些头绪,不如让我去看看?”
  
      “使君。”
  
      “军师。”
  
      霍笃提着壶温水走进临时搭建的营帐。
  
      “笃,放在桌上便可。”
  
      捧着纸张的刘备头也不抬,这还是他第一次处理如此之多的降卒。
  
      数量高达万人。
  
      身旁能够帮他安置这些降卒的也就徐庶和向朗,但是向朗被他留在梁县负责辎重粮草的转运。
  
      徐庶的话
  
      用后世仙乡的话来说,就是玩游戏时技能点全部点在谋略上,内政只能说平平无奇。
  
      刘备知道这并非是徐庶的真正的水平,他来荆州似乎来的有点早,徐庶似乎偏科的厉害,出征前徐庶还在跟随司马徽学习内政.
  
      突然有些思念文和了.
  
      刘备放下纸张,揉了揉发酸的眼睛。
  
      若是凉州的旧部在此也好些,为了救援阳城,刘备在梁县特意挑选军中轻骑和行军速度较快的五溪蛮,军中能写能读的将士便是他带来的三千骑兵和一千白毦兵,战斗减员了数百人,剩下的或是轻伤或是重伤,状态较好者也不过两千
  
      结果就是缺人极其的缺人,就连霍笃都时而作为传令兵,时而作为亲卫,两条腿忙上忙下。
  
      “使君。”
  
      耳畔再度荡起霍笃的声音。
  
      “何事?”刘备问道。
  
      “阵地外,有人求见。”
  
      刘备问道:“求见?如此之快?是周边村落幸存的百姓么?要来指认朝着恶首?”
  
      “使君”徐庶揉了揉酸麻的手腕,朝着刘备笑道:“还请宽心,这里暂且交给我负责吧。”
  
      “元直,你一个人如何忙的来?”刘备选择拒绝。
  
      霍笃补充道:“使君,那人姓荀名彧。颍川人士。”
  
      “什么?!”
  
      刘备坐不住了,他望着霍笃,一时之间他都怀疑自己的耳朵出了毛病。
  
      荀彧是谁?
  
      颍川荀氏出身。
  
      南阳名士何颙称他为‘王佐之才’。
  
      是日后曹孟德的肱骨之臣,数次为曹孟德力挽狂澜,甚至是制定前期大局的走向。
  
      最终因不能接受曹孟德僭越称王,便与曹孟德分道扬镳,后在曹孟德的暗示下,服毒自尽。
  
      不过为何荀彧在阳城?
  
      刘备这番变化被徐庶和霍笃看在眼里。
  
      徐庶心中暗道:荀彧?应当不是主公的应梦贤臣,我观主公反应,想必此人身怀异才。
  
      霍笃心道:怎么又来个仙人托梦的?
  
      “笃”
  
      刘备的声音将霍笃的思绪拉回当下。
  
      “速速带我前去见见此君!”
  
      “彧,拜见西乡侯。”
  
      荀彧朝着刘备作揖,刘备三步并作两步,上前握住荀彧的手臂,硬生生打断荀彧的行礼,他笑道:“先生乃颍川名士,无须多礼无须多礼。”
  
      来之前荀彧还好奇刘备的模样,毕竟在城墙上看的不太真切,能够凭借眼睛得到的信息不过是骑白马的是刘备。
  
      现今一瞧,果然名不虚传,有人主之相。
  
      “荀先生,此地不是说话的地方,不如随我进营帐一叙?”
  
      “西乡侯请”
  
      “请”
  
      荀彧跟在刘备和霍笃的身后,朝着一营帐走去,途中他见到来来往往的士卒,发现刘备军中将士不太正常,最多的是蛮族,少数是汉人,汉人奔走相告,忙的脑门缀满汗珠。
  
      本就对刘备好奇的他心中的求知欲更深了。
  
      在他看来,阳城亭长带回的消息中,刘备拒绝进入阳城原因,除去大事以外,恐怕还有担忧不能约束麾下蛮族,从而导致蛮族劫掠城中百姓。
  
      至于所为是何大事.
  
      荀彧从见到刘备起,就在思考刘备为何会出现在此地。
  
      刘备的部曲轻装简从,多是速度快,擅长跋涉的将士,没有后续的辎重。
  
      如此行军就算是赵括都不会这么做,更何况是天下闻名的刘备?
  
      显然刘备是一开始便朝着某个方向进发,定然是中途得知有只军队想要攻城,这才改变目标星夜赶至阳城。
  
      自荆州出发,中途改道.
  
      徐州会盟?
  
      脑袋里浮出这四个字的瞬间,就被荀彧给否决。
  
      众所周知,何进主掌大权,权倾朝野,打击袁氏门生故吏,招致天下士人义愤填膺。
  
      偏偏刘备没有任何动静,显然在刘备眼里自阉竖亡后,士族的力量过大,对于大汉也是不利因素。
  
      本就身为天下最顶级士族之一的荀彧哪里不清楚其中的条条框框,士人相对阉竖来说略胜一筹,士人中有志之士不在少数,但.更多的却是蝇营狗苟之辈,他们表面上满口道德,扯出的是为了大汉为了天下百姓的虎皮,实际上全是为了自己,为了自己家族更进一步。
  
      在荀彧看来,与这些人为伍又怎么能匡扶大汉?
  
      于是乎,在何进掌权时,他没有像同宗的荀攸选择逃跑。
  
      可惜何进过于激进.
  
      不过黔首的生活却也好转不少.
  
      结合刘备此前的所作所为。
  
      答案自然而然浮出水面。
  
      北上讨董。
  
      为了一个城百姓的安危,毫不犹豫驰援的人。
  
      又怎么能够眼怔怔看着董卓霍乱百姓呢?
  
      听着刘备诉说前因后果的荀彧心绪发散
  
      与刘使君为伍,不是胜过那些虫豸么?
  
      (本章完)
  
      .la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