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轰传天下,各方反应

2024-06-25 作者: 老告
第一百一十章轰传天下,各方反应【求订阅】.la)    入城后,曹操进入原兖州刺史府,现在的州牧府。
  
      “刘刺史的家眷,已都归复原籍。”有随行官吏道。
  
      这里比之前的陈留太守府宽敞多了,内部的装饰,布局,已能初步比拟当初洛阳的大宅。
  
      单从面积上看,或许还要更大些。
  
      前堂就是一州之首办公的地方。
  
      曹操没休息,兖州战事初定,如何善后等事,亟待处理。
  
      他回来便与一众官吏,开始商议。
  
      纷乱的战争和动荡,使得天下万物凋零。
  
      而人才和大量的兵员,是最难得的两样东西。
  
      八十万降卒,让所有知道消息的人都心头悸动,敌者惊惧,友者欣喜。
  
      在长安,袁隗最先收到消息,得知青州军大溃归降。
  
      新建的尚书台,袁隗盯着前来传讯的小吏:“击溃青州军,曹孟德自身损失如何?”
  
      “他先期采用收缩防线的战略,兖州有多座城池受损。
  
      但曹孟德的兵马,没什么损失。”
  
      “后来和青州军交战,他用分而击之的手段,以骑兵削弱敌军。”
  
      “青州军被遏制,最终被追击,在济水沿岸投降。”
  
      “降兵真有八十万之众?”
  
      “我们在兖州的眼线说,远远望去,十几里都是跪伏的人群,多的无法计数。
  
      青州军中,只渠帅管亥率数千亲军逃走,余众全部受降。”
  
      “那些人聚在济水沿岸,呼喊投降时,天上的云层都被声浪冲散,河面波澜四起。”
  
      “这几日,青州军各级将领,凡为恶多者,都被曹孟德下令斩杀。”
  
      “送来的消息说济水河,已被鲜血染红。”
  
      “而另外一些流民,则被登记在册,得到赦免,获赠土地,谷种,允许他们留在兖州耕作。”
  
      “曹孟德是在震慑和安抚,杀伐和奖励土地并用。”
  
      汇报的吏员说一句,袁隗的脸色,便阴沉一分。
  
      曹操受降有七八十万众,让袁隗有种眼前发黑的眩晕感。
  
      当下人口最多的是豫州。
  
      其南阳一郡之地就有两百万众。
  
      然而曹操这一次几乎得了南阳半数人口,其中青壮比例还要更高。
  
      袁隗当初支持曹操离开洛阳时,绝没想到短短一年,曹操会从执掌陈留郡,完成到掌握兖州的跨越。
  
      和袁隗一样,收到消息的还有董卓。
  
      董卓更胖了,体型肥硕,如一座肉山。
  
      他迁居长安后,从周边郡县征召大量人口,充实长安。
  
      而长安城的修缮,一直在完善当中,到此刻也只是初具规模。
  
      董卓还发动了庞大的人力,物力,建造出一座城墙般高耸的碉堡,后世称之为郿坞。
  
      这座碉堡,高度和城墙的宽度相等,都是七丈,内外戒备森严。
  
      董卓在其中囤积大量粮食。
  
      这是他给自己建的退路,也叫万岁坞。
  
      他对自己的亲族说:“若形势有利,我就出去称霸天下,若不成功,我就躲回郿坞,不信有人能攻破这座坞堡。”
  
      董卓在郿坞建成后,以其为府邸,多数时间都待在堡垒内,不出去。
  
      不得不外出时,他会披上重甲,走到哪,都带着铁甲卫,寸步不离。
  
      董卓也在关注天下的形势。
  
      群雄纷起,各方都在徐图发展,近乎自立。
  
      当他收到曹操击溃青州军,掌握兖州的消息,亦是愣了半晌。
  
      “掌兖州,得了八十万降卒…”
  
      半年前,曹操还要联合孙坚,来对付他董卓。
  
      现在,曹操收降八十万流民,实力会膨胀到什么程度?
  
      董卓震惊的同时,还生出一丝他自己不愿承认的寒意。
  
      同样在长安,吕布也收到消息。
  
      他在董卓麾下任中郎将,权力比半年前,没有增长,反而有所衰退。
  
      来到长安后,董卓的亲族也全都来了。
  
      董氏一族的人,事事争功,联合排挤吕布和他麾下的并州军,视他们为外来者。
  
      而董卓恶行无数,杀人太多,对周边的人也是越来越猜忌,谁都不信任。
  
      前几日董卓睡醒,正好吕布去觐见。
  
      当时吕布刚帮董卓征剿了一批反对他的人,身上杀气未散。
  
      董卓见了,抓起一件东西便往吕布砸来,说吕布满身杀气,有害他之意。
  
      虽然后来董卓说自己是睡意初醒,认错了人。
  
      两人的关系表面恢复,但吕布心里很不自在。
  
      他当初愿跟随董卓,叛杀丁原,有个内在原因,很少人知道。
  
      就是董卓无子,之前劝降吕布时,便透露愿意接纳他为义子。
  
      当初在崇德殿,吕布改口称义父,就是董卓在实现承诺。
  
      董卓无子,认吕布为子,其中含义,不言可知。
  
      某种意义上,吕布是想继承董卓的凉州军政治遗产。
  
      董卓劝他杀丁原时,也露出类似的意思,认他为义子则是一种承诺的兑现。
  
      但来到长安,吕布被董氏族人,联手排挤。
  
      董卓对他和并州军的倚重,远不如在洛阳时。
  
      当初的期盼,已成为奢望。
  
      现在又听到曹操执掌一州,成为州牧,这种鲜明的对比反差,让吕布心如刀绞。
  
      有句话叫担心兄弟过得不好,更担心兄弟过得太好。
  
      后句话同样适用在仇敌之间。
  
      吕布看到曹操名动天下,就感觉胸口疼的难以呼吸。
  
      恰好甄馨从外边进来,见吕布面容扭曲,像得了大病,吓了一跳,关切道:
  
      “夫君可是哪里不适,怎地这般模样。”
  
      吕布心酸道:“锦萱,曹孟德成了兖州牧,还纳降百万。天下人都在传颂其名。我……想我吕布,飘零半生,至今未有机会扬名天下。
  
      曹孟德却已人尽皆知,手掌大权。”
  
      甄馨也酸:“夫郎统重兵,勇冠天下,谁人不知。一时的不顺意,何必放在心上,你总有超过他的时候。”
  
      吕布摇头:“不,世人都是骂我。
  
      我原以为成王败寇,好男儿岂可久居人下,丁原不懂我。杀便杀了,我不后悔。谁想如今曹孟德竟掌了一州之地。
  
      这天下才十三个州啊。”
  
      吕布越说越心酸,差点泪目。
  
      在冀州,袁绍也收到消息。
  
      曹操成为兖州牧,对他来说忧喜参半。
  
      他从出生那一刻,所有接触的人都以他为首。
  
      包括曹操,此前也算是在依附他,需要他的帮衬扶持。
  
      但如今曹操似乎走在了他前边,被往昔不如自己的人超越,袁绍难免失落。
  
      不过两人虽越走越远,但还没撕破脸。
  
      冀州和兖州相邻,曹操掌兖州,很适合成为袁绍的盟友。
  
      这段时间,袁绍同样立起大旗,招揽四方豪杰。
  
      他的声望和号召力,仍是天下最强的那一个。
  
      曹操近年才快速扩张,袁绍却一直是天下的楷模。
  
      他动用自己的号召力,在冀州竖起大旗,招贤纳士,来投他的人,当真多如过江之鲫。
  
      曹操名望渐盛,但他的声望,更多针对的是百姓和中下阶层。
  
      真正的世家大族,其实对曹操是有些瞧不起的。
  
      宦官之后的门第,在汉时大多数的士族眼中,是曹操一辈子洗刷不掉的污点。
  
      像荀氏,杨氏,袁氏这些,更多的资源都投给了袁绍。
  
      甚至有不少名士,以获得袁绍的招纳为荣。
  
      这并非夸张,史上也是如此。
  
      现阶段的袁绍帐下,已有了和荀彧同族,但名望更高的堂兄荀谌,与奇才郭嘉同宗,同样声望更高的郭图等名士的投效。
  
      袁绍距掌握冀州不远矣。
  
      史上的袁绍,在这一时期,为了拉拢兖州牧刘岱,结成联盟,将自己的妻妾安排到刘岱府上,意思是对刘岱完全信任,视其为可以托付家人的至交。
  
      还有以妻妾为质的意思,展现自己的诚意。
  
      两个比邻的大州结盟,以应对周边环绕的形势。
  
      眼下,曹操掌兖州,对袁绍是有利的。
  
      所以他忧喜参半,挥笔给曹操写了封信,提议结盟。
  
      曹操在四天后,收到袁绍遣人八百里加急,快马送来的信。
  
      天有些阴,淅淅沥沥的下着雨。
  
      午后,曹操在州牧府的书房,查看袁绍的信。
  
      他已迁到昌邑,新装点过的州牧府来居住。
  
      貂蝉也在书房,跪坐在他身侧,帮他整理矮席上的书简后,在剥果皮。
  
      兵荒马乱,能吃到新鲜的果子实属不易。
  
      也就一州之首家里,能见到武帝时从西域传过来,扩散到全国种植的葡萄。
  
      还有枣子。
  
      少女穿着天云蓝色的长裙,眼神落在手里的果子上,表情专注,挺翘的睫毛时而忽闪,手指灵活的将葡萄皮剥开,把晶莹的果肉放碗里。
  
      又把枣子掰开,取出果核,也放在一个小碗里。
  
      曹操看过袁绍的信,思忖:袁本初还挺信任我,提议结盟但没向和史上的刘岱结盟一样,要把妻妾都送过来为质。
  
      他心里转着念头,视线转向貂蝉,打量片刻,不禁笑了笑。
  
      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
  
      窗外细雨乱世,而貂蝉就像那一抹胭脂色,在乱世中悄然盛开,胜过粉黛万千。
  
      貂蝉察觉到他在看自己,捻起一颗果子,给曹操吃了,大眼睛微眯:“甜吗?”
  
      见曹操点头,她起身去一旁净了手,又坐回到他身畔。
  
      曹操伸手将她揽到近处,坐自己腿上。
  
      貂蝉小声道:“让人看见多不好。”
  
      两人在一个帐幕里同寝过,关系更为亲近,曹操有些逾矩的举动,貂蝉也不会反对。
  
      但大白天亲近,她就怕被人撞见。
  
      曹操娴熟的将其鞋袜脱掉,探手把玩,裙裾往上推了稍许,露出的小腿莹润的像是会发光,细腻如瓷。
  
      他另一手托着貂蝉的腰,上下稍许,更是妙不可言。
  
      貂蝉身子轻颤,咬着唇皮不乐意道:“州牧…”
  
      曹操听到有荀彧,贾诩等人,在侍从引领下,往书房接近的声音。
  
      跟随贾诩,荀彧一起来的,还有卞媚。
  
      曹操帮貂蝉把鞋袜穿好,她便在众人进来前,慌慌的逃出了书房。
  
      窗外有一头猛虎,趴着窗户上,往书房里看过来。
  
      “你跟着貂蝉去吧,不用在这里守着。”曹操伸手拍拍窗口伸进来的硕大虎头。
  
      寅一岁了,相当于人六七岁大,还是幼虎。
  
      但体型壮硕,猛兽的威势日盛,极为慑人。
  
      荀彧等人进来前,曹操瞥了眼矮席上的一枚简片。
  
      那上边写着一直在找的许褚已找到,人在谯县,正在接触。
  
      从简片上收回视线,荀彧,卞媚,贾诩依次进入书房。
  
      Ps:不求个票,心里就慌,求下!拜谢大家.la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