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九章 战势,江东,准王

2024-07-24 作者: 老告
第二百一十九章战势,江东,准王【求订阅】.la)    曹操接到拜帖的时候,邺城袁绍的大营内,气氛不算融洽。
  
      以沮授,田丰为首的冀州本土派,强烈反对袁绍渡河而战。
  
      “兖州以南,以西两个方向,皆要用重兵,严防荆州,凉州,乃至淮南各方。”
  
      袁绍面对来劝他的田丰,沮授:
  
      “他兵马分散而没有汇聚,已犯了兵家大忌。”
  
      “我冀州没有后顾之忧,可全力用兵,此为胜势,为什么不能打?”
  
      田丰力劝道:“州牧,您向来是英明的,但您的英明不在兴兵征战上。”
  
      “曹操连克强敌,兖州早就不再有那么多隐患了。”
  
      “您看他昨晚来袭的兵势就知道,他的兵马有多强盛,并非兵少就能制之!”
  
      田丰自顾对袁绍说:“纵观过往几年的战事,曹操很擅长用兵。”
  
      “我冀州应该坚守,凭山岭,黄河的险要。以及数个州的人马与纵深,再联合各方,不断扰袭兖州,曹操如果按耐不住,过河来攻,我们才能胜算大增。”
  
      袁绍的另一侧,坐着一个周身披甲,眼神明亮如鹰顾的人。
  
      他就是大将麹义,袁绍能击溃公孙瓒最大的功臣。
  
      历史上的麹义因为‘骄纵功高’被杀。
  
      但眼下的冀州,初胜公孙瓒不久,且兖州带给袁绍的压力很大。
  
      他并未鸟尽弓藏,先斩麹义。
  
      麹义在冀州,正是鼎盛的时候,掌握着最精锐的部众。
  
      听到田丰夸赞兖州,麹义突然大笑道:
  
      “田别驾怕是看轻了天下英雄,兖州善用兵,我冀州就不善用兵吗?”
  
      田丰叹了口气:
  
      “我冀州想通过一次战争去决定成败,万一不能如愿,后悔就来不及了。从用兵上来说,这天下我还看不出谁是曹操的对手。”
  
      袁绍眼神一眯,怒色闪逝。
  
      麹义则露出不以为然的轻哂表情。
  
      田丰认为冀州打不过曹操,战前说这种动摇军心的话,按律当斩。
  
      袁绍心里极为愤怒,面上倒是看不出异常。
  
      他对田丰道:“你战前说出敌强我弱之语,坏我军中士气,本该治你重罪。
  
      但念在你往年多有功劳,先将伱关押起来,待我渡河击溃兖州,到时叫你看清楚,我和曹操谁胜谁负。”
  
      袁绍话落,便有亲军上来押走田丰。
  
      田丰临去大声道:“州牧不听我直言,必悔之!”
  
      田丰被带走,袁绍本以为已可稳定局势,一致对外。
  
      想不到沮授面色悲戚,道:“我有一策献给州牧,不知州牧能不能听得进去。”
  
      “说。”
  
      “既然要渡河,我建议兵马在南岸延津县的渡口驻扎,派一支队伍去袭曹操,若能占优势,我们就全军出击,输了则退回来稳守。”
  
      沮授和田丰一样,建议稳守,不赞同主攻,只是换了种说法。
  
      还没打,田丰,沮授接连说自己要输。
  
      不仅袁绍怒不可遏,麹义也是主战派,斥道:
  
      “胡言乱语,撼动军心!只要州牧一声令下,败兖州何难?”
  
      袁绍皱着眉头:“出兵之事,我心意已决,绝不更改。”
  
      沮授正了正衣冠,对着黄河的方向,哀叹道:
  
      “主上自负其志,将领骄狂不听良言。这一战打下去,我不知还能不能再看见自己的家乡,再看到黄河,回到冀州!”
  
      他回身又对袁绍执礼:
  
      “授近年身体不佳,已不适合再成为您的监军了,我想请辞回家养病,望您能准许。”
  
      袁绍倒是有些气量,并未留难沮授,只接受了他的辞任,让他走了。
  
      沮授的权柄,由郭图接替。
  
      麹义道:“州牧放心,此战我必下兖州,为我冀州取得大胜!”
  
      袁绍轻轻点头,麹义也起身离开。
  
      他一走,坐在袁绍身侧的袁谭,便盯着其背影,说:
  
      “阿父,我前日乘车经过时,听街上的孩童都在唱说‘麹义是天下的真英雄,战败了公孙瓒,一次次获胜,才有了现在的冀州’,还有传言说这话是麹义自己酒后说出来的。”
  
      袁绍摆了下手:
  
      “大战在即,不可说此动摇军心之言。麹义善战,对付兖州以用之,岂不是好事?”
  
      即日起,冀州兵马,在严防兖州扰袭的情况下,开始渡河,南下抢占兖州沿岸。
  
      ————
  
      江东。
  
      府邸内,孙策坐在矮席后,看向面前十二岁的弟弟孙权。
  
      “仲谋,我在周边郡县,发展很快,已得了两郡之地,你为何主动提议,愿去兖州为质?”
  
      孙权少年老成,自幼便有神童之称,道:
  
      “兄长勇武过人,若早数年参与天下之争,定不会弱于袁本初,曹孟德,但眼下却有些晚了。
  
      曹孟德和袁本初之间的胜者,若携雄兵而来,兄长如何应对?”
  
      “我去为质,可为兄长赢得时间。”
  
      孙策想了想:“我孙氏虽人丁不旺,但就算让人去为质,也轮不到你。”
  
      孙权:“不,只有我去才合适。”
  
      “别人去了,未必能放心。我自去,可随机应变,帮兄长观察兖州,以定行止。”
  
      孙策凝神不语,转头看向另一人,有求问之意。
  
      他左手侧的矮席后,坐着一个与他年龄相仿的青年。
  
      其身长七尺余,容貌俊秀,眉如轻羽斜飞,眼神明亮。唇上带着细绒般的微髯,鼻翼长直,体型雄伟,是个英姿勃勃的男子。
  
      周瑜,字公瑾,出身庐江周氏。
  
      “小公子说的甚好,伯符你至少还要三数年的经营,才能成势。”
  
      周瑜声音洪亮:“我亦赞成小公子去兖州,不过为质的时间不能是一年,最多半载便要回来,不然宁肯不去。”
  
      孙策道:
  
      “兖州和冀州开战在即,为何不等他们分出胜负再说。”
  
      “分出胜负就晚了,现在去正当时也。”
  
      周瑜说:“我们只有联合兖州,获得支持,才能尽快掌握江东。”
  
      “冀州和兖州交战,你们更看好谁?”
  
      “兖州。”
  
      孙权和周瑜齐声道:“袁绍声势更盛,天下皆知。
  
      但他的战备,将领兵马,皆不及兖州,也没有兖州那位州牧会打仗。”
  
      周瑜举止从容的拿起面前的茶盏,轻抿了一口:
  
      “我研究过兖州牧曹孟德。
  
      他掌兖州三载,扩张之快,手段之厉害,让人忌惮。若我们未能统一江东前,这位兖州牧来攻,我会劝伯符你投效到他麾下,与他交锋,实无胜算。”
  
      “不过兖,冀对阵,并非没有变数。”
  
      孙权接道:“荆州,益州的决定,可能会影响战局胜负。
  
      若几方联手合围兖州,则兖州危矣!”
  
      周瑜笑:“我刚收到兖州发的一份檄文,直指袁氏是董卓祸乱天下的元凶,这个指控太严重了。”
  
      “此檄文一出,袁绍不得不立即开战。
  
      否则拖延下去,袁氏的声望会遭到最严重的打击,越拖对袁氏越不利。”
  
      “袁绍急于取得战果,心态上先就输了,所以我更看好兖州。”
  
      “不过小公子说的对,若益州北上,威胁洛阳,兖州就得分兵。”
  
      “如果荆州刘表也从侧翼出兵袭兖州,兖州又要再分兵,那就胜负难料。”
  
      ————
  
      昌邑。
  
      曹操看过没有署名的拜帖,对方只说明日来拜会。
  
      曹操猜测大概率是此前蔡邕所说,郑玄的人。
  
      曹操旋即离开府邸,来到城郊的工造营。
  
      值得一提的是魏续,已成了州牧府的长随,负责迎来送往,又或者给曹操安排些事情。
  
      这身份地位不高,却是近臣。
  
      “东西制备好没有?”曹操来到工造营。
  
      大匠作禽滑忌亲自迎上来说:“已按州牧要求,制备好一应器物!”
  
      营内的一众匠作,见到曹操,纷纷上前觐见,态度恭谦。
  
      用袁氏的人,交换这些从冀州抢来的匠作家属,刚完成。
  
      他们的家眷,平安来到兖州。
  
      这些匠作便得以安下心来。
  
      禽滑忌带曹操来到匠作营的大校场,看一样器物。
  
      那是一架投石器!
  
      改良后,带配重,投弹更远,威力更强的投石器,是新制备的战械,会在和冀州交锋时投入使用。
  
      这方世界的工造,因为有超越自然的力量,从秦时开始就有很大的改革。
  
      包括马鞍,马掌这些。
  
      在器械制备上,是超过历史同期的。
  
      看到投石机,曹操忽然想起一个人,就是三国时期的大发明家,器械天才马钧。
  
      不过他此时可能还未出生,又或者尚在幼年,根本用不上。
  
      马钧在发明方面,有惊世之才。
  
      “这些改良的投石机,已制备出三十七架,均已运往官渡。”禽滑忌说。
  
      曹操看过战械,回到城内时,天色已晚。
  
      魏续跟在他的车驾旁:“州牧,杜夫人就在城内,离得不远,要不要去看看…”
  
      杜夫人的美名,曹操虽有几分好奇,但并不着急:“打完官渡之战吧。”
  
      魏续忙答应一声。
  
      曹操回到府内,得了些闲暇,便调出词条,默念自检。
  
      【曹操,字孟德…】
  
      【司职:曹营之主(准王级),兖州牧,大将军,大司空】
  
      ……
  
      词条的讯息,一行行拉伸开来。
  
      曹操的关注点,落在曹营之主(准王)等级的标注上。
  
      这个以前没有,应该是曹营的势力,已增长到了让词条认定曹操是一方之王的级别。
  
      曹操的念头,落在准王的标注上,词条便呈现出更具体的提示。
  
      准王,王,准帝,帝王……依次类推的评定。
  
      其上还标注出成为帝王,会获得四号墓的出入全图,可寻找上古神话时代遗留的长生之物,获得叩动‘神门’的机会。
  
      而成为真正的‘王’,下辖至少要有三位谋主,五位盖世的勇将,人口,兵马也有对应的具体数字,以推动曹营势力继续提升…等等条件。
  
      当了皇帝又想要长生……曹操哑然失笑。
  
      次日。
  
      投了神秘拜帖的人,登门来访。
  
      曹操让人将其引进来。
  
      却是个二十来岁,眼神漆黑灵动的青年。
  
      “我奉家师郑玄之命来兖州。我名姚敬,州牧可用‘静之’称呼我。兖冀将战,我奉师命,来送一物给州牧。”
  
      姚敬,姚静,两个名字同音,好像在哪听过?
  
      Ps:求票~.la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