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二章 北方霸主

2024-08-01 作者: 老告
第二百三十二章北方霸主【求订阅】.la)    曹操的帅营,在巨鹿,中山之间驻兵不前,等着张辽,赵云平定周边。
  
      高览,张郃降曹后,连同他们背后的各家冀州势力,正积极奔走,游说各方,减少曹军进入冀州的阻力。
  
      此后一段时间,陆续有冀州士族,连同地方的一些郡县,开始归附降曹。
  
      当然,也不乏死战不降的。
  
      曹操遂写了篇告文,昭告冀州各方,各郡县,安抚民心。
  
      文中言:袁曹,冀州和兖州的交锋,是汉人间的内战,非死仇宿敌。凡愿降兖州者,皆不咎,不责过往。
  
      曹操还列举出秦以后,绵延数百载的北方边患。
  
      因为冀州再往北,就是边郡。
  
      但凡神州内战,外族必趁机犯边。边关自古死伤无数,兵士埋骨。若能早日平患,协力对外,则各方幸甚,汉人幸甚。
  
      这篇告民知,是曹操结合来自后世的记忆,从而拥有的心胸气魄。
  
      也是他所掌兖州实力强盛,心怀雄志下的有感而发。
  
      冀州各地,乃至整个天下,有不少人看后心生感触。
  
      不过也有人觉得是曹操愚弄民众的把戏。
  
      审配,逢纪,是冀州最重要的谋臣之二。
  
      其中审配掌袁绍麾下幕府,消息收发等事。
  
      他和逢纪,随同袁绍退到中山以后,潜入幽州奔走,想为袁绍谋一条后路。
  
      逢纪去了幽州后,就留在袁绍封为幽州刺史的二子袁熙那里,与其一起在幽州抵御曹军。
  
      审配则准备回中山,给袁绍复命。
  
      四月中,审配归程时,被黄忠所擒,而后送到曹军大营。
  
      下午,天阴。
  
      【审配,字正南,魏郡阴安人…】
  
      曹操在大营见到了被押过来的审配,眼前的词条一掠而过。
  
      审配从袁绍掌冀州起,就被委以重任,总领袁绍麾下幕府。
  
      后来袁绍以审配,逢纪统军事。
  
      审配自觉强盛,是力主与兖州决战的人之一。
  
      他还曾数次请战,想率弓弩手迎击曹操,是个懂军事,能文能武的人。
  
      到冀州在官渡战败后,审配的亲族,来不及随袁绍北上,相继被曹军所俘。
  
      曹操没杀审配的家人,反而让人妥善安置,导致审配跟在袁绍,袁隗身边,受到见疑。
  
      袁氏此刻已是日落西山,走到了最后一步。
  
      袁绍和袁隗,变得疑神疑鬼,失去了往日的自信,随时担心身边的人叛逃。
  
      审配是得到其他袁氏众臣,诸如逢纪等人力保,才得以继续在袁绍麾下效力。
  
      “既被袁氏见疑,审正南可愿降我?”
  
      曹操坐在主位,打量被带进来的审配,正南是他的字。
  
      他时年四十七岁,身着暗蓝长袍,留长须,眸子细长有神。
  
      审配厉声道:“我非反复之人,焉能降曹?”
  
      曹操:“冀州,兖州是我汉人间的内乱。
  
      你的着眼点只在当下,觉得不降是忠义。可曾考虑过,入兖州,我汉人上下合力,将来能共抵外族,可做的事情更多!”
  
      “加入兖州,与四方外敌战,才是真正的兴汉。”
  
      “你审正南,只能看见兖、冀,袁、曹之争?看不见我汉人兴衰,共铸盛世,才是大义?”
  
      审配嗤之以鼻:“诓骗之言,以为我审配是三岁孩童,会信你。”
  
      不论曹操如何劝诫,审配只是不降。
  
      “看来是我高估伱了,你的眼界,看不到更广阔的天地。既一心求死,那就成全你。”
  
      曹操摆摆手,拉下去斩。
  
      不能为用,且对曹操满心仇恨,不杀之何待?
  
      “曹操,我冀州虽败,但你心胸险恶,不久也会败在他人手里。”
  
      审配被押出去前说道:“你想抵御外族,马上就会有外族来与你接战,看你抵不抵得住。”
  
      五月的时候,乌桓人起兵,在曹军攻袭幽州,擒获袁绍次子袁熙前,接应救走了袁熙。
  
      却是审配,逢纪外出奔走,联络乌桓,想借外力抗曹。
  
      乌桓首领蹋顿,从中看到了留下袁熙,扰乱幽州,冀州,让汉内乱不断,而自身居中牟利的机会,遂出兵,在曹军之前,抢走了袁熙。
  
      而除了幽州形势仍颇为动荡,并州,青州历经近两月的交锋,或战或降,逐渐安稳下来。
  
      这时,袁绍派人给曹操送了一封信。
  
      袁绍在信中质问曹操,可是忘了他当年的扶持提携,咒骂曹操忘恩负义,与他为敌。
  
      曹操也写了封信,回给袁绍。
  
      袁绍在卧榻上,让人读给他听,已无握简之力。
  
      “…当年事,操从不曾忘记。
  
      但自从袁氏行策,引董卓入洛阳,致天下大乱起,你便该预见到今日事。”
  
      “洛阳民众被董卓部众以矛穿颅,挂而取乐时,本初你可曾见?
  
      天下逢乱,人以草木裹腹,易子而食。你可曾见?
  
      士族把持着任选官吏的特权,土地的特权,以及用‘儒’为借口,宣扬尊卑,人分等级,占据思想特权,以他人为奴。
  
      ……如是种种,本初可曾见?”
  
      “袁氏,乃至绝大部分士族,是这天下离乱的元凶。”
  
      “士族当权,无一事利于民。败在我手里,难道不比败在他人手中要好吗?”
  
      袁绍躺在榻上,面容枯槁,往事种种,在心头掠过。
  
      曹操这封信,依然承认两人的私谊。
  
      但也言明不会放过袁氏。
  
      袁绍该死。
  
      他的死,是对因为袁氏的谋划而丧命的百万民众,最好的交代。
  
      袁绍看信后,酸楚难言,呢喃低语:
  
      “让曹孟德放过我儿,为我袁氏留一支血脉…若其不放我儿,凡袁家死士,忠于袁氏的力量,即日起,终生以杀死曹氏满门为己任,无所不用其极。”
  
      曹操的信,似乎给了袁绍最后的勇气。
  
      他就此停止进食,两日而亡。
  
      袁隗满眼血丝,枯坐在卧榻侧,次日气绝。
  
      直到六月初,袁家仅存的兵马部众,悉数投降,放弃抵抗。
  
      曹军进入中山,河间两郡,受降袁氏兵马。
  
      袁曹之争,官渡之战,就此落幕。
  
      消息传出,天下轰然。
  
      曹操收到袁绍身死的消息后,没有意料中的喜悦,反而有些怅然,恍有所失。
  
      他坐在帐幕内,沉默良久。
  
      他和袁绍,是好友,也是生死之敌。
  
      眼下胜负已分。
  
      汉最鼎盛的时候,冀州有九百八十万人口,接近千万人。
  
      到了汉末大乱,冀州仍是经济和人口第一大州。
  
      其治所最初在常山高邑,后迁往魏郡的邺城。
  
      【你新败袁氏,冀州拥9郡100邑,现人口为677万,98万户】
  
      【冀州形势初定,你下辖人口大增】
  
      【曹营已满足提升条件,势力评级:己等(天干第五,锋芒正盛)】
  
      【你为一方之主,汇集众生气运,麾下文武齐聚,声望已过四百三十万,请再接再厉】
  
      【你的兵策神通,聆听战场等级提升……】
  
      曹操眼前刷屏般,出现连串的提示。
  
      此时,距离官渡之战开始,已过去大半年,七个月有余。
  
      袁绍败亡,而曹军在大半年间,杀过黄河,连得冀州,青州,并州。
  
      虽然局部还有战事未止。
  
      但大势已定。
  
      目前只剩幽州,被乌桓所扰,黄忠正加紧用兵。
  
      值得一提的是,张绣此前授命,杀入北地屡击外族,此刻也调转方向,从西往东,辅助击乌桓。
  
      中军大营。
  
      曹操召郭嘉,贾诩,荀攸等文武,汇报统筹战果和战事得失,为后续进行调整。
  
      从地图上看,兖州,冀州,并州,青州,司州,豫州,徐州连成一片。
  
      大汉十三州,腹心处的七个州郡,尽入曹操掌握。
  
      幽州攻势过半。
  
      曹操已名副其实的成为天下第一诸侯,北方霸主!
  
      “我兖州吸纳冀州的工匠后,工造营的匠作,将扩充至六千三百七十二人,呵……下辖人口总数已近四千万。”
  
      郭嘉和荀攸,轮替汇报总结收获。
  
      俩人一边说,一边翘起嘴角。
  
      “按州牧吩咐,接下来,我兖州将全力平定幽州,经略河西,凉州各地,以图重开商道,彻底平定北方。同时增派兵马戍边,以防乌桓,扶余,鲜卑……”
  
      ————
  
      洛阳。
  
      皇宫内,伏寿缓步走入一间宫殿。
  
      皇帝正坐在临窗的位置。
  
      伏寿来到近处,却是看见皇帝泪流满面,在无声哭泣。
  
      “陛下何事如此伤怀?”
  
      刘协不是伤心,而是感慨大汉的江山,在他手中,很难再得以复兴。
  
      兖州胜冀州。
  
      大汉十三州,过半落在曹操手里。
  
      皇帝有种近乎绝望的情绪,恨不得嚎啕大哭。
  
      刘协是在忧心可能一直要给曹操当傀儡,受其摆布,在可见的时间里,没有反制的希望。
  
      上次,曹操杀董承全家。
  
      属实把皇帝和伏家吓得够呛。
  
      但让他们就此安于平静,他们又不甘心。
  
      继续和曹操作对,又不敢。
  
      当冀州的人,在官渡战前,来暗中联系,皇帝便在伏家鼓动下,写了封密诏给袁氏。
  
      袁氏就用这封密诏,说动孔融等人,暗中助他们行事,试图压制兖州,避免曹操权柄再涨。
  
      故而才有了孔融帮刘备,传递曹营防线消息的事情。
  
      此时曹操败袁氏,占冀州,算是阶段性的大胜。
  
      皇帝,伏氏惶惶不安。
  
      “那曹操占了冀州,朕还得封赏他,以示他平乱兴汉…”
  
      皇帝哀声道:“这次封他什么为好?丞相,还是…封王?”
  
      曹操在六月中,天气已暖的时候,南下回到了邺城。
  
      而曹营,将迎来一场盛况空前的大庆,封坛拜将,以示天下!
  
      Ps:求票~.la
关闭